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施婷雯
Shih, Ting-Wen
論文名稱: 電子收費系統之車上單元附加功能發展研究
Developing additional functions of on-board-unit in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system
指導教授: 魏健宏
Wei, Louis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管理學院 - 電信管理研究所
Institute of Tele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9
中文關鍵詞: 車上單元電子收費系統灰色統計法聯合分析法專用短距離通訊車輛定位系統
外文關鍵詞: OBU, VPS, DSRC, conjoint analysis, Gray Statistics, ETC
相關次數: 點閱:141下載: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文摘要
      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是利用架設在收費站的車道系統與裝置在用路人車上之車上單元及IC卡三者之間的連動關係而完成收費之目的。現階段車上單元之基本功能為收費功能,隨著技術不斷的演進,車上單元不再侷限於電子收費之運用,其應可提供更多元化的功能與服務,但是在眾多功能與服務該如何發展才能真正符合消費者偏好?

      國內電子收費技術採用專用短距離通訊與車輛定位系統兩技術為主,本研究探討兩技術發展之相關應用服務,初擬出多項附加功能選項。第一階段運用專家專業能力分析各附加功能之重要性程度,以灰色統計法進行重要附加功能篩選。第二階段則以消費者為研究對象,將之前篩選出最終附加功能,透過直交設計產出不同附加功能組合之受測體,透過發放問卷方式,得到消費者對於受測體偏好順序資料,運用聯合分析法分析,可得到消費者對於每一附加功能之相對重要性、偏好順序等偏好結構。此外本研究以人口統計變數、行為變數及集群區隔模式來作市場區隔,了解不同區隔市場是否有不同的偏好結構。

      研究發現,不同區隔市場其偏好順序排列多不相同,但是整體市場與大多區隔市場之前三項功能偏好趨勢則大同小異,分別為:緊急救援功能、路況資訊、IC卡多功能運用,未來車上單元附加功能發展將可以此三附加功能作為優先考量。集群區隔模式運用個別受測者之各功能水準成分效用值來作集群分析,分成三區隔市場分別為:「基本功能群」、「旅遊資訊偏好群」、「主觀偏好群」,其中以「主觀偏好群」應為最優先考量之目標客群。未來產品行銷策略,則可參考選定之目標市場消費者之偏好順序與市場特性,決定其行銷策略方向與重點。

    Abstract
     ETC, also known as a nonstop toll collection system, enables the automatic, cashless payment of road tolls as vehicles drive through toll gates, by means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between toll gate antennas and terminals mounted in vehicles. The basic function of on-board-unit is charging now. With the gradual progress of technology, the application of OBU is no longer confined to 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charging. There should be more various application of OBU. But what kind of application that can satisfy consumers should be developed.

     The research probes the correlated application base on 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and vehicle position system and draw up many options of additional application. The importance of additional applications is analyzed by using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professors and Gray Statistics in the first stage. Consumers are objects of study in the second stage. Stimuli are composed of the final additional functions from the first stage by orthogonal design. I apply conjoint analysis to get the importance of additional functions and the structure of preference sequence. Furthermore, the research also applies market segmentation that there are demographic segmentation, behavioral segmentation and clustered-based segmentation to understand the preference structure of every market segment.

     The most three additional functions of whole market or market segmentation are the same. Those are emergency rescue, road information and the multi-function IC card. The development of OBU can first think about the three functions. Clustered-based segmentation does cluster analysis with the part-worth utility of every level of every function. The result is three markets that are “basic function group”, “preferring travel information group” and “subjective preference group”. ”subjective preference group” is first considered the goal market in the future. Making marketing strategy in the future can think about the preference sequence of goal market then decide the direction and the key point of marketing strategy.

    目錄 表目錄 VIII 圖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2 1.3 研究範圍 2 1.4 研究流程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2.1 電子收費系統(ETC)介紹 5 2.2 專用短距離通訊(DSRC) 7 2.2.1 DSRC介紹 8 2.2.2 DSRC相關應用 10 2.3 車輛定位系統(Vehicle Positioning System) 15 2.3.1 全球定位系統(GPS)介紹 16 2.3.2 行動通訊系統介紹 17 2.3.3 VPS電子收費系統介紹 17 2.3.4 VPS相關應用 19 2.3.5 DSRC & VPS相關應用總結 21 2.4 美國、歐洲、日本智慧型運輸系統(ITS)內容 22 2.4.1 美國 23 2.4.2 歐洲 24 2.4.3 日本 25 2.5 聯合分析法 25 2.5.1 聯合分析法介紹 26 2.5.2 聯合分析法的實施流程 27 2.5.3 聯合分析法之相關文獻 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4 3.1 研究架構 34 3.2 研究變數定義與衡量 34 3.3 灰色統計 37 3.4 聯合分析法架構之建立 40 3.5 問卷設計 44 3.5.1 問卷設計流程 44 3.5.2 問卷尺度衡量 45 3.5.3 構面問項、問句設計說明 46 3.6 問卷調查 50 3.6.1 抽樣方式 50 3.6.2 樣本規模 50 3.6.3 調查方法 51 3.6.4 問卷前測 51 第四章 資料統計分析 53 4.1 第一階段資料分析 53 4.1.1 灰色統計法 53 4.1.2 建立受測體 59 4.2 第二階段整體資料分析 60 4.2.1 樣本輪廓描述分析 60 4.2.2 整體樣本之聯合分析結果 62 4.3 市場區隔資料分析 67 4.3.1 人口統計變數與行為變數之聯合分析結果 68 4.3.2 集群區隔模式之聯合分析結果 7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2 5.1 研究結論 82 5.2 後續研究之建議 84 參考文獻 86 一、中文文獻 86 二、英文文獻 87 附錄A:專家名單 90 附錄B:附加功能之相對偏好程度圖 92 附錄C:人口統計變數與行為變數成分效用值整理表 95 附錄D:專家問卷 98 附錄E:消費者偏好問卷 106 附錄F:聯合分析法分析步驟方法之詳細介紹 113 表目錄 表2-1:各國電子收費系統之專用短距離通訊技術 10 表2-2:附加功能選項整理表 22 表2-3:美國智慧型運輸系統發展領域與使用者服務單元表 23 表2-4:歐洲地區智慧型運輸系統發展領域及使用者服務單元表 24 表2-5:日本智慧型運輸系統發展領域及使用者服務單元表 25 表2-6:聯合分析法應用於產品開發設計之相關文獻整理表 33 表3-1:模糊德菲法與灰色統計法的比較 38 表3-2: 直交表 42 表3-3:本研究聯合分析法架構表 43 表3-4:各構面之評估準則及其說明 47 表4-1:附加功能評估選項之決策向量表 56 表4-2:重要性程度為「高」的功能選項 57 表4-3:重要性程度為中的功能選項 57 表4-4:最終附加功能選項與其水準表 58 表4-5:SPSS之直交設計受測體產出表 59 表4-6:受測體表 60 表4-7:樣本輪廓描述整理表 61 表4-8:全體受測者對於各附加功能水準之成分效用值 64 表4-9:全體受測者對於各功能屬性之相對重要性表 64 表4-10:全體受測者聯合分析結果之配適度 65 表4-11:全樣本成分效用值最高組合中功能屬性之水準 66 表4-12:全樣本8個受測體的總效用值 67 表4-13:人口統計變數之附加功能偏好排序整理表 69 表4-14:人口統計變數之最佳產品組合區隔市場整理表 71 表4-15:行為反應變數之附加功能偏好順序整理表 72 表4-16:行為變數之最佳產品組合區隔市場整理表 74 表4-17:各集群區隔附加功能之相對重要性與偏好順序整理表 76 表4-18:三集群區隔市場最佳產品組合整理表 76 表4-19:各集群區隔消費者特性分析表 78 表4-20:基本功能群中18-30歲年齡層之消費者特性整理表 79 表4-21:旅遊資訊偏好群中31-40歲年齡層之消費者特性整理表 79 表4-22:主觀偏好群中41以上歲年齡層之消費者特性整理表 80 表4-23:各集群之消費者特性描述表 81 圖目錄 圖1-1:研究流程圖 4 圖2-1:電子收費系統(ETC) 5 圖2-2:電子收費系統(ETC)技術演進 7 圖2-3:專用短距離通訊(DSRC)系統架構示意圖 8 圖2-4:DSRC應用範圍 15 圖2-5:車輛定位系統示意圖 16 圖2-6:VPS電子收費系統架構圖 18 圖2-7:聯合分析法的程序與其步驟中可選用之方法 28 圖3-1:研究架構圖 34 圖3-2:附加功能選項分類整理圖 36 圖3-3:投資量”多”的白化函數 39 圖3-4:問卷設計流程圖 45 圖4-1:三種重要性程度的白化函數 54 圖4-2:全體受測者對「緊急救援功能」水準之相對偏好程度 63 圖4-3:全體受測者之各功能屬性相對重要性關係圖 65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1】 中華電信研究所,「新世代電信資訊網路與傳播應用服務技術發展之研究(I)」,交通部,2004。
    【2】 王景弘、鄭伯順等,「高速公路電子收費試用計畫簡介」,電工通訊季刊,第二期,頁5-9,1999。
    【3】 王景弘,鄭伯順等,「開放式電子收費系統」,電工通訊季刊,第四期,頁20-29,2003。
    【4】 王逸婷、張孟俊,「專用短距離通訊系統之技術與應用發展趨勢」,電工通訊雜誌,第四期,頁38-43,2003。
    【5】 王晉元、彭松村、鍾世忠等,「智慧型運輸系統(ITS)通訊協定之研究─通訊網路評選模式之建立」,交通部運輸研究所,2001。
    【6】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智慧化車上路況廣播系統發展機制之初探」,2001。
    【7】 朱海燕,「基於VPS之新一代Telematics應用服務」,高速公路電子收費前瞻技術暨國家產業發展研討會,2003。
    【8】 李肇浩、謬嘉新等,「高速公路電子收費加值試用系統」,電工通訊雜誌,第二期,頁26-29,1999。
    【9】 呂忠心,「ITS資訊平台與VPS系統整合」,高速公路電子收費前瞻技術暨國家產業發展研討會,2003。
    【10】 何煖軒、林之杰等,「高速公路電子收費暨交通管理系統考察報告書」,行政院所屬各機關因公出國人員出國報告書,交通部台灣區國道高速公路局,2000。
    【11】 林陽助,「聯合分析及其在行銷上的應用」,四海學報,第八期,頁245-259,1993。
    【12】 林福山,「參加IBTTA 2001年第一屆「收費願景分享」國際技術研習會報告書」,行政院所屬各機關因公出國人員出國報告書,交通部台灣區國道高速公路局,2002。
    【13】 周文賢、張欽富,「聯合分析在產品設計之運用」,華泰文化事業公司,2000。
    【14】 周宏儒,「車用導航系統產品之選擇行為」,國立交通大學,運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15】 段良雄、劉慧燕,「敘述性偏好模式之實驗設計與校估方法」,運輸計畫季刊,第二十五卷,第一期,頁1-44,1998。
    【16】 翁慶昌,陳嘉欉,賴宏仁,「灰色系統基本方法及其應用」,高立圖書有限公司,2001。
    【17】 洪瓊萍,「當GIS遇到GPS」,新電子科技雜誌,第158卷,頁185-187,1999。
    【18】 唐振寰、鍾世忠,「VPS通訊相關技術」,高速公路電子收費前瞻技術暨國家產業發展研討會,2003。
    【19】 高秀美,「運用GPS定位技術,ITS如虎添翼--智慧型交通運輸新貌」,電子化企業:經理人報告,頁32-37,2002。
    【20】 陳順宇,鄭碧娥,「實驗設計」,華泰出版社,2002。
    【21】 陳一昌、胡守任等,「智慧型運輸系統發展演進與相關技術之探討」,交通部運輸研究所,1998。
    【22】 張文智、粱禺川,「聯合分析法在筆記型電腦最佳化設計應用之研究」,設計學報,第三卷,第二期,頁45-59,1998。
    【23】 張芳旭,「九十二年度台日技術合作計畫-研修「日本智慧型運輸系統」出國報告」,行政院所屬各機關因公出國人員出國報告書,交通部台灣區國道高速公路局,2003。
    【24】 張有恆,王東琪,「航空站營運績效評估之研究--以亞太地區國際機場為例」,民航季刊,第四卷,第一期,頁89-107,2002。
    【25】 張有恆,陳星豪,「模糊與灰色評估方法之比較--以高速鐵路技術型式之評估為例」,運輸計畫季刊,第二十七卷,第四期,頁637-668,2000。
    【26】 鄧聚龍,「灰色系統理論與應用」,高立圖書有限公司,2000。
    【27】 鄭伯順,「VPS技術發展現況」,高速公路電子收費前瞻技術暨國家產業發展研討會,2003。
    【28】 蔡秀宜,「車輛定位系統應用於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結合商車營運系統整合系統架構建立之研究」,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29】 蘇志豪,「產品型態與使用者偏好之關係研究-以牙刷為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碩士論文,2003。
    【30】 鍾世忠,「規劃短距離通訊(DSRC)技術於智慧型運輸系統(ITS)之實際應用」,中華智慧型運輸系統協會。
    二、英文文獻
    【31】 Anders Gustaffsson , Fredrik Ekdahl and Bo Bergman “ Conjoint analysis:a useful tool in the design process,”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 Vol.10, NO.3, pp.327-343,1999.
    【32】 Catling, I.,”Road User Charging using Vehicle Positioning System,” Road Transport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NO.472, pp.126-130,2000.
    【33】 Cattin, P. and Wittink, D. R.,”Commercial use of conjoint analysis: A survey,”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 46, pp.44-53, 1982.
    【34】 Choi, H. M., Yim, C. S. and Oh, D. G.,”Advance DSRC System for Supporting Mobile IP,” Applications and the Internet Workshops, pp.165-170, 2001.
    【35】 Gaby Odekerken-Schroder, Hans Ouwersloot, Jos Lemmink and Janjaap Semeijn, “Consumers’ trade-off between relationship, service package and price,” Eur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 37, pp.219-339, 2003.
    【36】 Green, P. E. and Srinivasan, V.,”Conjoint analysis in consumer research: Issue and outlook,”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Vol. 5, pp.103-123, 1978.
    【37】 Green, P. E. and Srinivasan, V.”Conjoint Analysis in Marketing: New Developments with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 54, Iss. 4, pp. 3 -19, 1990.
    【38】 Green, P. E., Goldberg, Stephen M., Montemayor, Mila.” A Hybrid Utility Estimation Model for Conjoint Analysis,”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 45, Iss. 1, pp. 33 -42, 1981.
    【39】 Gustafsson, Anders; Ekdahl, Fredrik; Bergman, Bo.” Conjoint analysis: a useful tool in the design process,”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Vol. 10, Issue 3, pp.327-344, 1999.
    【40】 Kato, M.,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ETC) Systems— Is the Government's Showcase Policy on Track?” NLI RESEARCH, NO.138, pp.10-18, 2000.
    【41】 Klaus G Grunert, Tin Bech-Larsen, Liisa Lahteenmaki, Oydis Ueland and Anniks Astrom, “Attitudes towards the Use of GMOs in food production and their impact on buying intention: the role of positive sensory experience,” Agribusiness. Hoboken, Vol 20, lss 1, pp.95, 2004.
    【42】 Kumar, Aaker and Day, “Essenti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pp.309, 1999.
    【43】 Mintsis , G., Basbas ,S., Papaioannou ,P., Taxiltaris , C. and Tziavos, I. N. , ”Application Of GPS technology in the l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NO.152,pp.399-409,2004.
    【44】 Nebot, E. M., Durrant Whyte, H. and Scheding, S. “Frequency domain modeling of aided GPS for vehicle navigation systems,” Robotics and Autonomous Systems, Vol.25, pp.73-82, 1998.
    【45】 Road Bureau, The Ministry of Land, Infrastructure and Transport, ” ITS HANDBOOK JANPAN 2002-2003,” 2002.
    【46】 Sara R Jaeger, Duncan Hedderley, Halliday J H MacFie.” 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conjoint analysis: A case study,”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 35, pp. 1217, 2001.
    【47】 Tano, K., Kamuanga, M., Faminow, M. D.and Swallow, B.,” Using conjoint analysis to estimate farmer’s preferences for cattle traits in West Africa,” Ecological Economics, NO.45, pp.393-407, 2000.
    【48】 Tormod Nñs, Elin Kubberùd, Hanne Sivertsen Identifying,” Identifying and interpreting market segments using conjoint analysis,” Food Quality and Preference, NO.12, pp.133-143, 2000.
    【49】 Yuan, R., “North American 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DSRC) Standard,”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pp.537-542, 1998.
    【50】 ZITO, R., DESTE, G., Taylor, M. A. P.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in the time domain: How useful a tool for intelligent vehicle-highway system?” Transp. Res. C. Vol.3, NO.4, pp.193-209, 1995.

    下載圖示 校內:2008-08-04公開
    校外:2012-08-04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