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葉律均
Yeh, Lu-Chun
論文名稱: 臺灣當代「莊周試妻」京崑戲曲演出作品研究——以臺灣崑劇團《蝴蝶夢》與當代傳奇劇場《夢蝶》為例
Research on Taiwan's contemporary “Zhuang Zhou Shi Qi” Jingkun Opera Performances: Taking “The Butterfly’s Dream” by Taiwan Kunqu Opera Theatre and “The Butterfly Dream” by Contemporary Legend Theatre as examples
指導教授: 高美華
Kao, Mei-Hua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文學院 - 戲劇碩士學位學程
MA Program in Drama
論文出版年: 2023
畢業學年度: 11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8
中文關鍵詞: 莊周試妻蝴蝶夢夢蝶臺灣崑劇團當代傳奇劇場
外文關鍵詞: Zhuang Zhou Shi Qi, “The Butterfly’s Dream”, “The Butterfly Dream”, Taiwan Kunqu Opera Theatre, Contemporary Legend Theatre
相關次數: 點閱:167下載: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莊周試妻」的故事最早源自於明人話本集《啖蔗》的〈叩盆記〉。明代馮夢龍將它改寫為〈莊子休鼓盆成大道〉並收錄在《警世通言》,後又被收錄至《今古奇觀》。莊周試妻的故事呈現在戲曲舞臺上始自明傳奇。《綴白裘》收錄清傳奇《蝴蝶夢》的折子戲,並多〈嘆骷〉一齣,此本即為後來崑劇演出的臺本,並被各戲曲劇種改編演出。
    「莊周試妻」戲曲在臺灣當代歌仔戲、京劇、崑劇、豫劇與客家戲等劇種中,皆有改編演出,臺灣崑劇團《蝴蝶夢》與當代傳奇劇場《夢蝶》是當中唯二以傳統崑劇、崑曲元素來改編與新編莊周試妻的故事來演出。本文的研究重點在對於這兩部作品的深度論析與比較。
    《蝴蝶夢》為臺灣崑劇團向上海崑劇團學習而來的劇目,大抵照著上崑的方式演出,但臺崑根據自身劇團條件則發展出有別於上崑的特色。此劇根據《綴白裘》所收錄的折子戲來改編,由傳統崑劇折子戲所組成。在改編時,此劇將莊周試妻等主要情節收歸為莊周的夢中之事,使劇情更合乎情理。《蝴蝶夢》回歸傳統崑劇以演員表演為主的精神,以一人分飾多角的方式演出,輔以極簡約的場景設計,重現傳統崑劇風華。
    當代傳奇劇場《夢蝶》以田氏的至真愛情為核心,透過當代人的眼光重構並呈現劇中人物在行為背後的想法。《夢蝶》立基於傳統再創新,以「崑曲」作為創作概念與表現風格,在各方面都有不同於傳統京崑戲曲的表現形式,是劇團在嘗試創作「崑曲風新歌劇」此一新型態戲劇之下的作品。
    本論文細究劇作的情節架構、主題思想與劇中人物的動機與行為等面向,比較二劇在劇作意涵、演員於場上的表演、舞臺藝術的呈現等方面的異同,分析論述,為這兩部劇作的研究新添一筆,供未來研究者參考。

    “The Butterfly’s Dream” is a play that was learned by the Taiwan Kunqu Opera Theatre from the Shanghai Kunqu Opera Theater. This play is adapted from the episodes collected in “Zhuibaiqiu” consisting of traditional Kun Opera episodes. In the adaptation, the main plot points such as “Zhuang Zhou Shi Qi” are depicted as events in Zhuang Zhou's dream, making the plot more logical. “The Butterfly’s Dream” returns to the spirit of traditional Kunqu Opera, with actors performing multiple roles and minimalistic stage design, reproducing the splendor of traditional Kun Opera.

    The Contemporary Legend Theatre’s production “The Butterfly Dream” centers around the true love of Tian and reconstructs the thoughts behind the characters' actions through the perspective of contemporary people. “The Butterfly Dream” is based on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using “Kun Opera” as the creative concept and style of expression. It has different performance forms from traditional Beijing Opera and Kun Opera in various aspects and is a work of the theater group attempting to create a new form of drama called “Kunqu-style new opera”.

    摘要i SUMMARYii 謝辭vi 目錄vii 表目錄viii 圖目錄ix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一章 「莊周試妻」戲曲故事溯源與發展 9 第一節 「莊周試妻」故事的源起 9 第二節 明清傳奇中的「莊周試妻」故事情節 11 第三節 臺灣當代「莊周試妻」戲曲演出作品概況 14 第二章 臺灣崑劇團《蝴蝶夢》析論 16 第一節 劇曲情節意涵解析 16 第二節 主題思想探究 33 第三節 舞臺呈現方式 36 第三章 當代傳奇劇場《夢蝶》探析 41 第一節 劇曲情節意涵解析 41 第二節 主題思想探究 59 第三節 舞臺呈現方式 75 第四章 《蝴蝶夢》與《夢蝶》的比較分析 83 第一節 故事情節的架構──夢境與真實 83 第二節 主題思想的歸趨──悟道與化蝶 86 第三節 舞臺藝術的表現──小劇場與大舞臺 88 結論 92 參考文獻 96 附錄一、温宇航老師訪談逐字稿 99 附錄二、林秀偉老師訪談逐字稿 106

    一、中文書目
    〔漢〕司馬遷。《史記》。全二十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30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注疏》。全六十三卷。聚珍仿宋本。上海:中華書局,1936年。
    〔明〕謝國撰,林侑蒔主編。《全明傳奇》。臺北:天一出版社,1983年。
    〔明〕《啖蔗》。臺北:福記文化圖書有限公司,1984年。
    〔明〕馮夢龍編。《警世通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清〕黃婉儀編註。《彙編校註綴白裘》。全五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7年。
    張伯謹編。《國劇大成》。全八集。臺北:國防部振興國劇研究發展委員會,1969年。
    俞振飛。〈唱曲在崑劇藝術中的位置〉。《俞振飛藝術論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5年。頁316-322。
    王安祈。《傳統戲曲的現代表現》。臺北:里仁書局,1996年。
    王汝梅、朴在淵主編。《韓國藏中國稀見珍本小說》。全五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7年。
    吳同賓。《京劇知識手冊》。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1年。
    當代傳奇劇場。《夢蝶》節目冊。臺北:作者發行,2007年。
    雷競璇編。《崑劇蝴蝶夢——一部傳統戲的再現》。第二版。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7年。
    徐扶明。〈崑劇《蝴蝶夢》的來龍去脈〉。《崑劇史論新探》。臺北:國家出版社,2010年。頁358-375。
    陳鼓應。《莊子今註今譯》。修訂二版三刷。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5年。
    洪瓊芳等。《臺灣戲曲劇種之腳色行當藝術——生旦淨丑話戲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徐浩。《白話譯注道德經》。桃園:昌明文化,2017年。
    黃錦鋐。《新譯莊子讀本》。二版七刷。臺北:三民書局,2018年。
    二、學位論文
    陳妙如。〈「啖蔗」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8年。
    呂蓓蓓。〈莊周夢蝶之戲曲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林芷瑩。〈試/戲妻戲曲的演出發展及其意涵研究——以京劇盛行年代為主要析論範圍〉。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沈惠如。〈現代戲曲編劇舉例探討〉。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張芬蘭。〈當代「莊子試妻」故事之研究——以奚淞、魏子雲、吳兆芬、高行健的劇本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7年。
    張馨月。〈中國雜劇的蝴蝶意象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力資源處教師在職進修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1年1月。
    吳岳霖。〈擺盪於創新與傳統之間:重探「當代傳奇劇場」(1986-2011)〉。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邱乙珊。〈臺灣戒嚴時期禁戲初探——以國光劇團禁戲匯演劇目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專班,碩士論文,2012年6月。
    詹苑凰。〈重議忠貞:論當代戲曲中的蔡琰與田姐〉。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20年。
    三、中文期刊
    金榮華。〈馮夢龍〈莊子休鼓盆成大道〉故事試探〉。《黃淮學刊》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2卷第2期,(1996年6月)。頁51-53。
    李佳蓮。〈論傳統莊周試妻戲曲中的配角人物〉。《國文學誌》。第22期,(2011年6月)。頁335-368。
    王安祈。〈台灣京劇新美學:《關公在劇場》〉。《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總第一六六期,(2018年4月)。頁122-133。
    陳偉忠。〈試論〈莊子休鼓盆成大道〉故事相關評述〉。《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四十期,(2020年8月)。頁111-133。
    四、會議論文
    張珩。〈試論戲曲現代化——以當代傳奇《夢蝶》探之〉。《跨界對談五:表演藝術研究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研究所,2008年6月,頁118-130。
    五、網路資料
    臺南市殯葬資訊服務網:https://mort.tainan.gov.tw/Document_Content.aspx?pid=12&id=5。
    六、影音資料
    當代傳奇劇場。《夢蝶》。2007/12/13國家戲劇院世界首演錄影。2009年。
    臺灣崑劇團。《蝴蝶夢》。2017/11/25演出錄影。2019年。
    七、訪談記錄
    林秀偉。〈訪問林秀偉老師有關當代傳奇《夢蝶》問題〉。2023年3月8日下午14時至16時。板橋435藝術園區。
    温宇航。〈訪問温宇航老師有關臺崑《蝴蝶夢》問題〉。2023年5月8日下午14時至15時。線上。

    下載圖示 校內:2024-01-01公開
    校外:2024-01-01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