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政廷
Huang, Cheng-Ting
論文名稱: 資本公積發放現金股利之研究-以會計學及法律學角度分析
A Study on the Distribution of Capital Surplus by Cash- Research on Accounting and Law
指導教授: 陳俊仁
Chen, Chun-J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科學院 - 法律學系
Department of Law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3
中文關鍵詞: 資本公積現金股利台積電條款資本公積課所得稅內線交易操縱市場
外文關鍵詞: Capital Surplus, Cash Dividend, TSMC terms, Capital Surplus Income Tax, Insider Trading, Manipulating Market
相關次數: 點閱:153下載:1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公司法放寬資本公積得以發放現金股利,即俗稱之台積電條款,固有助於減少繁瑣之減資程序,並吸引投資,然隨著金融商品之演進,資本公積範圍已不限於發行普通股之溢額,尚包含許多帶有公司營運性質之資本公積,例如庫藏股交易所產生者,財政部函釋見解更認為此類資本公積之發放尚須課所得稅,則於尚未探究資本公積本質並參考外國立法例之情形下貿然修法,是否衍生相關問題?筆者將從會計與法律層面分析,並提供未來修法之建議。
      於會計層面上,資本公積最大來源不外乎是發行普通股之溢額,於發放股票股利情形下,僅為會計科目之轉換,由資本公積轉為股本,公司之資本額增加,現金並未流出,股東於發行新股時期盼公司營運帶來更多盈餘之投資溢額仍留存公司內部,如今得以發放現金股利,於有填息之情形下,對未認股或市場上短期投資客而言,其可取得其他股東投入之溢額,對有投入之股東甚不公平,於未填息之情況下,原有投入較少溢額之老股東亦可能取得投入較多溢額新股東之投資,再者,依財政部函釋見解,取得尚不需課所得稅,蓋其性質為出資返還,則對有投入之股東而言,其投資減少,得否主張扣抵所得稅?又此舉等同變相贈與其他股東,國家亦課不到贈與稅?甚者,如此一來被繼承人即可透過虛設公司之方式,將遺產轉移繼承人,無須課所得稅,亦無遺產稅與贈與稅,蓋其本質為股東出資之返還,不免有逃漏稅之嫌疑,再者,現行法下並未限制資本公積發放現金之限額,又允許董事會逕自發放,則市場派董事即可買進持股選上董事,之後發盡公司內部老本,此招來之投資並非鮭魚返鄉,而係鯨吞公司資產的大白鯊,是以,資本公積種類與範圍有明文之必要,現行經濟部商業司之函釋自公司法發行股票溢額,擅自解釋出12種資本公積,不僅有逾越法律授權之慮,更違反大法官釋字524號解釋之意旨;是以,管見以為資本公積有明文之必要,且須分類,如屬於公司營運所得者,例如庫藏股交易所得之資本公積,已帶有公司營運之色彩,其本可自由發放,而無須限制,日本法亦採此見解,至於股東出資性質之資本公積,則需股東會特別決議,並須經債權人異議及列舉於股東會召集事由中,方不使董事會有操縱之空間。
      法律層面上,雖有學者主張資本公積非盈餘性質,擅自發還有退還股本之慮,然管見以為,在我國行之有年之面額10元制度下,其實收股本僅為發行股數乘以10元之部分,此部分為債權人之最低保障,公司禁止退還者僅此部分,至於發行時溢額之資本公積,公司若閒置無用自可返還,僅係返還對象之問題,承前所述,對未投入溢額之短期投資客或投入較少之老股東而言,其賺取股利尚無需課稅,甚不公平,又是否得主張係繼受於前手之權利,亦值得探討,此外,經由會計博士學者之實證分析,以資本公積發放現金股利最受市場投資人青睞,蓋如前所述,只需於流通市場上買入一股,即可取得內部資金,現買現賺,則股價之飆漲,是否有內線交易之可能?判斷內線交易最重要關鍵在於何為消息明確時,故探討此時內線交易之消息明確時即有必要,否則董事於收到議程後尚有7天可以慢慢買進持股,將使內線交易規範淪為空談;最後係操縱市場之問題,股價之飆漲伴隨著操縱之可能,實務上更常有公司於年度盈餘不足時,藉由發放資本公積以維持股價,則本質是否為操縱市場?亦有討論之必要,又公司若宣布高額資本公積現金股利,待股價飆升後,再抗辯資金欲保留擴廠或研發新專利,則是否將使強勢之領導人可以隨心所欲操縱市場?庫藏股亦有類此爭議,然違反買回辦法至少有行政罰鍰規範,取消發放股利並無任何防制措施,在在顯示貿然修法所衍生之問題,故筆者將從會計與法律角度分析,並參酌近年公司法全盤修正委員會之建議,提出未來修法之建議。

    This thesis used a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comparative law analysis to discuss the aspect of accounting and law on Distribution of Capital Surplus by Cash.

    At the aspect of accounting, it may contravene the purpose of share subscription when issuing new shares, it may also have problems with income tax and tax evasion, and it may even cause the directors to hollow the assets of the company. Therefore, there is a clear requirement for the scope of capital surplus.

    At the aspect of law, it may cause the insiders of the company to use this space to conduct insider trading, and may also create the possibility of manipulate the market. Therefore, without discussing the nature of capital surplus, it is possible to revise the law rashly, and there seems to be problem for discussion.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1 第二節 研究方法及限制……………………………………………………………5 第三節 研究架構……………………………………………………………………5 第二章 股利政策與對投資人意願之影響…………………………………………7 第一節 股利政策……………………………………………………………………7 第一項 股利發放之限制……………………………………………………………7 第二項 股利發放之流程……………………………………………………………8 第一款 董事會決議…………………………………………………………………8 第二款 股東會決議…………………………………………………………………8 第三款 除權與除息…………………………………………………………………9 第四款 相關作業流程………………………………………………………………10 第五款 小結…………………………………………………………………………10 第三項 股利政策種類………………………………………………………………11 第一款 盈餘公積發放股票股利……………………………………………………11 第二款 盈餘公積發放現金股利……………………………………………………12 第三款 資本公積發放股票股利……………………………………………………13 第四款 資本公積發放現金股利……………………………………………………14 第五款 小結…………………………………………………………………………14 第二節 對投資人意願之影響………………………………………………………15 第一項 影響投資人判斷之基礎……………………………………………………15 第一款 一鳥在手理論………………………………………………………………15 第二款 股利無關理論………………………………………………………………16 第三款 資訊內容或信號發射假說理論……………………………………………17 第四款 股利顧客效果理論…………………………………………………………17 第五款 所得稅差異理論……………………………………………………………18 第二項 股利政策種類對投資人意願之影響………………………………………18 第三項 小結…………………………………………………………………………21 第三章 股利政策之外國立法例……………………………………………………22 第一節 概述…………………………………………………………………………22 第二節 分派類型……………………………………………………………………22 第一項 以保留盈餘分派……………………………………………………………22 第二項 以資本公積分派……………………………………………………………23 第三項 以股東權益分派……………………………………………………………23 第四項 以其他綜合損益分派………………………………………………………24 第三節 美國法之立法例……………………………………………………………26 第一項 模範商業公司法……………………………………………………………26 第二項 德拉瓦州公司法……………………………………………………………27 第三項 加州公司法…………………………………………………………………29 第四節 英國法之立法例……………………………………………………………30 第一項 一般公司分派股利規定……………………………………………………30 第二項 公開公司分派股利規定……………………………………………………30 第三項 投資公司分派股利規定……………………………………………………31 第五節 日本法之立法例……………………………………………………………33 第六節 小結…………………………………………………………………………35 第四章 資本公積得否發放現金股利之疑義………………………………………38 第一節 現行法下可能之爭議………………………………………………………39 第一項 違背發行新股時股東認購之目的…………………………………………39 第二項 所得稅爭議問題……………………………………………………………40 第三項 逃漏稅工具…………………………………………………………………41 第四項 市場派董事掏空公司資本公積……………………………………………41 第二節 資本公積之範圍……………………………………………………………42 第一項 我國法例……………………………………………………………………42 第二項 外國法例……………………………………………………………………49 第一款 美國法例……………………………………………………………………49 第二款 英國法例……………………………………………………………………49 第三款 日本法例……………………………………………………………………49 第四款 法國法例……………………………………………………………………50 第五款 德國法例……………………………………………………………………50 第三節 資本公積得否發放現金股利之疑義………………………………………51 第一項 肯定論者……………………………………………………………………51 第二項 否定論者……………………………………………………………………52 第四節 小結…………………………………………………………………………53 第五章 資本公積發放現金與內線交易之重大消息明確時………………………60 第一節 內線交易禁止之爭議………………………………………………………61 第一項 應禁止之理由………………………………………………………………61 第二項 不應禁止之理由……………………………………………………………63 第二節 內線交易理論之發展………………………………………………………64 第一項 資訊平等理論………………………………………………………………64 第二項 信賴關係理論………………………………………………………………65 第三項 私取理論……………………………………………………………………65 第三節 內線消息重大性之判斷……………………………………………………66 第一項 立法沿革……………………………………………………………………66 第二項 證券交易法第一百五十七條之一第五項及第六項重大消息範圍及其公開 方式管理辦法………………………………………………………………………68 第三項 小結…………………………………………………………………………70 第四節 內線消息之成立時點………………………………………………………71 第一項 TSC Industries,Inc.v.Northway,Inc.之基準……………………………71 第二項 Basic Incv Levinson之基準………………………………………………71 第三項 歐盟法之基準………………………………………………………………72 第四項 我國實務之基準……………………………………………………………73 第五項 小結…………………………………………………………………………73 第五節 資本公積發放現金之內線消息成立時點…………………………………74 第一項 授權董事會發放股利者……………………………………………………74 第一款 無常務董事會………………………………………………………………74 第二款 有常務董事會………………………………………………………………75 第三款 董事會召集人………………………………………………………………75 第二項 未授權董事會發放股利者…………………………………………………75 第三項 實務之運作方式……………………………………………………………76 第六節 小結…………………………………………………………………………76 第六章 資本公積發放現金與操縱市場之關聯……………………………………78 第一節 操縱市場禁止之理由………………………………………………………79 第一項 維持自由市場………………………………………………………………79 第二項 投資者保護…………………………………………………………………80 第三項 固守真實價值………………………………………………………………81 第二節 操縱市場與詐欺市場之競合………………………………………………82 第一項 美國聯邦法之規定…………………………………………………………83 第二項 我國證券交易法之規定……………………………………………………85 第三項 反詐欺條是否取代反操縱條款……………………………………………85 第一款 肯定說………………………………………………………………………86 第二款 否定說………………………………………………………………………87 第四項 小結…………………………………………………………………………88 第三節 操縱市場之類型……………………………………………………………88 第一項 交易型之操縱方式…………………………………………………………88 第一款 虛偽交易型…………………………………………………………………88 第二款 實際交易型…………………………………………………………………89 第二項 非交易型之操縱方式………………………………………………………90 第三項 小結…………………………………………………………………………90 第四節 散布流言或不實資料………………………………………………………90 第一項 客觀構成要件………………………………………………………………90 第一款 散布…………………………………………………………………………90 第二款 流言及不實資料……………………………………………………………91 第三款 是否具備足以影響市場之重大性…………………………………………92 第二項 主觀構成要件………………………………………………………………93 第三項 小結…………………………………………………………………………93 第五節 直接或間接操縱市場行為…………………………………………………95 第一項 概括條款的意義與目的……………………………………………………95 第二項 客觀構成要件………………………………………………………………95 第三項 主觀構成要件………………………………………………………………96 第四項 抗辯理由……………………………………………………………………96 第五項 本款是否廢除之爭議………………………………………………………97 第六項 小結…………………………………………………………………………97 第六節 詐欺市場……………………………………………………………………99 第一項 客觀構成要件………………………………………………………………99 第二項 主觀構成要件………………………………………………………………99 第三項 小結…………………………………………………………………………100 第七節 以資本公積發放現金操縱市場……………………………………………101 第一項 庫藏股之類似爭議…………………………………………………………101 第二項 資本公積發放作為公司營運不佳時護盤之工具…………………………101 第三項 經營決策抗辯………………………………………………………………104 第四項 取消發放防制措施…………………………………………………………105 第五項 小結…………………………………………………………………………105 第七章 結論與修法建議……………………………………………………………106 第一節 會計學角度…………………………………………………………………106 第一項 會計原則之齟齬……………………………………………………………106 第二項 現行法下可能出現之會計爭議……………………………………………107 第三項 資本公積範圍之爭議………………………………………………………110 第二節 法律學角度…………………………………………………………………113 第一項 資本原則爭議………………………………………………………………113 第二項 內線交易空間………………………………………………………………114 第三項 操縱市場疏漏………………………………………………………………117 第四項 公司法全盤修正委員會……………………………………………………121 第三節 總結與修法建議……………………………………………………………124 參考書目…………………………………………………………………………… 130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一)專書
    1.王文宇,公司法論,五版,2016年。
    2.王志誠、邵慶平、洪秀芬、陳俊仁,實用證券交易法,修訂四版,2015年,頁557-558。
    3.吳光明,證券交易法論,三民,2002年,頁312。
    4.余雪明,證券交易法2000年,頁527。
    5.陳隆麒,當代財務管理,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1月,頁534。
    6.曾宛如,公司之經營者、股東與債權人,元照2008年12月,頁175。
    7.廖大穎,公司法原論,三民,2016年增訂七版,頁337-340。
    8.劉連煜,現代公司法,增訂12版,2016年。
    9.劉連煜,新證券交易法實例研習,增訂十四版,2016年,頁346。
    10.鄭丁旺,中級會計學下冊,作者自版,第九版,頁84-86。
    11.賴英照,股市遊戲規則-最新證券交易法解析,2016年。
    12.賴英照,證券交易法逐條釋義一第一冊,1983年三月再版,頁328。
    (二)論文集
    1.方嘉麟,會計表冊承認制度之研究論違法盈餘分派之責任歸屬,收錄於:現代公司法制之新課題-賴英照大法官六秩華誕祝賀論文集,2005年8月,頁419。
    2.李禮仲,內線交易重大消息範圍及其公開方式之探討,收錄於:人權、正義與司法改革:陳傳岳律師七秩晉五華誕祝壽論文集,2014年。
    (三)期刊
    1.王志誠,直接或間接操縱市場行為之構成要件,台灣法學雜誌,第238期,2013年12月,頁1-4。
    2.王志誠,發行市場證券詐欺規範之解釋及適用,律師雜誌,第297期,頁15-31。
    3.林國全,以散布流言或不實資料方法操縱價格─台灣高等法院九十二年度金上重訴字第九號判決評析,月旦民商法雜誌,第7期,2005年3月,頁150-155。
    4.邱秋芳,我國公司法法定公積制度之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96期,2003年5月,頁189-190。
    5.李智仁,橫看成嶺側成峰──內線消息相關要件之判斷標準與適用爭議,月旦法學雜誌,第180期,2010年5月,頁301-309。
    6.杜文禮、楊福清、劉志興合著,資本公積之探討,今日會計第94期,2004年3月,頁62。
    7.徐俊明,財務管理-理論與實務,雙葉,2009年,頁415;鄭丁旺,中級會計學(下),2005年,頁254。
    8.莊永丞,論證券價格操縱行為之規範理論基礎─從行為人散布流言或不實資料之操縱行為開展,東吳法律學報,第20卷第1期,頁167-204。
    9.陳俊仁,處罰交易或處罰未揭露?--內線交易規範法理基礎之檢視與規範之解構與再建構,月旦民商法雜誌,第32卷,2011年6月,頁22。
    10.陳俊仁,主觀要件之「推定」與「視為」──內線交易「知悉說」與「利用說」之思辯,月旦法學教室,第157卷,2015年11月,頁26。
    11.葉新民,由公司資本制度的爭議論盈餘分配法制,靜宜人文社會學報第4卷第1期,2010年1月,頁209。
    12.黃銘傑,公司法資本規範再生的救世主-從閉鎖性股份有限公司引進無票面金額股制度談起,月旦法學雜誌,第247卷,頁68-72。
    13.張天一,論證券交易法上散布流言或不實資料操縱價格罪,中原財經法學,第20期,2008年6月,頁107-147。
    14.廖大穎,虧錢公司的發放股息股利,月旦法學教室,第140期,2014年6月,頁21-23。
    15.廖大穎;莊添睿,論使用公積與發行公司債設限之調整──解析行政院版二○○九年公司法第二三二、二四一及二四九條之修正草案,月旦法學雜誌,第181期,2010年6月,頁22-37。
    16.劉連煜,重大內線消息之認定──最高法院九十八年度台上字第六四九二號判決評釋,月旦裁判時報,第1期,2010年2月,頁126-134。
    17.劉連煜,內線交易重大消息的範圍及其公開方式的認定,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87期,2006年10月,頁295-304。
    18.賴英照,內線交易的紅線--重大消息何時明確?,中原財經法學,第36期,2016年6月,頁1-119。
    (四)碩博士論文
    1.李俊逸,公司資本公積分派現金股利之法律問題研究,東吳大學法律學系法律專業碩士班碩士論文,2010年。
    2.林俊宏,現金股利分派之規範研究-以資本公積為中心,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財經法律組碩士論文,2012年。
    3.林家伃,資本公積發放現金股利之資訊內涵,國立成功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4.陳姿勻,庫藏股制度之研究-以證券市場操縱行為之關聯性為中心,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6年。
    5.簡維弘,資本公積之規範及相關租稅問題之探討,私立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頁71。
    6.劉彥余,資本公積發放現金股利動機與市場反應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會計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5年。
    二.外文部分
    (一)書籍
    1.Alain Viandier, The Legal Theory of Insider Regulation in Europe, in Klaus J. ] Hopt & Eddy Wymeersch(eds.), European Insider Dealing, Law & Parctice (Butterworths, 19910, at 57,59-61.
    2.Donald C. Langevoort, Insider Trading: Regulation, Enforcement &Prevention(Thomson Reuters/west, 2009)at 1:2-1:6.Dennis W. Carlton & Daniel R. Fiscel, The Regulation of Insider Trading,35 Stan. L. Rev.857(1983).
    3.Franklin A. Gevurtz, The Globalization of Insider Trading, 15 Transnat’1 Law.63 (2002).
    4.Henry Marine, In Defense of Insider Trading, 44 Harv. Bus Rev. 113(1966); Wnag, Trading on Material Nonpublic Information on Impersonal Stock Markert,54 S. Cal. L. Rev. 1217(1981); Wang,Stock Market Insider Trading: Victims, Violators and Remedies, 45 Vill. L. Rev.27(2000).
    5.Jonathan R. Macey, Insider Trading: Economic, Politics and Policy(America Enterprise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 1991), at 43-44.
    6.L.B.C.GOWER, GOWERS PRINCIPLE OF MODERN COMPANY LAW (1992).
    7.Robert J. Haft, The Effect of Insider Trading Rules on the Internal Efficiency of the Large Corporation, 80 Mich. L. Rev. 1051 (1982).
    8.STEPHEN M. BAINBRIDGE, CORPORATION LAW AND ECONOMICS (2002).
    9.SILVA, LUIS CORREIA DA, GOERGEN MARC, and RENNEBOOG LUC, DIVIDEND POLICY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OxfordUniversity Press, (2004).
    10.Thomas Lee Hazen, The Law of Securities Regulation(2nd Ed., 1990), at 695.
    (二)立法例
    1.Revised Model Business Corporation Act § 1.40 121
    2.Revised Model Business Corporation Act § 6.21
    3.Revised Model Business Corporation Act § 6.23
    4.Revised Model Business Corporation Act § 6.40
    5.Revised Model Business Corporation Act § 8.33
    6.Model Business Corporation Act Section 45
    7.Model Business Corporation Act Section 46
    8.Company Act 2006 s.829
    9.Company Act 2006 s.830
    10.Company Act 2006 s.832
    11.Company Act 2006 s.846
    12.Second Council Directive 77/99/EC
    13.日本公司法第445條
    14.日本公司法第446條
    15.日本公司法第447條
    16.日本公司法第448條
    17.日本公司法第449條
    18.日本公司法第453條

    下載圖示 校內:2023-03-25公開
    校外:2023-03-25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