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佳霖
Li, Chia-Lin
論文名稱: 從文化經濟的角度論畫廊博覽會的價值性
The "Values" of Art Fair from Perspectives of Cultural Economics
指導教授: 黃心蓉
Huang, Hsin-Jung
高燦榮
Kao, Tsann-Ro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文學院 - 藝術研究所
Institute of Art Studies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6
中文關鍵詞: 畫廊博覽會畫廊文化價值有形價值無形價值
外文關鍵詞: Art Fair, gallery, Cultural Values, tangible values, intangible values
相關次數: 點閱:183下載: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從文化經濟學的角度來討論畫廊博覽會的價值所在,從索羅斯比(David Throsby)所提出的文化價值中切入,因為文化資本與其他種類的資本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它除了經濟的價值,還能產生文化價值,由文化價值中所蘊含的美學價值(aesthetic value)、精神價值(spiritual value)、社會價值(social value)、歷史價值(historical value) 、象徵價值(symbolic value)及真實價值(authenticity value)六個面向來探討,其中美學價值、精神價值、社會價值、歷史價值及象徵價值為無形的價值,真實價值為有形的價值。
    畫廊博覽會為畫廊產業中的重要盛事,由畫廊、藝術家、藝術品及買家(收藏家)四個元素所組合而成,本文由畫廊在視覺藝術產業中論起,說明畫廊在藝術市場中的功能與文化政策上的定位,接續說明畫廊博覽會的緣起與目的,如何形成一個藝術交流及溝通的平台,進而討論畫廊博覽會的價值所在,與目前畫廊博覽會受到全球化的衝擊之下所面臨的問題。

    This article is from the angle of cultural economics of David Throsby to discuss the values of Art Fair. The Cultural Capital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Capitals because it has not only the economic value but also cultural value. The cultural values combined aesthetic value, spiritual value, social value, historical value, symbolic value, authenticity value.
    Therefore the author used the cultural values to consider the Art Fair and tried to find the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values of Art Fair. The intangible values consist of aesthetic value, spiritual value, social value, historical value and symbolic value. The tangible value is from authenticity value.
    Art Fair is the important meeting to get together with the galleries, artists and works. That is why the author started the article from galleries’ role in the visual art industries.
    Secondly, trying to figure out the functions of galleries in the market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cultural policies in the government. Then expressing the beginning and the purpose of Art Fair and how to be a platform of connection and communication with other industries. Finally, presenting the global effects to Art Fair and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s to deal with it.

    論文摘要 II Abstract III 謝誌 IV 緒論 1 第一章、畫廊在視覺藝術產業中的角色 10 第一節、畫廊在藝術市場上的功能 24 第二節、畫廊於文化政策中的定位 34 第二章、畫廊博覽會緣起與分析 42 第一節、起源與目的 42 第二節、國內與國外畫廊博覽會比較 48 第三節、國內與國外畫廊博覽會個案分析 53 第三章、文化經濟學的應用 58 第一節、文化的經濟脈絡 58 第二節、畫廊博覽會的產值 61 第三節、全球化的競爭 67 結論 75 引用文獻 76 附錄 79

    一、書籍:
    太乃,《〈華人藝術〉市場》,台北:皇冠,1996。
    黃河,《買畫也能賺大錢—黃河帶你進入藝術投資的26堂課》,三采,2008。
    黃茜芳,《華人藝術市場指南》,台北:典藏,1997。
    曾肅良,《透視藝術市場》,台北:三藝,2002。
    施叔青,《藝術與拍賣》,台北:東大,1994。
    曾曬淑主編,《藝術與認同》,台北:南天,2006。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華民國畫廊,《2005視覺藝術市場現況調查》,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華民國畫廊,2006。
    藝術家出版社,《2006年台灣視覺藝術年鑑》,台北:藝術家,2007。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華民國畫廊,《Art Taipei 2005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華民國畫廊協會,2006。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華民國畫廊,《Art Taipei 2006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華民國畫廊協會,2006。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華民國畫廊,《Art Taipei 2007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華民國畫廊協會,2007。
    Bruno S. Frey,林秀玲、蔡宜真譯,《當藝術遇上經濟---個案分析與文化政策》,
    台北:典藏藝術家庭,2003。
    David Throsby,張維倫、潘筱瑜、蔡宜真、鄒歷安譯,《文化經濟學》,台北:典藏藝
    術家庭,2003。
    Hans Abbing,嚴玲娟譯,《為什麼藝術家那麼窮:打破經濟規則的藝術產業》,
    台北:典藏藝術家庭,2008。
    John Tomlinson,鄭棨元、陳慧慈譯,《文化與全球化的反思》,台北:韋伯,2007。
    Peter Watson,嚴玲娟譯,《從馬內到曼哈頓:當代藝術市場的崛起》,台北:典
    藏,2007。
    Thorstein Veblen,李華夏譯,《有閒階級論—一種制度的經濟研究》,台北:左岸
    文化,2007。
    Seaman, B. A. 2003. Economic Impact of the Arts, in ‘A Handbook of Cultural
    Economics’ edited by Ruth Towse., UK:Cheltenham Edward Elgar Pub.
    Towse, Ruth.1997. ‘Cultural Economics: The Arts, the Heritage, and the Media
    Industries’, vol.1, edited by Ruth Towse., UK:Cheltenham Edward Elgar Pub.
    二、期刊:
    《典藏今藝術》,台北:典藏,1992。
    《藝術收藏+設計》(ART COLLECTION + DESIGN),台北:藝術家,2007。
    《藝術家》(Artist Magazine),台北:藝術家,1975。
    Perron, L., & Rogers J., & Stanley D., 2000. Win, Place or Show: Gauging the
    Economic Success of the Renoir and Barnes Art Exhibits. 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 pp.243-255.
    三、論文:
    涂榮華,〈台灣商業畫廊經紀方式之研究〉,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
    論文,2004。
    李宜修,〈90年代台灣畫廊文化生態之研究〉,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
    碩士論文,2002。
    謝淑敏,〈台灣的私人畫廊產業:歷史回顧與現況分析〉,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博物
    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7。

    四、網路資料: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http://www.cca.gov.tw/
    典藏藝術網 http://artouch.com/
    畫廊協會電子報 http://www.artsdealer.net/AGA/e_paper/menu_p1.htm
    藝術家這麼說 http://www.ylib.com/art/artist/artist01.html

    下載圖示 校內:2015-09-06公開
    校外:2015-09-06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