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林馨儀 Lin, Hsin-Yi |
|---|---|
| 論文名稱: |
中國傳統養生-以北宋蘇軾為例 The Chinese tradition keeping in good health: take Northern Song Dynasty Su Shi as an example |
| 指導教授: |
江達智
Chiang, Ta-Chih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文學院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 畢業學年度: | 99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93 |
| 中文關鍵詞: | 養生 、北宋 、蘇軾 、貶放 |
| 外文關鍵詞: | The keeping in good health, the Northern SongDynasty, Su Shi |
| 相關次數: | 點閱:112 下載:28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養生」為遠古至今不朽之話題,其代表著調養身心、生生不息。中國傳統的養生風潮自先秦即有了發展。至北宋期間,大文豪蘇軾,一生的順境與逆境、起伏生涯,上至與帝王相伴、下至貶放窮鄉僻壤、甚至到了中國南方的海南島,其所接觸的群眾,有達官貴人、亦有平凡百姓;其生活的步調,起落富貧,其之飲食、生活起居、動靜活動,人生哲學在貶放的旅途中,综合了上層與庶民百姓的養生觀點,亦融合了中國傳統養生的一脈發展。
蘇軾的養生觀點,與北宋當時候的傳統養生之風,就大時代的前提之下,成為一個影響鮮明的焦點。
“The keeping in good health” for the ancient times the immortal topic, it represents until now is recuperating the body and mind, to grow continually.
The Chinese tradition's keeping in good health unrest namely had the development from pre-Qin.
To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period, big literary giant Su Shi, the life the favorable circumstances and the adverse circumstance, the fluctuation profession, on to accompanies with the king, under to censures puts the remote place, even to arrive at south China's Hainan Island, its contacted the populace, had the highly placed people, also to have the ordinary common people; Its life's step, takes off and lands richly poor, its diet, the life daily life, the sound of something astir activity, the philosophy of life in censures in the journey which puts, synthesized the upper formation and the common people common people's keeping in good health viewpoint, also fused a Chinese tradition keeping in good health arteries development. Su Shi's keeping in good health viewpoint, with Northern Song Dynasty works as time wind of the traditional keeping in good health, under the great time's premise, becomes an influence bright focal point.
參考書目
一、 史料
◎戰國:
李耳撰、王弼注,《老子道德經》上海,,商務出版,1965年。
呂不韋撰、劉文忠譯注,《呂氏春秋》,台北,錦繡出版,1993年。
◎西漢:
董仲舒,《春秋繁露》,上海,商務出版,1965年。
◎南北朝:
陶弘景,《養性延命錄二卷》,合肥,黃山書社,2002年。
◎東晉:
葛洪,《抱朴子.內篇外篇》,上海,商務出版,1965年。
◎唐朝:
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台北,臺灣商務,1983年。
王冰注,《黃帝內經.素問全集》,台北,臺灣商務,1967年。
◎宋朝(北宋):
吳自牧,《夢梁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蘇洵,《嘉祐集》,台北,臺灣商務,1977年。
蘇軾,《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蘇軾撰,清王如錫輯《東坡養生集》十二卷,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崇禎刻本,台南,莊嚴文化,1997年初版。
蘇轍,《欒城集》,台北,臺灣商務,1956年。
趙令畤,《侯鯖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朝:
王文誥輯注,孔凡禮點校,《蘇軾詩集:五十卷》,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孔凡禮,《蘇軾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曾棗莊、舒大剛主編,《三蘇全書》,北京,語文出版,2001年。
曾棗莊等著,《蘇軾研究史》,南京市,江蘇教育,2001年。
李月琪,《蘇軾《東坡志林》研究》,台北,花木蘭文化,2008年
二、工具書
周本齋編撰,《中國歷史辭典》,台北,西南書局,1978年。
閔智亭、李養正主編,《中國道教大辭典》,台中,東久書局,1996年。
三、專書
王富春、趙宏岩,《圖說中國文化:中醫中藥卷》,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
方子徒,《跟蘇東坡們學養生》,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08年。
中國佛教協會編,《中國佛教》,北京,知識出版,1980年。
孔令宏,《宋明道教思想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
孔令宏,《宋代理學與道家、道教》,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艾畦,《《莊子》中的修道學說》,天津,天津古籍出版,1993年。
伊俊,《蘇東坡美食筆記》,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09年。
余書麟,《中國儒家心理思想史》,心理出版社,台北,1994年。
向達,《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北京,三聯出版社,1987年。
姜生、湯偉俠主編,《中國道教科學技術史:漢魏兩晉卷》,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李謝華瑛,《東漢演義》,台南,大東出版社,1963年。
李國榮,《帝王與煉丹》,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1994年。
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發行,2004年。
徐光澤,《中國道家養生之道》,石家莊,河北科學技術,1994年。
徐超主編,《九流十家》,山東,人民出版社,1992年。
道玄子,《中國道家養氣全書》,台北,中國瑜伽出版社,1985年。
張成秋,《先秦道家思想研究》,台北,臺灣中華,1983年。
張維青、高毅清《中國文化史:第一部》,山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
張維青、高毅清《中國文化史:第二部》,山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
張振興,《氣功縱橫》,台北,林鬱文化出版,1999年。
張岫峰,《道家養生精華》,台北,元氣齋出版社,2004年。
裘沛然、丁光迪主編,《中醫各家學說》,台北,知音出版社,1993年。
釋印順,《中國禪宗史》,上海,上海書店出版,1992年。
蹤武、李茂,《中國古代養生圖譜》,香港,珠海出版社,1991年。
陳文新,《禪宗的人生哲學:頓悟人生》,台北,揚智文化,1995年。
陳桂芬,《千古風流蘇東坡》,台北,莊嚴出版社,1984年。
陳秀芬,《養生與修身:晚明文人的身體書寫與攝生技術》,台北,稻香出版,2009年。
陳攖寧,《道教與養生》,河北,中國道教協會編,1989年。
高振農,《中國佛教》,上海,社會科學院,1986年。
葛劍雄,《中國人口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
鍾來因,《蘇軾與道家道教》,台北,臺灣學生出版社,1980年。
鄭圓鈴,《史記.黃老思想研究》,台北,學海出版社,1998年。
四、研究論文
王韶蔤,〈雅興與健康:明代文人養生文化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2008年。
林融嬋,〈蘇軾超曠情懷與文化關係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2004年。
周亞青,〈蘇軾飲食書寫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2010年。
楊玉琴,〈蘇軾寓惠生活研究〉,國立台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班,2009年。
蔡婷芳,〈東坡黃州時期的生活與作品〉,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2009年。
陳昭銘,〈魏晉養生思想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5年。
葉美玲,〈論《黃帝內經》中陰陽五行之應用〉,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1997年。
劉文筠,〈蘇軾生活體證莊子精神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國語文學系中國文學碩士在職專班,2008年
鍾樞榮,〈孫思邈醫學思想及其成就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1994年。
二、 期刊
江椋、吳娟,〈論蘇軾的養生之道〉,《時珍國醫國藥》,(2008年第十九卷第6期)。
李慕如,〈東坡與道家道教〉,《屏東師院學報》,(1997年第十卷六月)。
陳曉月,〈蘇東坡與東坡肉(杭州東坡肉)〉,《黃岡師範學院學報》,(2008年八月第二十八卷第四期)。
劉文剛,〈道教研究-蘇軾養生〉,《宗教學研究》,(2002年第3期)。
鄭曉江,〈勞動筋骨,節制貪欲-蘇東坡的養生之道〉,《歷史月刊》,(2001年七月第16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