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池美佳
Chih, Mei-Chia
論文名稱: 家業傳承法律制度之選擇與爭議問題
The Choices and Controversies of the Legal Regimes for Family Business Succession
指導教授: 陳俊仁
Chen, Chun-Jen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社會科學院 - 法律學系
Department of Law
論文出版年: 2022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43
中文關鍵詞: 家族企業家業傳承信託財團法人閉鎖性公司
外文關鍵詞: Family Enterprise, Family Business Succession, Trust, Foundations, Close Corporation
相關次數: 點閱:21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家族企業是歷史悠久且相當普遍的企業型態,創業的第一代在事業有成之後,最關心的是接班的問題。依經濟部對1,068家中小企業訪查的統計結果,只有大約39.61%的中小企業表示目前有企業傳承的行動,顯示當前國內企業對於傳承議題的重視度有所不足。本文先介紹家族企業的特色與家族企業傳承面臨的問題,包括「經營權爭奪」、「子承父業的傳統思想」、「世代傳承造成股權分散」等問題。再從法律制度的選擇為中心,探討家族企業選擇成立「信託」、「財團法人」及「閉鎖性股份有限公司」的特色與優缺點。
    從家業傳承的角度來看,信託有「避免家族股權分散功能」、「傳承功能」、「稅務規劃功能」以及「慈善功能」。若家族企業將持有的股權交付信託時,可以將表決權行使的權利保留給家族所任命的管理委員會(management committee),以保持家族對於企業的控制跟持續貫徹家族的理念。論文中介紹台灣的家族信託案例,以及家族企業利用公益信託鞏固經營權的爭議。公益信託將來修法日益嚴格,財產的運用方法將大幅受限。
    家族企業以財團法人控股的優點包括「避免股權分散」、「稅法上的優惠」、「不受公司法上交叉持股的限制」等等。雖然家族企業透過財團法人控股可以讓家族永續持有集團的公司,不受家族成員分家或離婚導致移轉股權,不過因為財團法人具有公益性,因此在支出用途、投資、董監事指派有越來越嚴格的限制,因此家族企業利用財團法人控股穩固經營權的空間逐漸縮小。
    以閉鎖性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最大的優點是「股份轉讓限制」、「複數表決權股與黃金股的設計」、「表決權行使協議與表決權信託」;最大的缺點是閉鎖性公司有股東50人的限制。本文並介紹閉鎖性公司的控股規劃架構、國內以閉鎖性公司作為控股公司的實例,以及公司法2018年修法對家族企業傳承規劃的影響。
    透過本研究可以發現,家族企業透過哪一種方式穩固控制權、達到家業傳承,跟家族企業的規模有很大的關係,大型家族企業例如台塑集團王家、遠東集團徐家早年透過財團法人控股。此外,企業規模越大,會選擇多種方式穩固經營權,例如搭配境外信託、境內公益信託。至於中小型的家族企業,可以選擇股權信託、閉鎖性股份有限公司,甚至將信託與閉鎖性股份有限公司搭配運用,重點在於透過契約的設計與安排,靈活運用各種制度,預防家族紛爭,以達到家業傳承、永續經營的目的。

    Family businesses have a long history and are quite common. After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entrepreneurs succeeded in their careers, they were most concerned about succession issues. This thesis first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amily businesses and the problems faced by family business. Then the thesis focuses on the choices of the legal regimes to discuss the characteristic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family businesses choosing to establish "trusts," "foundations" and "close corporations".
    Through this research,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method through which a family business can stabilize control and achieve family succession has a lot to do with the scale of the family business. Large family businesses such as the Wang Family of Formosa Plastics Group and the Xu Family of the Far East Group controlled shares by foundations in the early years. In addition, the larger a company is, it will choose a variety of methods to consolidate its management rights, such as matching overseas trusts and domestic charitable trusts. As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family businesses, you can choose the use of equity trusts, close corporations, or even a combination of trusts and close corporations. The focus is to use various regimes flexibly through the design and arrangement of contracts to prevent family disputes,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family business succession and sustainable operation.

    摘要 I 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研究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及研究限制1 第三節 研究方法2 第四節 論文架構4 第五節 研究時程及預期成果6 第二章 文獻回顧7 第三章 家族企業與家業傳承面臨的問題25 第一節 家族企業概述與特色25 第一項 家族企業的成長階段26 第二項 家族企業的利與弊27 第二節 家族企業的傳承29 第一項 企業接班人的選擇30 第一款 傳統子承父業模式30 第二款 引進專業經理人模式31 第三款 家族成員與專業經理人共治模式32 第二項 家族企業股權的傳承規劃33 第三節 家族企業治理34 第一項 家族治理的內涵34 第二項 家族憲法36 第三項 家族理事會39 第一款 家族理事會的功能39 第二款 家族理事會下設委員會40 第三款 家族理事會的運作41 第四項 家族治理如何解決家族企業可能產生的問題42 第五項 其他對家族企業的幫助44 第四節 家族企業傳承面臨的問題49 第一項 經營權爭奪50 第二項 子承父業的傳統思想51 第三項 企業獲利低52 第四項 世代傳承造成股權分散53 第五節 家族治理的未來發展53 第一項 良好家族治理的特色53 第二項 家族治理的未來發展54 第四章 家業傳承的方式—信託制56 第一節 信託的起源與發展56 第一項 信託的起源56 第二項 信託的法律關係59 第一款 三方的法律關係59 第二款 信託的種類59 第一目 自益信託與他益信託60 第二目 非營業信託與營業信託60 第三目 私益信託與公益信託61 第四目 積極信託與消極信託61 第三款 信託財產獨立性62 第二節 我國稅法對信託的規定65 第一項 信託課稅理論65 第二項 相關稅法規定66 第三項 信託的類型及課稅標準66 第一款 信託的類型66 第二款 信託課稅原則67 第一目 自益信託67 第二目 他益信託67 第四項 以信託規避賦稅的方式69 第五項 公益信託及免稅規定70 第一款 公益信託制度70 第二款 公益信託的相關免稅規定71 第三節 從家業傳承看信託的功能73 第一項 避免家族股權分散功能73 第二項 傳承功能73 第三項 稅務規劃功能74 第四項 慈善功能77 第四節 境外信託78 第一項 境外信託法制介紹78 第一款 境外信託的基本概念78 第一目 禁止永續原則的廢除79 第二目 目的信託的出現80 第二款 私人信託公司82 第三款 VISTA信託83 第一目 VISTA信託的起源83 第二目 VISTA信託的特色85 第三目 VISTA信託的功能87 第二項 美國的家業傳承信託87 第一款 美國信託法律規範87 第二款 美國信託期限的規定88 第三款 美國目的信託規範89 第四款 私人信託公司的規範與監理91 第五節 境內信託於家業傳承的運用92 第一項 境內股權信託93 第一款 信託之種類93 第二款 表決權信託與有價證券信託的差異94 第三款 股權信託公示登記95 第四款 股權信託申報96 第五款 境內家業傳承信託規劃架構97 第二項 公益信託98 第六節 台灣的家族信託100 第一項 普通家庭的信託規劃100 第二項 家族企業的信託規劃105 第一款 台塑集團的海外信託106 第一目 台塑集團概述106 第二目 傳承的背景需求106 第三目 股權規劃架構108 第四目 小結118 第二款 公益信託案例119 第一目 公益信託成為家族控股中心119 第二目 以公益信託控股的風險分析122 第七節 我國現行信託制度的檢討123 第一項 信託期限部分123 第二項 目的性信託部分124 第三項 私人信託公司部分125 第四項 訂立「公益信託法」專法126 第五章 家業傳承的方式—財團法人制129 第一節 財團法人的制度與規範129 第一項 財團法人的設立與監督129 第二項 財團法人的組織131 第三項 財團法人的投資133 第二節 以財團法人控股的優點136 第一項 避免股權分散136 第二項 稅法上的優惠137 第三項 具有隱密性140 第一款 章程隱密性141 第二款 身分隱密性143 第四項 不受公司法交叉持股規定之限制145 第三節 以財團法人控股的缺點145 第一項 財產支出需受主管機關的監督145 第二項 禁止盈餘分配147 第三項 股權能否確實掌握的風險147 第四節 我國家族以財團法人控股實例148 第一項 台塑集團王家148 第二項 遠東集團徐家151 第三項 其他案例152 第五節 外國立法例153 第一項 日本法153 第一款 改革緣起153 第二款 修法前面臨之問題154 第三款 修法重點155 第二項 德國法157 第六節 我國財團法人規範的檢討159 第六章 家業傳承的方式—閉鎖性股份有限公司制162 第一節 我國閉鎖性公司法制規範重點與檢討162 第一項 公司法修法前新創事業的困境162 第二項 修法重點與評析164 第二節 以閉鎖性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優點180 第一項 股份轉讓限制180 第二項 複數表決權股與黃金股的設計181 第三項 董監席次的保障182 第四項 表決權行使協議與表決權信託182 第三節 以閉鎖性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缺點183 第四節 外國立法例184 第一項 美國法184 第一款 閉鎖性公司的特質與實務發展184 第二款 閉鎖性公司的立法模式186 第三款 少數股東的地位與困境190 第一目 控制股東的壓迫行為190 第二目 法院對壓迫行為的判斷標準191 第三目 公司僵局194 第四目 突破僵局的機制195 第二項 英國法201 第一款 立法背景201 第二款 2006年英國公司法主要內容202 第五節 我國閉鎖性公司的現況與未來發展207 第一項 閉鎖性公司的控股規劃架構207 第二項 閉鎖性公司的現況與發展208 第三項 以閉鎖性公司作為家族股權傳承的工具210 第四項 稅務規劃問題213 第一款 遞延繳稅的效果213 第二款 未上市櫃股票交易所得納入最低稅負制213 第五項 公司法2018年修法對家族企業傳承的影響215 第六項 尚待解決的問題217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220 第一節 家族企業之傳承與治理220 第二節 家業傳承的方式—信託制222 第一項 信託期限222 第二項 目的性信託222 第三項 私人信託公司223 第四項 訂立「公益信託法」專法224 第三節 家業傳承的方式—財團法人制226 第四節 家業傳承的方式—閉鎖性股份有限公司制228 第一項 閉鎖性公司的控股規劃架構228 第二項 公司法2018年修法對家族企業傳承的影響229 第三項 公司僵局231 參考文獻233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份(依姓氏筆畫排列)
    (一) 專書
    1. 王文宇,公司法論,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6年7月。
    2. 王澤鑑,民法總則,三民書局出版,2010年。
    3. 王志誠,信託法,五南書局出版,2016年3月。
    4. 王志誠、封昌宏,信託稅法與實例解析,財團法人金融研訓院,2016年2月。
    5. 王志誠,信託之基本法理,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11月。
    6. 王振寰、溫肇東,家族企業還重要嗎?巨流圖書公司出版,2011年6月。
    7. 方嘉麟主編,閉鎖性公司釋義與實務應用,元照出版公司,2020年6月。
    8. 方嘉麟主編,林國全、方嘉麟、邵慶平、陳明進、黃銘傑、曾宛如、蘇怡慈、陳彥良、朱德芳合著,閉鎖性股份有限公司逐條釋義,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6年10月。
    9. 方嘉麟,信託法之理論與實務,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3月。
    10. 呂丁旺、王仁越,考察日本財團法人及政府資訊公開制度報告,法務部出國考察報告,2010年4月20日。
    11. 林誠二,民法總則新解—體系化解說(上),瑞興圖書公司,2012年2月。
    12. 施啟揚,民法總則,三民書局出版,2007年。
    13. Ranjit Kumar著;胡龍騰、黃瑋瑩、潘中道譯,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學富文化出版,2000年。
    14. 陳春山,信託及信託業法專論----理論與實務,台灣金融研訓院,2009年9月。
    15. 郭宗銘,歷久彌堅—理性與感性的傳承實務,資誠文教基金會出版,2016年11月。
    16. 張大為、李智仁,信託法制案例研習,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4年8月。
    17. 黃王裕、鄭其昀,考察日本財團法人法制及實務運作情形報告,法務部出國考察報告,2019年3月6日。
    18. 楊崇森,信託業務與應用,三民書局出版,2010年10月。
    19. 楊葉承,稅務法規理論與應用,新陸書局出版,2017年3月。
    20. 資誠PwC 2020臺灣家族企業傳承白皮書。
    21. 資誠PwC 2019臺灣家族企業傳承調研報告。
    22. 經濟部107年中小企業白皮書。
    23. 葉至誠、葉立誠合著,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商鼎文化出版社,2011年7月。
    24. 曾筱喬、蘇怡方、鍾喜梅,台塑集團:龐大家族集團透過多樣性股權設計完成接班佈局,中國家族企業傳承報告,中信出版集團,2015年11月。
    25. 劉連煜,現代公司法,新學林,2015年9月。
    26. 劉憶娥,境外信託的第一本書,宏典文化,2011年2月。
    27. 謝哲勝,信託法,元照出版公司,2016年7月。
    28. 羅友三,信託大未來,信實稅務顧問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8月。
    (二) 期刊論文
    1. 王文宇,閉鎖性公司之立法政策與建議,法令月刊,第54卷第6期,2003年6月。
    2. 王文宇,表決權契約與表決權信託,法令月刊,第53卷第2期,2002年2月。
    3. 王志誠,家業傳承之模式選擇—閉鎖性公司與家族信託結合模式之運用及注意事項,月旦法學雜誌,第298期,2020年3月。
    4. 王志誠,信託制度在高齡化社會之運用及發展趨勢,月旦法學雜誌,第276期,2018年5月。
    5. 王志誠,客製化信託商品之發展及實務運用,存款保險季刊,第27卷第2期,2014年6月。
    6. 王志誠,境外信託之創設、承認及法律問題,當代財政,第35期,2013年11月。
    7. 王志誠,閉鎖性公司少數股東之保護,政大法學評論,第89期,2006年2月。
    8. 王志誠,信託之基礎性變更,政大法學評論,第81期,2004年10月。
    9. 方嘉麟、林郁馨,複數表決權股之立法政策分析—以台灣及香港為例,月旦民商法雜誌第52期,2016年6月。
    10. 司徒達賢,家族治理與永續經營,產業與管理論壇,第15卷第4期,2013年12月。
    11. 司徒達賢,千萬別學皇位繼承制度,天下雜誌,第513期,2012年12月。
    12. 安永家族辦公室,安永傳承及稅務新知,2021年5月。
    13. 汪欣寧,原木工坊第二代李佳鈺—帶企業走向轉型之路,KPMG家族辦公室季刊,2021年12月。
    14. 李郁怡,台灣家族企業兩大傳承挑戰,哈佛商業評論,2017年12月號。
    15. 吳盈德,財團法人醫院公益本質之再思考,治未指錄,第六期,2018年1月。
    16. 林文義,終結兩代兄弟鬩牆 造就5000億食品王國 李錦記靠家族憲法傳承百年家業,財訊雙週刊,第577期,2019年3月21日。
    17. 林郁馨,閉鎖性公司之公司治理與少數股東權之保障,月旦法學雜誌,第231期,2014年8月。
    18. 周振鋒,從臺灣家族爭產案件談家族財富與企業傳承—兼比較公司與信託制度,月旦民商法雜誌,第69期,2020年9月。
    19. 胡韶雯,家族傳承之股權安排—以公司法特別股之多元化為中心,財產法暨經濟法,第55期,2019年3月。
    20. 陳一姍、林佳賢,王永慶的的兩千億財產如何一步步搬到海外,天下雜誌,第646期,2018年4月25日。
    21. 陳彥良,家族傳承與閉鎖性股份有限公司之股權設計,月旦法學教室第216期,2020年10月。
    22. 陳連順,家族企業傳承的閉鎖性公司章程規劃實例,月旦會計實務研究,第27期,2020年3月。
    23. 陳惠馨,德國財團法人制度的發展--以德國《民法典)及柏林邦財團法為中心,中國非營利組織評論,第7卷,2011年3月。
    24. 曾宛如,股東與股東會----公司法未來修正之芻議,月旦法學雜誌,第95期,2003年4月。
    25. 姚惠珍,戳破台灣地王接班人公益神話,財訊雙週刊,第560期,2018年7月26日。
    26. 姚惠珍,王雪紅的「假公益真投資」,新新聞,第1518期,2016年4月7日。
    27. 姚惠珍,繼承者們—台塑接班十年秘辛,時報出版,2015年12月。
    28. 姚惠珍,王永慶布局10年 帝國永不分家之祕,今周刊,第935期,2014年11月20日。
    29. 許杏宜,什麼是閉鎖性公司?--經濟部公司法條文草案介紹與分析,會計研究月刊,第354期,2015年5月。
    30. 張心悌,股份表決權之彈性設計—從閉鎖性股份有限公司之立法談起,當前公司與證券法制新趨勢—賴英照講座教授七秩華誕祝賀論文集,元照出版公司,2016年8月。
    31. 張炳坤,以閉鎖性公司作為家族傳承法律設計之初探,全國律師,第22卷第2期,2018年2月。
    32. 張書瑋,家族企業新規則—經營制度化,接班彈性化,會計研究月刊,第328期,2013年3月。
    33. 郭大維,論英國企業社會責任之推動與實踐及其對我國之啟示,證券暨期貨月刊,第30卷第3期,2012年3月。
    34. 郭宗銘、洪連盛,家族企業接班傳承與對話,會計研究月刊,第382期,2017年9月。
    35. 葉銀華,以公司治理角度衡量家族企業的利弊,會計研究月刊,第228期,2004年11月。
    36. 劉連煜,臺灣閉鎖性公司之立法與相關問題研究,台灣法學雜誌,第282期, 2015年10月。
    37. 劉志明,後王永慶時代7人小組共治台塑帝國,Smart智富月刊,第98期,2006年10月1日。
    38. 鄭俊仁,信託稅制與實質課稅問題,月旦法學雜誌第80期,2002年1月。
    39. 蔡朝安,企業接班的法律策略思考,家族治理評論,第8期,2017年1月。
    40. 蔡鴻青,2016華人家族關鍵報告,家族治理評論,第8期,2017年2月。
    41. 蔡鴻青,有效管理家族企業的利益衝突,哈佛商業評論,第109期,2015年9月。
    42. 謝哲勝,信託之起源與發展,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3期,2000年7月1日。
    43. 鐘喜梅、鄭力軒、詹淑婷、林佳慧,醫院與大學在家族企業集團股權鏈之角色:制度與資源依賴觀點的辯證,人文與社會科學集刊,第24卷第3期,2012年9月。
    (三) 學位論文
    1. 丁詩穎,從美國法制論我國閉鎖性股份有限公司之規範,輔仁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7年7月。
    2. 王仁越,財團法人法制改進之研究―以2019年施行之規定為中心,台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9年7月。
    3. 李華驎,從公司治理面探討企業捐贈醫療財團法人之議題----以台塑集團與長庚醫療財團法人為例,淡江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5年6月。
    4. 林禹維,家族企業之永續傳承——以家業傳承信託法制為中心,台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8年7月。
    5. 林佩瑩,閉鎖性公司之公司治理及少數股東之保障,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
    6. 林雯琦,論閉鎖性公司股東書面協議之設計與應用,台大科技整合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7月。
    7. 胡誠修,兩岸家族信託法制之研究,世新大學法學院碩士論文,2016年7月。
    8. 翁栢垚,台灣關係企業中財團法人持股之實證研究調查與法律問題分析,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年3月。
    9. 潘鳳文,台灣家族企業傳承之個案研究,輔仁大學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6月。
    10. 蔡昌憲,公司法上強行規定與任意規定間之權衡—以累積投票制、閉鎖公司制及新股認購權為例,台大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11. 賴建宏,財富傳承—家族信託在台灣的應用,政治大學商學院經營管理碩士學程生技醫療組碩士論文,2019年1月5日。
    12. 簡翠玉,家族傳承租稅規劃態樣風險探討—以設立投資公司、財團法人及信託為例,國立中興大學高階經理人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9年7月。
    (四) 網路資料
    1. 經濟部各類商業組織別登記家數月統計表,https://gcis.nat.gov.tw/mainNew/doc/bus-org-moncount.pdf(最後瀏覽日期︰2022年2月20日)。
    2. 中華民國信託業商業同業公會網站,https://www.trust.org.tw/tw/info/related-introduction/0(最後瀏覽日期︰2020年5月1日)。
    3. 台灣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網站,http://www.fpc.com.tw/fpcw/index.php?op=res&id=13&c=19 (最後瀏覽日期:2022年2月26日)。
    4. 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網站,https://www.npc.com.tw/j2npc/zhtw/ownership_structure.jsp(最後瀏覽日期:2022年2月26日)。
    5. 台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網站,http://www.fcfc.com.tw/PRE/TW/SS-OwnershipStructure.html#gsc.tab=0(最後瀏覽日期:2022年2月26日)。
    6. 台塑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網站,http://www.fpcc.com.tw/tw/corporate/ownership(最後瀏覽日期:2022年2月26日)。
    7. 福懋興業股份有限公司網站,http://www.ftc.com.tw/newftc/shareholder.php(最後瀏覽日期:2022年2月26日)。
    二、 英文部份(依作者姓名開頭字母順序排列)
    (一) 專書
    1. CHRISTOPHER J. ECKRICH & STEPHEN L. MCCLURE, THE FAMILY COUNCIL HANDBOOK 135 (2012).
    2. F. HODGE O’NEAL & ROBERT B. THOMPSON, O’NEAL’S OPPRESSION OF MINORITY SHAREHOLDERS § 1:01 (2003).
    3. G. G. BOGERT & G. T. BOGERT, HANDBOOK OF THE LAW OF TRUSTS 7-8 (1973).
    4. IFC FAMILY BUSINESS GOVERNANCE HANDBOOK (2018).
    5. JESSE DUKEMINIER, ROBERT H. SITKOFF, WILLS, TRUSTS, AND ESTATES 386 (2013).
    6. LEN SEALY & SARAH WORTHINGTON, SEALY & WORTHINGTON’S CASES AND MATERIALS IN COMPANY LAW 573 (2013).
    7. MELANIE B. LESLIE & STEWART E. STERK, TRUST & ESTATE 108 (2011).
    8. MORTEN BENNEDSEN & JOSEPH P.H. FAN, FAMILY BUSINESS MAP 152 (2014).
    9. O’NEAL, CLOSE CORPORATION, LAW AND PRACTICE, Vol, 1, 3 (1958).
    10. PETER LEACH, FAMILY COUNCILS-A PRACTICAL GUIDE 16-17 (2012).
    11. ROBERT CHARLES CLARK, CORPORATE LAW 500 (1986).
    12. ROSE MARIE BELLE ANTOINE, OFFHORE FINANCIAL LAW TRUST AND RELATED TAX ISSUE 27 (2013).
    13. SCOTT M. SMATHERS, OFFSHORE: THE TAX FREE WORLD- THE INDISPENSABLE GUIDE TO OFFSHORE FINANCIAL WORLD 43 (2003).
    14. TAYLOR WESSING, THE FAMILY CONSTITUTION GUIDE 7 (2014).
    (二) 期刊論文
    1. Alan V. Ytterberg & James P. Weller, Managing Family Wealth Through a Private Trust Company, 36 ACTEC L.J. 623, 625 (2010).
    2. Belen Villalonga & Raphael Amit, How Are U.S. Family Firms Controlled?, 22(8) 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3047, 3049 (2009).
    3. Daniel J. Amato,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The Political Economy and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of Perpetual Trusts, 86 S. CAL. L. REV. 637, 655 (2013).
    4. Daniel S. Kleinberger, Direct Versus Derivative and the Law of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ies, 58 BAYLOR L. REV. 63, 89, 93 (2006).
    5. Douglas K. Moll, Shareholder Opposition in Close Corporation: The Unanswered of Perspective, 53 VANDERBILT L. REV. 749, 757-758 (2000).
    6. Edward B. Rock &Michael L. Wachter, Team Production in Business Organizations: Waiting for the Omelet to Set: Match-Specific Assets and Minority Oppression in Close Corporations, 24 IOWA THE JOURNAL OF CORPORATION LAW 913, 919 (1999).
    7. Frederick D. Lipman & Linsey B. Bozzelli, A Constitution is a Tool to Preserve a Family’s Legacy, FAMILY BUSINESS MAGAZINE 28, 32 (2012).
    8. Ian Perrett & Simon Rylatt, Succession Planning, Business Families and Family Businesses: THE STEP HANDBOOK FOR ADVISERS 143,145 (Ian Macdonald & Jonathan Sutton et al. eds., 2009)
    9. Iris J. Goodwin, How the Rich Stay Rich: Using a Family Trust Company to Secure a Family Fortune, 40 SETON HALL L. REV. 467, 475 (2010).
    10. James Barr Ames, The Origin of Uses and Trusts, Vol. 21, No. 4 HARV. L. REV. 261, 263-266 (1908).
    11. Jason M. Tanguay, Minority Shareholders and Direct Suits in Closely Held Corporations Where Derivative Suits are Impractical: Durham v. Durham, 5 PIERCE L. REV. 469, 469 (2007).
    12. John H. Langbein, The Contractarian Basis of the Law of Trusts, 105 YALE L. J. 625, 632 (1995).
    13. King AI. W III, The Private Family Trust Company and Powerful Alternatives, 155:2 TRUSTS & ESTATES 1, 9 (2016).
    14. Note, Dynasty Trusts and the Rule against Perpetuities, 116 HARV. L. REV. 2588, 2589 (2003).
    15. Philip J. Ruce, The Trustee and the Trust Protector: A Question of Fiduciary Power. Should a Trust Protector Be Held to a Fiduciary Standard? 59 Drake L. Rev. 67, 70-72 (2010).
    16. Richard C. Ausness, Non-Charitable Purpose Trust: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51 REAL PROP. TR. & EST. L.J. 321, 327-328 (2016).
    17. Robert B. Thompson, The Shareholder’s Cause of Action for Oppression, 48 BUS. LAWYER 699,700 (1993).
    18. Robert Wiegand II & Christina Kouch, BVI VISTA Trusts and Preserving the Family Enterprise, 25-APR PROB. & PROP. 59, 61-64 (2011).
    19. Scott E. Friedman, Andrea H. HusVar & Eliza P. Friedman, Advising Family Businesse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n Introduction to Stage 4 Planning™ Strategies, 65 BUFF. L. REV. 425, 451-452(2017).

    無法下載圖示 校內:不公開
    校外:不公開
    電子論文尚未授權公開,紙本請查館藏目錄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