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方意涵 Fang, Yi-Han |
|---|---|
| 論文名稱: |
開放人民幣業務對銀行業股價之影響 The Impact of RMB Business on Stock Performances of Banking Industry |
| 指導教授: |
莊雙喜
Chuang, Shuang-Shii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管理學院 - 企業管理學系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 畢業學年度: | 102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42 |
| 中文關鍵詞: | 人民幣 、獲利能力 、成長力 、銀行股價 |
| 外文關鍵詞: | RMB, Profitability, Growth, Stock Price of Banking Industry |
| 相關次數: | 點閱:134 下載:1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崛起,中國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民幣在國際之中也逐漸佔有一席之地。兩岸簽訂MOU與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之後,台灣與中國的金融業務逐漸由管制封閉邁向開放競爭。於2013年2月6日進一步開放國內外匯指定銀行(Domestic Banking Unit,DBU)承辦人民幣業務,打開了台灣與中國之間資金直接流動的管道。然而,台灣與中國之間存在複雜的歷史與政治關係,連帶也影響人民幣業務的發展。
因此,本研究建立多元迴歸模型,採用2009年1月至2014年3月之季資料,探討國內銀行開放人民幣業務後對銀行股價帶來之影響,並分析銀行之獲利能力與成長力財務比率變數與銀行股價之關係。
研究實證結果為:
一、銀行自2013年2月開辦人民幣業務後,對於銀行業之股價並沒有產生顯著的差異與影響。
二、在獲利能力財務比率中,已實現銷貨毛利率、營業利益率以及業外收支/營收對銀行股價有正向之影響,其中以已實現銷貨毛利率之影響效果最為顯著。
三、在成長力財務比率中,營收成長率與銀行股價存在顯著正相關;常續淨利成長率和總資產成長率與銀行股價存在顯著負相關;而淨值成長率與銀行股價呈現負相關,但其影響並不顯著。
This study established the multiple regression model, using quarterly data from January 2009 to March 2014 to test the impact of RMB business on stock performances of banking industry an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rofitability and growth and stock price of the public banks in Taiwan market. Empirical results indicated as followed: First, the banking industry stock price did not have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nd influence, after the public banks open RMB business on February 2013. Second, the financial variances of the profitability in this thesis, such as Realized gross profit, Operating profit margin, Net non-operating income/Sales and Loan/Deposit have positive relationship to stock price, especially Realized gross profit has the most significant effect. Third, the financial variances of growth in this thesis, such as Growth rate of sales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stock price, Growth rate of recurring income and Growth rate of total assets have a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 on stock price, and Net growth rate also have a negative effect on stock price, but the impact is not significant.
呂世惠,2007。台灣銀行業進入中國大陸發展之策略探討。國立台灣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財務金融組碩士論文。
林立文,1994。銀行業財務分析之研究:財務比率與股票超額報酬關聯性之實證分析。國立台灣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建甫、彭思遠,2009。MOU簽訂後對兩岸金融合作之影響。兩岸經貿月刊。2009年12月號。
林泉源,2009。銀行業股權結構對經營績效、財務績效與股價之影響。輔仁管理評論。2009年5月,第16卷第2期,頁43-76。
林祖嘉、譚瑾瑜,2010。MOU及兩岸金融三法生效後之兩岸金融合作展望。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科經(析)099-016號。
林時賢,2010。兩岸金融MOU簽訂對台灣銀行業股價之宣告效果與研究。國立台北大學國際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江峰,2014。後兩岸貨幣清算時期台灣銀行業人民幣業務規範之分析。兩岸金融季刊。2014年3月,第2卷第1期。
吳東祐,2011。兩岸簽訂金融合作MOU對上市上櫃銀行業股價之影響。國立台灣大學管理學院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玉玫,1992。運用財務報表分析預測股價超額報酬率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正芳、李素惠,2012。金融產業會計資訊與股價關聯性研究。管理實務與理論研究。2012年9月,第6卷第3期,頁27-41。
陳永琦,2013。兩岸簽署「金融監理合作了解備忘錄」對台灣股市之影響-以開放「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投資台灣股票為例。明新學報。2013年8月,第39卷第2期,頁233-243。
黃怡婷、姜樹翰,2012。台灣金融股股價變動來源與金融改革。台灣金融財務季刊。2012年9月,第13輯第3期。
楊姝涵,2011。總體經濟指標及財務指標對股價報酬的影響-台灣銀行業與證券業之比較研究。國立台北大學國際財務金融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葉長城,2012。兩岸簽署「海峽兩岸貨幣清算合作備忘錄」之內涵與影響。戰略安全研析。2012年9月,第89期。
賴琬臻,2013。海峽兩岸貨幣清算合作備忘錄對台灣經濟影響之分析。國立台北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任重,2010。銀行股股價波動的影響因素分析。商場現代化。2010年5月,下旬刊,第612期。
盧麗安,1996。財務基本分析與臺灣股價表現。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簡永光,2003。兩岸銀行業之互動環境與展望。台灣金融研訓院。
簡純彬,2004。銀行股價報酬之關鍵因素研究。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金融營運系碩士論文。
鍾惠民、周賓凰、孫而音,2009。財務計量:E-VIEW的運用。新陸書局。
Cooper M.J., W.E. Jackson III, and G.A. Patterson, 2003. Evidence of predictability in the cross-section of bank stock returns,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vol.27, pp.817-850.
Fama,E., 1976. Foundations of Finance. New York: Basic books.
Fama, L. Fisher, M. Jensen and R. Roll, 1969. The adjustment of stock prices to new information, International Econmic Review, vol.10, pp.1-21.
Fama, E.F. and K.R. French, 1992. The cross-section of expected stock returns, Journal of Finance, vol.47, pp.427-465.
Hopwood and Schaefer, 1988. Fair values, income measurement, and bank analysts risk and valuation judgments, Accounting Review, vol. 79, no. 2, pp.454-472.
Kane, E.J. and H. Unal, 1990. Modeling structur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in the market's valuation of banking firms, Journal of Finance, vol.45, pp.113-136.
Nikhil V. and A. Roger, 1987.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owth, profitability, and firm valu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Chichester, vol. 8 no. 5 , pp.487-497.
Ou, Jane A., and Stephen H. Penman, 1989.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stock returns. Journal of Accounting Economics, vol.11, pp.295-329.
Rogers, K. and Jr. Sinkey, 1999. An analysis of nontraditional activities at US commercial banks, Review of Financial Economics, vol.8, pp.25-39.
Sadakkadulla,J.,S. Subbaiah, 2002.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index bank. Businessline, p.1.
校內:2019-07-16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