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慧慈
Li, Hui-Tzu
論文名稱: 我國刑事冤案平反後修復制度之建構─以刑事補償法為中心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medy for the Innocent ─ Focusing on Criminal Compensation Act
指導教授: 陳運財
Chen, Yun-Tsa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科學院 - 法律學系
Department of Law
論文出版年: 2023
畢業學年度: 11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7
中文關鍵詞: 冤獄平反刑事補償法受冤者修復修復需求
外文關鍵詞: Exoneration, Criminal Compensation Act, Innocent, Remedy, The Needs of the Remedies
相關次數: 點閱:254下載:2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依據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4條第6款之規定,刑事補償係基於刑事程序所生之權利,故為公平審判權所保護的權利範圍。目前,我國關於刑事補償之法律依據為刑事補償法,惟該法自2011年修正公布施行後,迄今已十餘年未修正,其法律規定是否符合今國際人權法之要求,非無疑義。又司法院大法官作成釋字第670號解釋後,刑事補償之法律性質確定係國家為公共利益對特定人民加諸於一般人所能忍受之程度而構成特別犧牲時應予以補償的一種制度。嗣後,2017年司法改革國是會議亦將刑事補償法之改革納為討論議題之一,可見健全我國刑事補償制度有其重要性。
    近來,為使刑事補償法能確實填補受冤者因司法誤判所受之損害,其修正方向逐漸往協助受冤者社會復歸之方向思考,是以本研究旨在討論我國如何建構一套較完善之修復制度以幫助受冤者平反後之生活得回復至未受案件影響之狀態,並回復其對司法機關之信賴。又本研究為確保研究結果能切合受冤者之修復需求,爰以冤獄平反協會於2022年6月前所救援成功之7名個案為研究範圍進行個案研究。
    總結我國刑事補償實務運作情形及本研究實證結果,本研究發現我國現行的刑事補償制度無法滿足或彌補受冤者之修復需求。據此,本文認為國家之刑事補償責任並非單純給予金錢補償即謂已盡刑事補償之責,國家應提供更多元的修復措施來幫助受冤者於平反後可以回歸正常生活。申言之,國家之刑事補償至少應滿足受冤者於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最基本之生理需求與安全需求,以補償受冤者因司法誤判所受之基本權損害。

    The legal basis for criminal compensation in Taiwan is Criminal Compensation Act. However, the law has not been revised for more than 10 years, resulting in the loopholes in the protection of the human rights to criminal compensation. Therefore,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iscuss how to construct relatively comprehensive remedies for the innocents to return a life without the impact of the miscarriage of justice after exoneration and help them to restore their trust in the judiciary. In addition,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meet the needs of the remedies for the innocent, this study takes the 7 cases which are successfully rescued by Taiwan Innocence Project by June 2022 as a case study.
    After the study, the result presents that the current Criminal Compensation Act cannot fulfill the requirements of remedies for the innocent. Thu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nation should provide more diverse remedies so that the innocent can restart their lives. The remedies should at least meet the basic level of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such as physiological needs and safety needs, which includes the compensation for the damage to the fundamental rights of the Constitution caused by the miscarriage of justice.

    摘要 i 誌謝 vi 目錄 viii 表目錄 xii 圖目錄 x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意識 1 第一項 司法冤案為當代社會重要之社會議題 1 第二項 刑事補償權與冤案防抑為司法人權保護之權利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一項 了解我國刑事補償法之沿革與運作狀況 3 第二項 統整與分析冤案平反後受冤者之修復需求 3 第三項 檢視現行刑事補償法是否能滿足受冤者之修復需求 4 第四項 建構出我國較完善之刑事補償制度 4 第三節 文獻回顧 4 第一項 冤案的成因與救濟之相關文獻 4 第二項 我國刑事補償法的法制發展之相關文獻 7 第三項 刑事受冤者修復需求之相關文獻 11 第四節 研究方法 13 第一項 資料蒐集 13 第二項 資料分析 13 第三項 信效度檢驗 14 第四項 研究困難與限制 14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名詞解釋 14 第一項 研究範圍 14 第二項 名詞解釋 16 第六節 章節安排 17 第二章 我國刑事補償制度之運作 19 第一節 何謂刑事補償 19 第一項 定義 19 第二項 內涵 20 第三項 刑事補償具體內容 40 第二節 刑事補償法之沿革 43 第一項 冤獄賠償法 43 第二項 2011年刑事補償法 49 第三項 2020年刑事補償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55 第四項 2021年刑事補償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61 第三節 刑事補償實務運作情形 63 第一項 近十年刑事補償實務統計數據 63 第二項 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國家報告 66 第三項 現行實務運作之缺失 71 第四節 本章小結 74 第三章 受冤者之修復需求 76 第一節 馬斯洛(Maslow)需求層次理論 76 第一項 概說 76 第二項 生理需求層次 78 第三項 安全需求層次 79 第四項 愛與隸屬需求層次 79 第五項 尊重需求層次 80 第六項 自我實現需求層次 81 第二節 受冤者於各需求層次所受之損害 82 第一項 生理需求層次 82 第二項 安全需求層次 88 第三項 愛與隸屬需求層次 92 第四項 尊重需求層次 95 第五項 自我實現需求層次 98 第三節 受冤者於所需之修復措施 100 第一項 金錢補償 100 第二項 非金錢補償 100 第三項 綜合性補償 101 第四節 實證研究結果 102 第一項 各需求層次之統計分析 102 第二項 受冤者所需修復措施之統計分析 105 第三項 修復需求之相關分析 108 第五節 本章小結 117 第四章 現行刑事補償法中對各修復需求回應之檢視 119 第一節 現行刑事補償法之缺失 119 第一項 制度改革發展緩慢 119 第二項 侵害未受關押者之刑事補償權 122 第三項 受冤者各需求層次均受損害 123 第四項 修復措施之不足 134 第五項 補償金額審酌方式不當 137 第二節 我國刑事補償制度改善建議 141 第一項 刑事補償法之立法模式 141 第二項 擴大刑事補償法積極要件之適用範圍 143 第三項 成立受冤者保護會 144 第四項 提供非金錢補償之修復措施 147 第五項 建立刑事補償金額之審酌標準 149 第三節 本章小結 151 第五章 結論 152 第一節 本文發現 152 第一項 制度改革發展緩慢且補償誠意不足不符國際潮流 152 第二項 侵害未受關押者之刑事補償權 153 第三項 受冤者的修復需求未被滿足有害基本權保障 153 第四項 補償金額審酌之標準不適當 155 第二節 本文建議 155 第一項 立法模式 155 第二項 擴大刑事補償法之適用範圍 156 第三項 設立刑事補償協助機構或組織 156 第四項 提供非金錢補償之修復措施 157 第五項 建立適當的刑事補償金額之審酌標準 157 參考文獻 159 附錄一﹕訪談問卷(一) 164 附錄二﹕訪談問卷(二) 166

    一、專書
    1.李惠宗(2016年),行政法要義(七版),台北:元照。
    2.李惠宗(2019年),憲法要義(八版),台北:元照。
    3.李錫棟(2010年),刑事補償法制之研究 : 以刑事被告為中心,台北:元照。
    4.許育典(2021年),憲法,台北:元照。
    5.陳昭如(2020年),被搶劫的人生:蘇炳坤從冤枉到無罪的三十年長路,台北:春山出版。
    6.陳娟娟等(2019年),馨火相傳:財團法人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成立二十周年史實紀要,台北,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
    7.陳淑媛(2012年),司法研究年報第29輯刑事類第7篇:以馬斯洛需求層級論建構少年司法審判輔導制度─以妨害性自主事件為例,台北:司法院。
    8.森炎(2015年),冤罪論:關於冤罪的一百種可能,台北:商周出版。
    9.葉百修(2011年),損失補償法,台北:新學林。
    10.董保城(2002年),國家責任法,台北:神州。
    11.董保城、湛中樂(2005年),國家責任法 : 兼論大陸地區行政補償與行政賠償,台北:董保城出版 : 元照總經銷。
    12.趙迺定(2013年),馬斯洛與其「自我實現理論」─趙迺定文論集(二),台北:文史哲。
    13.蔡清田主編(2013年),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新論,台北:五南。
    二、專書論文集與科技部計畫
    1.林鈺雄(2020年),公約內國法化裁判評釋Ⅵ—媒體預斷、對質詰問、隔別訊問與公平審判,收錄於:林鈺雄著,刑事程序與國際人權(三)初版。
    2.許福生(2013年),犯罪被害人保護之整體政策規劃,收錄於:許福生等著,犯罪被害人保護之政策與法制。
    3.陳運財(2019年),刑事非常救濟程序之整合研究 -- 以再審、非常上訴及赦免制度為中心,2018-2019年科技部計畫。
    三、期刊論文
    1.李茂生(2010年),日本刑事補償制度簡介─以補償性質與求償機制為重心,月旦民商法,27期,頁75-85。
    2.李震山(2007年),憲法意涵下的國家補償─補正義的破網?,月旦法學教室,59期,頁6-7。
    3.李錫棟(2010年),大法官釋字第六七○號解釋之相關問題研究,臺北大學法學論叢,80期,頁161-235。
    4.林三欽(2010年),冤獄賠償、國家賠償與特別犧牲一簡評釋字第六七〇號,月旦法學雜誌,184期,頁124-140。
    5.林鈺雄(2013年),我國刑事非常救濟制度之漏洞與填補─兼評鄭性澤聲請再審案,台灣法學雜誌,223期,頁92-114。
    6.林鈺雄(2020年),刑事訴訟法的發展趨勢―從公平審判原則出發,月旦法學雜誌,300期,頁177-191。
    7.林輝煌(2010年),我國冤獄賠償法制勿孤立於國際潮流一看盱衡外國立法例宏觀精進我國冤獄賠償制度(上),司法周刊,1487期,第2-3版。
    8.林輝煌(2010年),我國冤獄賠償法制勿孤立於國際潮流一看盱衡外國立法例宏觀精進我國冤獄賠償制度(下),司法周刊,1488期,第2-3版。
    9.法思齊(2009年),司法補償與人權保障:美國冤獄賠償相關法制之研究,軍法專刊,55期第5卷,頁66-84。
    10.張瑋心(2011年),論「冤獄賠償」之法律性質─釋字第六七零號評析,法學新論,30期,頁73-105。
    11.梁家贏(2012年),刑事補償的窄門何時打開?初探如何適用刑事補償法,法律扶助,35期,頁43-46。
    12.許峻源(2020年),從冤獄錯案論社會復歸之實踐機制,社科法政論叢,8期,頁59-84。
    13.陳運財(2010年),論冤獄賠償制度之改革─兼評大法官釋字六七0解釋,法令月刊,61卷6期,頁43-63。
    14.陸敏清(2022年),從釋憲實務探討刑事補償法之修法動態,73期,頁93-138。
    15.蘇凱平(2017年),居於憲法訴訟權核心的冤罪防抑──評釋字第752號解釋,月旦裁判時報,66期,頁88-100。
    四、碩博士論文
    1.周靜妮(2013年),我國刑事補償法制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2.陳家平(2017年),救援成功,然後呢?「汐止三死囚」案當事人社會復歸與刑事補償之研究,東吳大學人權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3.陳雅琪(2013年),國家賠償法上求償問題之研究─兼論刑事補償法相關規定之修正,東海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蘇品蓁(2015年),論冤案之成因及救濟,國立臺灣大學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五、網路資源
    1.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2022 兩公約第三次審查,https://covenantswatch.org.tw/2021-third-review-on-iccpr-and-icescr/(最後瀏覽日期:2022年4月4日)。
    2.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邁向兩公約的漫漫長路:公約批准篇,2019年5月6日,https://covenantswatch.org.tw/2019/05/06/twocovenantsbiweekly01/(最後瀏覽日期:2022年3月29日)。
    3.台灣冤獄平反協會,https://reurl.cc/Nqg6Gk(最後瀏覽日期:2023年2月27日)。
    4.台灣冤獄平反協會—【會後新聞稿】正視冤案傷害—刑事補償法修法記者會,https://reurl.cc/zrrR1y(最後瀏覽日期:2022年11月17日)。
    5.台灣冤獄平反協會—天色漸光後的日子:談台美刑事補償制度,https://reurl.cc/kXp9VK(最後瀏覽日期:2022年11月17日)。
    6.台灣冤獄平反協會—把南方的太陽帶進課堂:陳龍綺再審開啟七週年特刊,https://mailchi.mp/ab5560df0171/no89(最後瀏覽日期:2022年11月17日)。
    7.台灣冤獄平反協會—走過絕望與希望:鄭性澤一家的十五年,https://reurl.cc/2obdaX(最後瀏覽日期:2022年11月17日)。
    8.台灣冤獄平反協會—身體脫離牢籠,心還在路上:謝志宏的平反人生,https://mailchi.mp/e7e1b53ea09c/no114(最後瀏覽日期:2022年11月17日)。
    9.台灣冤獄平反協會—迎王,回家,https://us15.campaign-archive.com/?u=a98c6a57f98a45f38d3109e49&id=3ae4008de9(最後瀏覽日期:20台灣冤獄平反協會—給有緣人的米:阿澤的農活日常,https://us15.campaign-archive.com/?id=18c830e55e&u=a98c6a57f98a45f38d3109e49(最後瀏覽日期:2022年11月17日)。22年11月17日)。
    10.台灣冤獄平反協會—重生後的第三年:從喊冤者到司改國是會議委員,https://mailchi.mp/62d3ce6d1991/0sqmly44yp-204311(最後瀏覽日期:2022年11月17日)。
    11.台灣冤獄平反協會—散落的真相拼圖-冤案媒體報導觀察:以鄭性澤案為例,https://mailchi.mp/971d006d9ee2/0sqmly44yp-404155(最後瀏覽日期:2022年11月17日)。
    12.台灣冤獄平反協會—請恁不免擔心,我會平反倒返來,https://mailchi.mp/7b6ba5019c7a/no77(最後瀏覽日期:2022年11月17日)。
    13.司法院組織架構,https://www.judicial.gov.tw/tw/cp-28-1734-51688-1.html(最後瀏覽日期:2023年04月17日)。
    14.吳東牧,蒙冤32年再審終無罪 蘇炳坤「高興不起來」,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2018年8月9日,https://pnn.pts.org.tw/project/inpage/1100/28/56(最後瀏覽日期:2021年3月2日)。
    15.法源法律網,司法院會通過「刑事補償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https://www.lawbank.com.tw/news/NewsContent.aspx?NID=179420.00(最後瀏覽日期:2022年9月4日)。
    16.法操FOLLAW,【關鍵數據】你知道政府一年花多少錢在「刑事補償」嗎?,自由時報,2018年1月19日,https://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2316545(最後瀏覽日期:2022年4月4日)。
    17.洪學廣,船長捲入運毒案苦蹲8年多冤獄 高分院再審判無罪,中央通訊社,2021年2月25日,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2250044.aspx(最後瀏覽日期:2021年3月2日)。
    18.財團法人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http://www.avs.org.tw/content.aspx?id=58(最後瀏覽日期:2023年04月17日)。
    19.教育百科-教育雲線上字典,https://reurl.cc/qka6ZE(最後瀏覽日期:2023年2月27日)。
    20.教育部國語辭典,http://dict.concised.moe.edu.tw/cgi-bin/jbdic/gsweb.cgi?o=djbdic&searchid=Z00000027178(最後瀏覽日期:2021年10月26日)。
    21.最高法院本院組織,https://tps.judicial.gov.tw/tw/cp-914-33683-8d97c-011.html(最後瀏覽日期:2023年04月17日)。
    22.蔣宜婷,【鏡相人間】獄外冤囚 只值68萬元的人生,鏡週刊,2021年2月1日,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10125pol001/(最後瀏覽日期:2022年11月17日)。
    23.蘇友辰,冤案平反宣告後,法官的道歉送暖,ETtoday新聞雲,2020年12月28日,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01228/1886229.htm(最後瀏覽日期:2023年05月17日)。
    六、官方出版法律條文或判決等政府資料
    1.《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執行情形之初次國家報告(2012年)。
    2.《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執行情形之第二次國家報告(2016年)。
    3.《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執行情形之第三次國家報告(2020年)。
    4.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總協調─2020兩公約平行報告(2020年)。
    5.司法院109年統計年報─司法院刑事補償法庭事件收結情形(2020年)。
    6.司法院109年統計年報─地方法院刑事補償事件收結情形(2020年)。
    7.司法院109年統計年報─高等法院及分院刑事補償事件收結情形(2020年)。
    8.司法院109年統計年報─最高法院刑事補償事件收結情形(2020年)。
    9.司法院釋字第624號解釋-許玉秀大法官部分協同部分不同意見書(2007年)。
    10.司法院釋字第670號解釋-許宗力大法官協同意見書(2010年)。
    11.司法院釋字第670號解釋—黃茂榮大法官協同意見書(2010年)。
    12.司法院釋字第670號解釋-蔡清遊大法官不同意見書(2010年)。
    13.立法院第 10 屆第 2 會期第 1 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2020年9月)。
    14.立法院第 10 屆第 5會期第 1 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2022年1月)。
    15.法務部,公政公約第1號至第35號一般性意見,修2版(2018年)。
    16.國際獨立專家團審查台灣政府實施國際人權公約狀況之初步報告(2013年)。
    17.國際獨立專家團審查台灣政府實施國際人權公約狀況之第二次報告(2017年)。

    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立即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