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庭庭
Chang, Ting-Ting
論文名稱: 台灣地區防治地層下陷水土資源法規整合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Integration of Ordinances Relating to Land Subsidence Control in Taiwan
指導教授: 陳麗紅
Chen, Lih-Hor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規劃與設計學院 - 都市計劃學系
Department of Urban Planning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4
中文關鍵詞: 環境資源管理地層下陷
外文關鍵詞: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Land Subsidence
相關次數: 點閱:203下載: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地層下陷已經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了。台灣地區的地層下陷,主要是由於過度抽取地下水所致,且大多是產業的發展所導致的高密度集中抽水。這類地下水的使用乃與土地資源的使用緊密相關,因此要防治之,應從水土資源管理著手。
    水土資源管理,屬於環境管理之範疇。環境管理之概念,在近代的發展之下,逐漸由個別自然資源的管理,走向整合相關資源與各種觀念與技術,以解決複雜的環境問題的「整合性環境管理」概念;尤其,水資源與土地資源,更是整合性環境管理中,最主要整合的兩個概念。而環境管理以法規調整修正之為首要步驟,並可作為後續方案執行之基礎。因此,本研究以水土資源管理法規為主要對象,說明整合性環境管理站在預防原則、肇事者負責原則、合作原則之下,可以採取的管理措施,包括法律的禁止、限制之外,尚有柔性的補助行為等,在體系上則是以預防、管制、救濟三個部份為內容。
    在國外案例方面,美國德州哈里斯加爾維斯敦海岸地層下陷分區,對於水土資源之管理,是將地層下陷地區劃定為單一分區,以單一機構整合性地進行水資源與土地資源的管理;而在英國的英格蘭,雖有不同的法規分別對水資源及土地資源進行管理,但以英格蘭環境署為協商機構,協調水資源與土地資源的管理機構,進而促進水土資源的整合性管理。這兩種不同的管理方式,都成功地將水土資源整合性地加以管理,在美國的案例中,成功地停止了地層下陷的持續,而英國的案例,則是有效地協調了水土資源管理機構,促進整合性的規劃。
    而在台灣地區,水資源與土地資源管理的法規數量相當多,且隨著地層下陷的問題逐漸受到重視,限制地下水使用的相關法規與管理方案也漸次出現,但大多以水井封填、水庫興建為主要防治方法。然而,針對水資源的管理方式,無法根本地達到防治地層下陷的結果。本研究整理與水土資源有關之法規,包括《區域計畫法》、《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水利法》、《地下水管制辦法》、《農業發展條例》、《促進產業發展條例》等,發現相關法規之規範本身即存在規範的重疊,造成各機構管理權責不清;同時,協調機制的缺乏、分區劃設的差異,使得水土資源無法整合地管理,造成資源使用上的問題。
    因此,本研究建議,將台灣地區涉及水土資源之相關法規加以修正,使之回歸單純化;同時可建立之區域性之管理機構,促進水土資源管理之協調,與整合性之規劃。

    Land Substance is a global problem. The land subsidence in Taiwan is mainly due to industry withdrawal. This is closely concern with the water and land management.
    Water and land management is part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nowadays considers that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s multidisciplinary. It needs different technologies to solve environmental complexity. It means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the first step is adjustment and amendment of the ordinances. We review the ideas of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polluter-pays principle, and cooperative principle, and the mechanism that we can take.
    In the case of Harris- Galveston Coastal Subsidence District in Taxes, U.S.A., they set a district and integrate water resources and land management by the same agency. This causes the land subsidence to cease successfully. In the case of England, water resources and land planning are under different series of ordinances. However, they are connected by Environment Agency, and enhance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water resources and land planning authorities and the integrated planning.
    In Taiwan, there are many ordinances relating to water resources and land planning. And with the problem of land subsidence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program of groundwater control. All the strategies in these programs are stopping withdrawal and building dams, but they cannot achieve the objective exactly. We review the ordinances relating to water resources and land management, for instance, the Law of Regional Planning, the Regulations of Land Use Control Outside of Urban, the Law of Water, the Bylaws of Groundwater Control, the Law of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the Law of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so on. The problems of ordinances are overlapping, unclear responsibilities, and the lack of coordination mechanism, and these are barricades of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n this paper, we suggest that all of these ordinances must amend, and we need to set up a coordination agency to enhance the integrated planning of water and land.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名詞界定 3 第三節 研究內容與方法 6 第二章 防治地層下陷的環境管理理念與環境法規原則 9 第一節 地層下陷現象的原理與災害 9 第二節 環境管理的理念與地層下陷防治 13 第三節 環境法規的原則與措施 18 第四節 建構防治地層下陷的環境法規 27 第三章 國外地層下陷與水土資源環境管理 31 第一節 美國德州地層下陷環境管理與其法規 31 第二節 英格蘭水資源管理與土地使用規劃系統 42 第三節 英美水土資源管理法規比較 57 第四章 台灣地區防治地層下陷與水土資源管理:以雲嘉地區為例 61 第一節 台灣地區地層下陷之社經背景 61 第二節 台灣地區防治地層下陷水土資源管理法規之演變 72 第三節 台灣地區現行法規的水土資源管理架構 90 第四節 雲嘉地區地層下陷防治與水土資源使用管理 97 第五章 台灣地區水土資源管理課題與建議修正方向 117 第一節 台灣地區與英美相關法規之比較 117 第二節 台灣地區水土資源管理之課題與修正原則 122 第三節 水土資源管理法規修正構想 12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31 第一節 結論 131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 133 表  目  錄 表1 台灣地區產業發展、地下水開發與地層下陷情形分期時間表 71 表2 我國水土資源管理法規與地層下陷防治相關修正內容一覽表 88 表2 我國水土資源管理法規與地層下陷防治相關修正內容一覽表(續) 89 表3 雲林縣地層下陷觀測資料表 99 表4 嘉義縣地層下陷觀測資料表 99 表5 地下水一般水權登記件數(取得) 102 表6 地下水一般水權登記水量(取得) 103 表7 雲林沿海歷年土地使用面積比較表 104 表8 我國與美英水土資源管理法規內容比較表 121 圖  目  錄 圖1 研究範圍說明圖 4 圖2 研究流程圖 8 圖3 一般地層下陷因素分類圖 11 圖4 地下水系統的平衡示意圖 11 圖5 防治地層下陷的水土資源使用動態法規體系建構 28 圖6 來自加爾維斯敦灣的水淹沒了貝敦下陷的土地與房屋 33 圖7 1983年的颶風愛莉西亞產生的11英呎暴雨暴潮淹沒了布朗伍德 33 圖8 休士頓地區三個時期的地層下陷趨勢 35 圖9 哈里斯加爾維斯敦海岸地層下陷地區位置圖 36 圖10 哈里斯加爾維斯敦海岸地層下陷分區管制範圍圖 39 圖11 哈里斯加爾維斯敦海岸地層下陷分區法規架構 40 圖12 美國德州水資源管理與空間規劃之層級關係圖 41 圖13 英國地下水提取比例與水量示意圖 43 圖14 英國河川盆地分區圖 49 圖15 現行英國地方發展架構(LDF)之內容 52 圖16 河川盆地分區界線和區域政府界線比較 55 圖17 英格蘭水資源管理與空間規劃之層級關係圖 56 圖18 2007年台灣地區各地地層下陷現況 63 圖19 台灣地區防治地層下陷法規體系圖 91 圖20 台灣地區空間規劃與水資源管理層級關係圖 92 圖21 防治地層下陷的水土資源使用動態法規體系建構 96 圖22 1990年雲嘉地區等下陷量圖 100 圖23 1994年雲嘉地區等下陷量圖 100 圖24 2001年雲嘉地區等下陷量圖 101 圖25 2005年雲嘉地區等下陷量圖 101 圖26 嘉義沿海地區國土復育及永續發展規劃案的集水分區示意圖與土地使用分區示意圖 106 圖27 嘉義縣沿海重大建設計畫分佈示意圖 112

    一、中文文獻
    1.白培英,1998,環境議題迫人來—追求永續發展是企業因應之道,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二十一卷第五

    期,頁13-17。
    2.汪中和、郭欽慧、張鳳嬌,2004,臺灣地下水文環境的變遷,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彙刊,第17號,頁

    175-196。
    3.汪銘生,2001,環境管理架構,公害防治與環境管理,台北市:巨流,頁141-156。
    4.林銘崇,1995,台灣海岸之開發利用,跨世紀台灣:山川、海岸、森林與水資源,台北市:前衛。
    5.紀駿傑,1998,我們沒有共同的未來:西方主流「環保」關懷的政治經濟學,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三

    十一期,頁141-168。
    6.何明修,2002,衝突的制度化?公害糾紛處理法與環境抗爭,教育與社會研究,第三期,頁35-64。
    7.李建良,2006,台灣行政訴訟法制的沿革、演進與發展課題,2006兩岸四地法律發展,頁259-323。
    8.李振誥,2000,地層下陷區整體防護管理計畫之研訂,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成功大學資源工

    程系,台南市:成功大學。
    9.東南技術學院防災科技研究所,2005,雲嘉沿海地區地層下陷與外傘頂洲沙洲地形變遷調查研究,臺北

    市:經濟部水利署。
    10.邱文彥,2003,海岸管理: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11.張中白、王志添、王皓正、陳錕山,2004,應用雷達差分干涉法監測都會型地表變形:以中壢工業區

    為例,航測及遙測學刊,第九卷第三期,頁9-14。
    12.張欽禮,2007,礦產資源評估學,中南大學出版社。
    13.陳益宜,1995,我國環境規劃行政組織架構之探討,環境決策與管理(三),台北市:淑馨。
    14.許舒翔、李建宏、吳世卿譯,2004,新世代環保政策,嘉義市:濤石(Chertow M R. and Esty D. C.

    ,Thinking Ecologically:The Next Generation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15.黃宏莆,2005,台灣地區健全水井管理對策芻議,環保資訊月刊,第89期。
    16.黃書禮,2006,國土規劃前置作業辦理計畫—子計畫10:國土保育地區防災空間規劃策略之整合型規

    劃(第一期),台北:內政部營建署市鄉規劃局。
    17.黃錦堂,1994,台灣地區環境法之研究,臺北市:月旦出版。
    18.楊芳玲,2001,環境保護之基本原則,公害防治與環境管理,台北市:巨流,頁193-211。
    19.經濟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內政部,2005,彰化雲林地區地層下陷防治計畫,頁4-5。
    20.歐陽嶠暉,1992,環境規劃與管理之範疇芻議,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第五屆環境規劃與管理研討會

    論文集,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頁17。
    21.謝世偉、林元鵬、湯懿真,2007,節水季刊,第45期,頁9。
    22.韓乾,2005,土地資源經濟學,台北市:滄海,頁243。

    二、外文文獻
    1.Barrow C. J.,1999,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principles and practice,London: Routledge
    2.Biswas K. A., 1997, Water resources :environmental planning,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 :McGraw-Hill,c
    3.Calder. I R.,2005,Blue revolution :integrated land and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London

    :Earthscan
    4.Chilingarian et al,1995,《Subsidence Due to Fluid Withdrawal》,New York: Amsterdam

    ;Elsevier Science
    5.DL Galloway, DR Jones, SE Ingebritsen,1999,《Land subside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U.S. 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
    6.Fabrick M. N., O'Rourke J.J.,1982,Environmental planning 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New York:Wiley
    7.Holzer.et al,1985,Land Subsidence Caused by Ground Water Withdrawal in Urban Areas,

    《GeoJournal》,pp245-255
    8.Jakeman J. A., Giupponi C., Karssenberg D., Hare P. M., Fassio A., Letcher A. R., 2006,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Concepts, Approaches and Challenges,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UK/USA: Edward Elgar Pub.
    9.Kellert S. R.,2005,Coastal values and a sense of place,《America’s Changing Coasts –

    Private Rights and Public Trust》,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UK/USA
    10.Mitchell B.,1997,《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Harlow :Longman
    11.Selman P.,1992,Environmental planning: the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biophysical

    resources,London: Paul Chapman Pub.
    12.Watson N.,2000,Integration of land and water management,Environment, Planning and Land

    Use,England:Ashgate Publishing Ltd
    13.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1987,《Our Common Future》,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三、網頁資料
    1.地平線紀錄(2008)http://www2.inmjh.kh.edu.tw/inm_web/94land/05-files/0501.htm
    2.地層下陷防治資訊網(2008)
    http://www.water.tku.edu.tw/sub91/
    3.李建堂,1989,地層下陷──環境資源利用的危機,「台灣地理學」專輯

    http://210.240.178.2/science30/disc2/content/1989/00070235/0007.htm
    4.學甲鎮未來發展綱要計畫(2008)

    http://gisapsrv01.cpami.gov.tw/CPIS/cprpts/tainan_county/county/shiech/shiech.htm
    5.中央地質調查所網站(2008)
    http://www.moeacgs.gov.tw/main.jsp
    6.經濟部能源局能源政策白皮書網站(2008)
    http://210.69.152.10/
    7.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環境復育研究室網頁(2008)
    http://water.nchu.edu.tw/

    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2008-09-10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