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洪辰瑜 Hung, Chen-Yu |
|---|---|
| 論文名稱: |
商業街區之建築空間型態研究-以臺南府城「五條港地區」為例 Study on the Building Typology of Commercial Quarter-A Case of “Five Channels District” in Tainan |
| 指導教授: |
曾憲嫻
Cheng, Hsien-Hsin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規劃與設計學院 - 都市計劃學系 Department of Urban Planning |
| 論文出版年: | 2017 |
| 畢業學年度: | 105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79 |
| 中文關鍵詞: | 商業空間型態 、空間外延 、空間內涵 、建築模式語言 |
| 外文關鍵詞: | Commercial Space Type, Spatial Context, Spatial Content, Pattern Language |
| 相關次數: | 點閱:142 下載:71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灣各大都市近年來致力推動文化旅遊的政策,伴隨帶來蓬勃的商業活動,造成傳統商業街區文化與空間的轉型;在台南市,尤以復古風格的店家為最。但台南市經歷多樣時期、政權所遺留下的空間紋理、街廓巷弄、建築樣式,卻隨著這些復古風格、懷舊設計的店家興起,進而被影響、破壞。
在學界中,亦有相關研究針對此「過度注重設計呈現」的現象進行探討與分析。鑒於過往文獻較少對於整體街區環境影響加以探討,本研究運用型態學的分類邏輯,藉由Conzen對於街區分析的形態理論,加以分類,求得各類空間單元。並透過田野調查得知店家在這些不同空間單元的條件下對於空間外延、空間內涵的使用。這些外延、內涵的建構,則可應用於建築模式語言的各類模式加以分析。進一步探討這些模式的運用情形、數量,將可指認出商業空間型態,本研究將其分為:原型商業空間型態、點綴型商業空間型態、修飾型商業空間型態、設計型商業空間型態。
最後,本研究透過商業空間型態與街區環境的分析、比較,得知商業空間型態與街區環境影響的關聯性,並指認關鍵模式的運用,作為商業空間型態指認的重要關鍵。進而透過關鍵模式的探討,分析關鍵模式與環境的關聯性。
研究成果可應用於商業街區中,針對商家業者空間環境設計的調查與街區環境關聯性加以探討。未來可進一步針對模式量化部分分析。更可透過各別店家的特色、商業空間型態、運用關鍵模式等,分析彙整成商業街區環境的調查。
With the major cities in Taiwan in recent years trended to the cultural tourism policy, it has brought a thriving business activity, and a new style to the environment of urban commercial district. The change of Tainan, known as ancient capital, is particularly significant.
This study use the Classification Logic of Typology. To begin with, we use Conzen’s district form study: Street, Plots, and Buildings. Then, through field research of shops’ spatial context, spatial content, we review the used number and situation of pattern language. Finally, through the above research we identify four kinds of Commercial Space Type: Primeval commercial space type, Embellished commercial space type, Decorative commercial space type, Ornamental commercial space type. The type of commercial space can be used as an analysis item on commercial district studies in the future.
參考資料
【專書/報告書】
1. 台南市政府,2009,《台南市都市發展軸線第一期地區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要點部分專案通盤檢討案計畫書》,台南市
2. 台南市政府,2009,《台南市騎樓地自治條例》,台南市
3. 台南市政府,2009,《變更台南市中西區都市計畫(主要計畫)通盤檢討案》,台南市
4. 台南市政府,2009,《變更台南市中西區都市計畫(細部計畫)通盤檢討案》,台南市
5. 台南市政府,2014,《台南市人行道設置露天座管理辦法》,台南市
6. 內政部營建署,2003,《市區道路人行道設計手冊》,台北市
7. 內政部營建署,2005,《市區道路工程規劃及設計規範之研究》,台北市
8. 內政部營建署,2009,《市區道路及附屬工程設計規範》,台北市
9. 內政部營建署,2003,《市區道路交通島設計手冊》,台北市
10. 石文誠、林慧芬,2011,《古城‧新都‧神仙府 – 台南府城歷史特展》,台南市,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11. 行政院文建會,2012,《中心商業區的活化與經營》,新北市
12. 行政院文建會,2012,《歷史街區與聚落的保存活化方法》,新北市
13. 李 斌,2007 《空間的文化-中日城市比較研究》,北京市,中國工業出版社
14. 汪麗君,2005,《建築類型學》,天津市,天津大學出版社
15. 孫全文,1991,《台灣傳統都市空間之研究》,台北市,詹氏書局
16. 陳坤宏,1995,《消費文化與空間結構:理論與應用》,台北市,詹氏書局
17. 陳坤宏,2003,《都市傳統商店街空間轉型與社區空間結構關係之研究-台南市安平區延平街、古堡街、安平路之個案研究》,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
18. 蘇碩斌,2005,《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台北市,群學
19. Aldo Rossi,1991,《城市建築》(L’architecture de la ville),施植明譯,台北市,田園城市
20. Christopher Alexander.,1994,《建築模式語言》,王聽度、周序鴻 譯,台北市,六和出版社
21. Christopher Alexander.,1994,《建築的永恆之道》,趙冰 譯,台北市,六和出版社
22. Cyril B. Paumier,1988,《Designing the Successful Downtown》,ULI-the Urban Land Institute
23. Rob Kirer,2007,《Town Space》,金秋野、王又佳譯,Brickhoeuser
【期刊】
1. 王韡儒、王明蘅,2008,類型基因譜:關於民居類型演化的方法性試探,建築學報,第66期,pp.79-96
2. 朱曼華,2005,1949年以後台灣閒置空間再利用爲藝術空間的迷思,藝術論壇,第2期,pp.175-192
3. 邱上嘉、莊玟琦、管倖生,2010,歷山大模式語言運用於閒置空間再利用之研究,建築學報,第71期,pp.1-25。
4. 吳綱立、郭幸萍、趙又嬋,2007,歷史街區環境改善綜合性評估架構之研究-以台南市府中街歷史街區爲例,建築學報,第62期,pp.1-22
5. 吳鄭重,2004,“菜市場”的日常生活地理學初探:全球化臺北與市場多樣性的生活城市省思,台灣社會研究,第55期,pp.47-99
6. 徐偉、李娟,2007,類型學設計中的尺度轉換策略,New Architecture,pp.8-10
7. 曾憲嫻、呂偉婷、倪佩君,2007,舊市中心再生計畫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環境與藝術學刊,第5期,41-53
8. 聶真、曹柯,2008,歷史街區構成要素的類型學思考,山西建築,第8期,pp.51-52
9. Chaochih Lin , Hsienhsin Cheng , 2008 , Renaissance of the Old Town District in Tainan-Research on Aesthetic Zoning in Historic Districts , Journal of Asian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engineering , Vol. 7, No. 2 , pp.317-324
10. E. Lillebye , 1996 , Architectural And Functional Relationships In Street Planning: An Historical View ,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 35 , pp.85-105
11. Hsienhsin Cheng , Chaochih Lin , 2011 , Regeneration Model of Taiwan Old Urban Centers - A Research Framework of a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for a Livable Urban District , Journal of Asian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engineering , Vol. 10, No.1 , pp.163-170
12. Quincy, Q. de,1825,Type, Architecture, vol.3 , Pt. II, Paris.
13. Swai Ombeni , Atsushi Deguchi , 2008 , Transformation of Residential Units into Commercial Spaces in the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of Dar es Salaam, Tanzania , Journal of Asian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engineering , Vol.8 No.1 , pp.159-166
【學位論文】
1. 王貞穎,2010,《探討聚落空間形態在都市規劃過程之演變-以永康鹽行地區舊聚落為例》,成大都市計劃研究所 碩論
2. 王華琪,2008,《近代都市計畫道路開發對台南歷史市區發展之影響─以大銃街與米街沿線市區為例》,成大建築研究所 碩論
3. 王國材,1995,《運輸網路佈置對都市發展型態影響之研究》,交大交通運輸管理研究所 博論
4. 李子燿,2001,《土地細分與建築型態構成之研究:以桃園航空城區段徵收計畫為例》,淡江建築研究所 碩論
5. 呂美嫻,2008,《台南市舊娛樂街區之研究》,成大都市計劃研究所 碩論
6. 余容菁,2010,《族群與地緣對建築類型之影響比較:以彰化縣南部五鄉鎮之民居為例》,雲科大建築與室內設計研究所 碩論
7. 林立浩,2009,《荷鄭至清初台南市街形成與建築類型之研究》,成大建築研究所 碩論
8. 林世峰,2003,《形態學的認識論批判─形態學的超驗性與普遍內存性》,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 碩論
9. 林鈺珊,2012,《連鎖餐飲店的都市空間外延與內涵之形態學研究──以星巴克為例》,成大都市計劃研究所 碩論
10. 林雅君,2012,《探討老屋再利用之空間改造策略與社會現象意義-以台南「老屋欣力」之案例為例》,成大建築研究所 碩論
11. 胡宗雄,1999,《日治時期台南市亭仔腳空間形式之研究》,成大建築研究所 碩論
12. 邱以欣,2009,《台南市中心商業區零售商家聚集程度之跨時研究》,逢甲土地管理所 碩論
13. 柯俊成,1998,《台南(府城)大街空間變遷之研究》,成大建築研究所 碩論
14. 張家甄,2005,《古蹟與歷史建築再利用為餐飲設施之文化與空間探討》,成大建築研究所 碩論
15. 張鳳書,2010,《住宅區型態與鄰裡尺度活動的相關性分析-以臺北市大安區為例》,成大都市計劃研究所 碩論
16. 梁佳美,1997,《從社會結構變遷與文化形式涵構探討台南府城的都市空間特色》,成大建築研究所 碩論
17. 程皖琨,2013,《都市計畫農業區建築型態設計準則之研究-以台南市安南區為例》,成大都市計劃研究所 碩論
18. 陳君宜,2007,《都市閱讀與書寫-好的都市形態探討》,成大都市計劃研究所 碩論
19. 陳政茹,2006,《空間之界面折疊與領域操作》,雲科大空間設計所 碩論
20. 陳覺惠,1997,《台北市住宅地區商業設施之研究》,成大建築研究所 碩論
21. 黃映捷,2006,《市中心商業區步行環境改善之研究--以台南市中心商業區為例》,成大都市計劃研究所 碩論
22. 黃義魁,1985,《台灣騎樓空間之研究》,東海 建築(工程)研究所 碩論
23. 楊璨寧,2007,《近代都市街道規劃對台南府城城西地區的衝擊─以普濟裡與三合裡市區為例》,成大建築研究所 碩論
24. 葉佳靈,2011,《都市商業街道之型態研究》,成大都市計劃研究所 碩論
25. 葉瀚中,2011,《老舊房子的民間經營模式與其在地性之研究》,南華 建築與景觀學系環境藝術研究所 碩論
26. 劉文傑,1998,《都市街道類型之研究-以台南市中心商業區為例》,成大都市計劃研究所 碩論
27. 劉兆庭,2009,《從都市形態角度下探討舊市中心更新單元劃設之研究-以高雄市鹽埕區為例》,成大都市計劃研究所 碩論
28. 蕭向吟,2003,《台灣地區商業街道土地使用及空間形式類型之研究》,成大都市計劃研究所 碩論
【網站】
1. 台南市騎樓暢通計畫 http://publicworks.tainan.gov.tw/arcade/
2. 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 https://www.dgbas.gov.tw/lp.asp?CtNode=3111&CtUnit=566&BaseDSD=7&m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