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朱翊寧
Zhu, Yi-Ning
論文名稱: 跨媒介改編下的出版生產與編輯角色轉變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shing production and the editorial role in the context of transmedia adaptations
指導教授: 王右君
Wang, Yow-Jiu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文學院 - 台灣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7
中文關鍵詞: 跨媒介生產出版業編輯出版生產鏈文化中介者
外文關鍵詞: Transmedia Storytelling, Publishing Industry, Editor, Publishing Production Chain, Cultural Intermediaries
相關次數: 點閱:108下載:2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根據跨媒介生產發生於出版業的過程分析,欲討論對出版產業的影響,以及作為文化中介者身份的編輯會採取什麼職位上的調整。以此為大前提貫穿本研究的第三及第四章節。細入探究,善用授權的生意模式是否建構特定的商業交易行為,更拓展特定智慧財產的市場價值,提高創作者的收入來源。除了產業間的觀察,本研究亦探勘文化內容策進院歷年對產業的扶植,其面向包含發送獎勵金、開設課程、整頓產業提供作品資訊建立資料庫、開辦短期高密集媒合活動、架設授權平台。
    為探討出版業在跨媒介改編中的發展模式與當下問題,本研究以Thompson的出版生產鏈及 Childress的場域圖為基礎建立模型。Thompson的出版生產鏈雖然包辦整個出版流程,但在本研究的位置主要處理跨媒介生產前端的內容開發;Childress的場域圖——特別是在創作跟生產場域的連結處,必須深度仰賴文化中介者的轉譯,讓作品從草稿轉變為能夠進入市場的商品,根據這段生產過程,即會說明編輯在跨媒介改編的職責變動。兩人的觀點建立出由出版社為觀察利基點的跨媒介生產流程,探討以下三個面向:跨媒介改編的生產模式;作為文化中介者的編輯在跨媒介生產中的角色;作品在跨媒介改編中的發展。
    研究中訪談十一位具有出版產業相關工作經驗的產業人士,以擁有改編經驗為前提的情況下接受訪談。觸及的範圍包含他們所觀察到,出版產業對於跨媒介改編的態度;分享實際經手的經驗;編輯職責實踐及轉變;改編對原作帶來的效益。由此,受訪者們也各自提出跨媒介改編面臨的困境及限制。
    最後本研究共整理四個結論,認為相較於影響範疇廣的影視產業,跨媒介改編在出版產業中的關注度並不高;編輯既有業務即相當繁重,改編連帶新增的業務,無法讓編輯全心全意投入改編過程;改編的時程長,未確定因素高,極有可能失敗,導致部分創作者認對此感到吸引力不大;文字媒介在市場的弱勢連帶影響出版產業與其他領域的權位關係,話語權空間小,出版社參與程度也較低。
    跨媒介產業在出版業的發展時程不長,尚未形成純熟的生產模式。本研究作為這項議題的初探探索,希望能為將來有意探討出版產業生產路線新可能性的相關研究提供微薄貢獻。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collaborative stimuli between transmedia storytelling and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as well as the job changes among editorial staff within the publishing sector. Therefore,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Taiwanese general publishers who have experienced adaptation production. The study conducts in-depth analysis based on interview data from eleven industry professionals and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services currently offered by the Taiwan Creative Content Agency (TAICCA) to the industry. The scope of the study includes their observations of the publishing industry's attitude towards transmedia adaptation, sharing hands-on experiences, the practice and transformation of editorial duties, and the benefits of adaptation to the original work. Accordingly, the interviewees also presented the challenges and limitations faced in transmedia storytelling. These include the inability of the publishing environment to support content development, the fragmentation of processes between industries, and the current market size. Transmedia storytelling is a relatively recent approach in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with a short development history. This study is an initial effort at industry observations, attempting to outline a new production pathway for the publishing sector.

    表目錄 V 圖目錄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一) 何謂跨媒介改編 2 1. 智慧財產之概念 2 2. 跨媒介改編的運行邏輯 3 (二) 台灣文學作品影視化的概況 4 第二節 出版生產體系下的跨媒介改編 6 (一) 改編作品具備的基本要素 6 1. 一源多用、跨媒介敘事與跨媒介改編 7 2. 閱聽者在跨媒介生產中產生的意義 9 3. 粉絲作為推動改編的動力 10 (二) 出版產業中的生產環節與編輯所扮演的角色 11 1. 出版生產鏈 11 2. Childress的場域圖 13 3. 文化中介者成因與難題 14 4. 編輯在出版生產中的定位 16 第三節 問題意識 18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式 19 第五節 論文架構 21 第二章 台灣出版產業中的新興現象與課題 23 第一節 閱讀報告回推閱讀現況 23 第二節 出版社面臨問題 25 (一) 發生在出版產業內部的問題 25 1. 出版社與通路的合作狀況 25 2. 懸而未決的折扣戰 28 3. 勞動條件劣化 31 4. 行銷宣傳的思索 32 (二) 出版業外部因素影響 33 1. 資訊取得途徑多元 33 2. OTT產業的興起 34 第三節 出版業對現況的回應 35 (一) 資訊展覽化 36 (二) 知識庫存線上化 36 (三) 拓展新載體 37 (四) 經營網路社群 38 第四節 網路創作平台 39 (一) 台灣網路創作平台介紹 39 1. 平台服務 40 2. 創作平台品牌介紹 42 (二) 網路小說平台缺點 43 第五節 現行政策施為 44 1. 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追漫台 46 2. 創意內容媒合交流平台IP Meetup 48 3. 出版轉影視 Book to Screen 48 4. 文史題材推薦計畫 History to Story 50 5. TAICCA School文策學院 50 6. Books From Taiwan(以下簡稱「BFT」) 51 第三章 出版業在跨媒介改編的發展現況 53 第一節 跨媒介生產的發展 53 (一) 改編成漫畫 56 1. 契機 58 2. 改編的顧慮 59 3. 結果 60 (二) 改編成聲音產品(廣播劇、有聲書) 61 1. 契機 61 2. 廣播劇與有聲書差異 62 3. 小規模出版社在產業中的生存對策 63 4. 聲音產業的初試啼聲 63 (三) 改編成影劇 64 1. 契機 64 2. 值得開發的條件 65 3. 發掘問題 65 4. 加強人力培訓 66 5. 編輯的處境 66 第二節 跨媒介生產的媒合路徑與策略 67 (一) 以改編方需求為導向 67 (二) 出版社編輯主導 69 (三) 版權經營公司主導 70 (四) 網路創作平台開啟供應市場 71 第三節 編輯職責應變 72 1. 專業的引導 73 2. 提升主動性 76 3. 轉譯者 77 4. 意見角力 78 5. 編輯責任 79 6. 內容管理者 81 第四節 小結 83 第四章 當前跨媒介改編的限制與困境 85 第一節 孵育IP環境不友善 85 (一) 限縮開發的潛規則 86 (二) 無法負荷的出版社 87 1. 人力限制 88 2. 改編帶動原作銷量不易預測 90 3. 資源有限 91 (三) 被侷限的編輯 92 1. 合作誘因不足 95 2. 溝通阻礙 97 (四) 產業間環節斷裂 100 第二節 敘事策略的限制 103 第三節 市場規模有待開發 106 第四節 小結 10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0 第一節 章節回顧 110 第二節 當前出版業在跨媒介生產上仍趨保守 111 (一) 跨媒介生產在出版產業關注度不高 111 (二) 編輯投入改編過程不易 112 (三) 缺乏誘因吸引創作者 113 (四) 資源不足出版社難以參與 114 第三節 出版業能如何利用跨媒介生產 114 第四節 研究限制 115 參考文獻 117 附件一 訪綱 129 附件二 個別訪談知情同意書 131

    1. 專書
    Jenkins, Henry.(2006). Convergence Culture: where old and new media collide. New York University.
    Page, R. (2010). Introduction, In R. Page (Ed.), New perspectives on narrative and multimodality (pp. 1-13). London, UK: Routledge.
    Thompson, John B.(2012). Merchant of Culture: The Publishing Busines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SECOND EDITION).A PLUME BOOK.
    Clayton Childress著,張志強、王翡譯,《封面之下:一本小說的創作、生產與接受》(中國: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23)。
    Gerald Gross著,齊若蘭譯,《編輯人的世界》(台北:天下遠見,1998)。
    Walter Benjamin著,莊仲黎譯,《班雅明精選輯: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台北:商周出版,2019)。
    小林一博著,陳惠莉、蔣千苓譯,《出版大崩壞?!》(新北:尖端出版,2001)。
    吉井忍,《東京本屋紀事》(台北:聯經出版,2017)。
    林欣怡,〈文學改編影視在台灣:從大IP到次類型〉《2020年臺灣文學年鑑》(11-15頁)(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21)。
    陳夏民,《飛踢,醜哭,白鼻毛:第一次開出版社就大賣(騙你的)》(桃園:逗點文創結社,2022)。
    陳徵蔚,《電子網路科技與文學創意──台灣數位文學史(1992-2012)》(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
    楊玲,《為什麼書賣這麼貴?:臺灣出版行銷指南》(台北:新銳文創出版,2011)。

    2. 期刊論文
    Chen, B.(2021). Fans Capital in Contemporary Busi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ational Capital to Understand Fandom. In IMS (pp. 212-218).
    Espen, Aarseth.(2006). The culture and business of cross-media productions. Popular communication, 4(3), 203-211.
    Fisher, William W.(2001)"Theorie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New Essays in the Legal and Political Theory of Property, ed. Stephen Munzer.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ennifer Smith Maguire& Julian Matthews(2012)Are We All Cultural Intermediaries Now? An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Intermediaries in Context. European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15(5): 551-62.
    Kim, Y. J.(2012).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One Source Multi Use Strategy of Culture Content. Cartoon and Animation Studies, 155-180.
    Ryan, Marie L.(2015). Transmedia storytelling: Industry buzzword or new narrative experience?. Storyworlds: A Journal of Narrative Studies, 7(2), 1-19.
    王榮文。〈臺灣出版事業產銷的歷史、現況與前瞻——一個臺北出版人的通路探索經驗〉。《出版界》,28卷,7-15,1990年。
    王曉涵。〈同人誌創作者與出版社進行商業合作之現況研究〉。《中華印刷科技年報》:216-225,2014年。
    李令儀。〈文化中介者的中介與介入:出版產業創意生產的內在矛盾〉。《台灣社會學》,第28期:97-147,2014年。
    ——。〈受忽視的分配之手:臺灣出版商業迴圈中的經銷商與配銷系統〉。《台灣社會學》,第63期:63-116,2018年。
    李育菁、孫穎、朱常華。〈IP春藥或靈藥?中國原著小說IP改編影視作品市場研究〉。《中華印刷科技年報》,243-269,2018年。
    李介修。〈臺灣出版產業觀察〉。《臺灣出版與閱讀》,(2),124-128,2021年。
    李政忠。〈跨媒介多重改編文本之閱聽人參與模式初探:以《返校》電玩個案為例〉。《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 Culture》, (22),2022年。
    吳孟芯。〈韓國網路漫畫產業一源多用發展趨勢及對台灣啟示〉。《臺灣經濟研究月刊》,44(4),114-120,2021年。
    林芳玫。〈雅俗之分與象徵性權力鬥爭-由文學生產與消費結構的改變談知識份子的定位〉。《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6),55-78,1994年。
    林韋葳。〈內容產業之跨媒體流動與形式轉譯趨勢〉。《臺灣經濟研究月刊》,40(9),27-34,2017年。
    范麗娟。〈深度訪談簡介〉。《戶外遊憩研究》,7(2),25-35,1994年。
    洪林伯、王念祖、劉雅如。〈華文電子書的問題與挑戰〉。《研考雙月刊》,35(1),22-33,2011年。
    柯惠玲。〈從漫畫到電影的華麗變身-《交響情人夢最終樂章》的改編研究〉。《藝術論文集刊》,(16&17),171-194,2011年。
    莊杰雲。〈解決出版問題的關鍵不是價格!從商業模式提供新的解決方向〉。《臺灣出版與閱讀》,(2),136-138,2023年。
    黃儀冠。〈性別符碼、異質發聲-白先勇小說與電影改編之互文研究〉。《臺灣文學學報》,(14),139-170,2009年。
    游易霖。〈由消費者意識探討推動臺灣漫畫產業之策略〉。《輔仁大學藝術學報》,(1),82-100,2012年。
    詹宇霈。〈從文學IP世代回顧臺灣文學作品改編〉。《臺灣出版與閱讀》,(107年第2),50-55,2018年。
    萬麗慧。〈臺灣出版社薪資制度與人力資源控制研究〉。《文化事業與管理研究》,21(1),37-53,2021年。
    趙樹旺、付佳。〈跨媒介敘事視角下日本出版業的IP運營邏輯、路徑與啟示〉。《編輯之友》,(9),107-112,2023年。
    劉家彤。〈台灣文學改編影視消費初探〉。《屏東大學學報-人文社會類》,(8),27-59,2023年。
    蕭有涵。〈電子書封閉乏味 實難完全取代實體書-國際書展Online遠距改變實體書展型態〉。《禪天下》,(193),64-67,2021年。
    賴玉釵。〈跨媒介敘事與數位傳散策略:評析《擴散媒介:網絡文化、創建價值及新義》〉。《新聞學研究》,(128):195-206,2016年。
    ——。〈奇幻經典之跨媒介網絡建構及敘事策略初探:以《哈利波特》故事網絡為例〉。《新聞學研究》,(137):133-183,2018年。
    戴孟宗、李崇誌、陳昱卿、歐陽倩如。〈台灣本土輕小說的設計滿意度與購買意願研究〉。《圖文傳播藝術學報》,20-29,2010年。

    3. 學位論文
    石安伶。〈雙重消費,多重愉悅─知情閱聽人消費小說改編電影之跨媒體愉悅經驗〉。(嘉義: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李令儀。〈文化與商業的雙重邏輯:台灣圖書出版產業的發展與變遷〉。(台北: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5年)。
    吳佩娟。〈台灣的文學編輯與作者之互動關係研究〉。(嘉義:南華大學出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22年)。
    涂敏怡。〈台灣OTT影視平台生態系統之研究〉。(台北: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博士論文,2017年)。
    徐乙喬。〈臺灣出版產業在社群媒體上的關係行銷策略〉。(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
    張潛昀。〈IP時代的臺漫—臺灣漫畫跨媒介內容產製之發展趨勢〉。(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23年)
    陳慧瑄。〈探討線上出版平台之網絡:以生產型消費者參與原生內容產製為觀點〉。(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
    陳煜昇。〈當代華語網路小說改編電影的發展與侷限〉。(台南:崑山科技大學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
    傅家慶。〈台灣圖書出版產業發展策略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出版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楊釺玉。〈變動關係網絡中的編輯工作:《CCC創作集》編輯的文化生產實踐〉。(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23年)。
    葉怡慧。〈領導型態、激勵與工作態度之關係研究-以圖書出版編輯人員為例〉。(桃園: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葉芷羽。〈論文化創意產業的智慧財產管理——以小說與劇本的IP開發與交易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碩士論文,2022年)。
    趙御廷。〈數位內容授權之挑戰與趨勢—以圖文著作之個別化授權機制為中心〉。(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碩士論文,2018年)。
    簡妙如。〈過度的閱聽人—「迷」之初探〉。(嘉義: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4. 研討會論文
    俞菁、陳延昇。〈改編跨文本間的重複閱聽經驗探討:以轉移觀點出發〉,「中華傳播學會2014年年會論文」,台北市士林,2014年6月。
    歐素華、邱昱婷、黃宛琳。〈複合商業模式創新:台灣OTT個案之比較性研究〉。載於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主編),科際整合管理研討會(頁249-263)。台北: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2018年。

    5. 網路文章或影音
    Jenkins, Henry. “Transmedia Storytelling 101.” Confessions of an Aca- Fan.(2007)(來源:http://henryjenkins.org/2007/03/transmedia_storytelling_101.html,檢索日期:2024/4/13)
    License Global, The Top Global Licensors Report 2023,2023(來源:https://www.licenseglobal.com/rankings-lists/top-150-leading-licensors,檢索日期:2024/3/22)。
    Richard Nash, ”What Is the Business of Literature?” Virginia Quarterly Review 89(2), 2013(來源:https://www.vqronline.org/articles/what-business-literature,檢索日期:2023/12/06)。
    BIOS monthly,終於,討論獨立書店不只有惆悵──吳明益《海風酒店》出版實驗幕後,2023年7月(來源:https://www.biosmonthly.com/article/11282,檢索日期:2024/4/10)。
    BIOS文化創意顧問,著作權法構成「抄襲」的要件是?什麼才能稱「合理使用」?淺談智財侵權認定,2021年1月(來源: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62264?utm_source=copyshare,檢索日期:2024/6/19)。
    CCC追漫台,《CCC創作集》2024年投稿招募中,2024年1月(來源:https://www.creative-comic.tw/zh/announcement/80,檢索日期:2024/5/29)。
    Kantar Insights Division 凱度洞察台灣/LifePoints,台灣最新OTT市場隨選影視戰況分析(上),2018年(來源:chrome-extension://bocbaocobfecmglnmeaeppambideimao/pdf/viewer.html?file=https%3A%2F%2Fkantar.com.tw%2FMailSources%2FInfoPulse%2F2020%2F03%2F2020_March_Kantar_Taiwan_and_LifePoints_Report_OTT_trend_report(PART_I).pdf,檢索日期2024/5/1)。
    Kantar Insights Division 凱度洞察台灣/LifePoints,台灣最新OTT市場隨選影視戰況分析(下),2018年(來源:chrome-extension://bocbaocobfecmglnmeaeppambideimao/pdf/viewer.html?file=https%3A%2F%2Fstorage.pardot.com%2F1035373%2F16960401848Q6b3Zlk%2FIN_Taiwan___OTT_Trend_Report_Part_2_2020.pdf,檢索日期2024/5/1)。
    Openbook閱讀誌編輯部,出版轉影視 II.經紀》故事媒合術:談授權與擬合約,讓專業的來,2020年12月a(來源:https://taicca.tw/article/d22820c6,檢索日期:2024/4/8)。
    ——,出版轉影視 III.製作》創造台灣內容產業的話語權,出版和影視是重要戰友,2020年12月b(來源:https://taicca.tw/article/cbe07288,檢索日期:2024/4/9)。
    ——,話題》「我在出版業上班」2023圖書出版產業薪資調查:普遍抱怨過勞、低薪、工時長,2023年11月(來源: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68354,檢索日期:2024/4/2)。
    PwC Taiwan,2023-2027臺灣娛樂暨媒體業展望,2023年(來源:https://www.pwc.tw/zh/publications/topic-report/taiwan-enm-outlook.html,檢索日期:2024/01/16)。
    POPO推薦魚,POPO作家指南:8-2 POPO作家福利,2023年(來源:https://www.popo.tw/books/34053/articles/7796630,檢索日期:2023.08.13)。
    公共圖書館統計系統,縣市重要統計指標,2023年(來源:https://publibstat.nlpi.edu.tw/Frontend/Point/Index#tw,檢索日期2024/5/5)。
    文化內容策進院,文策院攜手國內影視產製公司 宣示百部影視台流造浪,2021年2月a(來源:https://taicca.tw/article/63ea844f,檢索日期:2024/5/19)。
    ——,用聽的一網打盡:鏡好聽總監徐淑卿談聲音全媒體平台內容規劃與經營,2021年3月b(來源:https://taicca.tw/article/a571e364,檢索日期:2024/8/2)。
    ——,優化產業調查 出版產業研究委員會成立 重點數據、季報雙軌並行 貼近出版人需求,2024年a(來源:https://taicca.tw/article/ccb1b7d8,檢索日期:2024/4/14)。
    文化部,勾引閱讀 文化部推出臺灣文學劇場 文學入戲《閱讀時光》影像重現經典小說,2014年10月(來源: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41995,檢索日期:2024/6/19)。
    ——,「文化黑潮之拓展臺流文本外譯Books from Taiwan 2.0」開始徵件,2024年3月(來源: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43&s=204190,檢索日期:2024/5/23)。
    文森佑,「圖書折扣秩序制」實為「出版自由自助餐」,「產業社福化」並非消費者之福,2023年4月(來源: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84618,檢索日期:2024/2/9)。
    台灣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獨立出版者友善協助,無日期(來源:https://fribooker.wordpress.com/%e5%95%8f%e9%a1%8c%e9%9b%86qa/%e9%87%9d%e5%b0%8d%e7%8d%a8%e7%ab%8b%e5%87%ba%e7%89%88%e8%80%85/,檢索日期:2024/3/15)。
    江穗美,行政法人文化內容策進院113年度預算評估報告,2023年10月(來源:https://www.ly.gov.tw/Pages/List.aspx?nodeid=46484,檢索日期:2024/5/10)。
    台北市電影委員會,國際書展打造華文出版與影視媒合平台,2011年12月(來源:https://www.filmcommission.taipei/newsCT.aspx?id=5913&pid=62,檢索日期:2024/3/22)。
    行政院智慧國家推動小組,2016年5月(來源:https://digi.nstc.gov.tw/Page/1538F8CF7474AB4E/6fd97318-a30e-4b7b-8595-1bd20ad41033,檢索日期:2024/01/17)。
    佐渡守,台書在日本10 版代》台灣書籍打進日本書市的問題與現況:訪光磊國際,2020年7月(來源: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63598,檢索日期:2024/5/18)。
    ——,與故事去更遠的地方I》台灣出版外譯現況報導 ft. Books From Taiwan,2021年1月(來源: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64404,檢索日期:2024/6/1)。
    吳致良,原創角色IP國際授權.經營》在地文化識別對跨國授權重要嗎?產業長線發展需注重哪些環節?,2022年12月a(來源: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67032,檢索日期:2024/4/29)。
    ——,原創角色IP國際授權.現況》中小型角色IP的成功之道:破除3大誤解,茁壯台灣圖像IP,2022年12月b(來源: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67024,檢索日期:2024/4/29)。
    吳哲夫,拼起台灣百工拼圖的當代職人文學!深入林楷倫、袁非、謝嘉心的書寫世界,2022年5月(來源:https://www.wowlavie.com/article/ae2200729,檢索日期:2024/5/16)。
    吳碧娥,全球排名TOP 4授權商:華納兄弟探索集團談國際IP應用,2023年(來源:http://www.naipo.com/Portals/1/web_tw/Knowledge_Center/Research_and_Innovation/IPNC_231227_1001.htm,檢索日期:2024/3/22)。
    吳雨婕,漫畫星改編跨出界!電影人王師曝成功訣竅 《返校》經驗成模板,2024年3月(來源:https://www.nownews.com/news/6388276,檢索日期:2024/3/22)。
    吳尚軒,【深度報導】圖書業遇10年來最大跌幅?出版人揭:缺乏數據連受傷情況都難判斷,2024年2月(來源:https://www.taisounds.com/news/content/125/107144,檢索日期:2024/4/11)。
    李政亮,《金色夜叉》的台灣之旅(下):日本名著本土化?戰後台語電影的改編,2020年12月(來源: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1655/5075318,檢索日期:2024/7/23)。
    林欣誼,現場》電商書價折扣惡戰,出版、通路與讀者各表立場,文化部:擬短期解決方案,未來朝立法進行,2023年4月a(來源: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67489,檢索日期:2024/03/15)。
    ——,〈圖書折扣秩序》電商通路與出版業對話,達成共識建立常態性溝通平台,但成效難以期待〉2023年5月b(來源: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67599,檢索日期:2024/3/15)。
    林孟寰,ACG創作者議題論壇:改編:編劇的挑戰,2024年3月(時間軸:5:50:52),(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uqokjptclQ&t=4833s,檢索日期:2024/3/30)。
    東墨農,logline該怎麼寫?,2020年5月(來源:https://www.domorenovel.com/logline%E8%A9%B2%E6%80%8E%E9%BA%BC%E5%AF%AB%EF%BC%9F/,檢索日期:2024/5/26)
    高崛冬彥,探討由漫畫《SEXY田中小姐》改編日劇所引發悲劇之背景,2024年3月(來源:https://www.nippon.com/hk/japan-topics/g02381/?pnum=1,檢索日期:2024/3/30)。
    財團法人台北書展基金會,綜合成果:2012第二十屆台北國際書展,2012年2月(來源:https://taipeibookfair.org/chronicles_posts/2012%E7%AC%AC%E4%BA%8C%E5%8D%81%E5%B1%86%E5%8F%B0%E5%8C%97%E5%9C%8B%E9%9A%9B%E6%9B%B8%E5%B1%95/,檢索日期:2024/3/22)。
    陳君毅,不只賣版權,文策院要讓台灣IP也出海!本土故事+韓式編劇,能擦出什麼火花?,2023年6月(來源: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75671/taiwan-pavilion-in-sibf?,檢索日期:2024/7/22)。
    張純昌,報導》在未來真正到來前,我們都在摸索出路:鏡文學讓寫作變成職人的專業,2019年10月(來源: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62743,檢索日期:2024/5/13)。
    張鎮宏,演員挺編劇!21世紀好萊塢最大罷工:串流與AI如何餓死編故事的人?,2023年7月(來源:https://www.twreporter.org/a/hello-world-2023-07-19,檢索日期:2024/5/23)。
    國家圖書館,臺灣新書出版量創新高,疫情中迎接出版曙光—國圖公布110年臺灣圖書出版趨勢報告,2022年3月(來源:https://www.ncl.edu.tw/information_236_13299.html,檢索日期:2024/4/13)。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蔡競賢老師:從Podcast及有聲書的崛起看數位內容的未來,2021年9月(來源:https://vod.nlpi.edu.tw/zh-tw/media/?id=6130,檢索日期:2024/6/6)
    黃儀冠,國藝會補助成果的跨媒介轉化想像?文學IP如何開發?——以小說的影像改編與文學傳播為主,2019年11月(來源:https://archive.ncafroc.org.tw/novel/paper/bd9eba0687e1b7af0187eb7a7fff0582,檢索日期:2024/3/30)。
    黃其安,知名出版作品轉影視的成功案例研究,2024年(來源:https://taiccaissue.taicca.tw/article/focus-3a,檢索日期:2023/08/12)。
    項貽斐,【文策院院長盧俊偉專訪6】台灣文創產業規格小影響議價能力 引進活水才能壯大,2023年10月(來源: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31008insight006,檢索日期:2024/5/22)。
    博客來網路書店,博客來年度百大:年度會員閱讀觀察,2023年(來源:https://www.books.com.tw/activity/2022/12/report/#digi10,檢索日期:2024/3/13)。
    傅朝文,文化內容策進院業務推展之研析,2022年1月(來源:https://www.ly.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6590&pid=216738,檢索日期:2024/5/29)。
    無署名,【共同連署】請政府制定「圖書折扣秩序制」立法,並請通路支持折扣自律,2023年(來源:https://sites.google.com/view/book2023tw/book2023tw,檢索日期2024/2/8)。
    楊齡媛,翻譯台灣圖書創作 為原創IP另闢國際之路,2022年5月(來源:https://www.taiwan-panorama.com/Articles/Details?Guid=0d22fce8-754a-4219-b852-b53ed27cad84&CatId=8&postname=%E7%BF%BB%E8%AD%AF%E5%8F%B0%E7%81%A3%E5%9C%96%E6%9B%B8%E5%89%B5%E4%BD%9C-%E7%82%BA%E5%8E%9F%E5%89%B5IP%E5%8F%A6%E9%97%A2%E5%9C%8B%E9%9A%9B%E4%B9%8B%E8%B7%AF,檢索日期:2024/6/1)。
    楊政勳,【專訪】助創作者不再單打獨鬥!橘子補助漫畫家聘用助手 提升IP產能,2023年4月(來源: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30419insight002,檢索日期:2024/3/31)。
    董柏廷,現場》以文學為柄、翻譯為斧,鑿開閱讀的邊界:國外譯者眼中的台灣文學,2020年3月(來源: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63362,檢索日期:2024/4)。
    誠品線上,2022誠品年度閱讀報告:多重宇宙穿梭指南,2023年(來源:https://events.eslite.com/2022/221206-2022report/index.html,檢索日期:2024/3/13)。
    劉慧茹,【全版權創IP價值】不走海量戰術 鏡文學精品路線增效率,2017年11月a(來源: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71110insight006,檢索日期:2023/12/16)。
    ——,【全版權創IP價值】邱文友、鏡文學攜手 台灣首創內容大平台,2017年11月b(來源: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71110insight003,檢索日期:2024/5/23)
    賴文智,從漫威(Marvel)了解文創領域「IP授權」到底在做什麼,2023年6月(來源:https://artouch.com/artcobooks/content-108116.html,檢索日期:2024/5/22)。
    錢欽青、袁世珮,譚光磊|藏身在出版界的奇幻阿宅 眾多翻譯暢銷書背後的版權經紀,2024年2月(來源:https://500times.udn.com/wtimes/story/120841/7758011,檢索日期:2024/4/1)。
    羅禾淋,「專業」與「公眾」的困局── 談CCC創作集的問題與可能的未來,2021年5月(來源:https://artouch.com/art-views/content-39111.html,檢索日期:2024/5/30)。
    ——,臺漫現場專欄】臺灣影視劇本的秘密武器─談臺漫改編電視劇的近況,2021年11月(來源:https://artouch.com/artouch-column/spotlight_on_taiwanese_comics/content-51908.html,檢索日期:2024/5/21)。
    鏡文學,《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一人分飾20角 賴雅妍感謝團隊重新認識自己的聲音,2020年(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ichPXopjx8&ab_channel=%E9%8F%A1%E6%96%87%E5%AD%B8,檢索日期:2024/4/27)。
    ——,第四屆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大獎徵件公告,2023年7月a(來源:https://www.mirrorfiction.com/news/919,檢視日期:2024/1/2)。
    ——,「難道她就是殺人兇手?」《非殺人小說》同名改編影集,即將於2024年1月開播,2023年12月b(來源:https://www.mirrorfiction.com/news/964,檢視日期:2024/8/6)。

    6. 調查報告及預算書
    文化內容策進院,《文化內容策進院108年度預算書》,2020年4月(來源:https://taicca.tw/uploads/userfiles/download/1587539189108%E5%B9%B4%E5%BA%A6%E6%B1%BA%E7%AE%97%E6%9B%B8.pdf,檢索日期:2024/4)。
    ——,《2022年台灣文化內容產業調查報告-圖書、雜誌、漫畫、原創圖像產業》(台北:文化內容策進院,2023a)。
    ——,《2022 年臺灣文化內容產業調查報告II:電視、電影、動畫產業》(台北:文化內容策進院,2023b)。
    ——,《文化內容策進院111年度績效評鑑報告》,2023年6月c(來源:https://taicca.tw/uploads/userfiles/download/2022_performance_assessment/Taicca2022_performance_assessment.pdf,檢索日期:2024/5)。
    ——,《跨域文化內容閱聽調查報告(上)》,2023年1月d(來源:chrome-extension://efaidnbmnnnibpcajpcglclefindmkaj/https://taicca.tw/uploads/userfiles/230110%E4%B8%8A.pdf,檢索日期:2024/8/1)。
    ——,《2023文化內容策進院年度報告》,2024年5月b(來源:https://taicca.tw/uploads/userfiles/download/2023annualreport/2023_annual_report.pdf,檢索日期:2024/5/29)。
    ——,《文化內容策進院112年度決算書》,2024年4月c(來源:https://taicca.tw/uploads/userfiles/download/2023_finalAccounts/2023_TAICCA_final%20accounts.pdf,檢索日期:2024/5/29)。
    ——,《文化內容策進院113年度營運目標暨績效指標》,2024年1月d(來源:https://taicca.tw/uploads/userfiles/download/113_performanceKPI/TAICCA_2024_operatingobjectivesKPI.pdf,檢索日期:2024/5/30)。
    文化部,文化部臺書外譯彙整表,2022年6月(來源:chrome-extension://bocbaocobfecmglnmeaeppambideimao/pdf/viewer.html?file=https%3A%2F%2Fwww.roc-taiwan.org%2Fuploads%2Fsites%2F160%2F2022%2F07%2F%25E6%2596%2587%25E5%258C%2596%25E9%2583%25A8%25E5%258F%25B0%25E6%259B%25B8%25E5%25A4%2596%25E8%25AD%25AF.pdf,檢索日期:2024/6/1)。
    國家圖書館,111年臺灣圖書出版現況及趨勢報告,2023年(來源:https://www.ncl.edu.tw/downloadfilelist_307.html,檢索日期:2024/03/12)。
    盧俊偉,2018年ACG產業調查暨民眾消費行為趨勢分析,2019年(來源:https://stat.moc.gov.tw/Research.aspx?type=4,檢索日期:2024/5/20)。

    7. 法條法規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著作權組,契約範本:著作授權產銷商品,2020年(來源:https://topic.tipo.gov.tw/copyright-tw/cp-432-856190-b0a1c-301.html,檢索日期:2024/6/19)

    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立即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