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楊云霓 Yang, Yun-Ni |
|---|---|
| 論文名稱: |
「滿洲國」時期女性教育研究 The Research of Women's Education During Manchukuo Period |
| 指導教授: |
陳文松
Chen, Wen-Sung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文學院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 論文出版年: | 2022 |
| 畢業學年度: | 110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93 |
| 中文關鍵詞: | 滿洲國 、女子學校教育 、女子社會教育 、賢妻良母 、殖民地 |
| 外文關鍵詞: | Manchukuo, female school education, female social education, a good wife and devoted mother, colony |
| 相關次數: | 點閱:149 下載:35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佔了中國東北地區,並拉攏了部分前清宗室及漢人建立了滿洲國政權,從此東北地區在事實上淪為了日本帝國的殖民地,處處受日本帝國控制。本文以「滿洲國」時期的女性教育為討論主題,將教育從廣義上分為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首先從史料及數據出發探究滿洲國女子學校教育的真實發展狀況,包括對女子各類學校教育的目的、女子學校的數量、女性學生的數量以及女子學校開授的科目、學校的具體設置等;其次,以日偽政府唯一承認的合法婦女組織──「滿洲國防婦人會」為重點,探究滿洲國的女子社會教育及其特點;最後,從時間和空間上進行對比,對比滿洲國建立前後東北地區女性教育的發展狀況,以及同一時期殖民宗主國日本的女性教育發展與滿洲國的女性教育發展,探究該時期兩國女子教育間最大的聯動特點──對「賢妻良母」的培養,以此延伸討論滿洲國女子教育最本質的目的。
After the Mukden Incident, the Japanese occupied the northeast of china and co-opted some imperial families of the former Qing dynasty and some peoples of Han nationality to establish the Manchukuo regime. Since then, the northeastern region of China has become a colony of the Japanese Empire in fact. The research takes the women's education in the Manchukuo period as the topic of discussion, and define education into school education and social education. The first part of the research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data to explores the real situation of female schools education in Manchukuo, including the aims of education in all types of female schools, the number of female schools, the number of female students, the subjects taught in female schools and the specific settings of schools, etc. The second part is focus on the Manchurian Women's National Defense Association, the only legitimate women's organization recognized by the Japanese, to explo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education of women in Manchukuo. The third part of the research is comparing the development of women's education in northeast China before and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Manchukuo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ime and space, and comparing the development of women's education in Japan and Manchukuo during the same period, to explore the common features of women education in the two countries, to make women to be a good wife and devoted mother, and then find the the most essential purpose of women's education in Manchukuo which is to serve the Japan as a colony.
一、資料彙編
1、中華教育改進社:《中國教育統計概覽》,上海:商務印書館,1924年版。
2、東北文化社年鑒編印處:《東北年鑒》,瀋陽:東北文化社,1931年版。
3、南京國民政府實業部編纂委員會:《中國經濟年鑒》,北京:商務印書館,1934年版。
4、王興傑:《第一次中國教育年鑒》(丁編教育統計),上海:開明書店,1934年版。
5、國務院文教部編纂:《滿洲國文教年鑒》(第一至四次),「新京」,滿洲國文教部學務司。
6、邰爽秋等選編:《歷屆教育會議議決案彙編》,南京:教育編譯館,1935版。
7、滿洲國民生部教育司:《滿洲帝國學事要覽》(康德五年度、七年度、八年度、十年度),「新京」。
8、東京文理科大學、東京高等師範學校紀元二千六百年紀念會編:《現代支那滿洲教育資料》,東京:培風館,昭和十五年版。
9、小林龍夫、島田俊彥、稻葉正夫編:《現代史資料(7)續滿洲事變》,東京:みずず書房,1964年。
10、小林龍夫、島田俊彥、稻葉正夫編:《現代史資料(11)續滿洲事變》,東京:みずず書房,1965年。
11、大久保利謙編:《森有禮全集》(第一卷),東京:宣文堂書店,1972年版。
12、三井為友:《日本婦女問題資料集成》(第四卷教育),東京:ドメス出版,1978年版。
13、日本図書センター:《近代日本女子教育文獻集》(第六卷),東京:日本圖書中心,1983年版,第285頁。
14、武強主編:《東北淪陷十四年教育史料》,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15、中央檔案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吉林省社會科學院合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檔案資料選編:東北經濟掠奪》,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版。
16、王長林等:《偽滿洲國統計資料彙編》,北京:線裝書局,2009年版。
17、吉林圖書館整理:《偽滿洲國研究史料——滿洲國現勢》(第二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二、地方文史資料及回憶錄
1、《東北大學概覽》:民國十八年三月版。
2、《童子團團則》:滿洲國文教部指令第190號,大同二年十一月十五日。
3、《偽滿洲國政府公報》,遼寧省:遼瀋書社,民國21-34年版。
4、奉天省教育廳:《禮教概要》,1935年版。
5、偽滿洲帝國教育會:《滿洲教育》,「新京」:偽滿洲帝國教育會,1937年第3卷第6號。
6、滿洲國防婦人會總本部:《本支部長會同輯錄》,新京:大同印刷所,1939年版。
7、滿洲國通信社編:《滿洲國現勢》,康德八年版。
8、満洲國國務院総務庁統計処治安部警務司:《滿洲帝國現住人口統計》,「新京」,「 満洲國國務院総務庁」,康德九年版。
9、政協遼寧省暨瀋陽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遼寧文史資料》,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10、徐世昌:《東三省政略》(民政篇),臺北市:文海出版社,民國54年版。
11、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黑龍江省委員會、文史和學習委員會、政協黑龍江省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黑龍江文史資料》,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2、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吉林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吉林文史資料》, 1985年版。
13、曹佩新:《日偽統治下的綏化「國高」》,韓玉江整理,摘自《綏化文史資料》,政協黑龍江省綏化市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7年版。
14、遼寧省教育誌編纂委員會編:《遼寧教育史誌資料》(第三輯),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
15、裴素云:《我在長春市自強學校校園生活片段》,摘自《偽滿文化》,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6、張奕:《我所知道的「滿映」》,摘自孫邦主編《偽滿文化》,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7、陳鴻鈞:《回憶偽滿洲國「新京放送局」》, 摘自孫邦主編《偽滿文化》,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8、汪國鈞:《校註蒙古紀聞》,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9、內蒙古教育誌編委會:《內蒙古教育史誌資料》,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
20、遼寧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編:《遼寧省誌》,瀋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年版。
21、遼寧省地方志編撰委員會辦公室主編:《遼寧省志·婦女志》,2000年版。
22、徐曦:《東三省紀略》,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新華發行,2004年版。
三、期刊報紙雜誌
1、《教育時論》,東京:開発社, 1902年5月5日版。
2、《各省教育匯誌》:王雲五主持:《東方雜誌》,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第二卷第十二期。
3、張作霖:《奉天省長公署訓令:第三四八號(中華民國七年七月五日):令各道尹、省女子師範學校:爲推廣女子敎育》,《奉天公報》,1918年出版,第2273期。
4、鄭孝胥:《文教部訓令第四十六號:令奉吉黑各省長、東省特別區長官、新京特別市市長:為通令各省區市派員列席文教年鑒會議並隨發草案飭卽轉飭先事研究由》,《文教月刊》,1933年第2期。
5、《興仁季刊》(第一至六期),奉天省立高等女子師範學校校友會,1934年出版。
6、植田謙吉:《滿洲國防婦人會結成典禮祝詞》,《盛京時報》,1938年4月4日。
7、朝日新聞社東亜問題調査會編:《朝日東亜年報》,大阪:朝日新聞社,昭和12年。
8、星野操:《國防婦人會的願望》,新京:《月刊滿洲》,1939年9月刊。
9、奚明文:《社會教育與其設施》(七),《建國教育》,1941年第7卷第6號。
10、《偽滿洲國政府公報全編》,1944年9月25日第3086號。
11、林樂知:《基督教育有益於中國說》,上海:《萬國公報》,1895年12月10日。
四、論著
1、嶋田道彌:《滿洲教育史》,「新京」:文教社,1935年10月版。
2、關東局:《關東局施政三十年史》,東京:東京凸版印刷株式會社,1936年版。
3、東北師範大學教育系編:《偽滿奴化教育》,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51年版。
4、滿洲帝國政府編,滝川政次郎解題; 衛藤瀋吉校註:《滿洲建國十年史》,東京:原書房,1969年3月版。
5、片山清一:《近代日本的女子教育》,東京:建帛社,1984年版,第28頁。
6、盧燕貞:《中國近代女子教育史(1865-1945)》,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版。
7、宋則行、曹明國、熊映梧等主編:《中國人口》(遼寧、吉林、黑龍江分冊),北京:中國財經出版社,1988年版。
8、王野平主編:《東北淪陷十四年教育史》,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9、齊紅深主編:《東北地方教育史》,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
10、武強:《日本侵華時期殖民教育政策》,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1、盧鴻德主編:《日本侵略東北教育史》,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2、杜學遠:《中國女子教育通史》,貴陽:貴州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13、齊紅深主編:《東北淪陷時期教育研究》,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4、葛劍雄主編,侯楊方著:《中國人口史(第六卷1910-1953)》,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15、劉晶輝:《民族、性別與階層——偽滿時期的「王道政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6月版。
16、齊紅深主編:《日本侵華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7、Prasenjit Duara,Sovereignty and Authenticity : Manchukuo and the East Asian Modern (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2004.)
18、曲鐵華、梁清等:《日本侵華教育全史》,北京:北京人教教材中心,2005年版。
19、胡澎:《戰時體制下的日本婦女團體( 1931-1945 )》,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 2005年版。
20、陳姃湲:《從東亞看近代中國婦女教育——知識分子對賢妻良母的改造》,臺北:稻鄉出版社,2005版。
21、Norman Smith, Resisting Manchukuo: Chinese Women Writers and the Japanese Occupation,(Toronto: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2007).
22、王慧榮:《近代日本女子教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版。
23、王希亮:《東北淪陷區殖民教育史》,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4、蔡雅祺:《製造戰爭的陰影——論滿洲國的婦女動員(1932-1945)》,臺北:國史館, 2010年版。
25、齊紅深主編:《日本侵華殖民教育口述歷史(十輯)》,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聯合出版,2016年版。
五、論文
1、劉晶輝:《關東軍的「銃後援」——「全滿婦人團體聯合會」初探》,《遼寧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第6期。
2、周一川:「満州国」における女性の日本留学(1932-1945年),中国研究所『中国研究月報』,2010年9月號,第15-30頁。
3、周一川:《奈良女子高等師範学校における[満州国]留学生》,神奈川大学『人文学研究所報』,No.45卷,2011年3月,第63-76頁。
4、劉晶輝:《日本婦女組織在偽滿洲國的建立與活動》,《東北亞論壇》,2004年第2期。
5、周一川、賈曦: 《「満州国」留学生予備校第 3 期卒業生をめぐって》,神奈川大学『人文学研究所報』,2013年,第69-79頁。
6、鮑海燕:《「滿洲國」婦女史研究》,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
7、王斯慧:《 <盛京時報·教育周刊>研究》南京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年4月。
8、高珊:《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在中國東北推行的奴化教育研究》,黑龍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8年5月。
9、石雯雯:《偽滿洲國的留日教育研究(1932-1945)》,華中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8年5月。
10、達日夫:「滿洲國」時期蒙古族女子學校教育:以《青旗》報記載為基礎,《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32期,2018年12月。
11、李暢:《東北淪陷時期的高等教育研究》,哈爾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8年6月版。
12、劉怡君:《偽滿洲國城市中國婦女生存境遇研究》,東北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