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佑維
Chen, You-Wei
論文名稱: 添加稻殼灰於密級配瀝青混凝土之可行性評估
Evaluation of Rice Husk Ash as Filler in Dense Grade Asphalt Concrete
指導教授: 蕭志銘
SHIAU, JIH-M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學院 - 土木工程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67
中文關鍵詞: 稻殼灰密級配瀝青混凝土填充料
外文關鍵詞: Dense graded asphalt concrete, Rice Husk Ash(RHA), filler
相關次數: 點閱:127下載: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近來環保意識高升,資源再利用成為現今全球發展的方向;稻米為國內主要糧食,若能有效利用稻殼,就可節省處理稻殼廢棄物的成本,並減少其他天然材料的使用,朝永續經營方向發展。國內、外將稻殼灰應用於瀝青混凝土並不多,因此研究台灣地區所製之稻殼灰應用於瀝青混凝土的可行性評估。
      本研究將稻殼灰添加於密級配瀝青混凝土中作填充料的功能,比較其成效與一般使用石粉之密級配瀝青混凝土差異。稻殼灰以不同比例(0%、25%、50%、75%、100%)取代石粉,並進行配合設計及工程性質實驗,評估稻殼灰應用於密級配瀝青混凝土之可行性。
      綜合試驗結果,添加稻殼灰對力學性質沒有顯著的影響,其表現與天然石粉相差不多。但在抗水侵害方面,當稻殼灰添加比例過高,會對瀝青混凝土之抗水侵害能力產生影響。從磨耗試驗中,可觀察到稻殼灰能有效提升抗磨耗能力。整體看來在本研究的稻殼灰取代比例下,50%以下為較佳比例,對瀝青混凝土之工程性質有些微提升,而抗水侵害能力亦不下降太多;就廢棄物再利用的想法下,稻殼灰尚可作為替代材料應用於密級配瀝青混凝土取代少部分之石粉,但要注意其抗水侵害之相關問題。

    This research was investigated to use the Rice Husk Ash (RHA) as filler in Hot Mix Asphalt (HMA). In this research RHA was used in dense graded asphalt concrete. Marshall specimens were made to conduct several experiments.
    From all the test results we could find that when we added RHA to HMA had no significance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all of results were qualified. But moisture damage should be noticed that when RHA was added. In this study we assumed that the best replacement ratio of RHA is 50 percent, that may maintain the moisture damage resistance ability of HMA, so RHA could be used as filler in HMA.

    第一章 緒論 1 1.1 前言 1 1.2 研究動機 1 1.3 研究目的 2 1.4 研究範圍 2 第二章 文獻回顧 3 2.1 密級配瀝青混凝土之基本性質 3 2.1.1 密級配瀝青混凝土 4 2.1.2 ASTM D3515 密級配瀝青混凝土規範 4 2.2 瀝青混凝土組成材料 6 2.2.1 瀝青黏結料 7 2.2.2 粒料 8 2.2.3 填充料 9 2.3 稻殼灰介紹 9 2.3.1 稻殼廢棄物使用 9 2.3.2稻殼灰製造過程 11 2.3.3稻殼灰物理性質 11 2.3.4稻殼灰化學成分分析 : 12 第三章 研究計畫 13 3.1 研究流程 13 3.2 試驗材料 15 3.2.1 瀝青黏結料 15 3.2.2 粒料級配 16 3.2.3 填充料 17 3.2.4 稻殼灰 18 3.3 瀝青基本物性試驗 21 3.3.1針入度試驗 21 3.3.2 延展性試驗 21 3.3.3 閃火點試驗 21 3.3.4 比重試驗 22 3.3.5三氯乙烯可溶成分試驗 22 3.3.6 黏滯度試驗 22 3.4 粒料基本物性試驗 23 3.4.1 比重及吸水率試驗 23 3.4.2 扁平率及破碎面試驗 23 3.4.3 健性試驗 23 3.4.4 洛杉磯磨損試驗 24 3.4.5 含砂當量試驗 24 3.4.6 篩分析試驗 24 3.4.7 粒料單位重與空隙試驗 24 3.5 密級配瀝青混凝土配合設計 25 3.5.1馬歇爾配合設計 25 3.5.2馬歇爾配合設計步驟 25 3.6 工程性質試驗 29 3.6.1 馬歇爾穩定值試驗 29 3.6.2 馬歇爾流度值試驗 30 3.6.3 回彈模數試驗 30 3.6.4 間接張力試驗 31 3.6.5 滯留強度試驗 32 3.6.6 殘餘強度試驗 33 3.6.7 Cantabro磨耗試驗 34 第四章 試驗結果與討論 35 4.1 試驗材料之基本物性試驗 35 4.1.1 骨材粒料基本物性試驗 35 4.1.2 瀝青基本物性試驗 38 4.2 密級配瀝青混凝土馬歇爾配合設計 39 4.2.1 決定拌合及滾壓溫度 39 4.2.2 骨材級配曲線 40 4.2. 最佳瀝青含量 42 4.3工程性質試驗結果 43 4.3.1馬歇爾穩定值試驗結果 43 4.3.2馬歇爾流度值試驗結果 45 4.3.3間接張力試驗結果 47 4.3.4回彈模數試驗結果 49 4.3.5 滯留強度試驗結果 50 4.3.6殘餘強度試驗結果 54 4.3.7 Cantabro磨耗試驗結果 57 4.4 試驗結果彙整 5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1 5.1 結論 61 5.2 建議 62 參考文獻 63

    參考文獻
    1. 台東縣池上鄉公所,「台東縣池上鄉公所委託技術團隊進行農產業技術開發研究計畫結案報告」,台東縣池上鄉公所研究計畫。
    2. 交通部公路總局,「施工說明書技術規定」,交通部公路總局編印,2012。
    3. 何昆峰,「改質水庫淤泥應用於密級配瀝青混凝土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2012。
    4. 何漢章,「回收粉塵與爐石粉應用於密級配瀝青混凝土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2013。
    5. 李昆展,「以稻殼灰分初濕含浸製備擔體銅觸媒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2001。
    6. 周義華,「運輸工程」,華泰文化,台北,2007。
    7. 林利國,「稻殼灰性質與在混凝土材料上利用」,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1989。
    8. 林樹豪,「老化作用對瀝青質流性質之影響」,國立成功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1993。
    9. 倪禮豐,「水稻廢棄資材之利用」,花蓮區農業專訊,第43期,花蓮,2003。
    10. 倪禮豐,「稻殼再利用技術」,花蓮區農業專訊,第61 期,2007。
    11. 許聖國,「瀝青及改質瀝青老化速率模式之探討」,國立成功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1999。
    12. 郭文田、王和源、許純雅,「稻殼灰混合水泥的水化和性質」,Journal of Technology, Vol. 30, No. 1, pp. 55-63,高雄,2015。
    13. 郭文田、許純雅,「高矽質稻殼灰對水泥漿性能之影響」,Journal of National Kaohsiung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Vol. 36 (2007), pp. 321~334,高雄,2007。
    14. 郭文堯,「稻殼灰分擔載銅觸媒之製備與應用研究」,國立中央大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桃園,2005。
    15. 陳宗易,「稻殼灰用於水泥質複合材料之研究」,國立台灣海洋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基隆,2009。
    16. 游孟洲,「水泥及爐石粉應用於瀝青混凝土鋪面影響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2009。
    17. 黃耀祖,「填充料對排水性瀝青混凝土之影響」,國立成功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2006。
    18. 楊昆憲,「不同粒徑與保水性顆粒介質之物理性質」,國立成功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2008。
    19. 廖勁穎,「炭化稻殼在水稻有機栽培上的應用」,臺東區農業專訊第87期,台東,2014。
    20. 蔡辰安,「石膠泥瀝青混凝土添加不同填充料其成效特性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2010。
    21. 蔡明策,「稻殼灰分和稻殼灰分-氧化鋁擔載鎳觸媒特性與反應性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桃園,2001。
    22. 蔡攀鰲,「瀝青混凝土」,三民書局,台北,1984。
    23. 韓錦鈴,「稻殼之農業廢棄物再利用之研究」,宜蘭大學工程學刊,第六期,宜蘭,2010。
    24. 蘇彥丰,「天然瀝青應用於密級配瀝青混凝土之工程性質評估」,國立成功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2015。
    25. Abdulfatai Adinoyi Murana , Lawal Sani ”Partial replacement
    of cement with rice husk ash (RHA) as filler in asphalt concrete design” ,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s NO.10,p.30-40,2014.
    26. Amir Modarres , Zeinab Hosseini ”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oller compacted concrete containing rice husk ash with original and recycled asphalt pavement material” Materials and Design,vol.64,p.227–236,2014.
    27. Branthaver,J.F., Petersen, J.C., Robertson, R.E.,Duvall, I.J., Kim,S.S.,Harmaberger,P.M.,Mill T, Ensley, E.K.,Barbour, F.A., Schabron, J.F., “Binder Characterization and Evaluation,” Report NO.SHRP-A-368 , 1993.
    28. İşbilir B. “Investigation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ement samples substituted rice husk ash” Duzce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Science, Duzce, MSc Thesis; 2012.
    29. J. E. Edeh,O. J. J. Onche, K. J. Osinubi, M.ASCE ” Rice husk ash stabilization of 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 using cement as additive” , GeoCongress 2012,vol.6,p.3863,2012.
    30. Jaafar Abubakar Sadeeq, Jibrin Mohammed Kaura, Ochepo Joshua and Ahmad Rabilu , “Recycling of 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 (RAP) with Rice Husk Ash(RHA)/Ordinary Portland Cement (OPC) Blend As Filler” ,Jordan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Volume 8, No. 4, 2014
    31. Maizal Kamil, Renni Anggraini, Fitrika Mita Suryani, “The performance of asphalt-concrete wearingcourse (AC-WC) mixture by using rice husk ash as filler with the addition of asbuton in asphalt pen 60/70 as binder” , Proceedings of The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Syiah Kuala University, Banda Aceh, Indonesia, November 29-30, 2011.
    32. E.Ray Brown, Prithvi S. Kandhal, Freddy L.Roberts, Y.Richard Kim, Dah-Yinn Lee, Thomas W.Kennedy, “Hot Mix Asphalt Materials, Mixtur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NAPA Research and Education Fundation, Laham,Maryland, 2009.
    33. Ş Sargın, Mehmet Saltan, Nihat Morova, Sercan Serin, Serdal Terzi, ” Evaluation of rice husk ash as filler in hot mix asphalt concrete”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vol.48 p.390–397,2013.

    下載圖示 校內:2017-06-30公開
    校外:2018-06-30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