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吳德宏 Wu, De-Hong |
|---|---|
| 論文名稱: |
從狹義文化基本權檢討聚落建築群的憲法保障 Reviewing Constitutional Protections for Groups of Building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rrow Fundamental Cultural Rights |
| 指導教授: |
許育典
Hsu, Yue-Dian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社會科學院 - 法律學系 Department of Law |
| 論文出版年: | 2025 |
| 畢業學年度: | 113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91 |
| 中文關鍵詞: | 狹義文化基本權 、文化資產保存法 、文化基本法 、聚落建築群 、司法審查密度 |
| 外文關鍵詞: | Narrow Fundamental Cultural Rights,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Act, Cultural Fundamental Act, Groups of Buildings, Scope of Judicial Review |
| 相關次數: | 點閱:32 下載:0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旨在從憲法上「狹義文化基本權」的視角,檢討聚落建築群在我國法制下的保障現況。司法院釋字第803號解釋首次承認「文化」得為獨立基本權之保障標的,奠定我國文化基本權憲法位階之基礎。然文化資產保存法與文化基本法在實踐上,對所在地居民狹義文化基本權的保障是否足夠,仍有討論與補強的空間。本文聚焦探究:行政機關在將聚落建築群納為文化資產的程序上,要將所在地居民置於何種地位,始合於憲法保障狹義文化基本權的意旨?如有違反,如何賦予所在地居民司法救濟?
本論文分為六章,透過文獻分析法,回顧憲法、釋憲實務、國際公約及學說,建構狹義文化基本權的內涵與功能。本論文認為,狹義文化基本權除具備主觀防禦權及給付請求權功能,亦具客觀法功能,能作為制度保障及程序保障的依據。第三章對文化資產保存法歷次修法及聚落建築群的定義進行分析,指出現行制度留有未充分保障所在地居民的參與的可能性。第四章進一步論證文化基本法具基本法地位,得作為行政法院不接受狹義文化基本權的憲法論述時,在法律層次上要求其實踐狹義文化基本權。第五章則對聚落建築群登錄審議程序中所在地居民的程序參與與司法救濟權進行具體檢討。本論文主張,行政法院應進行4項審查步驟,調整該等事件中司法審查的審查密度,以保障狹義文化基本權。
This thesis aims to examine the current legal protections for groups of buildings in Taiw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arrow fundamental cultural rights” under the Constitution. J.Y. Interpretation No. 803 was the first to recognize "culture" as an independent object of constitutional protection, establishing a constitutional foundation for fundamental cultural rights. However, whether the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Act and the Cultural Fundamental Act sufficiently protect the narrow cultural rights of local residents in practice remains open to discussion and improvement. This thesis focuses on exploring the question: In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ss of registering groups of buildings as cultural heritage, what status should be accorded to local residents in order to fulfill the constitutional intent of protecting narrow fundamental cultural rights? If such protection is violated, how can local residents be granted judicial remedies?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and adopts a literature analysis approach to review the Constitution, constitutional interpretations,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s, and scholarly theories to construct the content and functions of narrow fundamental cultural rights. It argues that these rights encompass not only the functions of subjective defensive and positive claim rights but also objective legal functions that can serve as the basis for institutional and procedural guarantees. Chapter Three analyzes the legislative history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Act and the definition of groups of buildings, identifying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current system inadequately safeguards the participation rights of local residents. Chapter Four further argues that the Cultural Fundamental Act, as a basic law, can be invoked at the legal level to compel administrative courts to implement narrow cultural rights even when they do not accept the constitutional arguments for such rights. Chapter Five conducts a concrete review of local residents' procedural participation and judicial remedies within the registration process of groups of buildings. This thesis contends that administrative courts should adopt four specific review steps to adjust the intensity of judicial review in such cases to effectively protect narrow fundamental cultural rights.
一、中文部分
(一)學術專論
吳志光,《行政法》,台北:新學林,2014年9月,6版。
吳庚/陳淳文,《憲法理論與政府體制》,臺北:三民,2019年9月,6版。
吳信華,《憲法釋論》,臺北:三民,2021年10月,4版。
李建良,《行政法基本十講》,台北:元照,2019年9月,9版。
———,《行政法基本十講》,台北:元照,2023年9月,13版。
李惠宗,《憲法要義》,臺北:元照,2019年9月,8版。
———,《行政法要義》,台北:元照,2020年9月,8版。
李震山,《行政法導論》,台北:三民,2019年2月,11版。
林明鏘,《行政法講義》,台北:新學林,2018年4月,4版。
翁岳生,《行政訴訟法逐條釋義》,2018年7月,2版。
———,《行政法(上)》,台北:元照,2020年7月,4版。
———,《行政法(下)》,台北:元照,2020年7月,4版。
徐瑞晃,《行政訴訟法》,台北:元照,2020年1月,5版。
許育典,《文化基本權與多元文化國》,台北:元照,2014年3月。
———,《跨領域的教育法制與教育行政》,台北:元照,2014年7月。
———,《文化基本權與多元文化國》,臺北:元照,2024年8月,14版。
———,《憲法》,臺北:元照,2024年8月,14版。
湯德宗,《行政程序法論》,台北:元照,2003年10月,2版。
莊國榮,《行政法》,台北:元照,2022年9月,8版。
董保城/法治斌,《憲法新論》,臺北:元照,2020年3月,7版。
———,《行政法新論》,台北:元照,2022年10月。
陳柏霖,《論行政訴訟中之「公法上權利」-從德國法與歐盟法影響下觀察》,台北:元照,2014年2月
陳敏,《行政法總論》,自版,2019年11月,10版。
陳清秀,《行政訴訟法》,台北:元照,2021年3月,10版。
陳新民,《憲法學釋論》,臺北:三民,2022年3月,10版。
蕭文生,《行政法-基礎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2022年8月,5版。
(二)專書論文
李建良,〈論行政裁量之縮減〉,收於:翁岳生教授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主編,《台灣當代公法新論(中)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台北:元照,2002年7月,頁110-153。
李震山,〈論憲法意義下之「集體權」〉,收於:吳庚大法官榮退論文集編輯委員會主編,《公法學與政治理論:吳庚大法官榮退論文集》,台北:元照,2004年10月,頁167-190。
林佳和,〈論勞動法領域中的委員會決定與判斷餘地〉,收於:氏著,《勞動與法論文集Ⅱ──勞動與公法、全球化與勞動人權》,台北:元照,2014年10月,頁175-276。
周志宏,〈制定文化基本法之法律問題〉,收於:陳春生主編,《法之橋:臺灣與法國之法學交會 彭惕業教授榮退論文集》,台北:元照,2016年7月,頁243-284。
傅玲靜,〈臺灣行政程序法之檢討與展望-以空間計畫法制為中心〉,收於: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行政執行/行政罰/行政程序/政府資料開放/風險社會與行政訴訟》,台北:元照,2017年1月,頁189-222。
詹鎮榮,〈保護規範理論在第三人提起課予義務訴願之應用〉,收於:氏著,《行政法總論之變遷與續造》,台北:元照,2015年11月,頁491-528。
(三)期刊論文
文芸/傅朝卿,〈當代社會中遺產價值的保存與維護〉,《建築學報》,84期,2013年6月,頁77-96。
王皇玉,〈建構以原住民為主體的狩獵規範:兼評王光錄之非常上訴案〉,《臺大法學論叢》,47卷2期,2018年6月,頁839-887。
阮富枝,〈從民法修正看婦權演變〉,《法學叢刊》,57卷2期,2012年4月,頁29-70。
何黛雯,〈聚落文化資產空間敘事特徵之研究〉,《文化資產保存學刊》,42期,2017年12月,頁31-72。
李玉君,〈專家說了算?行政機關的判斷餘地與司法審查──從臺灣士林地方法院107年度簡字第20號判決談起〉,《月旦法學雜誌》,316期,2021年9月,頁187-195。
李建良,〈好事的鄰居:公權利理論與訴訟權能〉,《月旦法學雜誌》,12期,1996年4月,頁54-55。
———,〈行政法:第十一講 行政裁量與判斷餘地〉,《月旦法學教室》,98期,2010年11月,頁34-49。
———,〈原住民族的智慧創作與專用:保護乎?限制乎?: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108 年度原訴字第 7 號判決〉,《台灣法律人》,4期,2021年10月,頁147-158。
———,〈〔行政法裁判精選〕判斷餘地與司法審查的案型分析〉,《月旦實務選評》,1卷6期,2021年12月,頁31-58。
———,〈行政法研究室:第九講行政訴訟上「權利保護必要」的觀念與系譜(上):兼論行政訴訟法上之「欠缺權利保護必要」〉,《月旦法學教室》,240期,2022年10月,頁50-60。
周志宏,〈教育文化人權入憲之研究〉,《法政學報》,19期,2005年11月,頁81-139。
林會承,〈台灣文化資產保存的法制歷程〉,《律師雜誌》,346期,2008年7月,頁12-26。
林鈺雄,〈2012年刑事程序法發展回顧:從國際人權公約內國法化的觀點出發〉,《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42卷,2013年11月,頁1067-1107。
林孟玲,〈從原住民族的文化權內涵評原創條例-以國際法觀點出發〉,《中正財經法學》,10期,2015年1月,頁167-217。
林依仁,〈文化憲法的意義(上)〉,《月旦法學雜誌》,290期,2019年7月,頁164-188。
———,〈文化憲法的意義(下)〉,《月旦法學雜誌》,291期,2019年8月,頁108-138。
林明鏘,〈野生動物保護與原民狩獵文化-簡評釋字第803號解釋〉,《月旦實務選評》,1卷5期,2021年11月,頁117-130。
林三欽,〈訴請發給外籍配偶居留簽證案之正確訴訟類型:以憲法法庭 111 年憲判字第 20 號判決為中心〉,《公法研究》,5期,2023年6月,頁217-238。
施正鋒,〈原住民族的文化權〉,《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3期,2008年6月,頁1-29。
范文清,〈論租稅返還請求權:以稅捐稽徵法第28條第1項與第2項為中心〉,《興大法學》,21期,2017年5月,頁95-201。
徐揮彥,〈自兩項人權公約之民族自決權論原住民族諮商同意權之規範基礎與實踐〉,《政大法學評論》,158期,2019年9月,頁229-294。
許宗力,〈基本權利:第二講 基本權的功能〉,《月旦法學教室》,2期,2002年12月,頁72-80。
許育典,〈多元文化國〉,《月旦法學教室》,6期,2003年4月,頁36-39。
———,〈教育基本權〉,《月旦法學教室》,17期,2004年3月,頁44-48。
———,〈從憲法上多元文化規定檢討網咖管制的立法〉,《政大法學評論》,84期,2005年4月,頁1-87。
———,〈多元文化國下色情管制的憲法正當性:以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動物戀網頁案為例〉,《東吳法律學報》,2期,2005年12月,頁1-92。
———/李惠圓,〈多元文化國下建築文化資產保存的建構〉,《臺灣土地研究》,2期,2006年11月,頁75-96。
———,〈文化國與文化公民權〉,《東吳法律學報》,18 卷 2 期,2006年12月,頁1-42。
———,〈多元文化國下通訊傳播自由的建構〉,《東吳法律學報》,1期,2008年7月,頁1-60。
———,〈消極而無為的文化資產主管機關〉,《台灣法學雜誌》,151期,2010年5月,頁4-5。
———/凌赫,〈論國家對教科書政策的法律監督〉,《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4卷2期,2006年6月,頁27-51。
———/———,〈古蹟審議與判斷餘地〉,《東海大學法學研究》,46期,2015年8月,頁115-150。
———/———,〈從憲法觀點檢視樂生療養院爭議〉,《國立高雄大學法學論叢》, 12 卷 第 1 期,2016年9月,頁1-79。
———/李佳育,〈公民文化權的憲法保障:以國藝會文化補助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51期,2016年4月,頁61-101。
———/封昌宏,〈政府採購文化藝術表演活動的法制爭議:以百年國慶音樂劇夢想家案為例〉,《中原財經法學》,36期,2016年6月,頁121-169。
———,〈原住民文化集體權在憲法的保障:以原住民保留地為例〉,《台灣法學雜誌》,379期,2019年11月,頁43-84。
———,〈原住民族狩獵文化權作為文化集體權-評釋字第 803 號解釋的釋憲同理心》,110期,2021年8月,頁5-13。
———/葉怡欣,〈從文化憲法建構文化權利入憲:以釋字第八一三號解釋為例〉,《財金法學研究》,2期,2022年9月,頁31-59。
黃舒芃,〈國際及區域人權公約在憲法解釋中扮演的角色〉,《臺灣民主季刊》,13卷1期,2016年3月,頁85-129。
盛子龍,〈租稅核課處分存續力之突破與退稅請求權〉,《中正大學法學集刊》,75期,2022年4月,頁75-166。
黃相博,〈都市更新事件的司法審查〉,《財產法暨經濟法》,50期,2017年12月,頁83-123。
傅玲靜,〈源自立法者授權之行政機關判斷餘地-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106 年度訴字第 1057 號判決評析〉,《月旦裁判時報》,81期,2019年3月,頁5-14。
———,〈都市計畫之計畫形成自由及其司法審查密度-以德國法制為觀察比較之對象〉,《興大法學》,27期,2020年5月,頁1-60。
———,〈行政處分之廢棄與人民之無瑕疵裁量請求權〉,《月旦法學教室》,240期,2022年10月,頁6-14。
詹鎮榮,〈論公私協力法制上之「遞補簽約機制」〉,《月旦法學雜誌》,225期,2014年1月,頁130-146。
郭介恆,〈保護規範理論與訴訟權能〉,《月旦法學教室》,140期,2014年6月,頁9-11。
廖福特,〈國際人權法:第一講 國際人權法典-建構普世人權範疇〉,《月旦法學教室》,54期,2007年4月,頁88-100。
———,〈批准聯合國兩個人權公約及制訂施行法之評論〉,《月旦法學雜誌》,174期,2009年11月,頁223-229。
劉俊裕,〈「文化基本法」:一份學界參與文化立法的紀實與反思〉,《國家與社會》,13期,2013年4月,頁67-112。
劉建宏,〈行政法院裁判既判力與行政程序重新進行及違法行政處分之撤銷:財政部台財訴字第10113000840號訴願決定〉,《裁判時報》,20期,2013年4月,頁100-104。
陳愛娥,〈「訴訟權能」與「訴訟利益」:從兩件行政法院裁判出發,觀察兩種訴訟要件的意義與功能〉,《律師雜誌》,254 期,2000年11月,頁64-77。
———,〈古蹟指定、「召開古蹟指定公聽會」之程序要求的法律性質〉,《台灣法學雜誌》,66期,2005年1月,頁55-159。
———,〈民眾參與的理念與實際─以民眾參與「水庫集水區」的管理為例〉,《中央警察大學法學論集》,3期,1998年3月,頁41-64。
陳月端,〈性別平等化之法源基礎及其在校園之實踐〉,《應用倫理教學與研究學刊》,5卷1期,2010年1月,頁101-110。
陳瑋佑,〈原住民族傳統「習慣」於民事司法上之適用與證明〉,《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46卷,2017年11月,頁1203-1255。
陳清秀,〈行政法院判決維持原課稅處分確定後,可否申請程序再開?:臺中高等行政法院106年度訴字第189號判決評析〉,《月旦裁判時報》,79期,2019年1月,頁19-33。
陳湘琴,〈日本「世界文化遺產」保育之研究:探討「傳統建造物群保存地區」和「文化景觀」雙軌制度的實施〉,《建築學報》,113期,2020年9月,頁87-113。
蔡志偉,〈原住民族財產權之發展-以美洲人權法院AwaxTingni案為初始的思考〉,《臺灣民主季刊》,8卷4期,2011年12月,頁45-81。
蔡穎芳,〈原住民家事事件之法院裁判書分析-自原住民習慣的角度觀之〉,《東海大學法學研究》,49期,2016年8月,頁97-152。
鄭川如,〈從兩人權公約檢視原住民狩獵權〉,《輔仁法學》,52期,2016年12月,頁189-248。
———,〈王光祿原住民自製獵槍案─ 最高法院104年度台上字第3280號刑事判決評釋〉,《法令月刊》,68卷9期,2017年11月,頁75-92。
(四)學位論文
王柏硯,《以民眾參與觀點檢視文化資產保存法上之審議程序:聚焦於聚落建築群》,國立臺灣大學科際整合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年7月。
李佳育,《文化基本權在我國的建構與檢討》,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7月。
林品萱,《WTO之文化例外條款在台灣對外經貿協定運用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科技整合研究所碩士論文,2019年7月。
翁培祐,《我國核課處分程序重開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8年5月。
陳伶因,《民眾參與在行政法中之實踐─以都市更新程序為例》,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年7月。
陳宥芯,《論文化基本法與文化權之保障》,私立銘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21年1月。
陳雅慧,《古蹟管理維護法制問題之研究》,私立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16年7月。
蔡文健,《多元文化國、文化基本權與原住民族刑事法上文化抗辯:兼論文化抗辯在民事侵權及行政制裁領域適用的可行性分析》,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博士論文,2021年7月。
(五)政府出版文獻
法務部,《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一般性意見》,台北:法務部,2018年12月,2版。
王淳熙/宋隆全/江韶瑩/林春美/郭介恆/張志成/傅朝卿/黃貞燕/劉益昌/顏廷伃,《文化資產實務執行參考手冊1》,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7年11月。
———/———/———/———/———/———/———/———/———/———,《文化資產實務執行參考手冊2》,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7年11月。
張玉璜/郭美芳/顏世樺/張詠捷/廖倫光/李明翰/陳靜儀/王麒富/王柏人,《文化性資產清查操作參考手冊》,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7年。
詹鎮榮,〈大學招生法律問題之探討-兼評教育部之相關訴願決定〉,收於:教育部主編,《大學自治與教師、學生權利之保護-教育訴願業務論文集》,台北:教育部,2005年7月,頁759-792。
劉銓芝,《聚落與文化景觀保存操作執行手冊》,台中:文化部文化資產局,2002年。
———,〈臺灣聚落建築群的保存與發展〉,收於:黃翠梅主編,《五0保典:文化資產保存學刊發行五十期紀念專輯》,台中:文化部文化資產局,2021年11月,頁64-84。
(六)研討會論文
高涌誠,〈兩公約與其施行法之適用與解釋—並評論我國實務運作之幾個事例〉,2011國際人權公約研討會,2011年12月8、9日,法務部主辦。
張文貞,〈演進中的法:一般性意見作為兩公約的權威解釋〉,2011國際人權公約研討會,2011年12月8、9日,法務部主辦。
黃昭元,〈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與憲法解釋〉,司法院大法官一O四年度學術研討會-人權公約與我國憲法解釋,2005年12月5日,司法院主辦。
傅玲靜,〈行政裁量、判斷餘地與計畫形成自由—以最高行政法院102年度判字第757號判決為例〉,104年度雙北訴願實務研討會,2015年7月24日,臺北市政府法務局與新北市政府法制局主辦。
陳靜慧,〈「判斷餘地」之制度意義與其審查-從我國行政法院幾個行政各領域的判決所為之觀察〉,行政院104年學術研討會,2015年9月4日。
(七)網路資源
文化部,〈文化資產數統計〉,《文化部:文化統計》,https://stat.moc.gov.tw/,(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文化資產局,〈2024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法全國分區座談會大會手冊〉,《全國文化會議》,2024年11月15日,https://nccwp.moc.gov.tw/home/zh-tw/meeting,(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Tjuvecekadan(老七佳部落)石板屋聚落〉,《國家文化資產網》,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groupsOfBuildings/20100805000001,(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文化資產主管機關辦理公聽會及說明會作業原則〉,《國家文化資產網》, https://nchdb.boch.gov.tw/law/1147/30338?limit=12&offset=0&query=%7B%22keyword%22:%22%E6%96%87%E5%8C%96%E8%B3%87%E7%94%A2%E4%B8%BB%E7%AE%A1%E6%A9%9F%E9%97%9C%E8%BE%A6%E7%90%86%E5%85%AC%E8%81%BD%E6%9C%83%E5%8F%8A%E8%AA%AA%E6%98%8E%E6%9C%83%E4%BD%9C%E6%A5%AD%E5%8E%9F%E5%89%87%22%7D&sort=sn&order=asc&tab=1,(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金門戰地文化〉,《文化資產局: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https://twh.boch.gov.tw/taiwan/summary.aspx?id=18&lang=zh_tw#read,(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金湖鎮瓊林聚落建築群〉,《國家文化資產網》,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groupsOfBuildings/20121225000001,(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排灣族及魯凱族石板屋聚落〉,《文化資產局: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https://twh.boch.gov.tw/taiwan/summary.aspx?id=16&lang=zh_tw#read,(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聚落建築流程圖〉,《國家文化資產網》, https://nchdb.boch.gov.tw/resource/download,(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地圖〉,《文化資產局: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https://twh.boch.gov.tw/taiwan/index.aspx?lang=zh_tw,(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臺灣為何沒有世界遺產?〉,《文化資產局: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https://twh.boch.gov.tw/taiwan/qa_detail.aspx?id=46,(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標準作業程序〉,《國家文化資產網》,https://nchdb.boch.gov.tw/applicationReport/sop/groupOfBuilding,(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司法院,〈文化基本法查詢結果〉,《司法院裁判書系統》,https://judgment.judicial.gov.tw/FJUD/default.aspx,(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立法院,〈文化基本法制定理由〉,《立法院法律系統》,https://lis.ly.gov.tw/lglawc/lawsingle?007B5F081F930000000000000000014000000004000000^08133108051000^0000D001001,(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文化資產保存法1982年立法理由〉,《立法院法律系統》,1982年5月18日,https://lis.ly.gov.tw/lglawc/lawsingle?037A14E506530000000000000000014000000004FFFFFA00^02901071051800^0000D001001,(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文化資產保存法2000 年修法理由〉,《立法院法律系統》,2000年2月9日,https://lis.ly.gov.tw/lglawc/lawsingle?010B3E069D01000000000000000001400000000400FFFFFD00^02901089011400^0000D001001,(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文化資產保存法2005年修法理由〉,《立法院法律系統》,2005年2月5日,https://lis.ly.gov.tw/lglawc/lawsingle?010B3E069D01000000000000000001400000000400FFFFFD00^02901094011800^0000D001001,(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文化資產保存法2016年修法理由〉,《立法院法律系統》,2016年7月27日,https://lis.ly.gov.tw/lglawc/lawsingle?010B3E069D01000000000000000001400000000400FFFFFD00^02901105071200^0000D001001,(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1082號,委員提案第19011號〉,《立法院法律系統》,https://lis.ly.gov.tw/lglawc/lawsingle?037A14E50653000000000000000001E000000005FFFFFA00^02901105071200^0000D001001,(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1082號,委員提案第4101號〉,《立法院法律系統》,https://lis.ly.gov.tw/lglawc/lawsingle?037A14E50653000000000000000001E000000005FFFFFD^02901094011800^0000D001001,(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1082號,委員提案第4133號〉,《立法院法律系統》,https://lis.ly.gov.tw/lglawc/lawsingle?037A14E50653000000000000000001E000000005FFFFFD^02901094011800^0000D001001,(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1082號,委員提案第4867號〉,《立法院法律系統》,https://lis.ly.gov.tw/lglawc/lawsingle?037A14E50653000000000000000001E000000005FFFFFD^02901094011800^0000D001001,(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1082號,委員提案第4868號〉,《立法院法律系統》,https://lis.ly.gov.tw/lglawc/lawsingle?037A14E50653000000000000000001E000000005FFFFFD^02901094011800^0000D001001,(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1082號,委員提案第5209號〉,《立法院法律系統》,https://lis.ly.gov.tw/lglawc/lawsingle?037A14E50653000000000000000001E000000005FFFFFD^02901094011800^0000D001001,(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1082號,政府/委員提案第8502、9160、4133、4867、4868、5209、4101號之1〉,《立法院法律系統》,https://lis.ly.gov.tw/lglawc/lawsingle?037A14E50653000000000000000001E000000005FFFFFD^02901094011800^0000D001001,(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1082號,政府/委員提案第15658、18744、18836、18480、18258、18776、18964、19011、18609、18524、18775、18365、18597號之1〉,《立法院法律系統》,https://lis.ly.gov.tw/lglawc/lawsingle?037A14E50653000000000000000001E000000005FFFFFA00^02901105071200^0000D001001,(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1082號,政府提案第15658號〉,《立法院法律系統》,https://lis.ly.gov.tw/lglawc/lawsingle?037A14E50653000000000000000001E000000005FFFFFA00^02901105071200^0000D001001,(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1082號,委員提案第18258號〉,《立法院法律系統》,https://lis.ly.gov.tw/lglawc/lawsingle?037A14E50653000000000000000001E000000005FFFFFA00^02901105071200^0000D001001,(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1082號,委員提案第18366、18365號〉,《立法院法律系統》,https://lis.ly.gov.tw/lglawc/lawsingle?037A14E50653000000000000000001E000000005FFFFFA00^02901105071200^0000D001001,(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1082號,委員提案第18480號〉,《立法院法律系統》,https://lis.ly.gov.tw/lglawc/lawsingle?037A14E50653000000000000000001E000000005FFFFFA00^02901105071200^0000D001001,(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1082號,委員提案第18524號〉,《立法院法律系統》,https://lis.ly.gov.tw/lglawc/lawsingle?037A14E50653000000000000000001E000000005FFFFFA00^02901105071200^0000D001001,(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1082號,委員提案第18597號〉,《立法院法律系統》,https://lis.ly.gov.tw/lglawc/lawsingle?037A14E50653000000000000000001E000000005FFFFFA00^02901105071200^0000D001001,(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1082號,委員提案第18609號〉,《立法院法律系統》,https://lis.ly.gov.tw/lglawc/lawsingle?037A14E50653000000000000000001E000000005FFFFFA00^02901105071200^0000D001001,(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1082號,委員提案第18744號〉,《立法院法律系統》,https://lis.ly.gov.tw/lglawc/lawsingle?037A14E50653000000000000000001E000000005FFFFFA00^02901105071200^0000D001001,(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1082號,委員提案第18775、18776號〉,《立法院法律系統》,https://lis.ly.gov.tw/lglawc/lawsingle?037A14E50653000000000000000001E000000005FFFFFA00^02901105071200^0000D001001,(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1082號,委員提案第18836號〉,《立法院法律系統》,https://lis.ly.gov.tw/lglawc/lawsingle?037A14E50653000000000000000001E000000005FFFFFA00^02901105071200^0000D001001,(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1082號,委員提案第18964號〉,《立法院法律系統》,https://lis.ly.gov.tw/lglawc/lawsingle?037A14E50653000000000000000001E000000005FFFFFA00^02901105071200^0000D001001,(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1082號,政府提案第1981號〉,《立法院法律系統》,https://lis.ly.gov.tw/lglawc/lawsingle?037A14E50653000000000000000001E00000000500FFFFFD00^02901071051800^0000D001001,(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1082號,政府提案第1981號之1〉,《立法院法律系統》,https://lis.ly.gov.tw/lglawc/lawsingle?037A14E50653000000000000000001E00000000500FFFFFD00^02901071051800^0000D001001,(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1082號,政府提案第8502、9160號〉,《立法院法律系統》,https://lis.ly.gov.tw/lglawc/lawsingle?037A14E50653000000000000000001E000000005FFFFFD^02901094011800^0000D001001,(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行政院提案文書〉,《立法院法律系統》,https://lis.ly.gov.tw/lglawc/lawsingle?00C06685E706000000000000000001E000000005000000^08133108051000^0000D001001,(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院會紀錄〉,《立法院法律系統》,https://lis.ly.gov.tw/lglawc/lawsingle?00C06685E706000000000000000001E000000005000000^08133108051000^0000D001001,(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中央社,〈澎湖中社重要聚落建築群修復 再現文化風華〉,《中央社》,2024年4月21日,https://www.cna.com.tw/news/acul/202404210107.aspx,(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江昭倫,〈展望520/打造文化永續.世界台灣 帖方應有創新思維〉,《中央廣播電臺》,2024年5月11日,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205578,(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法務部,〈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沿革〉,《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History.aspx?pcode=H0170004,(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修正總說明(106.07.27 修正)〉,《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GetDesc.ashx?FileId=H0170004&date=20170727&lan=C,(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世界人權宣言中譯本〉,《人權大步走》,https://www.humanrights.moj.gov.tw/media/12941/591093319206.pdf?mediaDL=true,(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經濟、社會與文化公約中譯本〉,《人權大步走》,https://www.humanrights.moj.gov.tw/media/12150/690200412182691783.pdf?mediaDL=true,(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聚落建築群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修正對照表(106.07.27 修正)〉,《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GetFile.ashx?FileId=0000201780&lan=C&type=1&date=20170727,(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聚落建築群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修正總說明(106.07.27 修正)〉,《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GetDesc.ashx?FileId=H0170047&date=20170727&lan=C,(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聚落建築群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部分條文修正總說明(108.08.16 修正)〉,《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GetDesc.ashx?FileId=H0170047&date=20190816&lan=C,(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聚落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沿革〉,《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History.aspx?pcode=H0170047,(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許宗力,〈許大法官宗力提出,黃大法官昭元加入之部分不同意見書〉,《憲法法庭》,2021年5月7日,https://cons.judicial.gov.tw/download/download.aspx?id=463609,(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黃昭元,〈黃大法官昭元提出,許大法官志雄加入之部分不同意見書〉,《憲法法庭》,2021年5月7日,https://cons.judicial.gov.tw/download/download.aspx?id=463612,(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蔡清遊,〈釋字第六五九號解釋協同意見書〉,《憲法法庭》,2009年5月1日,https://cons.judicial.gov.tw/download/download.aspx?id=442904,(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蔡雅瀅,〈2012年核安人權回顧〉,《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2012年11月22日,https://zh.wildatheart.org.tw/storage/import/files/2012%E5%B9%B4%E6%A0%B8%E5%AE%89%E4%BA%BA%E6%AC%8A%E5%9B%9E%E9%A1%A7(%E8%94%A1%E9%9B%85%E7%80%85)101.12.28.pdf,(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謝銘洋,〈謝大法官銘洋提出之部分不同意見書〉,《憲法法庭》,2021年5月7日,https://cons.judicial.gov.tw/download/download.aspx?id=463613,(最後瀏覽日:2025年6月15日)。
二、外文部分
(一)書籍
Cave, C., & Negussie, E. ,World Heritage Conservation: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 Linking Culture and Natur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st ed.,2017).
Nowak, John E. & Rotunda, Ronald D., Constitution Law Thomson/West (7th ed., 2004).
(二)期刊論文
Doratli, N. , Hoskar ,S. Ö. , Vehbi, B. O. and Fasli, M., Revitalizing A Declining Historic Urban Quarter — The Walled City Of Famagusta, North Cyprus, 24(1)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and Planning Research , 65-88(2007).
(三)網路資料
UNESCO, 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UNESCO, https://whc.unesco.org/en/conventiontext(last visited June. 15, 2025)
UNESCO, World Heritage List, UNESCO, https://whc.unesco.org/en/list/(last visited June. 15, 2025)
ICOMOS, CHARTER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HISTORIC TOWNS AND URBAN AREAS, ICOMOS, https://www.icomos.org/images/DOCUMENTS/Charters/towns_e.pdf(last visited June. 15, 2025)
ICOMOS, The Valletta Principles for the Safeguarding and Management of Historic Cities, Towns and Urban Areas, ICOMOS, https://civvih.icomos.org/wp-content/uploads/2022/03/Valletta-Principles-GA-_EN_FR_28_11_2011.pdf(last visited June. 15, 2025)
校內:2027-08-09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