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朱香如
Chu, Hsiang-Ju
論文名稱: 嘉義新塭聚落之空間構成分析
The Morphological Analysis of Settlement Sin – Wen in Chiayi
指導教授: 洪傳祥
Hung, Chuan-Hsi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規劃與設計學院 - 建築學系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6
中文關鍵詞: 民宅設施土地區劃空間體系新塭
外文關鍵詞: settlement, Sin-Wen, Morphology, Land Division, Resident Facilities
相關次數: 點閱:100下載: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西南沿海是漢人移民在台最早的開發地區,在荷蘭統治的時代裡,這裡即分佈著數起的港埠聚落。由於這個區域的地形環境是由平淺的沙灘海岸所構成的,在河川的長期沖刷、沉積作用之下,地貌的改變甚為頻仍,還影響這些聚落的發展與擴建,卻也促使聚落的空間構成,保持了較多原來的風貌,較少受到近代化都市改造運動的波及,這種空間上的單純與樸實是台灣大多數城鎮所難以找到的,故值得深入探討。在八掌溪口附近的聚落中,新塭在內部空間的組織上保持著較多的原始性,故本論文選定其為研究的對象,進行一般性的調查,以建構聚落設施的基本資料,然後再針對聚落空間體系、土地區劃模式與民宅設施等課題,進行分析探討。

    基本上,本研究的內容有三大部分。其一是藉由交通體系的發展過程與主要聚落性設施的分佈與座落來解析這座聚落與外圍環境的互動關係以及內部空間的組織構成模式。其二是利用地籍圖上所呈現的土地區劃模式與建築設施的座落方式來呈現地塊劃分與住宅開發在空間上的因果關係。其三是從民宅設施的空間內容、立面型式與構造方式的調查彙整過程中,來了解這座聚落的民居特色與建築風格。

    就聚落的發展而言,傳說中康熙年間即有先民在此間進行開發活動,然而直到清末,此地區才初具聚落的雛形,而聚落中心設施也是在此階段中完成建置;不過聚落完整架構的形成卻是發生在日本統治的五十年間。因此,新塭不是一個深具歷史意義的聚落,不過其聚落空間構成上的單純與完整卻是饒富趣味,值得探究。

    Southwest coastiand of Taiwan is the earliest area where Han immigrants settled in . As early as in Dutch ruling period several communities had scattered around these area along the coastline . Formed by tideland , the landscape changes constantly a lot from time as a result of sedimentogenesis by rivers and still keeps its primordial geomorphy without being overbuilt in recent years . The simplicity and unostentatious of its interspaces is hard to find in other places in Taiwan and worthy to study more . The communities around Ba – jhang River debouchure Sin – Wen reserves more primordial geomorphy . This research chooses Sin – Wen as an object to make an investigation of its basic communities facility then to analyze its interspaces structure, land management and housing faoilities .
    The research is divided into three large parts . The first one i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mmunities and outside environment and the basic integrants of its interspaces structure from the statistic of the development of its traffic structure and location of communities . The second part is to analyze reasons of architectural facilities , locations and land zoning from cadastre .The final part is to analyze the contents of housing facilities , appearances and housing structures so as to understand its unique characters and architectural style .
    It is said that people came to Sin-wen for opening activities. However, its orginal pattern wasn't obvious until the end of Ching Dynasty . And the complete structure formed in Japanese ruling period .Though Sin-wen doesn't have deep meaning in our past , its premigenial and complete distribution is worth of being investigated.

    中文摘要-------------------------1 英文摘要-------------------------2 謝誌---------------------------3 目錄---------------------------4 第一章緒論----------------------9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9 第二節研究範圍--------------------- 9 第三節文獻回顧---------------------10 第四節研究方法及流程------------------13 第二章自然環境與人文背景--------------16 第一節自然環境---------------------16 第二節歷史發展脈絡-------------------20 第三節社會與經濟構成------------------26 第三章聚落空間體系-----------------33 第一節空間範圍---------------------33 第二節交通體系---------------------38 第三節聚落性設施--------------------52 第四節聚落空間脈絡-------------------63 第四章土地區劃模式-----------------67 第一節公共與私有土地------------------67 第二節街廓土地細分-------------------73 第三節土地細分對民宅佈局的影響-------------88 第五章民宅設施-------------------95 第一節類型與分佈--------------------95 第二節空間構成與使用------------------101 第三節立面式樣---------------------112 第六章舊市街建物現況----------------115 第一節建築規模---------------------115 第二節主要構造---------------------121 第三節外觀面材---------------------126 第四節小結-----------------------126 第七章結論---------------------130 中文參考書目----------------------131 附錄--------------------------133

    一、地圖
    1.日治時代(1895-1945)台灣近代都市計畫之研究論文集-<台灣地形圖-佳里興>:台北:黃武達:1997年。
    2.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台灣堡圖>:台北:遠流:1904年。
    3.大日本帝國陸地測量部-<台灣地形圖>:台北:遠流:1925年。
    4.台灣省林務局農林航空測量隊-<中華民國台灣地區相片基本圖(二版) - 新塭>:台灣省林務局:1983年。
    5. 台灣省林務局農林航空測量隊-<中華民國台灣地區相片基本圖(三版) - 新塭>:台灣省林務局:1989年。
    6.內政部地政司聯合勤務總司令部測量署-<中華民國台灣區分縣市圖之11嘉義縣、之12台南縣>:內政部:1982年。
    7.內政部地政處土地測量局-<嘉義縣布袋鎮新塭段地籍圖>:台中:內政部土地測量局:1985年。
    8.嘉義縣布袋鎮鎮公所-<布袋鎮行政區域圖>:布袋鎮鎮公所:1994年。
    9. 盧嘉興:「八掌溪與青峰闕」-<八掌溪與青峰闕地理形勢圖>:1964年。
    10.夏獻綸:「台灣輿圖並說」-<光緒輿圖並說嘉義縣圖>:1880年。

    二、專書
    1.周鍾瑄:「諸羅縣志」:南投縣: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2.黃文博:「南瀛王船誌」:台南:台南縣立文化中心:1994年。
    3.陳正祥:「台灣地誌中、下冊」:台北:敷明產地理研究室:1992年。
    4.曹永和:「台灣早期歷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年。
    5.潘英:「台灣拓殖史及其族群分佈研究」:台北:南天書局:2000年。
    6.謝玲玉:「南瀛漁鄉誌」:台南:台南縣立文化中心:2000年。
    7.夏黎明:「清代台灣地圖演變史」:台北:知書房出版社:1996年。
    8.盧嘉興:「八掌溪與青峰闕」:台南:出版者不詳:1964年。
    9.林會承:「台灣傳統建築手冊 - 形式與作法篇」:台北:藝術家出版:1987年。
    10.林會承:「清末鹿港街鎮結構」:台中:境與象出版:1985年。
    11.李明仁、江志宏:「東北角漁村聚落和生活」:台北:稻鄉出版社:1995年。
    12.陳鴻圖:「水利開發與清代嘉南平原的發展」:台北縣:國史館:1996年。
    13.張雅蕙:「漚汪傳統民宅空間之研究」:台南:成大學碩論:2000年。
    14.姜人偉:「台北縣三峽鎮聚落型態研究」:台北:文大碩論:1978年。
    15.梁志暉:「嘉義地區漢人社會發展之研究」:嘉義:中正碩論:1995年。
    16.蔡忠志:「安平六部社聚落與民居之研究」:台南:成大碩論:1989年。
    17.簡茂宏:「荷鄭時期及清初魍港與笨港的研究」:台南:成大碩論:1994年。
    18.東石郡役所:「台灣省東石郡要覽」:台北市:成文:1985年。
    19.嘉義縣政府:「嘉義縣志」:嘉義縣政府:1977年。
    20.新塭國小:「新塭國小校史」:新塭:新塭國小:1999年。
    21.嘉應廟管理委員會:「新塭風華」:新塭:秋雨印刷出版:2000年。
    22.嘉應廟管理委員會:「新塭嘉應廟沿革」:新塭:嘉應廟印製:1998年。

    三、論文
    1.石再添:<台灣西南部嘉南洲潟海岸的地形及其演變>:「師大地理研究報告」:五期:1979年。
    2.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灣鹽業史>:「台灣銀行研究季刊」: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95年。
    3.吳新榮:<南部台灣的聚落型態上、下>:「南瀛文獻」:第1卷,第2、3、4期:第97-100頁、207-210:台南:台南縣立文化中心:1953年。
    4.洪燦楠:<台灣地區聚落發展之研究>:「台灣文獻」:第29卷:第2、3期,第13-47頁: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78年。
    5.陸元鼎:<南方地區傳統建築的通風與防熱>:「中國建築史論文選集」:第二冊:第47-57頁:台北:明文書局翻印:1983年。
    6.郭肇立:「傳統聚落空間研究方法」:「聚落與社會」:台北:田園城市:1998年。
    7.林會承:<一個古老的漁村聚落上、中、下>:「建築師雜誌」:9、10、11月號:第29-33頁、第31-36頁、第11-15頁:1979年。
    8.關華山:<談台灣傳統街屋二題>:「建築師雜誌」:12月號:第17-26頁:1979年。
    9.盧嘉興:<嘉義縣屬海岸線演變考>:「台灣文獻」:第10卷:第3期:第27-33頁: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59年。
    10.張金鶚:<台灣廟宇建築與人民生活信仰>:「台灣文獻」:第29卷:第3期:第165-185頁: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78年。
    11.李莉文:<日據時期台灣港市發展與區域都市化之研究>:「台灣文獻」:第39卷:第1期:第47-61頁: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88年。
    12.洪敏麟:<從潟湖、曲流地形之發展看笨港之地理變遷>:「台灣文獻」:第23卷:第2期:第1-42頁: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72年。
    13.戴寶村:<日據時期台灣港口市鎮之發展與變遷>:「台灣文獻」:第40卷:第3、4期:第29-37頁: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72年。
    14.邱奕松:<尋根探源談嘉義縣開拓史>:「嘉義文獻」:第13期:第133-187頁: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82年。
    15.李若文:<古地圖上的嘉義地區(1684-1895)>:「嘉義文獻」:第28期:第30-58頁: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8年。

    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2003-08-29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