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周嘉韋 Chou, Chia-Wei |
|---|---|
| 論文名稱: |
網路服務提供者之著作權侵害民事責任-以內容平台服務業者為中心 Civil Liabilities of Copyright Infringement of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Focus on Content Platform Service Provider |
| 指導教授: |
陳思廷
Chen, Szu-Ting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社會科學院 - 法律學系 Department of Law |
| 論文出版年: | 2021 |
| 畢業學年度: | 109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13 |
| 中文關鍵詞: | 著作權法 、間接侵權 、安全避風港原則 、民事免責事由 、網路服務提供者 、內容平台服務業者 |
| 外文關鍵詞: | Taiwan Copyright Act, indirect infringement, safe harbor rules, exemption of civil liabilities,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s, Content Platform Service Provider |
| 相關次數: | 點閱:252 下載:40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這個網路快速發展與言論自由盛行的時代,網路科技的發展使著作被廣泛利用,但同時也造成了大量侵權行為的發生。侵權行為人往往使著作權人無法得知其真實身份,更無法探究其責任與賠償,著作權人只能無奈地轉向網路服務提供者索賠。因此,當科技或服務的提供與侵權行為間有因果關係時,科技或網路服務提供者勢必就會有責任產生,而承擔中,除了直接侵權是很明確地問題外,各國對於間接侵權的討論也逐漸到重視,在我國引入美國引誘侵權責任後,輔助侵權、代理侵權責任的議題也伴隨著越趨重要。
台灣在2007年參考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之見解,引入「引誘侵權責任」的規範,更在2009年參考「美國數位千禧年著作權法」增訂著作權法第六章之一,給予網路服務提供者「安全避風港」(SAFE HARBOR)的免責機制。然而,我國在網路服務提供者之著作權間接侵權責任的相關實務見解稀少,本文擬從網路服務提供者(ISP)中之網路內容服務提供者(ICP)著手,探討關於民事責任與其免責事由間的關聯,藉由介紹歐盟及美國相關法律之規範以及實務見解,並歸納提出結論與建議,作為我國未來實務運作及著作權修法之參考,更期盼得以平衡著作權人、網路服務提供者與其使用者三方間的利益關係。
SUMMARY
In this era of Internet development and freedom of speech, the technology has made copyrighted works widely used in these times. However, it caused lots of infringements. In this type of scenario, copyright owner has no possibility to identify the infringer, not to mention demanding compensation. The copyright owners have no choice but to seek compensation from the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s. Therefore, the technology or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is liable for compensation, when there is a causation between providing service and copyright infringement. The direct infringement, contributory infringement, vicarious infringement or inducing infringement of technology or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becomes much more important.
The Copyright Act in Taiwan amended the provisions of “Inducement Infringement Rule” in 2007 by referring to the legislations and the Supreme Court decis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A new chapter of the Copyright Act, titled “Civil Liability Exemption for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s”, was introduced in 2009 to give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s a “safe harbor rules” (exemption mechanism), similar reference to the “Digital Millennium Copyright Act (DMCA)” of the United States. However, practical views of Taiwan on "Copyright indirect infringement responsibility of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s" are relatively rare.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ICP)’ civil liabilities and current safe harbor rules. Beside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legislations and practical opinions of the European Union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as a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judicial practices and copyright revisions in Taiwan. Let us look forward to balancing the different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s and their users.
Key words:Taiwan Copyright Act, indirect infringement, safe harbor rules, exemption of civil liabilities,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s, Content Platform Service Provider
壹、中文部分
一、中文專書(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1、王怡蘋,著作權法與商標法論文集,元照出版,一版,2018年2月。
2、王澤鑑,侵權行為法(第二冊)-特殊侵權行為,自版,初版,2006年3月。
3、王澤鑑,民法總則,自刊,五版,2020年9月。
4、林洲富,著作權法─案例式,五南初版,五版,2020年6月。
5、施啟揚,民法總則,自刊,八版,2011年10月。
6、姚志明,侵權行為法,元照出版,三版,2014年10月。
7、侯英泠主編,Beate Gsell、Mustafa Aksu、方旭天、侯英泠、顏雅倫、陳汶津、葉婉如合著,數位平台之相關法律問題,元照出版,一版,2021年4月。
8、章忠信,著作權法逐條釋義,五南出版,四版,2015年3月。
9、馮震宇,智慧財產權發展趨勢與重要問題研究,元照出版,二版,2011年1月。
10、曾勝珍,論網路著作權之侵害,元照出版,二版,2010年11月。
11、楊智傑,著作權法判決與評論,新學林出版,二版,2012年8月。
12、楊智傑,美國著作權法—理論與重要判決,元照出版,一版,2018年5月。
13、鄧湘全、洪國華,著作權法實務問題Q&A,書泉出版,初版,2020年1月。
14、蕭雄淋,新著作權法逐條釋義(一),五南出版,二版,2001年9月。
15、蕭雄淋,著作權法論,五南出版,八版,2015年2月。
16、謝銘洋,科技發展之智慧財產權議題,翰蘆出版,初版,2005年5月。
17、謝銘洋,數位內容之著作權基本問題及侵權,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出版,2008年3月。
18、謝銘洋,智慧財產權法,元照出版,增修七版,2016年9月。
19、簡啟煜,著作權法案例解析,元照出版,二版,2011年8月。
20、闕光威,論著作權法上之合理使用,元照出版,一版,2009年8月。
二、中文其他書籍(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1、Siva Vaidhyanathan著,陳宜君譯,著作權保護了誰,商周出版,初版,2003年7月。
2、內政部編印,各國著作權法令彙編,內政部出版,初版,1990年6月。
3、立法院秘書處編,法律案專輯第八十二輯---著作權法修正案,立法院秘書處出版,初版,1985年9月。
三、中文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1、André Lucas著,陳思廷譯,歐盟、法國法院近來著作權判決研究─以數位環境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第273期,頁246-255,2018年2月。
2、André Lucas著,陳思廷譯,2019年4月17日歐盟數位單一市場著作權指令頒布後之線上內容分享服務業者責任,月旦民商法雜誌,第68期,頁156-164,2020年6月。
3、王立達、陳師敏,專利間接侵權之制度規範:我國判決實證研究與法制建議,科技法學評論,第11卷第2期,頁41-86,2014年12月。
4、王怡蘋,著作權法關於網路服務提供者之民事免責規範,月旦法學雜誌,173期,頁25-41,2009年10月。
5、王怡蘋,論著作權法之間接侵害-從德國案例所獲之啟示,著作權法與商標法論文集,初版,頁253-296,2018年2月。
6、王怡蘋,過失造意與不作為侵權─評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1790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282期,頁171-178,2018年11月。
7、王怡蘋,著作財產權的保護與限制─從谷阿莫的「X分鐘看完XX電影」談起,月旦法學教室,第215期,頁74-80,2020年9月。
8、李治安,解構著作權法的損害賠償方程式:以著作財產權之侵害為中心,政大法學評論,124期,頁299-378,2011年12月。
9、李治安,失衡的承諾:著作權法責任避風港規範之立法政策評析,臺大法學論叢,43卷1期,頁143-207,2014年3月。
10、李治安,網路服務提供者民事免責事由之要件分析,國際比較下我國著作權法之總檢討(下冊),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頁451-490,2014年12月。
11、沈宗倫,對於我國著作權法關於網路服務提供者民事責任豁免立法之初步評析,中正財經法學,創刊號,頁257-298,2010年1月。
12、邱奕賢,專利權與著作權之交會—後Grokster時代美國著作權誘引侵權責任之發展及啟發,興大法學,第10期,頁127-183,2011年11月。
13、林利芝,責任避風港適用之研究—以學術網路為例,台灣法學雜誌,165期,頁11-42,2010年12月。
14、林利芝,權利消長 天平傾斜──探究「通知/取下」程序之平衡假象,月旦法學雜誌,第258期,頁39-60,2016年11月。
15、周伯翰,網路服務提供者免則條件之分析與檢討,法學新論,第25期,頁21-47,2010年8月。
16、姚信安,從美國法角度探討我國著作權民事間接侵權責任相類制度,中正財經法學,2期,頁139-201,2011年1月。
17、姚信安,論我國著作權網路服務提供者責任規範之發展與實踐,科技法學評論,8卷2期,167-218頁,2011年12月。
18、夏禾,網路交易平臺業者的商標侵權責任研究,智慧財產權月刊,第244期,50-90頁,2019年4月。
19、陳思廷,法國著作權網路侵權三振法制之解析,智慧財產權月刊,161期,頁32-48,2012年5月。
20、陳思廷,著作技術保護措施之互通性之法律研究,成大法學,第30期,頁105-149,2015年12月。
21、陳家駿,從我國訴訟實務觀點評P2P網路科技利用型態之著作權侵權議題,智慧財產權月刊,第104期,頁71-105,2007年8月。
22、陳新民,著作權的社會義務:由德國憲法學的角度檢驗智慧財產權的保障及其限制,臺大法學論叢,37卷4期,頁115-177,2008 年12月。
23、陳聰富,共同侵權責任之分擔:兼論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1790號民事判決,法令月刊,第64卷第1期,頁1-24,2013年1月。
24、郭戎晉,網路言論傳播中介者責任與其免責規範之研究-以美國通訊端正法實務發展爲中心,科技法律透析,第23卷第4期,頁20-44,2011年4月。
25、章忠信,網路服務提供者著作權侵害責任限制之立法思考與方向,律師雜誌,第347期,頁28-44,2008年8月。
26、章忠信,二○○九年新修正著作權法簡析—網路服務提供者之責任限制,月旦法學雜誌,173期,頁5-24,2009年9月。
27、黃宏全,消費者個人資訊隱私權——美國千禧年著作權法(DMCA)之啓發,法令月刊,61卷11期,頁67-80,2010年11月。
28、黃惠敏,安全港真的安全嗎?─從美國DMCA第512條安全港條款看我國網路服務提供者責任限制之設計,萬國法律,153期,頁2-13,2007年6月。
29、馮震宇,部落格也會侵害著作權?—網路服務提供者責任限制規範下的部落格責任,萬國法律,153期,頁14-26,2007年6月。
30、馮震宇,歐盟著作權指令體制與相關歐盟法院判決之研究,國際比較下我國著作權法之總檢討,頁491-543,2014年12月。
31、馮震宇,著作權間接侵權之適用──論智財法院104年度刑智上易字第82號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54期,頁35-43,2016年12月。
32、馮震宇,是保護權利還是限制發聲?審查、過濾、斷開連結歐盟的被和諧危機(一),能力雜誌,762期,頁102-108,2019年8月。
33、馮震宇,是保護權利還是限制發聲?審查、過濾、斷開連結歐盟的被和諧危機(二),能力雜誌,763期,頁102-108,2019年9月。
34、馮震宇,智慧財產權侵權類型與認定,月旦法學教室,第215期,頁56-65,2020年9月。
35、馮震宇、胡心蘭,從間接侵權責任論著作權法P2P責任立法之商榷,月旦法學雜誌,第151期,頁203-218,2007年12月。
36、葉志良,著作權法三振條款制度對著作權平衡保護的影響,資訊社會研究,22期,頁79-114,2012年1月。
37、楊宏暉,論專利權之間接侵害與競爭秩序之維護,公平交易季刊,第16卷第1期,頁95-151,2008年1月。
38、楊智傑,著作權濫用與不當使用之研究,公平交易季刊,20卷2期,頁1-64,2012年4月。
39、楊智傑,歐盟與德法網路平台假訊息責任立法比較與表意自由之保護──借鏡歐洲法院網路平台誹謗責任之判決,憲政時代季刊,第45卷第1期,頁43-106,2019年7月。
40、楊智傑,網路平台業者之責任與消費者保護之落實,台灣法學雜誌,387期,頁89-123,2020年3月。
41、鄭嘉逸,網路中介者的「合理」責任避風港義務—由美國最新發展簡評臺灣高等法院100年度上字第752號判決,科技法律透析,第32卷第3期,頁54-60,2020年3月。
42、劉孔中,如何利用網路平台提供者解決著作權全球授權的問題,月旦法學雜誌,第269期,頁90-104,2017年10月。
43、蔡岳勳、胡心蘭,論美國數位千禧年著作權法中反規避濫用原則之發展,科技法學評論,第4卷第1期,頁103-152,2007年4月。
44、蔡碩廷,網路服務提供者侵害著作權之民事責任,政大智慧財產評論,第15卷第1期,頁163-216,2018年2月。
45、賴文智、王文君,從美國SOPA看網路著作權侵害防制立法的困境,智慧財產權月刊,167期,頁6-32,2012年11月。
46、蕭郁溏、以比較法觀點規範網路服務提供者於防制性隱私內容外流之責任與義務,政大法學評論,154期,頁151-237,2018年9月。
47、鍾禛,論國家對於假消息之管制模式及其規範分析:國際宣言與比較法的觀點,憲政時代,43卷3期,頁425-476,2018年1月。
四、中文學位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1、李維峻,網路資訊儲存服務提供者著作權侵權免責事由之探討—以美國Viacom Int’l, Inc. v. YouTube, Inc.案為中心,國立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7月。
2、張中愷,比較法觀點論我國網路服務提供者著作權間接責任及責任限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2014年7月。
3、覃思嘉,從美國專利法及著作權法之間接侵權責任論我國著作權法間接侵權責任之建構,東海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9年7月。
4、葉又華,美國著作權法間接侵害責任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1月。
5、蔡仁傑,著作權法反規避條款中相容性問題之法律研究,世新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6、盧怡伶,網路服務提供者之著作權侵害責任,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8月。
五、中文其他資料(依內容發表時間排序)
1、章忠信,世界著作權公約簡介,2002年3月20日,http://www.copyrightnote.org/ArticleContent.aspx?ID=54&aid=2264(最後瀏覽日期:2021年6月21日)。
2、章忠信,伯恩公約簡介,2003年5月30日,http://www.copyrightnote.org/ArticleContent.aspx?ID=54&aid=2263(最後瀏覽日期:2021年6月21日)。
3、林朝億,「悲慘世界」音樂原作者公司致函 盼勿侵權,新頭殼新聞網,2013年8月17日,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3-08-17/39282(最後瀏覽日期:2021年6月21日)。
4、Yahoo新聞,激勵人心的社運歌曲,島嶼天光網友最愛,Yahoo新聞網,2014年10月20日,https://tw.news.yahoo.com/%E6%BF%80%E5%8B%B5%E4%BA%BA%E5%BF%83%E7%9A%84%E7%A4%BE%E9%81%8B%E6%AD%8C%E6%9B%B2%EF%BC%8C%E5%B3%B6%E5%B6%BC%E5%A4%A9%E5%85%89%E7%B6%B2%E5%8F%8B%E6%9C%80%E6%84%9B-033747427.html(最後瀏覽日期:2021年6月21日)。
5、鄭仲嵐,太陽花學運兩週年:邁向新公民崛起社會,BBC中文網,2016年3月18日,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6/03/160318_taiwan_students_protest(最後瀏覽日期:2021年6月21日)。
6、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發言記錄,數位通訊傳播法(草案)第二次公聽會會議紀錄,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2017年2月23日,https://www.ncc.gov.tw/chinese/news_detail.aspx?site_content_sn=3883&sn_f=36989第一次發言(最後瀏覽日期:2021年6月21日)。
7、林睿康,網路世界規範只需介接 不用重新再來一套,台灣數位科技與政策協進會,2017年11月8日,https://digitaltaiwan.org/index.php/tech-policy/suggestion/item/38-2017-11-08-02-03-24,(最後瀏覽日期:2021年6月21日)。
8、立法院第9屆第4會期第11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政府提案第16178號,數位通訊傳播法草案總說明,2017年11月29日, https://lis.ly.gov.tw/lylgmeetc/lgmeetkm?.40b08C0000080010^00000000000000C01000000001101000330003e1e(最後瀏覽日期:2021年6月21日)。
9、陳鈺馥,政院:防制假訊息各式修法 13日院會將討論,自由時報,2018年12月9日,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637430(最後瀏覽日期:2021年6月21日)。
10、中央社編輯部,香港之路串起60公里人鏈 21萬人牽手相挺,中央通訊社,2019年8月24日,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908240043.aspx(最後瀏覽日期:2021年6月21日)。
11、報導者編輯部,香港反送中大事記:一張圖看香港人怒吼的285天,報導者,2019年11月26日,https://www.twreporter.org/a/hong-kong-extradition-law-events(最後瀏覽日期:2021年6月21日)。
12、陳曉莉,歐盟提出《數位服務法》與《數位市場法》來規範科技巨頭,iThome電腦報,2020年12月16日,https://www.ithome.com.tw/news/141699,(最後瀏覽日期:2021年6月21日)。
13、國際瞭望,歐盟的平臺管制野心:數位服務法與數位市場法,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21年1月29日,https://blog.twnic.tw/2021/01/29/16751/ (最後瀏覽日期:2021年6月30日)。
14、詹氏,從政治冷漠到狂熱:《捍衛民主》外的反送中大小事,聯合新聞網,2021年6月11日,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21080/5526123(最後瀏覽日期:2021年6月21日)。
貳、外文部分
一、外文專書
1、Jessica Litman, Digital Copyright : Protecti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on The Internet. Amherst, N.Y.: Prometheus Books (2001).
2、Marshall A. Leaffer, Understanding Copyright Law (2014).
3、Nimmer, David, Copyright: sacred text, technology, and the DMCA, The Hague; New York: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2003).
4、Stephen M. McJohn, Copyright Examples & Explanations (2009).
二、外文期刊
1、Cattleya M. Concepcion, Beyond the Lens of Lenz: Looking to Protect Fair Use During the Safe Harbor Process Under the DMCA, George Mason Law Review, Vol. 18, No. 1, pp.219-244, 2010.
2、Edward Lee, Decoding the DMCA Safe Harbors, Columbia Journal of Law and the Arts, Vol. 32, pp.233-278, 2009.
3、Hannibal Travis, Opting Out of the Interne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European Union: Copyright, Safe Harbors, and International Law, Notre Dame Law Review, Vol. 83, No. 4, pp.331-408, 2008.
4、Kalle Hynönen, No More Mere Conduit? Abandoning Net Neutrality and Its Possible Consequences on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s' Content Liability, Journal of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Vol. 16, Issue 1-2, pp.72-86, 2013.
5、Ke Steven Wan, Monopolistic Gatekeeper’ Vicarious Liability for Copyright Infringement, Regent University Law Review, Vol. 23, No. 1, pp.65-95, 2010.
6、Lucy H. Holmes, Making Waves in Statutory Safe Harbors: Reevaluating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s’ Liability for Third-party Content and Copyright Infringement, Roger Williams University School of Law, Vol. 7, Issue1, pp.215-245, 2001.
三、外文其他資料
1、The Manila Principles on Intermediary Liability Background Paper, May.30,2015, https://www.eff.org/files/2015/07/08/manila_principles_background_paper.pdf#page=19 (last visited Jun.29, 2021).
2、Adam Ostolski & Julia Reda, Link Taxes and Upload Filters Will Not Fix the Internet, GREEN EUROPEAN JOURNAL, Dec.17, 2018, https://www.greeneuropeanjournal.eu/link-taxes-and-upload-filters-will-not-fix-the-internet/(last visited Jun.29, 2021).
3、Rachel Montagnon and Joel Smith, L’Oréal v eBay: good news for brand owners, Jul.28, 2011, https://uk.practicallaw.thomsonreuters.com/9-507-0026?__lrTS=20200426215423264&transitionType=Default&contextData=(sc.Default)&firstPage=true (last visited Jun.29, 2021).
4、The Digital Services Act: ensuring a safe and accountable online environment, https://ec.europa.eu/info/strategy/priorities-2019-2024/europe-fit-digital-age/digital-services-act-ensuring-safe-and-accountable-online-environment_en (last visited Jun.30, 2021).
5、Proposal for a REGULATION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n a Single Market For Digital Services (Digital Services Act) and amending Directive 2000/31/EC, Dec.15, 2020, https://eur-lex.europa.eu/legal-content/en/TXT/?qid=1608117147218&uri=COM%3A2020%3A825%3AFIN (last visited Jun.30, 2021).
6、Margrethe Vestager, Vice-President: A Europe fit for the digital age, European Parliamentary Research Service, PE 640.171, at 6-7, Sep.2019, https://www.europarl.europa.eu/RegData/etudes/BRIE/2019/640171/EPRS_BRI(2019)640171_EN (last visited Jun.30, 2021).
7、EUROPEAN COMMISSION, REGULATION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n a Single Market For Digital Services (Digital Services Act) and amending Directive 2000/31/EC, Dec.15,2020, https://eur-lex.europa.eu/legal-content/en/TXT/?qid=1608117147218&uri=COM%3A2020%3A825%3AFIN (last visited Jun.30,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