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林秋萍 Lin, Chiu-ping |
|---|---|
| 論文名稱: |
民間參與大學學生宿舍BOT計畫問題研究 The Study of the Private Participation in BOT the Dormitories of Public Universities |
| 指導教授: |
陳耀光
Chen, Yaw Kuang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規劃與設計學院 - 建築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on the job class) |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 畢業學年度: | 95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06 |
| 中文關鍵詞: | 學生宿舍 、PFI 、BOT |
| 外文關鍵詞: | 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 dormitory, Build Operate Transfer |
| 相關次數: | 點閱:110 下載:0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民間參與的公共建設類型中學生宿舍是屬於工程技術單純,開發項目單一,營運收入穩定,風險最低的公共建設類型案件之一,但已簽約正在執行中的學生宿舍BOT案陸續因專案融資問題、行政審查程序問題而造成工程延遲的困境,本論文主要探討執行過程中產生的問題並探究發生的原因,提出解決的建議。
本研究主要內容包括第一、二章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及相關理論文獻之回顧。第三章探討大學學生宿舍的主要功能及學生宿舍對於大學生的生活文化教育的影響,對於國內高等教育校院數快速增加,使得原本就不足的學生宿舍問題更加突顯;並引用英國PFI模式的文教設施案例作分析。第四章針對國內民間參與大學學生宿舍BOT案例的資料蒐集,透過深度訪談問題的彙整,探討推案不順利因素與發生的關鍵問題。第五章提出對於學生宿舍BOT案的改進研議及國內學生宿舍採PFI模式的作法。第六章為綜合以上各章節之分析結果得出結論,提出相關建議。
綜合以上研究結果,獲致以下結論:
一、以民間角度評估民間參與學生宿舍BOT計畫的適宜性,民間以財務效益為目標,增加的是商業設施講求的是坪效,社群性、文化性的溝通空間將被以追求股東報酬率的空間所取代,以政府角度評估的PFI模式可以回歸學校教育的本質。
二、發行乙種公債,取得最低資金成本,國內學生宿舍BOT案執行不順利者,大部分是自償能力不佳的學校,長期而言,期待教育部就各國立大學校院學生宿舍之需求進行整合,統一發行乙種公債籌措資金,應可提供學校另一爭取較低資金成本的管道。
三、考量採用民間參與學生宿舍「PFI」模式,由政府付費取得民間公共設施服務,解決自償能力不佳的學生宿舍問題,可充分利用民間資金與經營效率,以服務績效與付款機制連結,提高民間機構的營運品質,學校也擁有較高的自主權。
四、主辦機關以正面的思考方式來看促參案的履約管理,自償性案件著重於進度控管與監督品質系統之正常運作,不必過度引申增加特許公司履約困難度。
The type of the private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construction of the dormitory is that the engineering and development is simple, operate income steadily, the risk is the lowest to the type of public construction. But the predicament causing the project schedule delay because the project finance problem, administration examine problem of the procedure successively of BOT in dormitory that has already contracted while carrying out. This thesis is to probe into the carrying out project of the key point to cause problem and offer the suggestion of solving.
The major contents of this thesis include: The chart one and two are declared the motive and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and review the relative literatures. The chart three is to discuss the function of the dormitory and the influence of life culture on education to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The fast increasing of higher education school make the problem of the dormitory not enough is apparent. Quote the British PFI model cases to analysis in education facility. Chart four collect the private participation BOT in public construction of the university dormitory cases.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 collect the cause of project not smooth going problem. Chart five is to recommend BOT in dormitory improvement and to recommend a way for the private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construction of the university dormitory. Chart six draw the conclusion for the analysis result of synthesizing the above every charter, propose relevant suggestion.
Concluded the above research results, there are some conclusions mentioned below:
1. Is that proper for propose of evaluate the private participation BOT in public construction of the university dormitory? The private is regard for financial benefit, which is increasing commercial facilities and focus on the floor-area benefit. Communicate with spaces for sociality and culture will be replaced in order to get the shareholder’s rate of return. The PFI model evaluate in terms of government can return to education propose.
2. Public offering bonds of second obtain the minimum capitalized cost. There are not smooth going projects of the BOT in the university dormitory most of them are inadequate self-financing. For the long term, expect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tegrated the need of all university dormitories and to unite public offering bonds of second to obtain capital that can offer lower capitalized cost.
3. Adopt the PFI model in private participation in the university dormitory to solve problem of the inadequate self-financing of dormitories, the government may acquire the public services by paying consideration to the private sector and to take advantage of private sector capital and efficiency. In order to add the quality of operation, the performance is linked payment system, also the university own higher decision-making power.
4. The government may take positive thinking on the private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construction of contract management, the self-financing project focus on schedule control and supervision quality systems of normal function. Government does not add the difficult of project management to the BOT franchisee.
A.研究報告及期刊
A1. 富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國立嘉義大學學生宿舍BOT案」可行性評估報告書,2007年。
A2. 富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國立彰師大寶山校區學生宿舍BOT案」可行性評估、先期計畫報告書,2007年。
A3. 財團法人中華顧問工程司,「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推動議題改進之研究-加強促參案件履約管理機制」,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研究報告274,2006年。
A4. 劉原吉等,「民間自行規劃申請參與公共建設案件之經驗分享」-以國立台灣大學學生宿舍BOT案為例,營建管理季刊2006年春季號第66期。
A5. 環宇法律事務所,「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推動議題改進之研究-政府如何獲取長期公共服務」,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研究報告273,2006年。
A6. 太子建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國立台灣大學長興街暨水源校區學生宿舍」投資計畫書,2005年。
A7. 富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國立東華大學學生宿舍BOT案」服務建議書,2005年。
A8. 郭斯傑、王寶玲、張倩瑜、邱必洙,「促參案件履約階段執行經驗調查與建議」,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05年。
A9. 陳明燦、張蔚宏,「我國促參法下BOT之法制分析:以公私協力觀點為基礎」,公平交易季刊,第13卷第2期(2005/04),頁41~75。
A10.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台東大學民間參與興建經營學生宿舍餐飲中心」可行性評估、先期計畫報告書,2004年。
A11. 太子建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國立成功大學校友會館及學生宿舍案」投資計畫書,2003年。
A12. 中銀財務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民間參與公共建設融資風險之相關研究」,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研究報告197,2003年。
A13. 財團法人台灣營建研究院、商鼎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民間參與公共建設國際案例分析」,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研究報告224,2003年。
A14. 鼎漢國際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民間參與公共建設可行性評估及先期規劃作業手冊」,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研究報告157,2003年。
A15 雷憶瑜、蔡毓貞律師,「台商與外商於民間自行規劃申請參與公共建設模式下之合作關係」,Winkler Partners 2002 。
A16. 陳耀光,「我國公共建築工程採用BOT模式興建執行機制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2002年。
A17. 中華民國運輸學會,「研擬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整體作業手冊」,2001年。
A18. 諮群企業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民間參與公共建設財務評估模式規劃」,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研究報告140,2001年。
A19. 陳煌銘,「民營化基礎建設計畫投資與風險之策略管理」,1998年。
A20. 王寶玲,「淺談民間自行規劃BOO/BOT案」。
B.書籍
B1.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令彙編」,2006年。
B2. 金耀基,「大學之理念」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B3. 鄧家駒,「風險管理」華泰文化事業公司,2000年。
B4. 劉憶如、王文宇、黃玉霖,「BOT三贏策略」,商鼎顧問,台北,1999年。
C.論文
C1 陳博亮,「專案融資計畫財務可行性及風險評估模式之建構-以台灣高鐵計畫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經營管理組,2006碩士論文。
C2 胡攸印,「台灣、日本民間參與公共建設制度之比較研究」,國立屏東商業技學院,不動產經營所,2005碩士論文。
C3 陳福全,「民間參與政府規劃BOT案件潛在問題之探討」,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2004碩士論文。
C4 郭曜逵,「台灣大專生住宿問題:從租賃住宅市場與學校宿舍供應探討其政策含意」,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2003碩士論文。
C5 莊芸婷,「國立大學校園建設融資方式之探討-BOT模式以及貸款模式之比較」,國立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2002碩士論文。
C6 徐浚宜,「民間參與興建及經營公立大學學生宿舍之可行性研究-以國立成功大學學生宿舍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2002碩士論文。
C7 俞國珠,「大學校院學生宿舍興建有關籌資模式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2001碩士論文。
C8 鄭珉芳,「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投資契約風險分擔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2001年碩士論文。
C9 康照宗,「談判群體之風險衡量模式-以民間參與公共建設計畫為例」,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2000博士論文。
C10 林芸湘,「BOT特許合約相關條款之初步研究:以特許權、履約保證、保險、爭議處理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1999碩士論文。
C11 吳貞慧,「BOT模式暨風險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學研究所,1999碩士論文。
C12 王國讚,「國立大學校園建設運用BOT模式之初步研究-以國立台灣大學學生宿舍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1998碩士論文。
C13 黃俊富,「BOT模式特許權合約之風險管理與資金籌措之研究---以台灣投資環境為例」,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系1998年碩士論文。
C14 邱聰勳,「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律問題之研究-以BOT模式為例」,國防管理學院,法律學研究所,1998碩士論文。
C15 王保章,「BOT模式特許權合約與風險管理之研究-以民間機構之觀點」,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1996碩士論文。
D.國外文獻
D1. Mohamed M. Askar and Ahmed A. Gab-Allah "Problems Facing Parties Involved in Build, Operate, and Transport Projects in Egypt"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 , Vol 18, No.4, October 1 , (2002)
D2. C Walker and A J Smith “Privatized infrastructure:the Build Operate Transfer approach",Thomas Telford books,1995.
D3. Robert L. K. Tiong “Risk And Guarantees In BOT Tender”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Vol 121, No.2, June, (1995)
校內:2106-08-14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