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翁以欣 Eng, Yi-Shin |
|---|---|
| 論文名稱: |
台灣建材碳足跡資料庫盤查方法之研究 A Study on Inventory Methods of Carbon Footprint Database of Building Materials in Taiwan |
| 指導教授: |
林憲德
Lin, Hsien-Te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規劃與設計學院 - 建築學系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 畢業學年度: | 103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45 |
| 中文關鍵詞: | 基礎建材碳足跡資料庫 、CO2排放量 、PAS 2050 、SimaPro生命週期軟體 |
| 外文關鍵詞: | Building materials carbon footprint database, CO2 emissions, PAS 2050, SimaPro, Life Cycle Assessment tool |
| 相關次數: | 點閱:164 下載:40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因應地球暖化危機,近年來二氧化碳議題備受關注,國際間於1997年通過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並擬定京都議定書管制各國溫室氣體排放量,而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亦在2007年發表第四次氣候變遷評估報告書中總結全球暖化可歸咎於人類行為所造成。在面對國際間積極推動溫室氣體減量趨勢下,我國政府為使國內產業及早因應氣候變遷及溫室氣體管制可能帶來的影響,逐步著手於碳揭露與碳盤查等工作,如行政院環保署從2010年公告我國「產品與服務碳足跡計算指引」推動業界產品計算碳足跡。有鑑於台灣建築產業相關之CO2排放比例約佔全國各產業總排放量的三成左右,過去針對建築物生命週期二氧化碳排放量評估的研究,從建材生產、運輸、營建、日常使用、拆除廢棄等階段目前已有統合之研究成果。
本研究為使資料庫能與國際接軌,參考並遵循碳足跡量化國際標準PAS2050,並利用目前國際間廣泛採用的其他生命週期軟體SimaPro資料庫建置的架構,由原本既有的生產與成品運輸階段再新增原料之來源,建立符合碳足跡完整的B2B (Business to Business)邊界完整的本土建材碳足跡資料庫,同時也全面更新化石燃料熱值、國內電力係數、交通部統計資料等舊有的排放係數。本研究在完成資料庫建置後後續檢討各類建材的CO2排放結果,歸納以下幾個重點為本研究資料庫目前的成果,包含本土建材資料庫數據透明化、公開的計算流程且數據品質大部分為初級數據、資料庫建材選擇多元且具實用性,最重要的為數據藉由第三方單位係數驗證與檢討數據之可比性,以確保本土資料庫的可信度。同時分析國外資料庫在選取資料上的問題,並針對雙方數據上的差異做出合理的推斷,如各國能源結構的差異、製程投入原料配比的不同、產品規格說明不清楚、資料庫設定邊界不同等情形,突顯出本土資料庫之必要性。
本研究資料庫盼能在未來應用於其他二次加工建材資料庫的建立,亦可協助企業主動進行生產產品的碳揭露,其衝擊不僅是減少建材產品的碳足跡,亦能為未來低碳環境盡一份心力,從建材生產開始對建築物生命週期做更全面的考量,讓使用者逐漸重視環保課題,共同邁向環保、低碳的環境。
The issues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has been highlighted in response to the crisis of global warming recently. Under the internationalized pressure, Taiwan’s government EPA has putting more effort on Carbon Footprint of Products (CFP) System assessed in 2010. It was known that the proportion of CO2 emissions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accounted for thirty percent of all various industries. In line with reasons as above, a localized building materials database refer to guidelines of PAS 2050 is needed. The study aims to fulfill addition of new CO2 emission data from raw building materials, and a comprehensive update on various emission coefficients, including coefficients of fossil fuels, power, transportation statistic etc. The main study objects have been classified into steel, cements, ceramic, wood, glass, aluminum, copper and plastic items. A calculation of carbon footprint value in line with B2B (Business to Business) border is the core of study, as B2B includes four stages which are raw materials mining stage, transportation of raw materials stage, producing stage and transportation of end products stage. The study use SimaPro, a world’s leading LCA tool in searching coefficient by components of raw materials, thus revealing a complete B2B carbon footprint database. Hence sum up the necessity of localized database compared to non-local database as their difference in energy structure, proportion of raw materials during production, unclear product specifications, the borders of database etc.
中文文獻
[1] 洪億萬,建築工程估價學,大中國圖書公司,1970.1
[2] 黃依典,建築材料學,科教圖書出版社,1981.2
[3] 陳正鈞,建築材料適用性分析和施工法之配合,詹氏書局,1986
[4] 劉漢卿,建築生命周期能源消費與溫室氣體排放量分析,1994
[5] 楊旭照,建築物之耗能與環境衝擊分析,1996
[6] 張又升,建築物生命週期CO2減量評估,2002
[7] 歐文生,住宅及辦公建築室內裝修CO2減量評估,2004
[8] 趙又嬋,百貨公司室內裝修生命週期CO2排放量評估,2004
[9] 曾正雄,公寓住宅設備管線CO2排放量評估,2006
[10] 王育忠,建築空調設備生命週期CO2排放量評估,2007
[11] 陳新欣,辦公大樓設備管線CO2排放量評估,2007
[12] 陳彥深,低CO2排放量建築設計策略與構法之研究,2009
[13] 林士豪,辦公建築低碳構造單元之研究-以不同結構體為例,2010
[14] 張惇涵,舊建築再利用二氧化碳減量效益之研究,2012
[15] 王琬舒,PAS2050碳足跡標準規範之永續產品設計研發節能效益分析與評估,大葉大學設計暨藝術學院碩士班,2009
[16] 葉欣誠,地球暖化怎麼辦? : 請看「京都議定書」的退燒妙方,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2006
[17] 王彬墀、李育明、陳秋楊,PAS 2050產品與服務生命週期溫室氣體排放評估規範之探討,永續性產品與產業管理研討會論文集,2009
[18] 經濟部工業局一百年度專案計畫期末執行成果報告《製造業產品碳足跡輔導與推廣計畫》,經濟部工業局,2011
[19] 溫奕興、陳家豪,“產品生命週期之簡化評估流程與資料庫研究,” 2011永續性產品與產業管理研討會,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2011
[20] 李育明,國內推動生命週期評估應用之回顧與展望,工安環保報導,No. 15,第11-13頁,2003
[21] 2008 鋼鐵年鑑
[22] 98年度鋼鐵業原物料耗用通常水準調查報告,財政部高雄國稅局
[23] 98年度塑膠製造業原物料耗用通常水準調查報告
[24] 王慧茹,第三類產品環境宣告差異性比較研究-以TFT-LCD產品模組為例,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25] 曾婉如,全球廢鋼市場供需分析,金屬中心,2010
[26] 林秀貞,國際油價波動對重要營建材料成本影響之研究-以鋼筋、水泥、砂石、瀝青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碩士論文,2007
[27] 陳娣螢,水泥及其製品製造業基本資料,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研究分析報告,2012
[28] 陳娣螢,預拌混凝土製造業基本資料製,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研究分析報告,2012
[29] 馮炳勳,台灣水泥業因應二氧化碳排放減量策略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碩博士論文,2006
[30] 沈良驊,玻璃製造法,華聯出版: :五洲發行,1972
[31] 101年度交通部運輸政策白皮書
[32] 上官方欽、張春霞、胡長慶等,中國鋼鐵工業的CO2排放估算,中國冶金,20(5):37-42,2010
[33] 王松永、塗三賢,木質建築物在CO2減量與碳貯存之貢獻,森林經營對二氧化碳吸存之貢獻研討會論文集,2005
[34] 美国废料回收工业协会 (ISRI) 废料年鉴,2012
[35] 王松永、蔡明哲,木材利用對減緩二氧化碳排放之貢獻,全球變遷通訊雜誌第六十一期,2009
[36] 梁景誌,碳足跡之個案研究-以再生廢玻璃砂取代石英砂做為環氧樹脂塗料,逢甲大學工業工程與系統管理學研究所,2011
書籍
[1] Sonia Labatt、Rodney R. White,吳國卿譯,碳交易:氣候變遷的市場解決方案,財信出版有限公司,2008
[2] William McDonough 、Michael Braungart,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譯,從搖籃到搖籃:綠色經濟的設計提案,野人文化出版,2008
[3] Daniel C. Esty、Andrew S.Winston,洪慧芳譯,綠色商機:環保節能讓企業賺聰明財,財信出版有限公司,2007
[4] Mathis Wackernagel、William E. Rees,李永展、李欽漢譯,生態足跡:減低人類對地球的衝擊,創興出版有限公司,2000
[5] 葉欣誠,地球暖化怎麼辦? : 請看「京都議定書」的退燒妙方,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2006
[6] 高新發,德菲法/設計研究方法,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pp.237-252,2006
[7] 杜瑞澤,產品永續設計/綠色設計理論與實務,亞太出版社,2002
[8]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綠色設計白皮書,2002
手冊
[1] 日本碳足跡標準規範,2008
[2] 行政院環保署,產品與服務碳足跡計算索引,2010
[3] 經濟部能源局,能源科技研究發展白皮書,2007
[4]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邁向二十一世紀:環境與能源研討會,1998
[5] 經濟部能源局,能源產業溫室氣體盤查技術手冊( 第二版),2008年12月
[6] 經濟部工業局,工業溫室氣體排放量自願性盤查登錄與減量指引,2005年
[7] 經濟部工業局,工業溫室氣體盤查減量宣導手冊,2004年6月
[8] 經濟部工業局,溫室氣體行業減量彙編,2004年
[9] BSI British Standards, Guide to PAS 2050, How to assess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goods and services , 2008
[10] BSI British Standards, PUBLICLY AVAILABLE SPECIFICATION -PAS 2050:2008 , Specification for the assessment of the life cycl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of goods and services, 2008
[11] Greenhouse Gas Protocol Initiative, New Guidelines for Productand Supply Chain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08
網站
[1] 歐盟聯合研究中心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http://lct.jrc.ec.europa.eu/assessment/projects)
[2] 經濟部工研院製造業產品碳足跡資訊專區。(http://www.idbcfp.org.tw)
[3] 行政院環保署。(http://cfp.epa.gov.tw/carbon/defaultPage.aspx)
[4] 能源產業溫室氣體資訊中心。 (http://eigic.estc.tw)
[5] 國家溫室氣體登錄平台。(http://www.ghgregistry.tw/index.aspx)
[6] 經濟部能源局網站。 (http://www.moeaboe.gov.tw)
[7] 產業溫室體資訊網。(http://www.ctciestc.org.tw/iggic)
[8] The Greenhouse Gas Protocol。(http://www.ghgprotocol.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