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景棠
Zhang, Jing-Tang
論文名稱: 臺南歷史街區老屋再利用為商業使用之影響因素探討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Reused Old House in Tainan Historical Districts: A Case Study of Commercial Use of the Old Houses
指導教授: 曾憲嫻
Cheng, Hsien-Hs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規劃與設計學院 - 都市計劃學系
Department of Urban Planning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4
中文關鍵詞: 老屋再利用影響因素臺南歷史街區
外文關鍵詞: reused old houses, selection factor, Tainan historical districts, hedonic price model
相關次數: 點閱:257下載:1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臺南市發展至今,留存了許多老屋建築,形成臺南市歷史街區氛圍的基調,許多人將經營老屋視為一種熱潮或流行,另一方面老屋拆除的作業亦不斷進行中,這顯示出現階段台南的老屋正處於天平的兩端-詢問度高卻又不斷被拆除,這樣的背景下老屋再利用為商業使用是近期最常見的運用方式。
    研究動機為了解老屋再利用為商業使用之影響因素探討,欲打破過去研究多受限於特定區域或街道,本研究透過特徵價格法並以整體歷史街區進行探討,並從老屋與一般環境、建築屬性以及歷史環境三個面向進行探討。
    研究成果顯示,與過去的研究成果相較下,印證多數過去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著些許的差異,業者仍會考量一般的選址因素,且符合店址選擇的觀點,此外可發現影響因素依重要程度依序為老屋與歷史環境、一般環境以及建築屬性,而在量化方法與質性方法的交叉運用下可發現業者最在意的仍是房租價格的高低,在許多的討論中可發現業者會在避免租金太高的前提之下選擇適當位置的老屋進行再利用,使得最終呈現出一種折衷的結果。

    It’s retained lots of old house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ainan city and it becomes the basic atmosphere of Tainan Historical Districts. Many people consider operating the old houses as popularity, but the old houses continued to being destroyed on the other hand. Reused old house in commercial use is the most common way in the context.
    The research motive is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reused old houses. It tries to break the limit of the past. It studies with the method of Hedonic Price model and discusses in three dimensions, old house and general environment, building properties and historical environment.
    Comparing with the past research it could prove most of the research but it still has a little different. The proprietors will consider the normal shop sites' selection factors and it is in line with the views of shop sites' selection. In addition, it could find that the dimensions of factors can rank by importance, old house and historical environment, general environment and building properties. Through cross-comparison with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the proprietors most concern the rent. The result will be a compromise because the proprietors want to avoid higher pric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動機及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及流程 5 第二章 文獻回顧 7 第一節 老屋再利用 7 第二節 歷史街區 13 第三節 店址選擇 17 第四節 特徵價格法 19 第五節 小結 22 第三章 實證基地分析 23 第一節 台南府城歷史發展歷程 23 第二節 台南老屋再利用的相關計畫 25 第三節 台南府城歷史街區緣起及歷史資源分佈 27 第四章 研究設計 38 第一節 研究假設 38 第二節 研究方法 42 第五章 實證分析 54 第一節 變數敘述性統計 54 第二節 迴歸分析 62 第三節 訪談結果 81 第四節 綜合討論 94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03 第一節 結論 103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 105 參考文獻 106 附錄一、再利用老屋清冊 110 附錄二、訪談紀錄 113 附錄三、各變數皮爾森相關係數表 140

    外文文獻
    1. B. Curtis Eaton and Richard G. Lipsey (1975), The Principle of Minimum Differentiation Reconsidered: Some New Developments in theTheory of Spatial Competition,OXFORD JOURNALS,42(1),27-49.
    2. Hao Huang and Li Yin. (2015),Creating sustainable urban built environments: An application of hedonic house price models in Wuhan, China,Journal of Housing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 30,219-235.
    3. Kelvin J. Lancaster. (1996),A New Approach to Consumer Theor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74(2),132-157.
    4. Sherwin Rosen. (1974),Hedonic Prices and Implicit Markets: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in Pure Competi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82(1),34-55.
    5. Shipley. R.(2004),Townscape heritage initiatives evaluation: methodology for assess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Heritage Lottery Fund projects in the United Kingdom,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C Government and Policy,22(4) ,523-542.
    6. Tabachnick, Barbara G. & Fidell, Linda S. (2007). Using Multivariate Statistics(4th ED). Needham Heights, MA:Allyn and Bacon.
    7. Timothy J. Fik, David C. Ling and Gordon F. Mulligan. (2003),Modeling Spatial Variation in Housing Prices: A Variable Interaction Approach,REAL ESTATE ECONOMICS,31(4),623-646.
    8. Wilkes, Joseph A.(ed.)(1988). Encyclopedia of Architecture, Design Engineering & Construction.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中文文獻
    1. 于健及魏棋(2013)。 影響民宿訂價特徵因素之研究-以宜蘭縣為例。管理資訊計算,2(1),176-186。
    2. 方思文(2015).臺南市中西區老屋再利用現象之初探-1994至2013年.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3. 王正忠(2013).應用模糊德爾菲法於運動酒吧展店區位選擇因素之探討‧真理大學運動知識學報,7(10),15-32 。
    4. 王景慧、阮儀三及王林(1999).《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理論與規劃》(初版,75-104 頁).上海市.同濟大學出版社。
    5. 王智暘(2015).探討老屋活化內涵及影響遊客重遊意願之關鍵因素.臺南市.南台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6. 王瑋琳(2013).民間老屋活化作為藝文空間之發展現象─以臺南市中西區之空間為例.桃園市.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藝術管理碩士班碩士論文。
    7. 王壽來 (2011)。歷史街區與聚落的保存活化方法.台中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
    8. 石豐宇(2015).都市經濟學.課程講義。
    9. 吳綱立、趙又嬋及郭幸萍.歷史性街區生活環境活化影響因子之研究---以台南市府中街街區為例‧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區域科學學會、地區發展學會二○○五聯合年會暨論文研討會,2005。
    10. 吳綱立及郭幸萍(2005).歷史建築再利用招商影響因子之研究‧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十七屆第二次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1388-1395。
    11. 李佩芸(2012).遊客懷舊情緒、幸福感與地方依附之相關研究:以臺南老屋為例.臺南市.南台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12. 李雄飛(1991)。城市規劃與古建築保護。台北市:斯坦出版有限公司。
    13. 周泰華及杜富燕(2007).《零售管理概論》(初版,118-138 頁).台北市.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4. 周菊香(1992)。府城今昔。臺南市:臺南市政府。
    15. 林岡立(2003).咖啡連鎖店消費者行為、區位及建築屬性偏好之研究.台中市.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系碩士論文。
    16. 林俊宇(2014)。臺南市市街田野調查─時空變遷下的「變」與「不變」。《師大臺灣史學報》,7,147-160。
    17. 林雅君(2011).探討老屋再利用之空間改造策略與社會現象意義:以臺南「老屋欣力」之案例為例.臺南市.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18. 林禎家及張佑川(2006).台北捷運地下街店舖租金分析-特徵價格法之應用‧建築與規劃學報,7(1),47-69 。
    19. 胡志平(2005)。新竹科學園區設置之環境風險認知分析與價值評估。建築與規劃學報,6(1),63-80。
    20. 馬以工(1983).《歷史建築》.台北市.北屋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1. 高泉哲及黎驥文(2013).便利商店選址特性分析以新竹市為例‧地理資訊系統季刊,7(4),25-28 。
    22. 《高雄地區歷史性建築再利用之研究分析》,高雄市建築師公會,1994 。
    23. 梅明德、許御衡、邱玉文及蔡靜慧(2009).運用地理資訊系統輔助連鎖式商店開設位址評選‧地理資訊系統季刊,3(2),21-31 。
    24. 郭宇軍(2015).有故事的旅店和旅店的故事:老屋改建作為旅宿業經營.高雄餐旅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5. 陳世明(2015).生活環境特論.課程講義。
    26. 陳建豐、洪丞慶、薛文欣及劉慧婷(2005).永續觀念下台灣歷史街區保存的空間要素‧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十七屆第二次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773-777。
    27. 陳章端(2009).運用地理加權迴歸模型探討都市公園之鄰里效應.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博士論文。
    28. 陳慶樑及林松輝(2004).《零售管理-連鎖店鋪之理論實務與技術》(初版,75-104 頁).台北縣.高立圖書有限公司。
    29. 傅朝卿(1995).《台南市日據時期歷史性建築》.台南市.台南市政府。
    30. 傅朝卿(1996).《光復後台南市現代建築》.台南市.台南市政府。
    31. 曾啟書(2012).小型個性化咖啡店的商店印象與顧客價值之相關性研究-以臺南市老屋咖啡店為例.高雄餐旅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2. 曾憲嫻、陳廣武及楊少瑜(2006)。歷史保存區景觀管制之研究-從英國的城鎮景觀思潮及制度發展來探討。規劃學報,33,61-76。
    33. 曾憲嫻(2013)。台南舊市中心空間再生之研究:由街區結構和文化再生之觀點。都市與計劃,40(3),267-286。
    34. 曾憲嫻(2016).歷史環境再生特論.課程講義。
    35. 黃宜瑜、劉文燦、楊雅君.體驗經濟對民宿價格影響之研究-特徵價格法之應用‧2012第14屆休閒、遊憩、觀光學術研討會暨國際論壇,2012。
    36. 黃淑俐.一個居住時代的結束 : 以臺南老屋欣力現象造成的偽居住經驗為例‧南台灣社會發展研討會,2014。
    37. 黃璽恩(1999).台南市歷史街區保存與再發展之研究-以水仙宮所在街區為例.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38. 黃鵬達(2011).選址作業模式之研究-以連鎖早餐店為例.新北市.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39. 塗芳岳(2004).歷史街區保存規範之研究-以大稻埕及鹿港保存區為力.台北市.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40. 楊志中、祝國忠及林文晟(2010).競爭型連鎖商店之最佳化選址模式‧清雲學報,30(3),93-112 。
    41. 董品筠(2014).台南市舊建築物轉型為商業空間之探討.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2. 詹謹菱(2014).臺南府城老屋新生之氛圍空間研究.台中市.東海建築系城鄉規劃與研究組碩士論文。
    43. 鄒克萬、鄭皓騰、郭幸福及楊宗名(2013).應用空間特徵價格模型評估高速鐵路對土地價格影響之時空特性-以臺灣高鐵為例‧建築與規劃學報,14(1),47-66 。
    44. 《臺南市歷史空間再造調查研究計畫-「老屋欣力」系列活動經驗暨行動策略建議》,古都基金會,2012 。
    45. 臺南市歷史街區振興自治條例(民101年7月11日)。
    46. 臺南市歷史街區振興補助辦法(民102年6月27日)。
    47. 蔡夙涵(2016).以創意群聚觀點探討歷史老屋轉用之研究-以台南市新美街與民權路周邊為例.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48. 蔡紀眉(2012).街角游擊戰 :水泥叢林下的老屋再生新趨勢.台北市.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深度報導碩士論文。
    49. 蔡穎青(2012).臺南市舊城歷史區域中的老屋經營之研究.臺南市.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50. 顏世樺(民105年6月)。老屋熱潮值多少?老屋「欣力運動」催化下台南的經濟與文化價值新思維。《國內外文化產業訊息及趨勢分析雙月報》,6,27-32。
    51. 羅健宏(2015).臺南市老屋再利用使用者的行動分析.高雄市.中山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網路資料
    1. 105年度歷史老屋與歷史街區教育推廣補助計畫官方網站。http://oldisgood.tainan.gov.tw/
    2. 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服務網。http://lvr.land.moi.gov.tw/homePage.action
    3. 台南市中西區戶政事務所。http://www.tnwcg.gov.tw/
    4. 台南市政府文化資產管理處。http://tmach-culture.tainan.gov.tw/asset/
    5. 台南市政府農業局-台南市愛樹一生一世資訊網。http://oldtree.tainan.gov.tw/
    6. 台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https://www.twtainan.net/
    7. 老屋欣力。http://www.fhccr.org.tw/home.htm

    無法下載圖示 校內:2020-08-30公開
    校外:不公開
    電子論文尚未授權公開,紙本請查館藏目錄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