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漢新
Chen, Han-Shin
論文名稱: 事故現場指揮官指揮決策最佳化之研究-以特殊重大火災為例
The Research of Optimal Commander’s Command Decision-Making on the Incident Scenario—Take the Extremely Severe Fire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 張益三
Chang, Yih-S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學院 - 工程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Engineering Management Graduate Program(on-the-job class)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1
中文關鍵詞: 決策最佳化模糊理論事故現場指揮體系標準作業程序
外文關鍵詞: Incident Command System (ICS), Optimal Decision Making,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 (SOP), Fuzzy Theory
相關次數: 點閱:101下載: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火災,經常伴隨著傾家蕩產的痛苦與生離死別的悲劇。這樣的慘痛代價,讓救災人員不斷思索著,如何能在瞬息萬變的現場做出最佳的指揮決策,來救援生命與減低衝擊。參酌國內外相關文獻、手冊及作業程序,儘管普遍有著流程化的明文規定,但總需要現場指揮官憑經驗援引、判斷及下達實施。針對火災成長的各個階段週期,也少見有融入戰術、發展預判與提供決策支援之參考。這樣的情形,讓救災人員很容易犯下見火就滅的流程錯覺,而忽略了類似救出人命、引導疏散等更重要的目標與搶救階段任務。
    本研究深入第一線消防救災單位,透過深度訪談、流程檢視與案例探討等方式,廣泛揣摩、分析相關災例,彙集任務達成指令及事故演繹時間特徵等,歸納建構出具體之指揮語意指令、時間序列模組與決策層級架構,並運用模糊專家問卷與多準則決策的評選方式,評估現場指揮官之戰術決策作為。經過軟體計算排序之後,得到時間序列各個階段,戰術方案的變動順序及達成水準,藉此,試圖建立起火災搶救之模組化指揮決策最佳方案。
    研究顯示,現場指揮官在事故演繹階段上的決策比重為:現場指揮作為>到達時之判斷處置>圖資提供及派遣作為>報案內容受理詢問>現場清點管轄交接的妥善等。而其中在「現場指揮作為」階段,優先決策方案依序為人命搜救>通風排煙>週界防護>侷限火勢>滅火攻擊>財物防救>殘火處理。這樣的結果告訴我們,不僅國內的救災應變體系、條文規範制訂、資訊建立整合等均有進步的空間,乃至第一線救災人員的技能訓練、觀念提昇、裝備充實與民眾自救知識的建立導正等,皆刻不容緩等待著我們一起來努力。
    透過實証探討方式,本研究發現,架構明確及語意指令簡潔流暢,是串起搶救成敗的重要本質;時間序列輔助分析與專家決策適時提供,則可以平衡過度偏重現場判斷的決策比重,適時給予指揮官最正確的資訊建議與最遠見的部署調度。未來,需逐步整合充實指揮決策知識庫,增強災害演繹預測、提供應變運算、變數記憶學習以及實務上的體系運作建立、動員演練執行等,我們樂見本研究能發揮成果,助益於搶救決策應變思維之研析。

    Fire often follows painful tragedies. Rescuers always think over how to make the best command decision on the fire scenario. Deliberating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levant documents, manuals and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 (SOPs), even though the process is proclaimed in writing, it still takes the commander’s experiences to enforce. There are seldom references about fire growing-up stages to incorporate advanced tactics, warning and decision- making. Such a situation, lets rescuers make mistakes very easily and leads to neglect some more important missions like saving and evacuating victims.
    Our research deeply went into fire-fighting stations, applying several ways to collect and analyze some related cases, linguistic command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ronometrics broadly. Inductive inferences the chronological serials (CSs) scale and decision hierarchy are constructed. Through the processes of fuzzy questionnaire, 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MCDM) and the software operational ranked the strategies. The priorities of fire commander’s decision factors are concluded as follows: on scene command > arriving judgement and dealing with > integrated information supplied and dispatching > fire callings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nd estimation > on scene check and hand over. The strategies in sequence of "on scene command" stages are: rescue lives>ventilation>protect surrounding>confine fires>extinguish fires>save properties>ruins clean up.The consequences indicate us that many mistakes remain, some actions haven’t taken yet and they must be improved very soon.
    By verifying some real incidents, it’s found that clear command hierarchy, succinct and smooth command linguistic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essences of mission success or failure. Chronological serial auxiliary analysis and an expert’s just in time decisions support can help balance the proportion of decision stages and offer a commander’s most correct information to deploy fire-fighting resources. In the future, we should combine and substantiate the command knowledge base, strengthen the calamity predictability, offer emergency operation feedback, parameter memory and study, build the trial systems and carry out exercise and drill...etc. We are appreciated that this research can dedicate its conclusion and benefit all emergency rescue decision- makings.

    摘要 Ⅰ Abstract Ⅱ 誌謝 Ⅲ 目錄 Ⅳ 表目錄 Ⅶ 圖目錄 Ⅸ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 4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8 第二章 相關文獻回顧探討 11 第一節 標準作業程序(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 SOP) 12 一、直轄市縣市消防機關火場指揮及搶救作業要點 13 二、火場情報蒐集及其優先次序 19 三、消防機關特殊重大火災標準作業程序 22 第二節 事故現場指揮體系(Incident Command System, ICS) 31 一、ICS之起源、發展及觀念 31 二、ICS之架構內涵及應用原則 34 第三節 決策制定與指揮決策之探討 40 一、決策制定 41 二、群體決策支援系統 46 三、消防決策—「火場指揮模式」之探討 47 第四節 多準則決策(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MCDM) 50 一、層級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AHP) 52 二、模糊層級分析法(Fuzzy AHP) 60 第五節 模糊理論 67 一、隸屬度函數(Membership Function) 67 二、模糊數排序(Fuzzy Ranking) 68 第三章 研究分析與最佳化模式建構 71 第一節 研究分析與問卷設計 72 一、文獻對照援引與建立決策語意指令 72 二、建立指揮決策層級分析架構 79 三、問卷設計、架構及模糊定義語意尺度 80 第二節 資料分析與數據產生 83 一、取得資料分析與解模糊化 83 二、決策軟體簡介及運算結果呈現 88 第三節 決策最佳化與模式建構 97 一、策略決策最佳化優先特徵說明 97 二、策略決策之時間序列最佳化 99 第四章 搶救案例驗證 101 第一節 案例概要及調查報告探討分析 102 一、火災概要 102 二、現場概要 103 三、現場搶救相關照片 103 四、○○公司調查報告 107 五、災後照片 108 第二節 決策最佳化模式評估實証案例 111 一、狀況了解判斷 111 二、現場情勢分析研判 112 三、戰術因應考量 113 四、實証案例與最佳化模式之比較分析 114 五、小結 116 第三節 災害擴大潛勢與因應對策模式探討 117 一、指揮調度階段 117 二、實証研究案例建築物分析階段 118 三、分析探討階段 12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22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25 參考文獻 127 附錄一 直轄市縣市消防機關火場指揮及搶救作業要點 134 附錄二 專家問卷 141 附錄三 專家問卷回收編號名冊 153 附錄四 專家問卷意見彙整表 155 附錄五 中英文縮寫對照 158

    一、中文
    1、內政部消防署(1995、2002),消防人員常年訓練實施規定,內政部消防署,中華民國84年7月28日台(八四)消暑教字第八四0二七二二號函頒。中華民國91年5月13日消暑教字第0910800087號函修正,臺北市。
    2、內政部消防署(1997),各級消防機關救災救護指揮中心作業規定,內政部消防署,中華民國86年4月8日台(八六)內消字第八六七六0六八號函頒,台北市。
    3、內政部消防署(2000),直轄市縣市消防機關火場指揮及搶救作業要點,內政部消防署,中華民國89年2月10日消署救字第八九F00六一號函頒。
    4、內政部消防署(2001),90年高樓火災兵棋推演報告書教材,內政部消防署,中華民國90年5月,台北市。
    5、內政部消防署(2002),修正直轄市縣市消防機關火場指揮及搶救作業要點,內政部消防署,中華民國91年10月29日消署救字第0九一00一六五五四號函修正,台北市。
    6、內政部消防署(2002),91年火場指揮大隊長戰術訓練班教材,內政部消防署,中華民國91年4月,台北市。
    7、內政部消防署(2004),火災案件紀錄表填表說明,內政部消防署,中華民國93年10月,台北市。
    8、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委託報告(2004),大型災害危機管理決策模擬兵棋推演體系建置之研究(單信瑜主持),中華民國93年12月,台北市。
    9、行政院 (中華民國94年修訂版),財物標準分類,中華民國94年8月26日院授主會三字第0940006687號函修正。
    10、李允中、王小璠、蘇木春(2003),模糊理論及其應用,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市。
    11、李俊民譯(2003),決策支援系統,華泰文化事業公司,第二版,第64頁、第104頁,台北市。
    12、李建億(2005),矽甲烷爆炸事故,○○公司研討會投影片資料,○○股份有限公司○部科學園區分公司,第103、104頁,○○縣。
    13、阮亨中、吳柏林等合著(2000),模糊數學與統計應用,俊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初版,台北市。
    14、汪仲祥(2003),模糊層級分析法應用於IC產業政策選取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15、巫沛倉、郭宜華、陳月香(2002),模糊決策分析應用於電子產業之選股策略,商管科技季刊,第三卷,第二期,第111~133頁,台北市。
    16、沈子勝(1995),公共場所火災避難現況調查分析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初版,第25~26頁,龜山,桃園縣。
    17、沈子勝、吳品蓉等(2006),高層建築物火災搶救SOP之探討—以金莎大樓火災搶救為例,災害防救學報,第七期,第14~15頁,中央警察大學,桃園縣。
    18、林元祥(2004),住宅建築物火災財物損失影響因素之分析與危險指標之建立,風險管理學報,第六卷,第一期,風險管理學會,台北市。
    19、林江龍、周旻德、張育銘(2004),模糊決策分析應用於製程參數之最佳化,計量管理期刊,第一卷,第一期,第59~73頁,台北市。
    20、林宏仁(2004),以辨證思維為導向的策略決策分析模式建立之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中壢市,桃園縣。
    21、林原宏(2007),模糊理論在社會科學研究的方法論之回顧,量化研究學刊,第一卷,第一期,第57頁,台灣統計方法學學會,台北市。
    22、周宏(2003),統計學觀念與方法,鼎茂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二版,第10-50~10-56頁,台北市。
    23、吳柏林著(2005),模糊統計導論法與應用,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初版一刷,第68~70頁,台北市。
    24、孫訓賜(1983),消防射水之研究,現代消防雜誌,第21期,第46~59頁,中央警察大學,桃園縣。
    25、施邦築、熊光華(2002),大規模災害救災標準作業系統建立,內政部消防署委託研究案成果報告,台北市:內政部消防署。
    26、唐雲明(1990),現場決策者突變模式,現代消防雜誌,第52期,第37~45頁,中央警察大學,桃園縣。
    27、黃良志、張炳騰(2001),三種模糊德爾菲法之比較—以銀行員甄選因素之評估為例,中國工業工程學刊,第十八卷,第一期,第3頁,中國工業工程學會,台北市。
    28、黃國平、林振國、許慶祥著(2004),模糊理論與層級分析法的結合與應用,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
    29、陳大新(2003),矩陣理論,凡異出版社,初版,台北市。
    30、陳弘毅著(1995),消防戰術,鼎茂圖書出版有限公司,第一版,第34頁,台北市。
    31、陳弘毅著(2006),消防學,鼎茂圖書出版有限公司,第四版,第182頁,台北市。
    32、陳勝凱(2006),某高科技廠房緊急應變,研討會投影片,環保署南區毒化災諮詢中心,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高雄市。
    33、陳義清(1990),多準則評估法在路線選擇上之應用—以第二條高速公路中部路段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
    34、陳鴻明(2003),山坡地開發成長管理評估系統之建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
    35、陳耀茂譯(1992),可靠度數據的蒐集與整理方法,野中保雄著,國彰出版社,初版,台中市。
    36、許志義著(2003),多目標決策,五南圖書出版公司,二版一刷,第61頁,台北市。
    37、梁國瑞(1995),以改良式目標規劃法建構AHP模組,國立交通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38、葉牧青(1989)AHP層級結構設定問題之探討,國立交通大學資訊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39、張益三、陳貞蓉,(2002/06),都市災害消防救援資源派遣系統之研究--以加油站為例,第四屆土地管理研討會論文,台中市。
    40、張益三(2003/08),以都市防災觀點探討車站特定區都市設計準則之擬定 ,區域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張益三主持),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台北市。
    41、張冠吾、蔡志鴻、張志明、林登港(2007),火場安全機制—初期指揮模組與通訊之探討(一),消防月刊,3月號,第87~93頁,內政部消防署,台北縣。
    42、張緯良(2003),管理學,雙葉書廊圖書公司,初版,台北市。
    43、翁振益、周瑛琪、張保隆等合著(2007),決策分析方法與應用,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初版,台北市。
    44、馮國臣、趙忠賢、張宏志、溫坤禮等合著(2007),模糊理論基礎與應用,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初版,台北縣。
    45、蔡承志譯(2001),當科技變成災難 (Normal Accidents: Living with High-Risk Technologies),Perrow C., 原著,商周出版社,初版,台北市。
    46、潘南飛(2006),模糊層級分析法應用於高雄地區深開挖檔土工法之評選,建築學報,2006年12月,第58期,第19~40頁,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台北市。
    47、鄧子正著(2004),消防戰術—理論與實務,中央警察大學,初版5刷,龜山,桃園縣。
    48、鄧振源、曾國雄(1989),層級分析法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上),中國統計學報,第廿七卷,第六、七期合訂版,第5~22頁,中國統計學社,台北市。
    49、劉采鑫、郭恩書(2001),美國緊急事件指揮系統(Incident Command System)概述,現代消防雜誌,第93期,第23~30頁,中央警察大學,桃園縣。
    50、熊光華、黃柏全、鄭志強等(1998),建築物火災危險度評估電腦化應用之研究,第六屆消防科學學術暨消防實務研討會論文,第91~94頁,中央警察大學,桃園縣。
    51、謝呂泉譯(1987),火場指揮官對於現場情況應有的評估,Layman, L.著,現代消防雜誌,第18期,中央警察大學,桃園縣。
    52、蕭力愷(2004),火場救災指揮體系與指揮作業要領火場救災指揮體系與指揮作業要領,第20~21頁,未出版論文,台北縣。
    53、蕭國斌(1997),消防決策—火場指揮,現代消防雜誌,第82期,第49~57頁,中央警察大學,桃園縣。
    54、藍貴芳(2002),災變現場救災指揮體系之研究, 中央警察大學消防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縣。
    55、簡禎富(2007),決策分析與管理,雙葉書廊出版社,初版二刷,第468~472頁、第478頁,台北市。
    56、簡賢文、唐雲明、吳俊瑩等(2006),ICS在雪山隧道火災事故災害應變之探討,災害防救學報,第七期,第41~42頁,中央警察大學,桃園縣。
    二、英文
    1、Andrews, Lori P., et al. (1992), Emergency Responder Training Manual for the Hazardous Materials Technician, Van Nostrand Reinhold, New York, U.S.A.
    2、Brunacini, A. V. (1985), Fire Command, NFPA, pp.47~48. U.S.A.
    3、Bossidy, L. & Charan, R. (2002), Execution: The Discipline of Getting Things Done, Crown Business, New York, U.S.A.
    4、Boulding, K. E. (1982), Irreducible Uncertainties, Society, November-December 1982, pp.17. U.S.A.
    5、Brauer, R.L. (1994), Safety and Health for Engineerings, John Wiley & Sons, pp.462. U.S.A.
    6、Chen, S. J. & Hwang, C.L. (1992), Fuzzy 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 Method and Application, A State of the Art Survey, New York:Spring-Verlag, U.S.A.
    7、Cheng, C. H. (1998), A new approach for ranking fuzzy numbers by distance method, Fuzzy Set and Systems, 95, pp.307~317. (SCI)
    8、Delgado, M., et al. (1988), A Procedure for Ranking Fuzzy Numbers Using Fuzzy Relations, Fuzzy Set and Systems, Vo. 26, pp.49~62. U.S.A.
    9、Drucker, P. (2005), The Daily Drucker 366 days of insight & motivation for getting the right things done, 胡瑋珊等合譯。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初版一刷,台北市。
    10、Dubrin, A.J. (2002), Essentials of Management, 金安娜譯。新加坡商亞洲湯姆生國際出版有限公司,滄海書局發行,初版一刷,台中市。
    11、FEMA (2004), National Incident Management System(NIMS), An Introduction. IS-700. 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ssociation(FEMA), Washington, D. C., U.S.A.
    12、Freeling, A.N.S. and Watson, S.R. (1982), Assessing Attribute Weights, Omega, Vol.10, No.6, pp.582~583. U.S.A.
    13、Grant, N. K. & Hoover, D. H. (1994), Fire Service Administration, National Fire Protection Association(NFPA), Quincy Mass., pp.17. U.S.A.
    14、Hassell, M.A. (1994), Making Decisions, Prentice Hall, U.S.A.
    15、Kaufmann, A. & Gupta, M. M. (1988), Fuzzy Mathematical Models i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Science, Amsterdam, North-Holland.
    16、Kuvshinoff, et al. (1977), Fire Sciences Dictionary, John Willey & Sons, U.S.A.
    17、Liou, T. S. & Wang, M. J. (1992), Ranking fuzzy numbers with integral value, Fuzzy Set and Systems, 50, pp.247~255. (SCI)
    18、Louvar, J. F. & Louvar, B. D. (1998), Health and Environment Risk Analysis, Prentice Hall PTR, pp.362, 383, 396. U.S.A.
    19、March, J. G. & Weissinger, R. (1986), Organizational Perspectives on Military Decision Making, Ambiguity and Command, Marshfield, Mass.: Pitman. U.S.A.
    20、Noll, G.G., et al. (1995), Hazardous Materials Managing The Incident, Fire Protection Publications 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 1st Edition, U.S.A.
    21、Norman, J. (1998), Fire Officer’s Handbook of Tactics, Fire Engineering A PennWell Publication, 2nd Edition, U.S.A.
    22、Saaty, T. L. (1977), A Scaling Method for Priorities in Hierarchical Structure,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Psychology, Vol.15, No. 3, pp.234~281.
    23、Saaty, T. L. (1980),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cGraw-Hill, New York, U.S.A.
    24、Saaty, Thomas L. (1990), How to make a decision: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 Research, Vol. 48, No. 1, pp.9-26. U.S.A.
    25、Shackelford, Ray O. (2003/03),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One of the Keys to Successful Command, 災害現場指揮體系(ICS)講習暨座談會,內政部消防署,台北市。
    26、Sugeno, M. (1985), An introductory survey of fuzzy control, Information Science, Vol. 36, pp.59~83. U.S.A.
    27、Veasey, D. Alan., et al. (1992), Emergency Responder Training Manual for the Hazardous Materials Technician, Van Nostrand Reinhold, New York, U.S.A.
    28、Walker, G. (2005), Modern Competitive Strategy, 麥格羅•希爾出版集團出版,初版一刷,台北市。
    29、Warfield, J. N. (1973), On Arranging Elements of a Hierarchy in raphic Form,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MC3(2), pp.121~132. U.S.A.
    30、Zadeh, L. A., (1975), The Concept of Linguistic Variable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pproximate Reasoning, Inform Sci., 8, pp.119~249. U.S.A.
    31、Zadeh, L. A., (1978), Fuzzy sets as a basis for a theory of possibility, Fuzzy Sets and Systems (1), pp.3~28., New York, U.S.A.
    三、日文
    1、東京消防廳警防部,火災現場資訊的來源,新消防戰術,平成四年七月,第1199~1201頁,東京市。
    2、東京消防廳警防部,火場資訊的取得方法,新消防戰術,平成四年七月,第1197~1199頁,東京市。
    3、川喜田二郎(1986),KJ法-渾沌談,中央公論社,東京工業大學,東京,日本。
    四、網頁/網站
    1、黃光男(2000),理事長的話。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博物館簡訊第13期:http://www.cam.org.tw/5-newsletter/13.htm#preface。
    2、張賽青(2000),阪神重建「鳳凰計畫」的情報轉介站—阪神‧淡路大震災復興支援館。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博物館簡訊第13期:http://www.cam.org.tw/5-newsletter/13.htm#ch2。
    3、李怡先(2007),都市防災GIS、RS及GPS應用簡介。
    內政部建築研究資訊服務網/當期簡訊:http://www.abri.gov.tw/utcPageBox/CHIMAIN.aspx?ddsPageID=CHIMRA&DBID=816。
    4、陳楓(2004),杜絕疏忽,完美呈現-SOP (標準作業程序) 之重要性。
    流通專欄/營運管理:http://www.cs-consult.com.tw/flow/work.asp.。
    5、台南縣消防局(2005),因應特殊重大火災作業要領流程圖。
    台南縣消防局:http://www.tnf.gov.tw。
    6、國家級災難醫療救護隊—南區執行中心(2002)。
    http://www.etan.com.tw/ndmat/事故指揮系統%20ICS%20之認識.files/frame.htm。
    7、國家級災難醫療救護隊—南區執行中心(2002),Fire Protection Publications, Incident Command System, 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 1983.
    http://www.etan.com.tw/ndmat/事故指揮系統%20ICS%20之認識.files/frame.htm。
    8、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2001),ICS事故現場指揮系統。
    事故現場指揮系統之模組課程:http://www.ndppc.nat.gov.tw/show/showkids.aspx?pid=141。
    9、台北縣政府消防局(2005),119報案標準作業程序。
    台北縣政府消防局:http://www.tpf.gov.tw/4/%BC%D0%B7%C7%A7@%B7~%B5{%A7%C7/aaa13.pdf。
    10、台中市消防局(2007),消防新知—閃燃及復燃。
    台中市消防局:http://www.tccfd.gov.tw/images/left/left_10.htm。
    11、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05),勞委會就南科2件職災廠場下令停工並呼籲強化風險管理。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動檢查處:http://epaper.hilearning.hinet.net/images/cla/epaper/81/n2.htm。
    12、Exper Choice公司網站(2008):http://www.expertchoice.com/。

    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2008-06-16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