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佳達
Liu, Chia-Ta
論文名稱: 巨型動力遊艇外形特徵與感性認知之關聯分析
An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ga Motor Yachts’ Features and Aesthetic Perceptions
指導教授: 陳政宏
Chen, Jeng-Hor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學院 - 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
Department of Systems and Naval Mechatronic Engineering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1
中文關鍵詞: 感性工學船舶美學遊艇美學美感認知巨型遊艇遊艇
外文關鍵詞: ship aesthetics, yacht aesthetics, Kansei engineering., aesthetic perception, yacht, mega yacht
相關次數: 點閱:101下載: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針對巨型動力式遊艇,以感性工學之方法探討巨型動力式遊艇外觀造型與人的美感認知之量化關聯。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及統計方法進行,內容分成兩個階段、六個步驟;第一階段為形容詞語彙與設計要素的挑選,有四個步驟:收集感性語彙、收集圖片樣本、建立語意意象空間、挑選設計要素;第二階段為意象與設計要素之結合,有兩個步驟:感性意象調查、意象語彙與設計要素之關聯性分析。其中在收集感性語彙、建立意象空間及關聯性分析均使用問卷調查法,而統計方法中的因素分析法用於建立意象空間上,複迴歸分析則用於分析意象語彙與設計要素的關聯性。

      分析結果發現:影響感受種類最多的遊艇外形設計要素有舷側線幾何、船室長度、艏錨的位置及天線外罩位置。而調整一些設計要素可以增加或減少一些美感認知,例如:氣派或簡約、便宜或昂貴、圓滑或尖銳、長型或短型、高尚或低俗、協調或突兀、搶眼或普通、古典或前衛、迅速或緩慢等九組本研究發現最具代表性的美感認知。其次,男女兩性對於天線外罩位置、船室長度給予的感性認知會有很大的差異,其餘的族群背景對美感認知差距不明顯。

      本研究受限於樣本背景過於集中在東亞年輕人,結果能否適用於歐美中年人等潛在客戶,還需要後續研究檢驗。

     This research conducted an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ga motor yachts’ features and aesthetic perceptions by Kansei engineering method.

     The research methods include questionnaires and statistical methods. There were two stages and six steps: The first stage includes choosing the perceptual vocabularies, collecting sample pictures, establishing perception space, and selecting important design factors by factor analysis method; the second stage includes the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images and designing factors, and th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esthetic perceptions and design factors.

     The analysis result shows: the most important yacht’s feature are the position of the aerial dustcoat position, lateral line geometry on sides of a yacht, the length of main room, and the anchor position; adjusting some design factors can increase or reduce some aesthetic perceptions, such as magnificent/simple, cheap/expensive, smooth/sharp, long/short, noble/vulgar, harmonic/abrupt, eye-catching/common, classical/advanced, fast/slow. These 9 perception groups are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aesthetic perception found in this study. Secondly, men and women have different perceptions on antenna position and the length of rooms. All the other disparity of aesthetic feelings of ethnicity background is not obvious.

     This research is limited by biased samples whose background overly concentrated on the young people in East Asia. Whether the result could be suitable for potential mega motor yacht customers, such as American-European middle-aged men, needs to be examined by further studies.

    目錄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致謝 III 目錄 IV 表目錄 VI 圖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3 1-3 研究範圍界定 3 1-4 研究假設與問題敘述 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6 2-1 船舶美學的本質 6 2-1-1 美、美感、美學及藝術 6 2-1-2 造型美的形式法則 7 2-1-3 船舶美學的定位與內涵 9 2-1-4 船舶之特性與美的關係 12 2-2 造型、意象、符號的意義 12 2-2-1 產品意象 14 2-2-2 人類視覺的感受及特性 14 2-2-3 人類對物體的感性反應 14 2-3 感性工學 15 2-3-1 感性工學介紹 16 2-3-2 感性工學分類 17 2-3-3 感性工學的研究與應用 19 2-4 巨型遊艇之造型探討 21 2-4-1 巨型遊艇之一般定義及其產品特性 21 2-4-2 巨型遊艇的造型設計要點 21 2-4-3 巨型遊艇外型之設計要素的種類 21 2-4-4 遊艇造型的變化趨勢 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6 3-1 研究架構說明 26 3-2 執行程序及方法 27 3-2-1 第一步驟、收集形容詞語彙 28 3-2-2 第二步驟、收集樣本圖片 33 3-2-3 第三步驟、建立語意意象空間 38 3-2-4 第四步驟、挑選外型設計要素 74 3-2-5 第五步驟、感性意象調查 77 3-2-6 第六步驟、巨型遊艇外形特徵與感性認知之關聯分析 81 第四章 結果分析 85 4-1 受訪者統計與分析 85 4-2 複迴歸分析結果 87 4-2-1 全體樣本 87 4-2-2 性別差異 107 4-2-3 年齡別差異 114 4-2-4 職業別差異 122 4-2-5 居住區域差異 130 4-2-6 最多族群分析 138 4-3 分析結果摘要 149 第五章 結論 152 5-1研究結果與貢獻 152 5-2研究的不足與侷限 152 5-3後續研究的建議 153 參考文獻 154 附錄1 MEGA MOTOR YACHT 意象語彙問卷 157 附錄2 MEGA MOTOR YACHT 感性語彙評價分析 158 附錄3 「MEGA MOTOR YACHT感性語彙評價分析」電腦網路問卷3 (中文版) 181 附錄4 「MEGA MOTOR YACHT感性語彙評價分析」電腦網路問卷3 (英文版) 191

    中文:
    王宗興 (2002) 自行車車架造型特徵對意象認知影響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 碩士論文。
    王昭正、朱瑞淵 (1999) 郵寄問卷調查,弘智文化,臺北市,頁 22-24。
    李文淵 (1998) 有色立體幾何形態之意象研究,大同工學院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扶正 (2002) 高速遊艇設計 (課程) 講義,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吳萬益、林清河 (2001) 企業研究方法,華泰圖書出版社,臺南市,頁 160-190。
    周君瑞 (2001) 複合感性意象之塑造 – 以造型特徵為基礎,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邵承珍 (2000) 企業產品識別管理模式之建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崇宏 (2001) 近代工業設計造形藝術思考理念的演進,工業設計,第29期,第1卷,頁 17-25。
    林崇宏 (2001) 近代工業設計思想的演變,工業設計,第30期,第1卷,頁 23-27.
    林惠玲、陳正倉 (2002) 應用統計學 (第二版),雙葉書廊有限公司,臺北市,頁 524-616。
    周憲 (2002) 美學是什麼,揚智文化,臺北市,頁 16-20。
    胡定宇 (1975) 36呎快艇之阻力試驗研究,國立臺灣大學造船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韋名 (1996) 眼鏡造形與感覺意象對應關係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曉惠 (2002) 將意象轉化至造型構想方法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馬永川 (1998) 產品意象語彙與造形呈現對應關係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所碩士論文。
    原田昭 (1998) 感性工學的架構 - 感性工學的研究領域及對象,中日設計教育研討會論文集,1998年,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頁 2-9。
    翁英惠 (1984) 造型原理,正文書局,臺北市,頁 2-3, 127-156, 167-170。
    徐柏園 (2005) 2004年勞德岱堡國際造船展參觀側寫 – 兼淺談遊艇室內設計,
    中國造船暨輪機工程師學會會刊,第50期,頁 9-11。
    財團法人聯合船舶設計發展中心 (1996) 遊艇設計手冊(下),財團法人聯合船舶設計發展中心,頁 859-881。
    梅宜東 (2004) 從感性觀點探討數位產品造型意象特質 – 以數位攝影機為例,大葉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班。
    陳政宏 (2003) 船舶設計及研究的新方向,第十五屆中國造船暨輪機工程研討會,2003年,國立高雄海洋技術學院。
    陳重盛 (1998) 船舶美學之探討,第十一屆中國造船暨輪機工程研討會,1998年,國立成功大學。
    陳重盛、扶正 (1999) 由美學觀點論臺灣載客小船之發展,第十二屆中國造船暨輪機工程研討會,1999年,中正理工學院。
    陳重盛 (2001a) 船舶美學範疇與方法論,第十三屆中國造船暨輪機工程研討會,2001年,國立臺灣大學。
    陳重盛 (2001b) 船之美學,中國造船暨輪機工程師學會會刊,第39期,頁 9-15.
    陳重盛 (2002a) 船舶美學本質之探討,第十四屆中國造船暨輪機工程研討會,2002,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陳重盛 (2002b) 船之美學(二),中國造船暨輪機工程師學會會刊,第40期,頁 14-21。
    陳重盛 (2002c) 船之美學(三),中國造船暨輪機工程師學會會刊,第41期,頁 32-37。
    陳重盛 (2002d) 船之美學(四),中國造船暨輪機工程師學會會刊,第43期,頁 18-25。
    陳重盛 (2004a) 船之美學(五),中國造船暨輪機工程師學會會刊,第46期,頁 62-67。
    陳重盛 (2004b) 船之美學(六),中國造船暨輪機工程師學會會刊,第48期,頁 44-54。
    陳重盛 (2004c) 船之美學(七),中國造船暨輪機工程師學會會刊,第49期,頁 44-56。
    陳重盛 (2005) 船之美學(八),中國造船暨輪機工程師學會會刊,第50期,頁 44-49。
    陳國祥、管倖生、鄧怡莘、張育銘 (2001) 感性工學 – 將感性予以理性化的手法,工業設計,第29期,第1卷,頁 2-16。
    陳順宇、鄭碧娥 (2004) 統計學 (第四版),華泰書局,臺北市。
    陳順宇 (2004) 多變量分析 (第三版),華泰書局,臺北市,頁 67-78。
    陳鴻源 (2001) 汽車輪廓形態意象與區分特徵關係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育銘、森典彥、山中純雄 (1992) Analysis of a Preference Model for Car Styling using Concept of Cognitive Segment Union,日本設計學會 (JSSD),No. 94, pp. 43-50.
    張美惠 (1999) 美之為物,時報出版,臺北市,頁 9-12。
    張紹勳 (2001) 研究方法 (修訂版),滄海書局,臺中市,頁 256-258。
    莊盈祺 (2002) 複合式感性意象下產品造型的建構,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書瑋 (1997) 感性工學執行程序之建構,國立交通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勝雄、彭游、吳水丕 (2000) 人因工程,滄海書局,臺中市,頁 7-8。
    黃崇彬、原田 昭 (1998) 日本感性工學發展現況及其在遠隔控制介面設計上應用的可能性,中日設計教育研討會論文集,1998年,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頁 17-26。
    游萬來、林俊明 (1997) 產品風格的量化描述研究 – 以轎車型態為例,設計學報,第2期,第2卷,頁 89-106。
    溫世仁 (1998) 你能懂東亞金融風暴,大塊文化出版,臺北市。
    溫世仁 (2004) 供過於求的世界,天下遠見出版社,臺北市,頁 44-47, 78-84。
    傅仰止、田芳華 (1999) 改進調查問題:設計與評估,弘智文化,臺北市,頁 6。
    蔡子瑋 (1993) 產品意象語言研究-以本土性意象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練季旺 (2002) 消費者對產品造形偏好之推論模式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執信 (1980) 船,自然科學文化事業公司,臺北市,頁 14-46, 58-118。
    魏雅萍 (2000) 設計師與一般消費者對造型認知差異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日文:
    上野喜一郎 (1980) 船の世界史 (下卷),舵社,東京,頁 282-299。
    野間恒 (1982) 船の美學,舵社,東京。

    西文:
    Bolger, Philip C. (1994) Boats with an Open Mind, McGraw-Hill, pp. 301-352.
    The Editors of Showboats International (2005) The 2005 Global Order Book, Showboats International, Vol. 22, No. 6, pp. 131-136.
    Phillips-Birt, Douglas (1966) Motor Yacht and Boat Design, John de Graff Inc., New York,pp. 42-51, 158.

    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2005-07-04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