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易先
Tsai, Yi-Hsien
論文名稱: 台灣工具機設備製造業困境與人力發展探討
Dilemma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Profitability in Taiwan's Machine Tool a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指導教授: 林軒竹
Lin, Hsuan-Ch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管理學院 - 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
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EMBA)
論文出版年: 2022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6
中文關鍵詞: 工具機產業聚落少子化人力困境
外文關鍵詞: machine tool, industrial settlement, low birthrate, manpower predicament
相關次數: 點閱:78下載:2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灣工具機設備製造業受惠於完整的產業聚落與分工模式,一度成為全世界第四大生產國,然而隨著模組化的生產模式在遭遇中國大陸與韓國等競爭對手的仿效,一般中低階泛用機型陷入價格戰泥沼中,工具機毛利難以提升也稀釋了各廠家的獲利,近年受中美貿易戰與新冠疫情影響,全球經濟不景氣更讓台灣工具機廠在經營上更顯困難,少子化與科技業磁吸效應,更加劇了台灣工具機產業人才流失與老化現象。
    本研究調查十家台灣上市櫃工具機廠近十年的年度獲利與員工平均年齡的數據,了解工具機產業的人才流失及老化現象,單純是從業人員的感覺或是正在發生的實際情況。再向工具機業界先進交流請益,利用人力資源、經營管理、外界協助三大面向的訪談,深入探討企業老化的可能原因與解決之道。
    研究結果發現,由財務數據與股東會年報資料顯示,台灣工具機產業近五年確實出現獲利衰退與企業老化情況。再進一步透過五位業界專業人士的訪談,了解到新人招募與留用相較以往都面臨更大的挑戰,此挑戰除了來自於工具機產業本身要面對的全球經濟榮枯與商業模式策略問題,更有超乎工具機產業控制以外的缺才缺工、匯率造成的國際競爭力等問題。台灣工具機產業面對嚴峻的挑戰,要能永續經營首要便是克服企業獲利與人才斷層的窘境,必須設法提高台灣工具機在國際市場上的定價,如藉由高階品牌的代工與專注特殊領域產品來增加獲利空間,在人才的招募留用上,則可以透過柔性管理並與員工尋求共同價值,創造出迥異於科技業高壓的職場環境來吸引人才投入工具機產業。

    The low birthrate and the induction effect of the technology industry make the loss of manpower and 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more serious in Taiwan's too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 understand the manpower loss and aging phenomenon in the machine tool industry, 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s the data of the annual profit and the average age of employees of ten Taiwan machine tool factories in the past ten years. This study also discusses with the seniors in the machine tool industry, and deeply explores the possible causes and solutions of enterprise aging.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find that Taiwan's machine tool industry has indeed experienced a decline in profit and an aging enterprise in the past five years. Interviews of five industry professionals all show that recruiting and retaining new people is more challenging than ever. To be able to operate sustainably, Taiwan's machine tool industry must first overcome the dilemma of corporate profits and shortages of skilled personnel. There are many ways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s, such as increasing profit margins through the foundry of high-end brands and focusing on special products. In the recruitment and retention of skilled personnel, flexible management and seeking common value with employees can create a workplace environment that is different from the high pressure of the technology industry to attract skilled personnel to the machine tool industry.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 1 第二節研究動機 1 第三節研究目的 3 第四節研究流程 3 第五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二章文獻探討 5 第一節體質虛弱血液流失 5 第二節吃技術長骨骼 5 第三節吃管理長肌肉 6 第四節藥到病除還是要到命除 8 第五節主治醫生與醫療團隊 9 第六節恢復元氣再前進 10 第三章研究設計與方法 11 第一節績效分析法 11 第二節深入訪談法 11 第一項研究對象背景介紹 12 第二項問題設計 13 第三項資料編碼及訪談大綱 14 第四章研究發現 23 第一節績效分析(次級資料) 23 第二節訪談分析(初級資料) 24 第一項人力資源 24 第二項經營管理 26 第三項外界協助 28 第五章研究結論與特色 30 第一節研究結論 30 第二節研究特色與貢獻 31 參考文獻 32 附錄一研究受訪同意書 35 附錄二訪談逐字稿(A公司總經理) 36 附錄三訪談逐字稿(B公司副總經理) 42 附錄四訪談逐字稿(C公司副總經理) 56 附錄五訪談逐字稿(D公司副總經理) 69 附錄六訪談逐字稿(E公司協理) 78

    1. 王正青、黃博治(2015),「機械工業七十年史」,頁268。
    2. 王芝儀(2018),「台灣工具機企業邁向精實產品開發初探-找出造成混亂與浪費的原點」,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碩士論文。
    3. 王明妤、袁建中、陳坤成、虞孝成 (2005),「產業群聚對企業經營影響之因果檢定:以台灣精密機械業為例」,科技管理學刊第10卷第四期,頁43-80。
    4. 王建彬、袁建中、曾國雄(2006),「台灣機械工業發展策略效果之模糊多評準決策」,中山管理評論第14卷第一期,頁161-192。
    5. 王翌婷(2013),「以模組化技術縮短精密機械產業前置時間之研究」,逢甲大學工業工程與系統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6. 王翠華(2018),「產業聚集與廠商的生產力及研發:以臺灣工具機產業為例」,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7. 左治韋(2019),「台灣工具機製造商之策略構面、組織構面及財務績效之關係研究:五大廠商之個案分析」,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8. 江進助(2020),「產業聚落與分紅對台灣工具機競爭策略之探討」,東海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9. 吳健鑫(2018),「廠商創新研發競合與知識互動之研究-以台灣中部地區工具機暨零組件產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博士論文。
    10. 河合雅司(2018),「未來年表」,圓神出版機構、究竟出版社,頁74。
    11. 林素甘、郭良文(2001),「質化與量化研究方法之比較分析」,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第7卷第四期,頁1-14。
    12. 林淑美(2017),「台灣工具機產業技術進步率與獲利能力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3. 林惠燦、孟憲章、陳心田、許金田(2005),「資源分割、密度依賴、組織樣態與組織死亡:臺灣工具機產業之分析」,管理學報第22卷第六期,頁709-725。
    14. 洪瑞翎(2014),「探討技術轉移對產業影響之關鍵成功因素-以精密機械產業為例」,逢甲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5. 徐瑋駿(2020),「打群架:重訪台灣工具機產業協力網絡」,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16. 陳小芬(2008),「台中精機-精密機械業的商業生態體系與楔石型企業」,資訊管理學報第15卷專刊,頁1-20。
    17. 陳永閔(2019),「中小企業永續經營之研究-以工具機廠為例」,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18. 陳忠仁、張陽隆(2006),「產業群聚對廠商行為及組織績效影響之研究-以台灣高科技產業為例」,中山管理評論第14卷第二期,頁315-338。
    19. 游冠甫(2009),「台灣製造業之實證研究-員工薪資、員工流動率及企業績效間的關係」,國立東華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論文。
    20. 程裕繁、裘錦天(2012),「邁向工具機產業專屬ERP:工具機產業特性暨差異化ERP功能需求之研究」,管理與系統第19卷第二期,頁311-332。
    21. 謝富湧(2018),「台灣景氣循環與機械設備銷售關聯性之探討-以金屬切削工具機製造業為例」,國立東華大學管理學院碩士論文。
    22. 謝銘雄(2015),「少子化衝擊下製造業薪資決定對人才招募之影響」,玄奘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23. 鍾興樺(2015),「台灣景氣循環與五大產業平均實質薪資之關聯性探討-以食品製造業、紡織業、化學品製造業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製造業、機械設備製造業為例」,國立東華大學管理學院碩士論文。
    24. 劉茂昇(2020),「精密機械產業中衛體系供應商評選之關鍵成功因素」,國立勤益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
    25. 藍鴻農(2019),「台灣工具機進入智慧機械製造之機會探討-以H公司為例」,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26. Ellison,G.& Glaeser,E.(1997),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in U.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a dartboard approac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05:889-927.
    27. Hermann,S.(2009),Hidden Champions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The Success Strategies of Unknown World Market Leaders .

    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立即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