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邱勤
Chiu, Chin
論文名稱: 重構刑法上的身體概念
Refactoring the General Idea of Human Body in the Criminal Code
指導教授: 薛智仁
Hsueh, Chih-J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科學院 - 法律學系
Department of Law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4
中文關鍵詞: 身體法益傷害罪移植器官
外文關鍵詞: body interest, Offenses of Causing Bodily Harm, transplantasi organ
相關次數: 點閱:109下載: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我國刑法所保護的身體法益包括生理上的器官機能、組織完整性以及心理上的健全狀態。但離體的器官究竟能不能納入身體法益的保護之中?在現今醫療技術進步的前提之下,本文以為有其討論的價值。

    本文藉由所欲探討權利之最適或最相關學科的理論依據,從根本上研究法律上所欲保護的權利本質,再進一步勾勒出法律應對其保護的範圍大小與其在法律上的適切定義。

    是故,本文將以國內外心理學、哲學以及生物學的文獻為研究對象,分別描繪出心理學上人格之輪廓、哲學觀點下身體的概念,並在最後從具有實證基礎的生物相關學科的角度解釋,並輔以國內諸學說與日本法相關學理之分析重新界定身體的涵蓋範圍。

    最後,從新產物或新技術之性質上,檢討身體權之適用可能性,並對該新產物或新技術做出法律上定位,並將該兩者與身體法益為個別適當的連結,探究是否能以刑法中侵害身體法益為由,規制對於移植用器官的傷害行為。接著為新型態的身體法益加入財產法益的可能性,並為這些可能性所可能牴觸舊有法律概念如人性尊嚴之處作出解套,期待身體在特定條件下能如其它可商業化的人格法益一樣,視為人可擁有財產的一部分。

    SUMMARY

    The body interest in Republic of China criminal law protects physical organ function, tissue integrity, and psychological soundness. However, can the organ separated from the body be protected in Republic of China criminal law? With the advance of medical technology, it is worthwhile to discuss.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fields which are related to body rights and discusses its nature and meaning in law. Then we can picture the range of its protection.

    Therefore, I will intend to study the theses related to psychology, philosophy, and biology and depict the idea of body in these fields. In the end, I will explain it from biological point of view and from Japanese law to redefine the range of body interest.

    Finally, I will try to discuss whether the idea of body rights can be applied to the 3 dimensions printed organ, so that we can set the rules to regulate the harmful act as to the transplanting organs. Furthermore, the idea of property should be involved in some conditions and make transplanted organs become a part of property.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提出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 7 第五節 研究架構 8 第二章 從人格到人格權 10 第一節 概說 10 第二節 心理學上的人格 11 第一項 何謂人格 11 第二項 心理學上的人格 11 第三項 心理分析學派 12 第四項 行為學派 16 第五項 特質論 18 第六項 人本學派 21 第七項 認知學派 24 第八項 人格的特性 26 第三節 心理學上人格概念在刑事法法益保護中之應然面 29 第一項 心理學中人格的保護範圍 29 第二項 刑事法法益所指涉者 30 第三項 刑事法法益所應保護的人格利益 32 第三章 從人格到身體 33 第一節 概論 33 第二節 主觀上身體與人的關係-哲學上的身體 33 第一項 人格同一性-肉體存在理論 34 第二項 心物二元論 35 第三項 心物二元論的反思-心物一元論 38 第四項 中國古代的身體哲學 43 第五項 哲學意義上的主觀身體特性 46 第三節 生命科學科的身體-質觀上身體之特性 48 第一項 巨觀上的身體-普通生物學上的身體特性 49 第二項 微觀上的身體-分子生物學(基因層次)上的身體特性 51 第三項 微觀上的身體-免疫學(蛋白質層次)上的身體特性 57 第四項 生命科學意義上的客觀身體特性 61 第四節 身體的主客觀特性 63 第四章 新技術在刑法上身體法益之詮釋 65 第一節 概說 65 第一項 器官、人類分離器官與人工列印器官 65 第二項 移植用之器官 66 第三項 學說現狀與分析 67 第二節 身體分離器官 70 第三節 人工列印器官 73 第四節 何人之身體法益遭受侵害 74 第五節 刑法上傷害人體分離器官之可罰違法性探討 75 第六節 人工列印器官身體權與財產權並存的可能性 76 第一項 人性尊嚴的迷思 78 第二項 人工列印器官是否涉及人性尊嚴問題 84 第七節 小結 8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9 參考文獻 92

    專書

    中文

    王利明,人格權法新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
    王利明,人格權法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年。
    王身立 等著,諾貝爾獎百年鑑 傳承生命 遺傳與基因,世潮出版有限公司。
    王澤鑑,人格權法,王澤鑑,2012 年 1 月。
    王澤鑑,民法總則,1993年9月。
    中原,九型人格-自我人格特質的開發與提升手冊,大都會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2年8月。
    史尚寬,債法總論,榮泰印書館,1982年。
    史考特卡尼 著,姚怡平 譯,人體交易,麥田出版,2012年。
    甘添貴,體系刑法各論 第一卷,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朱道俊,人格心理學,商務印書館,1947。
    汪耀三,金奎光,辯證法全程,光明書局,1938年。
    李震山,人性尊嚴之憲法意義,人性尊嚴與人權保障,元照,2002 年。
    李震山,人性尊嚴與人權保障,元照出版社,2001年。梅仲協,民法要義,1961年。
    吳光明,莊子的身體思維,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
    拉美特利 著,顧壽觀 譯,人是機器,商務印書館,2009年。
    林山田,刑法各罪論 上冊 第五版,2005年。
    林東茂,刑法綜覽 六版,一品文化出版社,2009年。
    阿部照哉、池田政章、初宿正典、戶松秀典,憲法(下)基本人權篇,周宗憲譯,元照出版社,2001年。
    洛克,人類理解論,關文運譯,商務印書館,2009年6月。
    馬赫,感覺的分析,商務印書館1997年版。
    施啟揚,民法總則,2003年8月。
    迪特爾.賓迪庫斯,邵建東譯,德國民法總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
    許志雄、陳銘祥、蔡茂寅、周志宏、蔡宗珍,現代憲法論,台北:元照,2000年。
    許世昌 郭純琦,新編解剖學,永大書局有限公司,2012年。
    許皓宜,人格分析,收錄自心理學概論,華格納企業有限公司,2011年1月。
    陳志龍,法益與刑事立法,陳志龍,1997年。
    第歐根尼•拉爾修著,哲人言行錄 漢希對照本,徐開來、溥林 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三月,卷一。
    笛卡爾 著,龐景仁 譯,第一哲學沉思集 反駁和答辯,商務印書館,2008年。
    笛卡爾 著 郝明義 導讀 王太慶 譯,笛卡爾談談方法 我思故我在,英屬蓋曼群島網路與書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2007年。
    程千芳 & 游一龍合著,普通心理學,華杏出版機構,2010年2月。
    黃俊傑,中國思想史中「身體觀」研究的新視野,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第二十期。
    葉重新,心理學,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10月。
    蓋瑞.海特斐 著,周春塘 譯,笛卡爾與沉思錄,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
    錢穆,靈魂與心,聯經出版公司,1976年。
    蔡維音,「人性尊嚴」作為人類基因工程之基礎法律規範理念,基因治療與倫理、法律、社會意涵論文選集,唐山出版社,2003年。
    蔡維音,社會國的法理基礎,正典出版社,2001年,頁27。
    韓忠謨,法學緒論,韓忠謨,1962年。
    顏厥安,財產、人格,還是資訊?論人類基因的法律地位,鼠乾與蟲壁的管制-法理學與生命倫理論文集,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9月,頁187以下。
    顏厥安,鼠肝與蟲臂的管制-法理學與生命倫理論文集,元照出版社,2004年。
    顏厥安,法與實踐理性,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羅素,苑莉均譯,邏輯與知識,商務印書館1996年版。
    蘿莉.安德魯斯, 桃樂絲.聶爾金 著,廖月娟 譯,出賣愛因斯坦—人體組織販賣,時報文化, 2001年。
    Abul K. Abbas等著,謝文欣譯,細胞與分子免疫學,合記圖書出版社,2004年。
    胡若梅、張清堯等,生命科學概論,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Benjamin Lewin著,余龍 等譯,基因8,合記圖書出版社,2007年。
    Baynes.Dominiczak,潘淑芬譯,Medical Biochemistry,藝軒出版社,2003年。
    Eli Benjamini等著,尤封陵等譯,免疫學,高立圖書有限公司,2003年。Monika Jerry M. Burger,危芷芬譯,人格心理學,新加坡商聖智學習亞洲私人有線公司台灣分公司,2012年9月。
    Lawrence A Pervin Daniel Cervone,葉光輝譯,性格心理學:理論與研究,2012年1月。
    Offenberger等著,鄭建萍.梅爾.葛放譯,自然科學入門:生物篇,年輪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Richard J Gerrig & Philip G Zimbardo,游恆山譯,心理學,台灣培生教育出版有限公司。

    日文

    伊東研祐,法益概念史研究,成文堂,1984年。
    我妻榮,新訂民法總則,1983。
    初宿正典,憲法2基本権,東京:成文堂,1996年。
    柳田謙十郎,唯物論の哲學,創文社,昭和56年6月30日。

    英文

    D. Krogh,Biology fifth edition,2013。
    期刊

    中文

    許玉秀,刑法的任務──與效能論的小小對話,刑事法雜誌第47卷第2期,2003年4月。
    陳仲嶙,身體權作為一種憲法權利,法學新論,2009年9月。
    陳慧娟,老子想爾注「人身神授」之身體觀析論,國文學報,2011年6月。
    黃忠正,人性尊嚴的概念與界限,月旦法學雜誌,2013年10月。
    蔡維音,德國基本法第一條「人性尊嚴」規定之探討,憲政時代十八卷第一期,1995年。

    日文

    甲斐克則,現代刑事法 : その理論と実務 医事刑法への旅(17)人体の利用と刑法(その1)身体、身体から切り離された「身体の一部」および死体の法的位置づけ,2004年。
    東海林邦彦,民事法学の視点から」([研究ノート]民事法的観点から見た人間の身体・生命と先端生命科学・技術,北大法学論集,2004年。
    唄孝一,第1回日本医学会特別シンポジウム記録集,1994年。

    英文

    Crick, F.H.C. (1956): On Protein Synthesis. Symp. Soc. Exp. Biol. XII, 139-163.
    Wilkins, M.H.F.; Stokes, A.R.; Wilson, H.R. (1953). "Molecular Structure of Deoxypentose Nucleic Acids" (PDF). Nature 171 (4356): 738–740.

    論文

    王宜人,手術室護理人員參與器官摘取之經驗及其影響─以北區 移植醫院為例,國立台北護理學院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無法下載圖示 校內:2017-09-03公開
    校外:不公開
    電子論文尚未授權公開,紙本請查館藏目錄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