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陳坤毅 Chen, Kun-Yi |
|---|---|
| 論文名稱: |
圖像史料應用於哈瑪星地區景觀維護之研究—以日治時期繪葉書為據 A Research of Historical Visual Materials Used in Landscape Conservation of Hamasen District-Based on the Picture-postcard in Japanese Era |
| 指導教授: |
曾憲嫻
Cheng, Hsien-Hsin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規劃與設計學院 - 都市計劃學系 Department of Urban Planning |
| 論文出版年: | 2017 |
| 畢業學年度: | 105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24 |
| 中文關鍵詞: | 景觀維護 、圖像史料 、繪葉書 、哈瑪星 |
| 外文關鍵詞: | Landscape Conservation, Historical Visual Materials, Picture-postcard, Hamasen |
| 相關次數: | 點閱:152 下載:5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國際間區域維護觀念盛行之下,歷史環境的景觀維護一直是被關注的重點,「景觀維護」源自日本「景觀保全」一詞,意指關照一個場所的重要景觀以維持其文化重大意義之所有過程。臺灣景觀維護的概念起步較晚,歷史環境相較於其他國家,至今仍存的優美歷史景觀比例甚低,若單純依循現況分析後直接擬定相關準則,可能會出現脫離歷史脈絡及地方特性的景觀計畫。本研究嘗試利用圖像史料之分析作為景觀維護操作的依據,補足現存歷史景觀之不足,並選擇以日治時期流通最廣、數量最豐的圖像史料—繪葉書,作為主要分析之研究資料。
哈瑪星地區在高雄城市發展歷程上,佔有十分特殊之地位,具歷史性價值的資產分佈豐富,圖像史料紀錄的數量也非常豐富。本研究首先以繪葉書所呈現圖像為主,分析日治時期哈瑪星的景觀構成,歸納歷史景觀之元素,指認出景觀地區內重要的景觀軸與景觀據點,根據現況調查後提出景觀維護的課題,運用歷史性景觀元素,對應出相關景觀維護對策之初步建議;另一方面,透過哈瑪星地區實例研究的分析結果,探討繪葉書類之圖像史料應用於景觀維護上的相關作法。
Since the concept of regional conservation prevailed internationally, the landscape conservation of historic environments has been a crucial point. “Landscape Conservation” means all the processes of looking after the important landscape of a place so as to retain its cultural significance. This concept was adopted lately in Taiwan; therefore, the proportion of existed exceptional historic landscape is lower then other countries’ historic environments. This study attempted to improve the insufficiency of present condition by analyzing historical visual materials, and furthermore, the picture-postcards were selected as the main iconotexts of the research.
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Kaohsiung City, there are plenty of valuable heritages and historical materials in Hamasen district. Based on the images of picture-postcard, the study analyzed the landscape’s composition of Hamasen in Japanese Era. After inducing the elements of historic landscape, the significant landscape axes and landscape sites in the landscape area were identified.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present condition, the study offered the initial suggestions of the strategies of landscape conservation. On the other side, through the results of empirical analysis, the study has discussed the way to use picture-postcards in the operation of landscape conservation.
中文文獻
書籍
宇城國際規劃設計公司、財團法人都市更新研究發展基金會(1999)。高雄市哈瑪星地區都市設計:整體策略規劃設計研究案。高雄市:高雄市政府工務局。
吳秉聲譯(2017)。維護計畫。臺中市: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李欽賢(2003)。臺灣的風景繪葉書。臺北市: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李文環(2014)。高雄市「哈瑪星」歷史研究及其歷史性建築物文史調查計畫結案報告書。高雄市: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周盟桂(2004)。高雄的老明信片。高雄市: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林美吟譯(2010)。歷史街區與聚落的保存活化方法。臺中市: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
邱齊滿譯(2010)。區域環境之景觀保存與活化。臺中市: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
姜道章(2004)。歷史地理學。臺北市:三民書局。
凌逸雯等(2001)。高雄市行道樹導覽手冊。高雄市:高雄市政府工務局養護工程處。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2015)。高雄市哈瑪星歷史街區劃設之研究結案報告書。高雄市: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2002)。歷史高雄影像專輯(一)。高雄市: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曹正(2007)。視覺景觀理論。臺北市:太倉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郭美芳等(2013)。南岬歲月:壽山人文環境教育篇。高雄市: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籌備處。
陳俊雄等(2004)。臺灣行道樹圖鑑。臺北市:貓頭鷹出版社。
陳宇(2006)。城市景觀的視覺評價。中國:東南大學出版社。
傅朝卿(2002)。國際歷史保存與古蹟維護-憲章、宣言、決議文、建議文。臺南市:臺灣建築與文化資產出版社。
曾憲嫻(2005)。臺灣都市景觀保存計畫體系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未出版。
楊壬生(1990)。高雄市今昔圖說。高雄市: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楊玉姿等(2004)。哈瑪星的文化故事。高雄市: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楊豫譯(2008)。圖像證史。中國:北京大學出版社。
鄭德慶(2001)。看見老高雄。高雄市:高雄市政府新聞處。
鄭德慶(2004)。從地圖閱讀高雄:高雄地圖樣貌集。高雄市: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簡秀娟(2017)。數位時代圖書資訊服務新建構:國際視野的觀察。臺北市:元華文創股份有限公司。
期刊及論文
白適銘(2014)。記憶、被記憶與再記憶化的視覺形構—臺灣近現代攝影的歷史物質性與影像敘事。雕塑研究,12,53-84。
王怡云(2009)。探討都市計畫內之傳統聚落景觀管制-以安平聚落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碩彥(2009)。藉都市審議在臺灣歷史街區再發展中進行設計管制之研究。第十一屆文化資產保存、再利用與保存科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79-90。
林虹妡(2011)。都市中的流動空間—從發展歷程看高雄市街道地景變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彥儒(2005)。安平歷史聚落建築景觀風格維護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柏文(2012)。眺望景觀應用於都市景觀管制之研究─以安平傳統聚落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坤毅(2016)。高雄第一戲院--打狗座的史料探究。高雄文獻,6(1),117-140。
曾憲嫻(2008)。日本景觀維護的觀念與制度應用於區域性保存之研究。文資學報,4,95-117。
黃冠智(1998)。都市歷史景觀構成之研究—以臺南市孔廟周圍地區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璽恩(1999)。臺南市歷史街區保存與再發展之研究—以水仙宮所在街區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國正(2009)。用老照片閱讀臺灣歷史—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藏寫真帖之利用價值。臺灣學研究,3,57-65。
楊善堯(2014)。影像史料・影視產學・歷史紀錄片—「從影像看二十世紀中國」系列活動綜述。國史研究通訊,6,19-23。
楊鈞文(2016)。歷史街區街道景觀之設計準則研擬—以〈大稻埕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為例。中原大學景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碧株(2016)。日治時期鐵道與港口開發對高雄市區規劃的影響。國史館館刊,47,1-46。
潘彥瑋(2006)。由歷史圖說檢視日治時期哈瑪星與鹽埕地區之都市空間。樹德科技大學建築與古蹟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郁雯(2013)。臺灣「始政紀念繪葉書」文化意涵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薛燕玲(2016)。官宣傳播─日治時期美術繪葉書之意涵探析。歷史臺灣,12,79-110。
外文文獻
書籍
James Semple Kerr (1982), The conservation plan: a guide to the preparation of conservation plans for places of European cultural significance. Sydney: National Trust of Australia (NSW).
Steven T., Taner O., Tim H. (1996), Revitalizing Historic Urban Quarters. Oxford: Architectural Press.
アイデア寫眞館(1924)。高雄州行啓記念寫真帖。高雄:アイデア寫眞館。
小樽市建設部まちづくり推進課(2009)。小樽市景観計画。日本:小樽市役所。
中西僚太郎、関戸明子編(2008)。近代日本の視覚的経験―絵地図と古写真の世界。日本:ナカニシヤ出版株式会社。
日本建築学会編(2004)。町並み保全型まちづくり(まちづくり教科書)。日本:丸善出版株式会社。
日本建築学会編(2005)。景観まちづくり(まちづくり教科書)。日本:丸善出版株式会社。
木村礎、林英夫編(2000)。地方史研究の新方法。日本:八木書店。
平塚市まちづくり政策課(2008)。平塚市景観計画。日本:平塚市役所。
白河市建設部都市政策室(2016)。白河市景観計画。日本:白河市役所。
学習院大学史料館編(2012)。絵葉書で読み解く大正時代。日本:彩流社。
芝忠一(1930)。新興の高雄。高雄市:臺南新報社高雄印刷所。
青森県文化スポーツ振興課編(2003)。景観づくりの手引き。日本:青森県文化スポーツ振興課。
高雄港勢展覽會(1931)。高雄港勢展覽會誌。高雄市:高雄港勢展覽會。
高雄市役所(1934)。高雄市制十周年略誌。高雄市:高雄市役所。
農林水産省農村振興局(2010)。農村における景観配慮の技術マニュアル。日本:農林水産省農村振興局整備部農地資源課。
臺灣總督府營林局(1920)。臺灣行道樹及市村植樹要鑑下卷。臺北市:臺灣總督府營林局。
臺灣總督府內務局(1937)。昭和十一年十一月臺灣總督府內務局主管土木事業。臺北市:臺灣總督府內務局。
臺灣總督府內務局(1939)。昭和十三年十一月臺灣總督府內務局主管土木事業。臺北市:臺灣總督府內務局。
諏訪市役所(2009)。諏訪市景観計画。日本:諏訪市役所。
篠原修編(1998)。景観用語事典。日本:彰國社。
期刊及論文
岡村佑、野原卓、中島直人、鳥海基樹(2005)。我が国における眺望景観保全プログラムの提案-47都道府県庁所在都市における眺望景観調査に基づいて-。日本建築学会総合論文誌,3,120-126。
横山公一等(2009)。景観計画における眺望景観保全に関する基礎的研究。景観・デザイン研究講演集,5,1-4。
Graham Fairclough, George Lambrick & David Hopkins(2002),‘Historic Landscape Characterisation in England and a Hampshire case study’ Europe’s Cultural Landscape: archaeologists and the management of change (eds G Fairclough and S Rippon), EAC Occasional Paper 2, 69-83.
網路資料
自然との触れ合い分野の環境影響評価技術検討会中間報告書,線上檢索日期:2016年12月10日。網址:http://www.env.go.jp/policy/assess/5-2tech/2sizen/fureai9906/index.html
研修[アセス支援ネット] - 環境省,線上檢索日期:2017年1月20日。網址:http://www.env.go.jp/policy/assess/4-5kensyu/h25.html
絵葉書資料館,線上檢索日期:2016年8月18日。網址:http://www.ehagaki.org
高雄市百年歷史地圖,線上檢索日期:2016年6月1日。網址: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kaohsiung.html
校內:2020-02-29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