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張濰驛 Chang, Wei-Yi |
|---|---|
| 論文名稱: |
以聯合分析法探討消費者選擇商務旅館屬性偏好之研究 The Application of Conjoint Analysis on Consumer Preferences for Business Hotel |
| 指導教授: |
蔡燿全
Tsai, Yao-Chuan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管理學院 - 企業管理學系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 畢業學年度: | 103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06 |
| 中文關鍵詞: | 聯合分析法 、商務旅館 、屬性偏好 |
| 外文關鍵詞: | Conjoint analysis, Business hotel, Attributes preference |
| 相關次數: | 點閱:73 下載:2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臺灣為一海島型國家,商務活動已成為臺灣主要的經濟來源之一,不僅來自國外的商務旅客逐年增加,國內的商務旅客數量更是不容小覷。在此狀況下,我國旅館蓬勃發展,甚至已到了供過於求的現象;但根據最新資料顯示,仍有不少旅館興建中,也不乏旅館倒閉拆除,經研究後發現這是因為旅館有如產品般具有屬性,造成消費者在選擇旅館時有其偏好。因此本研究採用聯合分析法,探討消費者選擇商務旅館時所考量的屬性偏好及組合,並研究在不同市場區隔下,消費者的偏好是否有差異。
研究結果顯示,受測者在選擇商務旅館時特別重視價格屬性,即使是商務旅客亦然,代表受測者在多方考量後仍十分看重價格;旅館經營者可採用低成本策略與其他旅館競爭,或發展差異化的服務吸引”行業為專業人員”、”年齡在36歲以上”、”可支配所得在40,000以上”、”已婚受測者”、”出差伴侶主要為同事”、”每年出差次數為6次以上之受測者”、”資訊來源為其他”這些偏好較高價格旅館的族群。除了價格外,其他的屬性偏好依序是交通便捷性、位置及住宿經驗,許多分群也呈現同樣的結果,旅館經營者可根據這些資訊發展不同差異化的服務,提高競爭力。
最後,本論文為聯合分析法運用於商務旅館上的初步研究,除了發現價格屬性最為重要以外,還發現於受測體排序過程中,加入差距後與沒加入的結果幾乎一樣,後續研究可根據這兩部份繼續進行探討。
Because of geographic limitation, international trade has been the main stream of Taiwan’s economics. Business travelers are gradually increasing and the requirements for hotels may be a concern. On the other hand, the number of hotels expands continually even though hotels in Taiwan are surplus. Therefore, this study conducts conjoint analysis to inspect that how the paradox happens and what attributes customers prefer mo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price is dominant in all groups, and other attributes listed in sequence below: traffic condition, location and previous experience. In addition, the results are almost the same in every segmentation. According to results, hotel managers can adopt low-cost or differentiation strategy, which depends on their business goals. Notably, this study also finds that it makes no differences of adding gap in profile-ranking process in hotel industry.
中文文獻
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2001),2001觀光政策白皮書,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
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2013),2013年12月旅遊業(一般旅館)家數、房間數、員工人數統計,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
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2013),2013年12月觀光旅館房間數及家數總表,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
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2013),2013年來臺旅客來臺目的統計,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
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2013),2013年來臺旅客消費及動向調查,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
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2013),2013年國人旅遊狀況調查,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
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2013),近十年國人國內旅遊總旅次變化,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
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2015),旅宿行政資訊,臺灣旅宿網。
王芝平(2014)「礁溪溫泉旅館之空間印象與再宿意願關係之研究-以A系列溫泉旅館為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
甘敦凱(2004),「應用聯合分析法決定國際觀光旅館之最適定價」,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啟明(1989),「模組化行銷偵測系統」,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慶華(2012),現代商務旅館經營管理實務,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余慶華(2013),「以Kano品質模式探討商務旅館品質屬性與產品層次之初探研究」,輔仁大學餐旅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吳宗軒(2008),「聯合分析法在不同市場區隔下之產品屬性組合 - 以運動鞋產品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心岑(2014),「消費者網路團購旅館住宿商品之屬性偏好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李尚儒(2012),「社會互動與背包客青年旅館滿意度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卓繼寬(2011),「以聯合分析法探討消費者對便利商店屬性偏好之研究 - 以新北市與台南市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周文賢、李宏達(1992),市場調查與行銷策略研擬,台北:華泰,頁28-37。
林錦煌(2014),「消費者對溫泉飯店行銷策略與重遊意願之研究─以日月潭五星級溫泉飯店為例」,嘉南藥理大學觀光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洪晨晃(2013) ,「運用Kano's Model與田口方法修正之IPA以提升一般旅館服務品質之研究」,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高鴻傑(2013) ,「大台北地區觀光連鎖旅館興起與區位選擇因素探討」,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宗昆(2011),「結合聯合分析法與反應曲面法於綠色環保旅館備品水準之研究」,虎尾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順宇(1996),統計學,台北:華泰書局。
陳耀茂(1999),多變量解析方法與應用,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曾素芳(2013),「建構商務飯店關鍵成功因素-以桃園地區為例」,開南大學觀光與餐飲旅館學系碩士論文。
童啟倫(2014)「負面線上評論的價值好嗎?-以飯店業為例」,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鈕先鉞(2009),旅館營運管理與實務,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黃俊英(1995),多變量分析,台北:華泰文化事業公司。
黃婉玲(2013) ,「網路口碑對台灣觀光旅館營運業績之影響,國立東華大學運籌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雷竣翔(2012),「以聯合分析法探討綠色旅館之最佳產品屬性設計」,銘傳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論文。
劉庭均(2014),「旅館選址評估指標之研究-AHP理論之應用」,高雄餐旅大學餐旅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淳涓(2009),「台灣地區商務旅館功能需求之初探研究」,輔仁大學餐旅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蔡馥羽(2013),「建構商務飯店體驗行銷影響網絡關係模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鄧振源(2005),計畫評估─方法與運用,基隆:華梵大學運籌規劃與管理研究中心。
鄭榮峯(2008) ,「台灣國際觀光旅館經營績效比較分析」,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博士論文。
盧永增(2008),「台中地區某商務旅館住客再宿意願判別要素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羅文坤(1986),行銷傳播學,台北:三民書局。
蘇芳基(2008),餐旅服務管理與實務,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蘇應麟(1982),「旅行業對大型國際觀光旅館知覺與偏好之研究-非計量多元尺度法及聯合分析法之應用」,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文獻
Boote, A. S. (1981), “Market segmentation by personal values and salient product attributes”,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21(1), pp.29-35.
Engle, James F., Kollat, David and Blackwell, Roger D.(1968), Consumer Behavior, TX: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Green, P. E., and Srinivasan, V.(1978), “Conjoint analysis in consumer research: issues and outlook”,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pp.103-123.
Green, P. E., Krieger, A. M., and Wind, Y.(2001), “Thirty years of conjoint analysis: Reflections and prospects”, Interfaces, 31(3), pp.56-73.
Hanson, W. A., and Kalyanam, K.(2007), Internet marketing and e-commerce, Ohio: Thomson/South-Western.
Huertas‐Garcia, R., Laguna García, M., and Consolación, C.(2014), “Conjoint analysis of tourist choice of hotel attributes presented in travel agent brochur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16(1), pp.65-75.
Kotler(1994), Marketing Management(8^th ed.), NJ: Prentice Hall.
Kotler, P.(1997), Marketing Management :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9^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Kotler, P.(2005), Marketing, Poznań: wyd. Rebis, pp.111.
Kucukusta, D., and Guillet, B. D.(2014), “Measuring spa-goers’ preferences: A conjoint analysis approa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 41, pp.115-124.
Lonial, S., Menezes, D., and Zaim, S.(2000), “Identifying purchase driving attributes and market segments for PCs using conjoint and cluster analysis”, Journa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2(2), pp.19-37.
Luce, R. D., and Tukey, J. W.(1964), “Simultaneous conjoint measurement: A new type of fundamental measurement”,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psychology, 1(1), pp.1-27.
Marcus, W.(1975), Modern Marketing, NY: Ran House.
Millar, M., and Baloglu, S.(2011), “Hotel guests’ preferences for green guest room attributes”, Cornell Hospitality Quarterly, 52(3), pp.302-311.
Richardson, P. S., Dick, A. S., and Jain, A. K.(1994), “Extrinsic and intrinsic cue effects on perceptions of store brand quality”, The Journal of Marketing, 58(4), pp.28-36.
Segal, M. N.(1982), “Reliability of conjoint analysis: Contrasting data collection procedure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9(1), pp.139-143.
Smith, W. R.(1956),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nd market segmentation as alternative marketing strategies”, The Journal of Marketing, 21(1), pp.3-8.
Steckel, J. H., DeSarbo, W. S., and Mahajan, V.(1991), “On the creation of acceptable conjoint analysis experimental designs”, Decision Sciences, 22(2), pp.435-442.
Tanford, S., Raab, C., and Kim, Y. S.(2010), “The influence of reward program membership and commitment on hotel loyalty”, Journal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Research, 35(3), pp.279-307.
Warner, R. M.(2012), Applied statistics: from bivariate through multivariate techniques: from bivariate through multivariate techniques, CA: Sage.
Wind, Y.(1973), Multiattribute Decisions in Marketing: A Measurement Approach. Hinsdale, IL: Dryden.
Wind, Y.(1978), “Issues and advances in segmentation research”,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5(3), pp.317-337.
校內:2020-07-16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