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房珊珊 Fang, Shan-Shan |
|---|---|
| 論文名稱: |
扁馬執政時期台南市兩岸交流政策之比較 Comparison on the Cross-Strait Interplay Policies of Local Governments in Chen shuibian’s and Ma yingjeou’s Administrations – A Case Study of Tainan |
| 指導教授: |
周志杰
Chou, Chi-chieh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社會科學院 - 政治經濟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Economy |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 畢業學年度: | 103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72 |
| 中文關鍵詞: | 兩岸關係 、地方政府 、兩岸交流政策 、民進黨縣市長 |
| 外文關鍵詞: | Cross-strait Relations, Local Government, Cross-strait Interplay Policy, DPP Mayor |
| 相關次數: | 點閱:225 下載:7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隨著台灣民主化和地方自治,地方首長和地方政府已具有較高自主性。而在兩岸關係這個大議題之下,走到今天的兩岸交流,地方政府也逐漸成為交流過程中不可回避的主體。本研究試圖以台南市地方政府為例,比較陳水扁執政時期與馬英九執政時期地方政府的兩岸交流政策,探究地方政府在兩岸關係的親疏冷熱大環境之下,交流的空間和能動性有多大。進而探究對於地方政府而言,影響兩岸交流政策的因素在何,並分析各種因素對地方政府兩岸交流政策影響的程度如何。
本研究發現,地方政府層次的兩岸交流在受到中央政府交流大環境的結構限制之下,無論是否跟中央政府同黨籍的地方政府,已經發展出自己實質的兩岸交流,而且涵蓋了不同內容,包括經貿、文㔁和某種程度上黨政的交流。
儘管不同黨派中央政府執政對於地方政府進行兩岸交流⬀在一定程度的影響,但地方政府為主體所進行的兩岸交流並不完全與中央政府進行兩岸交流的大環境同步。對於民進黨執政的縣市而言,縣市長在其任期的後半段對於兩岸之間的交流相對有更靈活處理的空間,跟中央政府對於兩岸交流政策的開放時間與步調並不一致。總地來說,地方縣市長個人的認知與態度,即跟中國大陸交流是否作為市政優先順序的偏好以及地方經濟因素的考量是推動地方政府進行兩岸交流的關鍵影響因素。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cross-strait policies of Tainan city in Chen shuibian’s and Ma yingjeou’s administrations from 2000 to 2014. Tainan is one of five municipalities in Taiwan, and its mayor usually belongs to DPP no matter what party becomes a central rulling party. So this thesis expects to find out what are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when local governments make out cross-strait interplay policies, while using some qualitative methods such as documentart research method, case study, in-case comparison and in-depth interview.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First, the local governments making out cross-strait interplay policies are under certain constrains of the macro interplay environment in different administrations. Compared with Chen shuibian’s administrtaions, local governments make more progress in cross-strait interplay in Ma yingjeou’s administration; Second, no matter what party became a rulling party, the local governments have already developed their own cross-strait interplay policies in the economic, cultural and a little bit of political fields; Third, the mayor’s attitude and recognition toward dealing with the mainland
affairs is a critical factor, which determines the depth and breath when local governments make out cross-strait interplay policies, especially in some local governments ruled by DPP,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another critical influencing factor.
一、 中文專書
丁仁方,2014,<從國民黨結構崩解檢視南臺灣縣市首長的兩岸交流政策>,收錄於丁仁方、黃清賢主編《南臺灣與兩岸關係》,臺北:時英出版社。
王少偉,2012,<海西戰略下區域政府協作治理研究--基於福建政府的視角探析>,收錄於葉文振主編,《海西建設與社會管理創新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石之瑜,1999,<芝麻!開門:心靈分析引領兩岸政策研究進入新境界>,載於包宗和、吳玉山主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石之瑜,2003,《社會科學方法新論》,臺北:五南圖書。
包宗和、吳玉山主編,1999,《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朱浤源編,2010,《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臺北:正中書局。
呂育誠,2008,《地方政府與自治》,台北:一品文化出版社。
吳玉山,1999,<台灣的大陸政策:結構與理性>,載於包宗和、吳玉山主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辛翠玲,2014,<區域發展差異觀點下的南臺灣經營策略分析>,收錄於丁仁方、黃清賢主編,《南臺灣與兩岸關係》,臺北:時英出版社。
汪明生、馬群傑,2006,《地區行銷理論與實證:公共事務管理觀點》,臺北:巨流。
邵宗海,2001,《兩岸關係:陳水扁的大陸政策》, 台北:生智文化事業(股)公司。
—— , 2003,《當代大陸政策》,臺北:生智。
范世平,2006,《大陸出境旅遊與兩岸關係之政治分析》,臺北:秀威資訊科技。
林文程,2014,<南臺灣在兩岸關係中的角色>,收錄於丁仁方、黃清賢主編,《南臺灣與兩岸關係》,臺北:時英出版社。
林繼文,2009,<雙層三角:以空間模型分析國內政治對美中台三角關係的影響>,收錄於包宗和、吳玉山主編:《重新檢視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周素卿、陳東升,1999,<基層選舉下的地方政治與經濟利益>,收錄於陳明通、鄭永年主編《兩岸基層選舉與政治社會變遷》,臺北:月旦出版社。
柳金財,1996,《大膽西進? 戒急用忍? 民進黨大陸政策剖析》,台北:時英出版社。
洪淑貞,2011,《水落石未出》,台北:台灣英文新聞。
馬英九/口述,羅智強、洪文賓/整理,2008,《沈默的魄力》,臺北:天下文化。
高長,2008,《大陸經改與兩岸經貿》,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郭正亮,2014,<民共交流的現況與展望>,收錄於蘇起、童振源主編,《兩岸關係的機遇與挑戰》,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陳志敏,2001,《次國家政府與對外事務》,北京:長征出版社。
陳建仲,2008,《藍綠對決下的兩岸關係》,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陳榮五,2008,《兩岸農業交流二十年來之回顧>,收錄於田弘茂、張顯超主編《兩岸交流二十年─變遷與挑戰》,臺北縣:名田文化。
許添財,1995,《改造國會救台灣,許添財立法院問政實錄》,臺北:月旦。
張蜀誠、王瑋琦,2012,<大陸對臺灣政治定位處理之可行方案探討>,收錄於吳建德等人主編,《對立的和諧:跨越兩岸關係深水區》,臺北市:黎明文化。
彭懷恩,2005,《台灣政黨論》,台北:米羅文化有限公司。
—— ,2006,《當代政治學概論》,台北:風雲論壇。
董智森,1998,《綠扁帽執政團》,臺北市:爾能。
童振源,2003,《全球化下的兩岸經濟關係》,臺北市:生智。
曾建豐,2012,<馬英九兩岸政策探析>,收錄於吳建德等主編,《對立的和諧:跨越兩岸關係深水區》,臺北市:黎明文化。
楊丹偉,2007,《解析台灣的大陸政策》,北京:群言出版社。
趙春山,1991,《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台北:財團法人民主文㔁基金會。
歐信宏,2004,《府際關係: 政府互動學》,新北:國立空中大學。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 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蘇起,2013,<馬政府時期兩岸關係的概況與展望>,收錄於蘇起、童振源主編,《兩岸關係的機遇與挑戰》,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關弘昌,1999,<台灣國內選舉對其大陸政策之影響>,載於包宗和、吳玉山主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二、 中文期刊
王欽,2012,<馬英九連任後兩岸關係面臨的挑戰>,《國家發展研究》,12(1):125-156。
王嘉州,2012a,<台灣各縣市兩岸交流對象分析>,《全球政治評論》,第四十期:165-188。
—— ,2012b,<制度紅利與效用評估:中國大陸各省對臺交流偏好程度分析>,《遠景基金會季刊》,第十三卷第四期(2012 年 10 月):125 – 164。
成正,2010,<兩岸地方政府跨域共治機制淺析>,《長白學刊》2010 年第 3 期:68-71。
李長晏、曾淑娟,2009,<北臺與高高屏區域聯盟治理營運之比較>,《臺灣民主季刊》第六卷,第二期 (2009 年 6 月):1-60。
汪明生,1997,<行銷地方產業--首長赴大陸責無旁貸>,《海峽評論》,(73):45-47。
汪明生、黃于恬、劉陳昭玲,2000,<落實行政民主理念與建構相關體制:以互動管理探討兩岸直航對澎湖的影響及因應策略為例>,《文官制度季刊》第二卷第一期(民 99 年 1 月):1-18。
林文程,《臺灣民主季刊》第六卷第二期(2009 年 6 月):i-ii。
林正義,2009,<立法院監督兩岸協議的機制>,《臺灣民主季刊》,第六卷第一期 (2009年 3 月):169-175。
邱垂正,<當前兩岸政治互動的價值障礙>,《全球政治評論》第四十三期(2013)No.43:15-18。
邱垂正、童振源,2008,<陳水扁政府與馬英九政府的中國戰略之比較與檢討>,《戰略:台灣國家安全政策評論》,(1):78-99。
施正鋒,2013,<馬英九政府的中國政策>,《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九卷第 2 期:43-66。
柯志昌、何佳蓉,2011,<地方首長領導風格對府會互動的影響──前新竹市長林政則的個案觀察為例>,《臺灣民主季刊》第八卷第四期(2011 年 12 月):1-43。
徐永明,陳鴻章,2007,<黨內派系競爭與政黨選舉命運>,《政治科學論叢》,第三十一期:129-174。
耿曙,2009,<經濟扭轉政治?中共「惠台政策」的政治影響>,《問題與研究》第48 卷第 3 期:1-32。
耿曙、陳陸輝,2003,<兩岸經貿互動與台灣政治版圖:南北區塊差異的推手?>,《問題與研究》,第 42 卷第 6 期:1-27。
高長、王正旭,2008,<兩岸關係的回顧、新情勢與前瞻>,《遠景基金會季刊》,第9 卷第 3 期:167-198。
許文英,2010,<城市突圍—台灣縣市長兩岸城市交往思維>,《城市學學刊》,第 1卷第 2 期:127-160。
曾建豐,<從馬英九面臨的挑戰看國民黨的前途>,《現代臺灣研究》,4(2005):17-18。
游智偉、陳政一, <中共對臺政策之理性與組織過程分析:以 2002-2010 年的政策變化為例>,《中國大陸研究》,54 卷 4 期(2011/12/01):158-175。
黃東益、謝忠安,2014,<縣市合併改制議題之研究:以高雄市、臺南市及臺中市為例>,《東吳政治學報》第三十二卷第三期:51-129。
黃國敏,2009,<地方政府施政滿意度之探討:苗栗縣政府九十七年個案研究>,《中華行政學報》,第 6 期:35-59。
黃智聰、程小綾,<經濟投票與政黨輪替-以台灣縣市長選舉為例>,《選舉研究》第十二卷第二期(94/11):45-78。
廖坤榮,2004,<台灣農會的社會資本形成與政策績效>,《政治科學論叢》第二十二期(2004 年 12 月):181-220。
廖達琪、李承訓,2010,<國會監督兩岸事務 —花拳繡腿或真槍實彈>,《臺灣民主季刊》,第七卷第一期 (2010 年 3 月):133-144。
劉坤億,2006,<臺灣地方政府間發展夥伴關係之制度障礙與機會>,《臺灣民主季刊》第三卷,第三期 (2006 年 9 月):1-34。
劉靜,2013,<「總統」主導下的臺灣大陸政策的形成>,《延邊黨校學報》,29(3):77-80。
顏建發,2013,<國民黨的中國政策>,《台灣國際研究季刊》, 9(2):67-86。
魏艾,2005,《台灣農產品登陸與兩岸農業交流》,《經濟前瞻》2005 年 9 月:68-73。
三、 碩博士論文
王彥霖,2012,<南台灣民間團體與平潭綜合實驗區合作發展策略之研究--以政治性團體為例>,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生論文。
林文揚,2009,<扁馬執政時期台北市政府兩岸交流之比較>,臺北: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學位論文。
柯世興,2010,<南部各級政府事務官「兩岸觀」養成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智坤,2011,<中國對台地方政府策略與我方因應對策之研究 —以第四屆高雄市政府為例>,臺北: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班在職專班論文。
彭國華,2010,<民進黨派系發展的政經分析>,臺北: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程靖惠,2012,<從地方治理觀點探討台南市推展文化觀光之策略>,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香梅,2004,<民進黨執政後派系政治與中國政策關係之研究 (2000-2004) >,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論文。
蔡水星,2010,<從政策行銷觀點看觀光產業之發展──以台南市古蹟活化為例>,台中:國立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物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 會議論文
丁仁方,2001,<台南雙城記:民間觀點的全球化與城市聯盟策略>,高雄:義守大學城市外交與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城市外交與全球治理學術研討會」。
江大樹、張力亞,2008,〈臺灣縣市首長領導力與地方治理的實證分析〉,「2008 台灣政治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11 月 23 日),埔里: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
邵宗海,<陳水扁「一邊一國」主張的分析與兩岸關係的影響>,「亞太情勢發展」學術研討會,台北: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2002 年 11 月 23 日~11 月 24 日。
五、 政府官方文件
《中國國民黨大陸政策參考資料彙編》,2001,臺北:中央政策委員會編印。
<2011 年市長重要講話>,台南市市政府網站:
http://www.tainan.gov.tw/warehouse/M10000/2011%E5%B8%82%E9%95%B7%E9%87%8D%E8%A6%81%E8%AB%87%E8%A9%B1(1).pdf
<2013 年市長重要講話>,台南市政府網站:
http://www.tainan.gov.tw/warehouse/M10000file/2013%E5%B8%82%E9%95%B7%E9%87%8D%E8%A6%81%E8%AB%87%E8%A9%B1.pdf
<移民業務:公務人員及特定人員>,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
http://www.immigration.gov.tw/wizard/0210.htm
中華民國總統府,<兩岸政策>,中華民國總統府網站:
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076
內政部出入國及移民署,<直轄市長及縣(市)長赴大陸地區交流公開資訊>,內政部全球資訊網:http://www.immigration.gov.tw/lp.asp?CtNode=29722&CtUnit=16461&BaseDSD=7&mp=1&xq_xCat=103
文化部,<103 年度施政計畫>,文化部網站:
http://www.moc.gov.tw/ccaImages/adminstration/0/103target.pdf
文化部,<98-101 年中程施政計畫>,文化部網站:
http://www.moc.gov.tw/ccaImages/adminstration/0/98-101m-target.doc
行政院,2009,<鬆綁地方首長與公務員赴陸交流>,行政院網站:
http://www.ey.gov.tw/policy5/News_Content.aspx?n=594FC080B4D63D73&sms=0FCF4B85F20FA9F4&s=876CDA1572E746D1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工作簡報》(民國九十三年合訂本),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印。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政府大陸政策重要文件》(民國 96 年 11 月編印)。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現階段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網站:http://www.mac.gov.tw/ct.asp?xItem=53354&ctNode=5629&mp=1&xq_xCat=2008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1,《大陸工作簡報》(民國九十年合訂本),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2,《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你問我答》,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兩岸經濟統計月報>(No.124、136、146、157),中華民國行政與大陸委員會網站:www.mac.gov.tw/lp.asp?CtNode=5720&Ctunit=3996&BaseDSD=7&mp=1&xq_xCat=2005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8,《放寬縣市長赴大陸地區交流規劃方案》簡報。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政府大陸政策重要措施(103.09)>,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網站:http://www.mac.gov.tw/ct.asp?xItem=109941&CtNode=7650&mp=1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委會年報:http://www.coa.gov.tw/view.php?catid=209
行政院輯印,《馬英九總統 100 年言論選集》,臺北:中華民國行政院。
馬英九,2012,<馬英九總統 101 年言論選集>,中華民國總統府網站:
http://www.president.gov.tw/portals/0/images/PresidentOffice/AboutPresident/pdf/101sectiontwo.pdf
馬英九,2012,出席「海基會成立 20 週年慶祝大會」致詞,收錄於行政院輯印,《馬英九總統 100 年言論選集》,臺北市:行政院。
馬英九編著,《兩岸關係的回顧與前瞻》,臺北:行政院陸委會,1993。
國家安全局,2010,<對媒體報導「國安局長:中國採購團是統戰」的回應>,http://www.nsb.gov.tw/991022%E5%9B%9E%E6%87%89.pdf
基隆市政府,2013,<應廈門市旅遊協會邀請赴廈門市研商「第五屆海峽論壇‧台灣特色廟會」及深化兩市旅遊相關事宜>報告:
http://report.klcg.gov.tw/OpenFront/report/show_file.jsp?sysId=C102AR005&fileNo=1
賴幸媛,2009,<現階段兩岸關係與中華民國政府的大陸政策>,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網站:http://www.mac.gov.tw/ct.asp?xItem=66651&ctNode=5629&mp=1&xq_xCat=2009
六、 報刊雜誌
《世界閩南文化節》
《亞洲周刊》
《經濟日報》
《聯合晚報》
《聯合報》
七、 網絡資料
《中央日報》網路報
《中華日報》網路版
《台灣時報》網絡版
《自由時報》網路版
《旺報》網路版
《當代中國研究》
《遠見》雜誌網絡版
BBC 中文網
人民網
中時電子報
中國評論新聞網
中國經濟網福建頻道
中華民國行政院網站
中華華夏文化交流協會全球資訊網
台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網站
台灣法律網
台灣智庫
台灣競爭力論壇
全國法規資料庫
年代電視新聞台
美麗島電子報
風傳媒網
香港新聞網
國政評論
國家政策論壇
壹凸新聞網
華夏經緯網
華廣網
廈門網
想想台灣網
新華網
僑報網
網易財經頻道
蘋果即時新聞
觀察者網
八、 英文專書
Andrew B. Whitford, Can Consolidation Preserve Local Autonomy? In Richard C.Feiock, John T. Scholz edited, Self-Organizing Federalism: Collaborative Mechanisms to Mitigate Institutional Collective Action Dilemma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Richard Snyder, H. W. B ruck, and Burton Sap in, Foreign Policy Decision-Making, New York: Free Press, 1962.
Cottam, Martha L., et al.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psychology, 2nd edition, Psychology Press, 2010.
David G. Winter, Assessing Leaders’ Personalities: A Historical Survey of Academic Research Studies, in Jerrold M. Post ed, The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of Political Leaders: With Profiles of Saddam Hussein and Bill Clinto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5.
Doreen Massey, A Counterhegemonic Relationality of Place, in McCann, E., & Ward, K.(Eds.). (2011). Globalization and Community: Mobile Urbanism: Cities and Policymaking in the Global Age. Minneapolis, MN, USA: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Horold Sprout and Margaret Sprout, The Ecological Perspective on Human Affair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International Politics, Greenwood Press Reprint; New edition,November 9, 1979.
Jervis. Robert, Perception and Misperception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Vol. 49,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6.
Post, Jerold M. "Assessing leaders at a distance: The political personality profile." in Jerrold M. Post ed, The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of political leaders: With profiles of Saddam Hussein and Bill Clinton, 2003.
Stone, William F., and Paul E. Schaffner, The Psychology of Politics, Springer-Verlag Publishing, 1988.
Teng chung-chian(鄧中堅), 2012,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aiwan and Cross-Strait Relations in Baogang Guo, Chung-Chian Teng ed, Taiwan and the Rise of China:Cross-Strait Relation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Washington DC: Rowman &Littlefield.
Tom Arrandale, Trading for Clean Water, in Alan Ehrenhalt ed, Governing: Issues and Applications from the Front Lines of Government, Washington DC: CQ press.
九、 英文期刊
Benbasat, Izak, David K. Goldstein & Melissa Mead, 1987, "The Case Research Strategy in Studies of Information Systems", MIS Quarterly 11(3): 369-386.
Charles A. Duelfer & Stephen Benedict Dyson, "Chronic Misperception and International Conflict: The U.S.-Iraq Experienc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36(1), pp.76-78.
Chi-Chieh Chou(周志杰), Implications of the Chinese Response to U.S. Business Strategy: External-Internal Rival Nexu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Policy Making, Issues & Studies, Vol.47 No.3 (2011/09), 71-100.
Gabriella Montinola, Yingyi Qian and Barry R. Weingast, Federalism, Chinese Style: The Political Basis for Economic Success in China, World Politics, Vol.48, No.1 (Oct.,1995).
HUANG, CHIN-HAO, and PATRICK JAMES. "Blue, Green or Aquamarine? Taiwan and the Status Quo Preference in Cross-Strait Relations." The China Quarterly, 2014, vol.219, pp 670 – 692.
James Mahoney, 2007, "Qualitative Methodology and Comparative Politics",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40(2), pp. 122-144.
Mikael Mattlin, 2004, "Same Content, Different Wrapping: Cross-Strait Policy under DPP Rule", China Perspectives [Online], Retrieved May 31 2014, from: http://chinaperspectives.revues.org/436
Monageng Mogalakwe, 2006, "The Use of Documentary Research Methods in Social Research", Af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0 (1), pp. 221-230.
Ying-Jeou Ma(馬英九), 2001, "Cross-Strait Relations at a Crossroad: Impasse or Breakthrough?",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Interests: The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ommittee on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23(3): 141-161.
十、 其它
Collier, David. "The Comparative Method", Retrieve June 1, 2014 from: http://polisci.berkeley.edu/sites/default/files/people/u3827/APSA-TheComparativeMethod.pdf.
楊日旭,廖達琪主持,2004,台灣地方菁英政治文化及決策影響力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報告:82-0301-H11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