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蕭雪婷
Siow, Sze Teen
論文名稱: 冰心兒童書寫之研究
The research of Bing Xin’s children writing
指導教授: 蘇敏逸
Su, Min-Y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3
中文關鍵詞: 冰心兒童書寫兒童形象愛的哲學
外文關鍵詞: Bing Xin, children writing, children image, philosophy of love
相關次數: 點閱:86下載: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冰心是極具影響力的重要作家。她的作品予人一種純淨、柔和的感覺,如同她的筆名。自五四時期開始,她創作了大量有關兒童書寫的作品,其兒童書寫更是深受矚目。因此,本論文以「冰心兒童書寫之研究」為題,意在探討冰心兒童書寫相關題材之特色。
    本論文首先探究作者的生平背景,尤其以童年經驗、童年紀事爲起點,探察作者的童年經驗與其兒童書寫之間的聯繫,逐步論及其作品與愛的哲學的連結性。其次就從「描寫兒童的作品」及「寫給兒童的書信」這兩類作品加以分析討論,梳理冰心兒童書寫的創作脈絡。

    Bing Xin used her unique style to become a renowned female writer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Her writing style is elegant and delicate. Thus her literature is soft and gentle, carry through numerous fine piece of writing. Since the beginning of May Fourth period, she created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 to concern about the children. The children writing which created in her literature received many attentions. Therefore, this thesis is entitled “The research of Bing Xin's children writing”,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ing Xin’s children writing related topic.
    This thesis first inquired into Bing Xin’s historical background, especially her childhood experiences and memories. As a beginning, research will explore author's childhood experiences and their context the link between children's writing. Gradually, it will discus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philosophy of love and her literary works. In order to discuss the integrity, “description of children” and “correspondence written for children” will be the major subject of research, assist to other literary works, to do analogy analysis, for a preliminary sorting to Bing Xin’s children writing.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文獻回顧——————————————————————————3 第三節 研究範圍、方法與論文架構—————————————————13 第二章 冰心的童年記憶及「愛的哲學」概念之形成—————————————16 第一節 母愛與孺慕之情———————————————————————17 第二節 母愛的延伸—親情、手足、友情之愛——————————————29 第三節 「愛的哲學」與基督教信仰——————————————————37 第三章 冰心兒童書寫之風格及其轉變———————————————————48 第一節 前期——1920-1950 年:從兒童書寫表達社會關懷————————49 第二節 中期——1951-1966 年:富有政治色彩的兒童書寫————————71 第三節 後期——1978-1992 年:透過兒童書寫來悼念、感懷和追憶————87 第四章 《寄小讀者》及其他—寫給兒童的書信———————————————103 第一節 二〇年代《寄小讀者》————————————————————104 第二節 四、五〇年代《再寄小讀者(一)(二)》——————————113 第三節 七、八〇年代《三寄小讀者》及其他書信————————————122 第五章 結語————————————————————————————138 參考資料—————————————————————————————140 附錄1:冰心生平年表——————————————————————————146 附錄2:冰心兒童書寫作品整理表—————————————————————148

    (一)冰心作品
    冰心著、卓如編,《冰心全集》(全九卷),福州 :海峽文藝出版社,1994年12月。
    李雪、高海濤選編,《冰心兒童文學全集》(全二冊),北京: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2000年8月。

    (二)一般專書
    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編,《兒童文學資深作家陳千武先生及其同輩作家作品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出版,2003年11月。
    尹雪曼,《五四時代的小説作家和作品》,臺北: 成文,1980年5月。
    王本朝,《20世紀中國文學與基督教文化》,合肥:安徽教育,2000年12月。
    王炳根,《世紀情緣——冰心與吳文藻》,合肥:安徽人民,2003年2月。
    王炳根,《冰心——愛是一切》,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2月。
    王炳根,《冰心新傳——人生就是人生,我無話可説》,臺北:新潮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6年11月。
    冰心原著;楊莉等解讀,《解讀〈繁星‧春水〉》,北京:京華,2001年1月。
    冰心原著;劉增人導讀,《〈繁星〉〈春水〉導讀》,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月。
    冰心著,《冰心自傳》,江蘇 :江蘇文藝出版社,1995年9月。
    朱光潛,《談文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1月。
    朱智賢,《兒童心理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10月。
    吳鼎,《兒童文學研究》,臺北:遠流出版社,1980年10月。
    李朝全、凌偉清主編,《世紀知交——巴金與冰心》,北京:團結出版,2006年1月。
    李菀,《中國現代文化散文專論:走近魯迅.朱自清.冰心》,成都:四川教育,2005年9月。
    杜淑貞,《兒童文學析論》,臺北:五南,1994年5月。
    余思牧,《冰心傑作論析》,香港 :香港僑光書店,1961年1月。
    卓如 , 《冰心年譜》,福建 : 海峽文藝出版社,1999年9月。
    卓如 ,《冰心傳》,福建 : 海峽文藝出版社,2000年10月。
    卓如編,《冰心全集》,福建:福建海峽文藝出版社,1999年4月。
    卓如編,《愛和美的耕耘》,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年9月。
    孟悅、戴錦華合著,《浮出歷史地表》,臺北:時報文化,1993年9月。
    林文寶,《兒童文學故事體寫作論》,高雄:復文,1987年2月。
    林守為,《兒童文學》,臺北:五南,1988年7月。
    林煥彰、杜榮琛,《大陸新時期兒童文學》,臺北:行政院文建會,1996年6月。
    林德冠、章武、王炳根,《冰心論集(上)》,福州:海峽出版社,2000年10月。
    省立臺中師院語文教育學系主編,《兒童文學學術研討會綜合記錄 》,臺中 : 省立臺中師院語文教育學系,1988年。
    范伯群、 范紫江,《 灑向人間皆是愛:冰心 》,臺北 :文史哲出版社,2001年1月。
    范伯群、曾華鵬,《冰心評傳》,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4月。
    范伯群,《冰心研究资料》,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9年4月。
    范培松,《中國現代散文史》,南京:蘇州教育出版社,1993年9月。
    郁達夫,冰心,茅盾等,《中國現代小說名篇選析》,香港:新雅文化事業有限公 司,1987年10月。
    郁達夫,《中國新文學大系•散文二集》,上海:良友,1935年4月。
    格列奇什尼科娃,《蘇聯兒童文學》,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56年11月。
    祖國頌,《敍事的詩學》,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3年11月。
    郭志剛、孫中田,《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
    陳敬之,《現代文學早期的女作家》,臺北:成文,1980年6月。
    浦漫汀主編,《冰心名作欣賞》,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1993年6月。
    傅林統,《兒童文學的思想與技巧》,臺北:富春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3月。
    傅德岷,《冰心散文精品鑒賞》,武漢:武漢出版社,2008年9月。
    傅騰霄,《小説技巧》,臺北:紅葉,1996年4月。
    黃人影編,《當代中國女作家論》,上海:上海書店,1985年5月。
    黃雲生,《兒童文學概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7月。
    楊昌江,《冰心散文論》,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7月。
    楊劍龍,《曠野的呼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1月。
    雷僑雲,《中國兒童文學研究 》,臺北巿:臺灣學生,1988年9月。
    劉勇,《現代文學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12月。
    劉家鳴,《冰心代表作》,鄭州:黃河文藝出版社,1986年11月。
    樂齊、郁華選編,《冰心小説》,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06年1月。
    蔡尚志,《童話創作的原理與技巧》,臺北市:五南圖書,1996年6月。
    鄭頤壽,《冰心名篇賞讀》,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99年1月。
    盧啟元,《冰心作品欣賞》,廣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8月。
    盧啓元,《中國新文學大師名作賞析——冰心》,臺北:海風,1991年9月。
    錢理群、溫儒敏、吳福輝著,《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臺北:五南,2002年7月。
    欒梅健、張堂錡,《中國現代文學概論》,臺北:五南,2003年7月。

    (三)期刊論文
    丹婭、曉燕,〈冰心「母愛形象」之探〉,《中國文化研究》,2000年第3期。
    王治浩,〈用清麗書寫率真——談冰心的藝術特色〉,《中洲大學學報》2005年7月第 22卷第3期。
    王治浩,〈為愛高歌——冰心文學精神探論〉,《開封大學學報》2005年6月第19卷第2期。
    江震龍、徐立錢,〈論冰心《關於女人》的文體特徵和文體意義〉,《漳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4期。
    何瑤,〈緣何獨少這份「愛」——冰心創作中愛情題材缺失成因初探〉,《西南農業大學學報》2006年12月第4卷第4期。
    何衛青,〈近二十年來中國小説的兒童視野〉,《四川大學學報》2003年第4期。
    李玲,〈「五四」女作家筆下的母女親情〉,《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1期。
    李玲,〈「五四」女性文學中的童心世界〉,《河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1月第22卷第1期。
    李玲,〈性別意識與中國現代文學的現代性〉,《中國文化研究》2005年第2期。
    李玲,〈青春女性的獨特情懷——「五四」女作家創作論〉,《文學評論》1998年第 1期。
    李玲,〈重返社會公共生活領域——「五四」女性文學研究之一〉,《漳州師院學報》 1998年第3期。
    李玲,〈新評時期的冰心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6年第4期。
    李國銀,〈論中國現代女性文學中女性形象的建構〉,《殷都學刊》2004年第3期。
    李耀晴,〈生活在夾縫裡的人們——試比較廬隱、冰心小說中女性形象〉,《滁州師專學報》(綜合版)2000年12月第2卷第4期。
    李艷波,〈基督教文化與冰心早期文學創作〉,《外國文學研究》2004年第2期。
    沈玲,〈割捨不斷的情結——試析現代女性文學中的母愛主題〉,《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6月第28卷第2期。
    林丹婭,〈冰心早期女性觀之辨析〉,《開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5 期。
    金妮婭,〈重塑理想的現代女性——試論冰心之理想女性期待〉,《台洲學院學報》 2005年4月第27卷第2期。
    青平,〈冰心早期作品題材與其創作心理定勢〉,《西南民族學院學報》1994年第5期。
    柳豔娜,〈冰心小說的敘事結構論〉,《煙台職業學院學報》2006年12月第12卷 第 4期。
    范伯群、曾華鵬,《論冰心的創作》,《文學評論》第一期,1964年。
    范欣欣,〈評冰心兒童題材散文〉,《廊坊師範學院學報》,2007年8月第23卷 第4期。
    郎學初,〈冰心小說的詩化特徵〉,《廣西社會科學》2007年第1期。
    郎學初,〈論冰心的女性意識〉,《黑龍江民族叢刊》2004年第4期。
    夏烈,〈兩個互補的文化形象——魯迅、冰心比較論〉,《文藝評論》2002年第6期。
    馬美愛,〈「五四」女作家筆下「賢妻良母」的新內涵〉,《晉陽學刊》2004年8月第25卷第4期。
    張靜,〈論冰心小說敘述視角的轉變〉,《廈門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3月第6卷第1期。
    郭蕊,〈李清照和冰心的女性審美理想研究〉,《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第1期。
    陳文穎,〈冰心與葉聖陶早期小說中的兒童形象〉,《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3月第24卷第2期。
    鹿林、駱雁,〈社會的紀錄 深邃的思考——讀冰心的「問題小說」〉,《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1月第1期。
    馮惠玲,〈冰心「愛的哲學」生成環境淺論〉,《太原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7月第5卷第4期。
    裴春來,〈1994–2003十年冰心研究述評〉,《海南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5期。
    劉冠軍,〈淺談冰心問題小說的題材與現實意義〉,《遼寧大學學報》1996年第2期。
    劉紹唐主編,〈民國人物小傳〉,《傳記文學》1990年第75卷第2期。
    潘延,〈現代版賢妻良母——冰心女性觀探析〉,《蘇州鐵道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12月第18卷第4期。
    衛厚生,〈冰心作品中的愛國主義情結〉,《晉陽學刊》1999年第5期。
    鄭飛中,〈《關於女人》是什麼文體〉,《閱讀與寫作》2005年第2期。
    鄭煬和,〈不可能的可能——論冰心和丁玲筆下的女性形象〉,《溫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4期。
    鄧華,〈淺析冰心《寄小讀者》的思想内容及藝術特色〉《文學研究(社會科學學科研究)》,2011年1月。
    閻純德,〈試論中國女性文學的多元型態〉,《洛陽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第6期。
    韓瑩瑩,〈論冰心三四十年代作品藝術風格〉,《唐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12月第17卷第4期。
    嚴家炎,〈五四新文化運動與傳統文化〉,《魯迅研究月刊》1995年第9期。
    鐘琛,〈男權背景下的中國女性「個人化」寫作〉,《當代文壇》2005年第4期。

    (四)學位論文
    于樹漫,《論冰心的兒童文學創作》,天津:天津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
    何佳燁,《冰心小説研究》,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肖曙,《愛和美的不盡追求——冰心創作綜論》,福州:福建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1年。
    林巧茹,《冰心文學基督教特色之研究》,中壢: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范嘉倩,《冰心、淩叔華小說比較研究》,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張琰,《論兒童的「發現」與二十年代中國新詩》,南京:南京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莊美芳,《論冰心《寄小讀者》的審美視界》,浙江:浙江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論文,2007年。
    湯冬梅,《冰心作品中的童心童識探析》,西南:西南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論文,2006年。
    黃俊亮,《冰心兒童文學經典的延傳與闡釋》,武漢:華中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
    黃薇靜,《冰心散文研究》,桃園: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潘佳玲,《冰心《寄小讀者》系列之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耿惠芳,《莫言的兒童書寫》,台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

    (五)學術網站
    〈中文電子期刊服務〉http://ceps.com.tw/ec/echome.aspx
    〈中國知識資源總庫——CNKI 系列數據庫〉http://cnki50.csis.com.tw/kns50/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網——冰心研究資料〉 http://www.modernchineseliterature.net/writers/BingXin/index-b5.jsp
    〈全國文獻傳遞服務系統(NDDS)〉http://ndds.stpi.narl.org.tw/
    〈冰心網〉http://www.bingxin.org/databank/yj/b/lbxd.htm
    〈成功大學圖書館——資料庫查詢系統〉
    http://muse.lib.ncku.edu.tw:8080/SSO/ResourceStation/pages/resourceUserResult.jsp
    〈華藝綫上圖書館〉http://www.airitilibrary.com/
    〈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自由的碩博士論文全文資料庫〉
    http://ndltd.ncl.edu.tw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中文網頁/我們的目的/兒童同樣享有權利〉
    http://www.unicef.org/chinese/why/3816_rights.html

    (六)報紙及其他
    王蒙,〈想念冰心〉,《中國文化報》(1999年3月4日),網站來源:http://www.gmw.cn/content/2004-09/30/content_109088.htm
    王淩,〈略論冰心的故鄉情結〉,網站來源: 《冰心網》
    http://www.bingxin.org/databank/yj/b/llbx.htm
    卓如,〈論冰心的文學創作〉,網站來源:《冰心網》http://www.bingxin.org/databank/yj/b/lbxd.htm

    下載圖示 校內:2014-08-21公開
    校外:2014-08-21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