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殷皓
Yin, Hao
論文名稱: 論醫療服務責任與任意醫療責任保險之配套可行性
Liability Insurance as a Medical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指導教授: 蔡維音
Tsai, Wei-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科學院 - 法律學系
Department of Law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1
中文關鍵詞: 醫療糾紛醫療法消費者保護法醫療責任保險防禦性醫療
外文關鍵詞: medical dispute, Medical Care Act,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medical liability insurance, defensive medicine
相關次數: 點閱:211下載:1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醫療糾紛是潛藏已久的社會問題,有待解決良策。基於醫療傷害的偶發性、不確定性與不可預見性,不僅損害的發生無法掌控,賠償亦不易確保。目前我國的醫療責任類型,按醫療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為過失責任,醫療從業人員僅須就其職業上之故意或過失負責,提供醫療從業人員充分的職業保護;然而在醫療糾紛發生後,因訴訟制度對於舉證責任之要求,可能使病患或其家屬在相關訴訟行為中居於舉證與資訊的弱勢地位,因無醫療的專業而無法捍衛自己的權利,應修法調整。本文建議以我國消費者保護法(下稱消保法)作為醫療糾紛解決之適用法,配合任意醫療責任保險制度,希望實踐醫療風險衡平分配,醫療糾紛妥善解決的目標。
    消保法服務責任本係用於規範企業經營者對其提供之商品或服務所生之危險或瑕疵,應負擔無過失責任。透過消保法的解釋,以消保法無過失責任作為手段,可能有效平衡病患在醫療過程中資訊與舉證弱勢的不利處境。然而對於醫療從業人員而言,無過失責任較過失責任沈重,等同於變相加重醫療從業人員的負擔,在毫無配套措施的情況,可能使醫療從業人員自覺不堪負荷時,創造醫療從業人員採取「防禦性醫療措施」的誘因,大量浪費醫療資源,增加社會的負擔。
    從而本文建議,於消保法無過失責任之外,再輔以任意醫療責任保險制度作為後盾,分散可能發生的龐大賠償損失,如此建構完整的醫療糾紛處理流程,在資訊透明的醫療市場上,讓病患自由選擇有投保醫療責任保險的醫療機構就醫,充分了解自己面臨的醫療風險與日後若不幸發生傷亡時,可能獲得的賠償保障,間接達成醫療糾紛案件數量降低的目標,期望達成醫療風險衡平分配,醫療糾紛妥善解決的最終目標,追求醫病雙贏。

    “Medical dispute”is a long existing social problem, urgently needed to be addressed and properly dealt with. Because medical errors are potentially accidental and unpredictable, not only the scales of their damages are difficult to control but appropriate compensations, hard to gauged.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law judges medical errors to be “negligent liability”; therefore, when a medical dispute truly takes place, due to the evidentiary requirements for litigation liability, patients or their families are placed on a relatively dis-advantageous ground. In other words, considering patents and their families are not medical professionals, they are most likely not well informed of or equipped with appropriate medical knowledge, so they are unable to put forward required evidence while taking legal actions in the court, and thus fail to defend their rights.
    This paper hence strongly urges to mend the Consumer Protection Law especially in cases where medical disputes are concerned, as well as to establish a thorough medical liability insurance system in the hope that, whenever the unfortunate incidents occur, both the rights of patients and medical professionals can be protected and the loss of the both sides, covered by the vast fortune coming from the medical insurance.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4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4 第一項 研究動機4 第二項 研究目的9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範圍12 第一項 研究方法12 第二項 研究範圍13 第三節 研究架構13 第四節 文獻回顧14 第二章 我國醫療民事責任現況問題分析17 第一節 醫療責任分配及醫療糾紛損害填補之方式17 第一項 醫療行為的分類18 第一款 醫療行為責任類型20 第二款 修正建議22 第三款 小結24 第二項 醫療糾紛25 第一款 相關名詞釋義26 第二款 我國醫療糾紛數據資料分析28 第三款 醫療糾紛的解決31 第三項 醫療糾紛求償之困境34 第四項 小結36 第二節 現行法規分析37 第一項 民法相關規範37 第一款 契約責任37 第二款 侵權責任40 第二項 消費者保護法第七條41 第三項 醫療法第八十二條43 第四項 小結43 第三節 醫療責任外化制度分析44 第一項 生育風險補償計畫及醫療事故補償法草案44 第二項 任意醫療責任保險47 第四節 醫療責任體系的建置提案48 第一項 以消保法服務責任取代過失責任48 第二項 以任意責任保險強健醫療責任體系49 第五節 本章結論50 第三章 消保法醫療服務責任體系的可行性51 第一節 消保法服務責任51 第一項 服務責任與危險責任之異同52 第一款 傳統危險責任之內涵52 第二款 消保法服務責任與民法危險責任內涵差異53 第二項 醫療行為與消費行為55 第一款 消費關係56 第二款 消費目的56 第三項 小結57 第二節 消保法的規範主體58 第一項 消費者58 第二項 企業經營者58 第三節 服務責任成立的構成要件60 第一項 商品或服務之危險61 第一款 科技抗辯61 第二款 消保法施行細則第五條63 第三款 小結66 第二項 消費者之損害67 第三項 因果關係68 第四項 小結70 第四節 本章結論71 第四章 醫療責任保險作為醫療責任外化選項75 第一節 國家介入的程度與保險制度的選擇75 第一項 責任保險的基礎法律性質76 第一款 任意醫療責任保險之法律定性77 第二款 強制醫療責任保險之法律定性78 第一目 社會性保險78 第二目 政策性保險79 第二項 強制納保規定的正當性80 第一款 強制醫療責任保險所限制之基本權利81 第一目 財產權與締約自由權81 第二目 醫療機構的營業自由82 第二款 強制醫療責任保險所「干預」或「侵害」基本權利82 第三款 強制醫療責任保險限制之基本權利是否具憲法上「正當理由」83 第一目 適當性84 第二目 必要性84 第三目 狹義比例原則85 第四款 小結86 第三項 介於任意與強制中間的保險類型86 第四項 小結88 第二節 任意醫療責任保險的現況88 第一項 任意醫療責任保險的保險利益與可保性88 第一款 逆選擇與低投保問題89 第二款 消保法解決任意醫療責任保險問題之貢獻90 第二項 消保法懲罰性賠償金的可保性92 第一款 懲罰性賠償金的制度目的92 第二款 醫療損害時懲罰性賠償金之適用疑問94 第三款 懲罰性賠償金可保性之討論95 第四款 小結96 第三節 責任保險可能引起的道德風險 96 第一項 醫療服務的品質下降97 第二項 保險賠付制度與醫療資源之不當使用98 第三項 道德風險的解決方法99 第四節 本章結論99 第五章 結論101 參考資料 103

    參考資料
    專書
    1.王澤鑑,侵權行為法第一冊,2015年6月。
    2.王澤鑑,侵權行為法第二冊,2006年3月。
    3.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三),2009年12月。
    4.王澤鑑,法律思維與民法實例,2011年8月。
    5.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八),2009年12月。
    6.王汎森、戴華,打開潘朵拉的盒子:基因科技的人文議題,時報文教基金會,2001年。
    7.朱柏松,消費者保護法論,翰蘆,2004年9月增訂版。
    8.江朝國,保險法基礎理論,瑞興圖書出版,修訂5版,2012年。
    9.阮富枝,危險活動之侵權責任-民法一般危險責任及特別法之特殊危險責任,五南, 2011年4月。
    10.杜寶恒,基因治療的原理與應用,九州圖書文物,2001年2月。
    11.李聖隆,醫護法規概論,華杏出版社,2005年1月。
    12.吳志正,解讀醫病關係 I,元照,2006年9月。
    13.林誠二,民法債編各論(下),瑞興圖書,2015年4月。
    14.林勳發,商事法精論,今日書局,2009年3月。
    15.施文森,保險法總論,三民書局,1994年。
    16.施文森、林建智,強制汽車責任保險,元照,頁9,2009年4月。
    17.柯木興,社會保險,中國社會保險學會,1999年2月。
    18.姚瑞光,民事訴訟法論,著者發行,2012年1月。
    19.姚志明,侵權行為法研究(一),元照,2003年10月。
    20.陳榮基,台灣醫療糾紛之現況與處理,健康世界雜誌出版,1993年9月。
    21.陳繼堯、陳定輝,汽車保險-理論與實務,智勝文化,2006年3月。
    22.陳聰富、陳忠五、沈冠伶、許士宦,美國懲罰性賠償金判決之承認與執行,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12月。
    23.孫森焱,新版民法債編總論下冊,2006年1月。
    24.郭麗珍,產品瑕疵與製造人行為之研究—客觀典型之產品瑕疵概念與產品安全注意義務,神州圖書出版,2001年6月。
    25.黃丁全,醫事法,元照,2000年7月。
    26.曾淑瑜,醫療過失與因果關係(上冊),翰蘆圖書,1998年7月。
    27.曾隆興,修正增訂現代損害賠償法論,增訂九版,2000年7月。
    28.詹森林,消保法有關商品責任之規定在實務上之適用與評析,民事法理與判決研究(三),元照,頁182,2003年8月。
    29.詹森林、馮震宇、林明珠,認識消費者保護法,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出版,2005年8月。
    30.詹森林,德國醫療過失舉證責任之研究,醫療過失舉證責任之比較,元照,2008年5月。
    31.鄭鎮樑,保險學原理,五南圖書,2005年10月。

    論文集
    1.朱柏松、詹森林、張新寶、陳忠五、陳聰富,論日本醫療過失之舉證責任,醫療過失舉證責任之比較,元照,2008年5月。
    2.侯英泠,談醫療意外的風險分擔問題-消費者保護法對純粹醫療行為與醫院提供相關醫療服務的企業式服務行為的適用,黃宗樂教授六秩祝賀-財產法學篇(一),學林文化,頁397,2002年5月。
    3.孫森焱,論醫師為診療行為應負之義務,鄭玉波先生七秩華誕祝賀論文集,三民,頁167,1988年1月。
    4.楊秀儀,論醫療傷害賠償責任適用消費者保護法之爭議,民法七十年之回顧與展望紀念論文集,頁240,2000年10月。

    期刊
    1.朱柏松,消費者保護法之成立、構成及若干問題之提起,法學叢刊,第39卷,第4期,頁35,1994年10月。
    2.李惠宗,論比例原則作為刑事立法的界限--大法官釋字第五一七號解釋評釋,台灣法學雜誌,第18期,頁28-29,2001年1月。
    3.李建良,基本權利理論體系之構成及其思考層次,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9卷,第1期,頁53-71,1997年。
    4.李明蓉、楊秀儀,「無過失補償」就是不究責嗎?--從藥害救濟法第十三條第一款談起,月旦法學雜誌,第228期,頁119-140,2014年5月。
    5.李聖隆,醫療衛生事務與消費者保護法之關係,律師通訊,第175期,頁17,1994年10月。
    6.吳俊穎、楊增暐、賴惠蓁、陳榮基,醫療糾紛民事訴訟時代的來臨:臺灣醫療糾紛民國91年至96年訴訟案件分析,臺灣醫學,第14卷,第4期,頁359-369,2010年7月。
    7.吳建樑,醫療關係與消費者保護法,醫事法學,第7卷,第3期,頁10、26,1999年9月。
    8.吳正吉,醫療過失的法律涵義和法律責任,醫事法學,第1卷,第1期,頁75,1985年5月。
    9.吳全峰、黃文鴻,從醫療人權之角度論全民健康保險強制納保制度之爭議,月旦法學雜誌,第77期,頁9,2001年10月。
    10.林順益,解析醫護責任保險制度—並呼籲建立強制醫護責任保險制度,醫事法學,第11卷,第3/4期,頁25,2003年12月。
    11.侯英泠,探討醫療無過失責任的適宜性,月旦法學,頁128,1999年6月。
    12.姜世明,醫師民事責任程序中之舉證責任減輕,月旦民商法雜誌,第6期,頁5,2004年12月。
    13.姜世明,醫師民事責任程序中關於可歸責性要件之舉證責任,法學講座,第28期,頁103,2004年。
    14.高添富,探討現行生育事故救濟計畫的請求權人問題,台灣醫界,第56卷,第5期,頁44,2013年5月。
    15.陳忠五,醫療行為與消費者保護法服務責任之處適用領域,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7期,頁36,2000年2月。
    16.陳聰富,醫療契約之法律關係(上),月旦法學教室,第72期,頁93,2008年10月。
    17.陳碧玉,醫療關係的法律性質,法學專刊,第83期,頁6,1997年9月。
    18.陳怡安,醫療服務嚴格責任之解釋論—兼評「肩難產案」判決,法學叢刊,第172期,頁80,1998年10月。
    19.陳自強,民法侵權行為法體系之再構成(下)-民法第一九一條之三之體系地位,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7期,頁40,2000年12月。
    20.陳自強,我國醫療事故損害賠償問題的現況與展望研討會重點摘要,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0期,頁64-65,2002年11月。
    21.許義明,我國醫療鑑定之現況與檢討,萬國法律,第151期,頁62,2007年2月。黃茂榮,大陸侵權責任法概說(上),植根雜誌,第28卷,第1期,頁18,2012年1月。
    22.黃立,消保法第七條與民法第一九一條之三對醫療行為適用之研析,政大法學評論,第75期,頁66,2003年9月。
    23.黃立,消費者保護法對醫療行為的適用,律師雜誌,第217期,頁81,1997年10月。
    24.楊秀儀,醫療糾紛與醫療無過失制度-美國經驗四十年來之探討,政大法學評論,第68期,頁5,2001年12月。
    25.楊秀儀,從無過失重回過失-紐西蘭有關醫療傷害補償制度之變遷及對台灣之啟示,政大法學論叢,第64期,頁249-251,2000年10月。
    26.詹鎮榮,補充性原則,月旦法學教室,第十二期,頁35,2003年10月。
    27.葛謹,台灣醫療糾紛應不受刑事訴訟之理由,台灣醫界,第50卷,第8期,頁379-383,2007年8月。
    28.蔡維音,社會福利制度之基礎理念及結構,月旦法學雜誌,第28 期,頁24-29,1997年9月。
    29.蔡維音,全民健保之法律關係剖析 -對中央健保局、特約醫事機關以及被保險人之間的多角關係之分析(上),月旦法學雜誌第48期,頁67,1999年5月。
    30.蔡維音,全民健保之法律關係剖析 -對中央健保局、特約醫事機關以及被保險人之間的多角關係之分析(下),月旦法學雜誌第48期,頁111,1999年6月。
    31.蔡維音,全民健保強制納保之合憲性,政治大學勞動法、社會法與基本人權學術研討會,1999年11月。
    32.蔡維音,醫者養成與法律教育,成大醫學中心通訊,第14卷,第4期,頁22,2003年7月。
    33.蔡維音,從全民健保觀察醫病關係之變遷,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21期,頁25,2002年1月。
    34.蔡惠如,台灣醫療糾紛之法律課題,月旦民商法雜誌,第4期,頁133,2004年。
    35.蔡振修,醫事人員過失除罪化的爭議與正見,醫事法學,第12卷,第1期,頁7,2004年6月。
    36.謝啟瑞,醫療糾紛處理結果之實證分析-美國佛羅里達州的研究,經濟論文叢刊,第19卷,第2期,頁300,1911年9月。
    37.韓揆、孫森焱,醫療糾紛及過失賠償案件之法律及倫理觀,醫院雜誌,第17卷,第6期,頁9,1984年12月。

    研討會論文
    1.何建志,醫療服務之最適法律責任:侵權行為法功能與效率之觀點,第三屆法律與經濟分析學術研討會論文,中央研究院法律所,2005年4月。
    2.翁岳生,「依法行政之原則」,台北市議會學術講座專輯 (二),頁159-168,1983年12月。
    3.張麗卿,從實證醫學之新趨勢論醫療過失行為處罰之合理化,「過失醫療行為應否負刑事責任之探討」學術研討會會議資料,頁126,2008年12月。

    研究報告
    1.李傳來,醫療事故之刑事責任,台灣高等法院台南分院檢察署民國八十三年度研究發展報告,1994年。
    2.李志峰,論懲罰性賠償金之起源及其適用上之爭議,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編印,消費者保護研究,第7期,頁269,2001年9月。
    3.李志峰,懲罰性賠償金之可保性-以美國法的發展為基礎來檢視我國應採取之立場,消費者保護研究,第8期,頁63,2003年03月。
    4.邱聰智,消費者保護法上商品責任之探討,消費者保護研究第二輯,行政會消費者保護委員會出版,頁209,1996年1月。
    5.消費者保護法針對商品或服務對他人所造成之損害在民法契約責任或侵權責任,司法院民事法律專題研究,第14冊,頁299,1998年6月。
    6.康弼周,組織醫療過失責任歸屬之研究,司法研究年報,第20輯,第13篇,司法院印行,2000年11月。
    7.張世展,論醫療行為有關民法上損害賠償諸問題,台灣高等法院台南分院九十二年度研究發展項目研究報告,2003年。
    8.黃立,醫療法修正後之法律適用,醫療法律責任研討會報告,2004年9月3日。
    9.蔡振修,醫療過失的刑事責任析論,台灣彰化地方法院檢察署民國八十一年研究發展項目研究報告,1992年6月。
    10.劉春堂,我國消費者保護法之若干問題,消費者保護與消費者保護法,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編印,頁112,2000年11月。

    學位論文
    1.李志峰,懲罰性賠償金與保險法律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2.邱聰智,從侵權行為歸責原理之變動論危險責任之構成,台灣大學法律學系博士論文,1982年。
    3.吳建樑,醫師與病患「醫療關係」之法律分析,東吳大學碩士論文,1994年7月。
    4.吳俊達,醫療訴訟之舉證責任,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3月。
    5.林慧貞,論消費者保護法之服務無過失責任,臺灣大學法律系碩士論文,1996年6月。
    6.林銘龍,論受害第三人之直接請求權於我國責任保險法制上之適用疑義—以不健全保險關係下之研究為中心,國立台北大學法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6月。
    7.林義城,從各國醫療法律責任規範論我國建立醫師醫療責任險法制化,東海大學法律系碩士論文,2006年6月。
    8.侯宜伶,台灣醫學中心級醫院醫療糾紛風險管理之實證研究,長庚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9.高添富,醫師責任與保險法制之研究,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4月。
    10.高添富,解決醫療糾紛民事責任之保險與法律制度,國立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5月。
    11.孫芳文,產品責任保險相關法律問題之研究,政治大學保險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6月。
    12.陳文袖,論強制醫師專業責任保險-以醫療事故受害人之損害填補為中心,東吳大學法律學系法律專業碩士班碩士論文,2005年7月。
    13.陳麗芬,醫療行為之法律責任與保險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6月。
    14.陳俊杰,我國消費者保護法懲罰性賠償金實務案例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2007年1月。
    15.許忠信,論消費者保護法服務無過失責任於「醫療服務」之適用與解釋,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6月。
    16.莊馨旻,我國醫療責任發展趨勢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2004年1月。
    17.曾錦源,公法上比例原則之研究,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18.鄒文豪,醫師責任保險研究─兼論採行日本醫師會醫師賠償責任保險之可行性,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法律專業組碩士論文,2012年7月。
    19.游淑君,兩岸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制重要問題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頁17,2007年6月。
    20.葉婉如,從補償制度與保險制度論醫療損害之填補,成功大學法律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8月。
    21.劉宇哲,論類似保險之法律問題與案例研析,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10月。
    22.劉永弘,醫療關係與損害填補制度之研究,東吳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8月。

    網路資料
    1.牛惠之,論基因治療之科技風險與醫療傷害之救濟-必也新法乎??,參見http://mx.nthu.edu.tw/~hcniu/paper/200305.pdf,最後瀏覽日2016年4月22日。
    2.柯木興,談社會保險民營化、商業化與企業化,國政基金會網站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SS/094/SS-B-094-023.htm,最後瀏覽日2016年4月22日。
    3.黃明陽,消保法產品責任之法制研究,頁7
    http://www.cpc.ey.gov.tw/Upload/RelFile/1651/707423/f25f0f11-ecb5-4f4f-904f-edb29c534679.pdf,最後瀏覽日2016年4月22日。

    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立即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