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莊惠婷 Chuang, Hui-Ting |
|---|---|
| 論文名稱: |
12年國民基本教育的憲法建構與檢討 The Construction and Review of the Constitution On Twelve Years Basic Education |
| 指導教授: |
許育典
Hsu, Yue-Dian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社會科學院 - 法律學系 Department of Law |
| 論文出版年: | 2013 |
| 畢業學年度: | 101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59 |
| 中文關鍵詞: | 12年國民基本教育 、教育基本權 、自我實現 、法治國原則 、社會國原則 、教育機會均等 |
| 外文關鍵詞: | twelve years basic education, the fundamental right of education, self- actualization, the principle of rule of law, the principle of social state, equal opportunity in education |
| 相關次數: | 點閱:161 下載:3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我國實施9年國民教育迄今已逾40年,對於經濟發展確實產生了重要的貢獻。由於我國高中職已逐漸邁向普及化的程度,國民教育發展已有相當穩定的成果,長期以來,社會對於延長國民基本教育有著高度的共識與期待。因此,我國將於2014年全面實施12年國民基本教育,促使我國國民教育邁向嶄新的階段。由於12年國民基本教育涉及國中畢業生升學的權益,如何規劃與實施將成為重要課題,因此本論文將透過憲法上的保障,去建構出12年國民基本教育的應有面貌。首先,由於憲法具有最高位階,而憲法所蘊含的基本原則為一切國家行為的準則,所以將從憲法涉及的基本原則,包含法治國原則和社會國原則,建構與檢討12年國民基本教育的內容。再來在憲法中找出12年國民基本教育所依據的基本權,也就是教育基本權,嘗試以自我實現作為12年國民基本教育的核心,來進行憲法建構與相關問題的檢討。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9-year basic education for more than 40 years so far does have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society has high expectations on the extension of the basic education. Therefore, in 2014 the 12-year basic education will implement fully, and it can promote the basic education toward a new era. The program of the 12-year basic education involves the interests of the graduat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o the way of implementation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First, the Constitution is prior; therefore this text will construct and review the 12-year basic education from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Constitution, which include the principle of rule of law and the principle of the social state. This text will construct and review the 12-year basic education from the fundamental right of education, and try to review the relative issues of the 12-year basic education from the self-realization.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12年國民基本教育入學方式說明暨各方案執行展示記者會〉,教育部12年國民基本教育資訊網,http://140.111.34.179/news_detail.php?code=01&sn=470&page1=1(最後瀏覽日期2012年12月2日)。
〈12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教育部12年國民基本教育資訊網, http://140.111.34.179/draft/index.html(最後瀏覽日期2012年12月2日)。
〈12年國教,全國15個免試就學區〉,中廣新聞報導,2011年10月14日。
〈12年國教入學方式確定〉,國立教育廣播電台新聞, 2012年4月27日。
〈12年國教上路,學生忙盲茫〉,聯合報,2013年3月21日。
〈12年國教不排富,六都皆反對〉,聯合報,2013年6月11日。
〈12年國教比7項,把孩子當金人〉,自由時報, 2012年4月1日。
〈12年國教比序要比證照,家長譁然〉,自由時報, 2012年11月1日。
〈12年國教在即,私校品質仍不均〉,台灣立報 , 2011年10月13日。
〈12年國教定調,103年上路不延緩〉,自由時報, 2012年4月26日。
〈12年國教後 國中會考每年5月舉行〉,原視新聞報導,2012年4月6日。
〈12年國教後年上路 7成5免試入學〉,聯合報新聞, 2012年4月26日。
〈12年國教盼暫緩,學生:慌到補習〉,聯合報,2013年3月10日。
〈12年國教啟動,免試入學8項大PK〉,聯合晚報, 2012年4月25日。
〈12年國教排富〉,中廣新聞,2013年6月13日。
〈12年國教排富門檻 提高至148萬〉,聯合報,2013年6月19日。
〈12年國教超額比序,項目多霧煞煞〉,聯合報新聞, 2012年4月5日。
〈12年國教會考3等級7標示,考生霧煞煞〉,自由時報,2013年5月25日。
〈12年國教議題延燒,引發議員及家長不滿〉,聯合報新聞, 2012年4月20日。
〈3年後升高中職,只有免試入學與特色招生〉,自由時報, 2011年9月2日。
〈不只比會考 比體育、服務、籤運…好累〉,聯合報新聞, 2012年4月20日。
〈升學遺毒未除,12年國教難推行〉,台灣立報, 2012年3月26日。
〈台南區高中高職免試入學作業要點〉,教育部12年國民基本教育資訊網, http://140.111.34.179/news_detail.php?code=01&sn=469 (最後瀏覽日期2013年1月2日)。
〈竹苗區高中高職免試入學作業要點〉,教育部12年國民基本教育資訊網, http://140.111.34.179/about_012.php (最後瀏覽日期2012年12月2日)。
〈免試入學比一大堆〉,中國時報, 2012年3月26日。
〈別讓明星學校,模糊十二年國教的目標〉,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2/112012050100448.html(最後瀏覽日期2012年12月2日)。
〈私校品質不均,影響12年國教〉,原視新聞報導 ,2011年10月12日。
〈特色招生不為保障「明星高中」〉,新頭殼新聞, 2011年10月19日,http://newtalk.tw/news_read.php?oid=18763。
〈高中免試,各區比序項目多得嚇人〉,原視新聞報導, 2012年3月26日。
〈高中英聽成績公布,城鄉差距驚人〉,中國時報, 2012年11月2日。
〈高中高職及五專特色招生實施方案〉,教育部12年國民基本教育資訊網,http://140.111.34.179/draft/index.html(最後瀏覽日期2012年12月1日)。
〈高中高職免試入學作業要點訂定及報備查原則〉,教育部12年國民基本教育資訊網,http://140.111.34.179/news_detail.php?code=01&sn=465&page1=1(最後瀏覽日期2012年12月2日)。
〈高中高職學校資源分布調整實施方案〉,教育部12年國民基本教育資訊網,http://140.111.34.179/draft/index.html (最後瀏覽日期2012年12月2日)。
〈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教育部12年國民基本教育資訊網, http://140.111.34.179/draft/index.html (最後瀏覽日期2012年11月3日)。
〈高中職均質優質化補助〉,教育廣播電台 新聞,2011年10月12日。
〈高中職適性學習社區教育資源均質化實施方案〉,教育部12年國民基本教育資訊網,http://140.111.34.179/draft/index.html (最後瀏覽日期2012年12月30日)。
〈高中職學生學習扶助方案〉,教育部12年國民基本教育資訊網,http://12basic.edu.tw(最後瀏覽日期2013年4月30日)。
〈高級中學學校評鑑實施方案〉,教育部12年國民基本教育資訊網,http://140.111.34.179/draft/index.html (最後瀏覽日期:2013年1月7日)。
〈高雄市大樹區公所:大樹區簡介〉,http://www.dashu.gov.tw/WebArticle.aspx?UnID=de1d1bbe-b7f2-42a9-90db-b6a517410a92(最後瀏覽日期:2013年4月3日)。
〈國中畢業會考分5級,加考寫作測驗〉,台灣立報, 2012年4月5日。
〈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補救教學實施方案〉,教育部12年國民基本教育資訊網,http://12basic.edu.tw (最後瀏覽日期2013年4月30日)。
〈基北區高中高職免試入學作業要點〉,教育部12年國民基本教育資訊網, http://140.111.34.179/news_detail.php?code=01&sn=469(最後瀏覽日期2013年1月2日)。
〈教團版本,要求設專法、專責機構〉,自由時報 , 2011年10月31日。
〈造福學生,大樹完全中學有望〉,中央社報導, 2012年5月28日。
〈超額比序,強化軍備競賽〉,台灣立報。2012年10月28日。
〈越區10公里讀書,大樹爭設高中職〉, http://online.kcc.gov.tw/ct.asp?xItem=5170&ctNode=733&mp=1 (最後瀏覽日期2013年3月30日)。
〈會考採3等級7標示,12年國教零抽籤〉,中國時報,2013年5月25日。
〈補習班生意旺〉,自由時報報導,2011年9月26日。
〈學發明爭比序,學者:恐扼殺創造力〉,《公視新聞網》,http://news.pts.org.tw/detail.php?NEENO=225758(最後瀏覽日期:2013年3月17日)。
〈優質高中職標準,公信力遭質疑〉,台灣立報,2013年3月28日。
〈競賽比序給分高,恐淪富人升學捷徑〉,自由時報, 2012年11月30日。
王延煌/張明文,〈12年國民基本教育的理念與規劃〉,《教育研究月刊》,205期,2011年5月,頁47- 56。
王家通,〈論教育機會的均等與公平:以概念分析為中心〉,《教育政策論壇》,2期,1998年,頁118-132。
台灣省政府教育廳,《台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國民教育補述篇》,台中:台中圖書館,1998年。
伍振鷟/吳清山/周愚文,《見證教育發展軌跡 : 百件教育重要檔案選輯》,台北:教育部,2006年。
朱敬一,〈可以有資優班,不能搞階級學校〉,中國時報報導,2011年05月24日
江愛華/高家彬,〈全球化趨勢與台灣中小學改革分析〉,收於:國家教育研究院主編,《我國百年教育回顧與展望》,台北:國家教育研究院,2011年5月,頁81- 104。
何憶如,《台灣教育史》,高雄:麗文,2009年。
余霖,〈12年基本教育的學區劃分與入學方式〉,收於:蘇永明/方永泉主編,《尋找國民教育的新方向:12年國民基本教育研究》,台北:學富文化,2007年11月,頁47- 68。
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台北:三民,2007年,10版。
───,《憲法的解釋與適用》,台北:三民,2004年,3版。
吳忠泰,〈國教「山寨版」 無助減輕學習壓力,台灣醒報報導,2011年11月25日。
吳清山,〈師資培育的理念與實踐〉,《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卷1期,2006年3月,頁1-32。
───,《2004年國民教育政策與問題調查報告》,台北:教育資料館,2005年。
───,《各國中等教育制度》,台北:高教出版,2012年4月。
───,《教育法規: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2008年9月,3版。
───,《教育發展研究》,台北:元照,2001年。
───,《教育概論》,台北:五南,2006年,2版。
───,《解讀台灣教育改革》,台北:心理,2008年7月。
───/林天祐/張素偵,〈12年國民基本教育之教育資源分析〉,《教育研究月刊》,158期,2007年6月,頁73- 88。
宋文里,〈社區高中,才是答案〉,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2050200454.html(最後瀏覽日期2012年12月2日)。
李坤崇,〈後期中等教育入學學區劃分之理念與趨勢〉,《教育研究月刊》,158期,2007年6月,頁45- 56。
───,〈高中職入學學區劃分方案之探討〉,《教育研究月刊》,158期,2007年6月,頁57- 72。
李奉儒,〈12年基本教育的理念與內涵〉,收於:蘇永明/方永泉主編,《尋找國民教育的新方向:12年國民基本教育研究》,台北:學富文化,2007年11月,頁1- 24。
───,〈台灣政治解嚴以來的教育改革論述之評析〉,收於蘇永明/方永泉編,《解嚴以來臺灣教育改革的省思》,台北:學富,2008年11月,頁1-30。
李念祖,《案例憲法III (上):人權保障的內容》,台北:三民,2006年。
李亮,〈12年國教之教育政策分析〉,http://www.growth.com.tw/mainths/th7_w1.htm (最後瀏覽日期2012年12月3日)。
李建良,〈基本權利理論體系之構成及其思考層次〉,收於:氏著,《憲法理論與實踐(一)》,台北:學林,1999年7月,頁61-74。
───,〈德國基本權理論攬要:兼談對台灣的影響〉,《月旦法學教室》,100期,2011年2月,頁38-50。
───,《憲法理論與實踐(二)》,台北:學林,2000年12月。
李建興,《百年教育》,台北:高教,2012年1月。
李柏佳,〈家長參與學校教育權利之探討:以國民教育階段為例〉,《學校行政》,2009年3月,60期,頁140-168。
李惠宗,〈立法之界限:法律明確性原則〉,《月旦法學教室》,70期,2008年8月,頁20-21。
───,《行政法要義》,台北:元照,2012年9月,6版。
───,《教育行政法要義》,台北:元照,2004年9月。
───,《憲法要義》,台北:元照,2012年9月,6版。
李然堯,〈延長國民基本教育入學方式之探討〉,《教育研究月刊》,158期,2007年6月,頁15- 29。
李萬吉,〈創造特色高中的條件〉,http://www.nownews.com/2011/09/22/11621-2743942.htm(最後瀏覽日期2012年12月1日)。
李震山,《行政法導論》,台北:三民,2009年9月,8版。
沈姍姍,〈自家長教育選擇權看教育機會均等〉,《教育資料與研究》,21期,1998年3月,頁8-10。
周志宏,〈受教育的權利與使受教育的義務〉,收於:氏著,《教育法與教育改革》,台北:高教出版,2003年9月,頁483-502。
───,〈知識經濟時代之教育改革〉,收於:氏著,《教育法與教育改革》,台北:高教出版,2003年9月,頁455- 482。
───,〈社會權:總論、教育權〉,《月旦法學雜誌》,48期,1999年5月,頁127-135。
───,〈從教師法律地位看教師團體之性質與功能〉,收於:氏著,《教育法與教育改革》,台北:高教出版,2003年9月,頁101-122。
───,〈教育行政法制之研討〉,收於:氏著,《教育法與教育改革》,台北:高教出版,2003年9月,頁3-40。
───,〈教育法體系之檢討與重建〉,收於:氏著,《教育法與教育改革》,台北:高教出版,2003年9月,頁41-66。
───,〈教育義務與義務教育:義務教育是誰的義務?〉,《月旦法學教室》,75期,2001年8月,頁8-9。
───,〈學習權序論:教育基本法學習權規定之解析〉,收於:翁岳生教授祝壽論文編輯委員會主編,《當代公法新論(上) 》,台北:元照,2002年7月,頁187-219。
周愚文,〈我國實施12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形成之分析〉,《教育研究月刊》,205期,2011年5月,頁32- 46。
林天佑等編,《台灣教育探源》,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2000年7月。
林永豐,〈12年基本教育與課程〉,收於:蘇永明/方永泉主編,《尋找國民教育的新方向:12年國民基本教育研究》,台北:學富文化,2007年11月,頁25-46。
───,〈台灣政治解嚴以來高中職教育的變革〉,收於蘇永明/方永泉編,《解嚴以來台灣教育改革的省思》,台北:學富,2008年11月,頁75-110。
林明地,〈近年來我國教育政策的關鍵問題與可能對策〉,《學校行政》,2009年3月,60期,頁1- 9。
林明鏘,〈論基本國策〉,收於:《現代國家與憲法:李鴻禧教授祝賀論文集》,台北:月旦,1997年3月,頁1474-1481。
林紀東,《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台北:三民,1981年。
林海清,〈12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方案的評析與展望〉,《教育研究月刊》,223期,2012年11月,頁5-15。
林勝結,〈檢視12年國民基本教育超額比序潛藏的問題:以志願序為例〉,《台灣教育》,679期,2013年2月,頁24-26。
林新發,〈臺灣國民教育的演變〉,《國民教育》,50卷4期,2010年4月,頁1- 6。
林煥民,〈從正義論觀點看我國教育政策公平性〉,《學校行政》,2008年9月,57期,頁191- 208。
林萬億,〈我國憲法與社會權的實踐〉,收於《部門憲法》,2006年1月,頁279-312。
林繼生,〈12年國民基本教育下學習領導的實施與挑戰:高中階段〉,《教育研究月刊》,229期,2013年5月,頁32- 49。
法治斌,《法治國家與表意自由》,台北:正典,2003年。
───/董保城,《憲法新論》,台北:元照,2012年9月,5版。
邱兆偉,〈後期中等學校教育的今後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77期,2009年1月,頁5-11。
侯南隆,〈分數主義,教育亂象根源〉,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2050300634.html (最後瀏覽日期2012年12月30日)。
洪仁進,〈反思「12年國民基本教育」:背景、名稱與文本之探究〉,《台灣教育》,662期,2010年4月,頁10-17。
洪婉萍,〈從教育基本法看教育機會均等之問題〉,《師說》,198期,2007年6月,頁6-9。
徐南號主編,《台灣教育史》,台北:師大書苑,1996年2月。
秦夢群,〈教育權、教育組織特性與法律保留密度〉,收於:蘇永欽等合著,《部門憲法》,2006年1月,頁483- 505。
高怡宣,〈廢除明星高中 讓教育正常化吧〉,聯合報,2011年5月20日。
商永齡,〈國民教育階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之法律問題〉,《學校行政》,2009年7月,62期,頁169- 188。
張民杰/濮世緯,〈卓越與均等的難題:談12年國教高中職的特色招生〉,《教育研究月刊》,225期,2013年1月,頁39-52。
張永明,《行政法》,台北:三民,2001年10月。
張志明,〈實施家長教育選擇權之建議〉,《學校行政》,10期,2001年11月,頁24-33。
張明輝,〈地方教育審議委員會的組成與運作〉,http://web.ed.ntnu.edu.tw/~minfei/(最後瀏覽日期:2013年3月31日)。
張珍瑋,〈美國中等教育制度〉,收於:吳清山/王如哲/陳清溪主編,《各國中等教育制度》,台北:高教出版,2012年4月,頁9-38。
張茂源,〈評析家長教育選擇權之理論與實務〉,《學校行政》,36期,2005年3月,頁148-158。
───/王昇泰/吳金香,〈教出不一樣的台灣囝仔:兼論家長教育選擇權〉,《學校行政》,54期,2008年3月,頁193-204。
張茲,〈觀念不改,12年國教白唱?〉,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112012050100456.html(最後瀏覽日期2012年12月5日)。
張瑞雄,〈12年國教真的準備好了?〉,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2043000358.html(最後瀏覽日期2012年12月30日)。
張嘉尹,〈基本權理論、基本權功能與基本權客觀面向〉,收於:翁岳生教授祝壽論文編輯委員會主編,《當代公法新論(上):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台北:元照, 2002年7月,頁29-70。
───,〈違憲審查中之基本權客觀功能〉,《月旦法學雜誌》,185期,2010年10月,頁17-38。
張德銳,〈教育選擇權對教育機會均等的影響〉,《教育資料與研究》,21期,1998年3月,頁1-7
張輝政,〈台灣高級中學教育發展〉,《台灣教育》,656期,2009年4月,頁5-9。
張鐸嚴編,《臺灣教育發展史》,台北:空中大學,2005年12月。
莊玉玲/秦夢群,〈12年基本國民教育政策之分析與建議〉,《台灣教育》,662期,2010年4月,頁2-9。
莊勝義,〈12年基本教育與教育機會均等〉,收於:蘇永明/方永泉主編,《尋找國民教育的新方向:12年國民基本教育研究》,台北:學富文化,2007年11月,頁135- 158。
許志雄,〈教育基本法的意義與特質〉,收於:氏著,《憲法秩序之變動》,台北:元照,2010年6月,2版,頁429- 450。
───/陳銘祥/蔡茂寅/周志宏/蔡宗珍,《現代憲法論》,台北:元照,2008年10月,4版。
許育典,〈基本權功能建構作為大法官解釋的類型化:以教育相關基本權為例〉,收於:黃舒芃主編,《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7輯(下冊)》,台北:中研院法研所籌備處,2010年12月,頁383-440。
───,〈教育憲法的建構〉,收於:蘇永欽等合著,《部門憲法》,台北:元照,2006年1月,頁507- 561。
───,〈跛腳的免試升學制度〉,《台灣法學雜誌》,180期,2011年7月,頁1- 2。
───,《法治國與教育行政:以人的自我實現為核心的教育法》,台北:元照,2013年5月,2版。
───,《為人民說人權故事》,台北:元照,2011年7月。
───,《教育法》,台北:五南,2007年7月。
───,《教育憲法與教育改革》,台北:元照,2013年6月,2版。
───,《憲法》,台北:元照,2013年2月,6版。
許宗力,〈比例原則之操作試論〉,收於:氏著,《法與國家權力(二)》,台北:元照,2007年1月,頁119-140。
───,〈比例原則與法規違憲審查〉,收於:《戰鬥的法律人:林山田教授退休祝賀論文集》,台北:元照,2004年1月,頁213- 229。
───,〈基本權利:第六講—基本權的保障與限制(上)〉,《月旦法學教室》,11期,2003年9月,頁64- 75。
───,〈基本權利:第六講—基本權的保障與限制(下)〉,《月旦法學教室》,14期,2003年12月,頁50- 60。
───,〈基本權的功能與司法審查〉,收於:氏著,《憲法與法治國行政》,台北:元照,2007年1月,2版,頁181-206。
───,〈教育行政體制法治化之研究〉,收於:氏著,《憲法與法治國行政》,台北:元照,2007年1月,2版,頁481-508。
───,〈違憲審查程序之事實調查〉,收於:《民主、人權、正義:蘇俊雄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台北:元照,2005年9月,頁337-364。
許傳勇,〈確實發展特色高中 免試後孩子才有方向〉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apr/13/today-education4.htm(最後瀏覽日期2012年12月1日)。
許慶雄,《憲法入門》,台北:元照,2000年9月。
許澤天,〈刑法規範的基本權審查:作為刑事立法界限的比例原則〉,第七屆「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2009年12月12日,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籌備處主辦。
郭義汶/梁滄郎/李金泉/梁碧芬,〈12年國民基本教育先趨方案:高職優質化輔助方案推動成效之研究〉,《教育政策論壇》,15卷1期,2012年2月,頁93- 121。
陳怡如,〈12年基本教育與私校發展〉,收於:蘇永明/方永泉主編,《尋找國民教育的新方向:12年國民基本教育研究》,台北:學富文化,2007年11月,頁69-90。
陳信智,〈評論12年國教追求促進教育機會均等,社會公平「正義」目的之理論正當性〉,《學校行政》,2009年7月,62期,頁31- 43。
陳珮瑜,〈超額比序辦法,學者:恐增長補習風氣〉,台灣醒報,2012年3月28日。
陳敏,《行政法總論》,台北:自版,2009年9月,6版。
陳愛娥,〈基本權作為客觀法規範:以組織與程序保障功能為例,檢討其衍生的問題〉,收於:李建良/簡資修主編,《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二)》,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2000年8月,頁235-272。
陳慈陽,《行政法總論:基本原理、行政程序及行政行為》,台北:翰蘆,2005年10月,2版。
陳慈陽,《憲法學》,台北:元照,2005年11月,2版。
陳新民,〈公共利益的概念〉,收於:氏著,《憲法基本權之基本理論(上)》,台北:元照,1999年6月,5版,頁129-180。
───,〈論社會基本權利〉,收於:氏著,《憲法基本權之基本理論(上)》,台北:元照,1999年6月,5版,頁96-128。
───,〈論憲法人民基本權利的限制〉,收於:氏著,《憲法基本權之基本理論(上)》,台北:元照,1999年6月,5版,頁181-284。
陳榮政,〈論教育政策學之建立:以教育公平政策意涵之分析為例〉,《教育政策論壇》,15卷1期,2012年2月,頁1- 24。
陳鴻賢/許素艷,〈教育改革潮流中之家長教育選擇權〉,《學校行政》,20期,2002年7月,頁129-138。
陳麗珠,〈12年國教學生經費負擔之探討〉,《教育研究月刊》,158期,2007年6月,頁30- 38。
陳麗珠,〈論資源分配與教育機會均等之關係:以國民教育為例〉,《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3卷3期,2007年9月,頁33-53。
彭煥勝,〈台灣政治解嚴以來國民教育的變革〉,收於蘇永明、方永泉編,《解嚴以來台灣教育改革的省思》,台北:學富,2008年11月,頁31-74。
曾大千,〈論教育基本權的內涵與功能〉,《教育政策論壇》,6卷1期,2003年2月,頁63-76。
童鳳嬌,〈12年國教的因應策略〉,《學校行政》,78期,2012年3月,頁157- 182。
黃文三,《中等教育》,高雄:麗文,1996年。
───,《比較教育》,台北:高教,2011年。
黃炎東,《新世紀憲法釋論》,台北:五南,2002年。
黃建忠,〈家長教育選擇權的理念與省思〉,《學校行政》,31期,2004年5月,頁257-265。
黃柏叡,〈台灣中等教育〉,收於:鍾宜興主編,《各國中等教育》,高雄:復文,2004年,頁15-54。
黃舒芃,〈法律保留原則在德國法秩序下的意涵與特徵〉,收於:氏著,《民主國家的憲法及其守護者》,台北:元照,2009年8 月,頁7-54。
───,〈社會權在我國憲法的保障〉,收於:氏著,《民主國家的憲法及其守護者》,台北:元照,2009年8 月,頁99-140。
黃龍欽,〈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申請及實施之個案研究〉,《學校行政》,2011年1月,71期,頁132- 157。
楊怡婷,〈「服務學習」納入12年國教超額比序之爭議與省思〉,《台灣教育評論月刊》,2卷1期,2013年1月,頁88- 90。
楊思偉,〈推動12年國民教育政策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52卷2期,2006年6月,頁1- 31。
楊深坑,〈社會公義、差異政治與教育機會均等的新視野〉,《當代教育研究》,16卷4期,2008年12月,頁1-37。
───,〈從專業理念的新發展論我國師資培育法之修訂〉,《教育研究月刊》,98期,2002年6月,頁79-90。
楊朝祥,〈高中職社區化,為12年國教奠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EC/090/EC-C-090-100.htm (最後瀏覽日期2012年5月2日)。
董保城,〈德國教育行政「法律保留」之探討:我國國民教育法修法芻見〉,收於:氏著,《教育法與學術自由》,1997年5月,頁217-247。
詹盛如,〈12年基本教育與明星高中的存廢〉,收於:蘇永明/方永泉主編,《尋找國民教育的新方向:12年國民基本教育研究》,台北:學富文化,2007年11月,頁91- 116。
詹鎮榮,〈憲法基本原則:第五講─社會國原則:起源、內涵及規範效力及規範效力〉,《月旦法學教室》,41期,2006年3月,頁32-41。
───,〈憲法基本原則:第六講─社會國原則:責任主體、類型及界限〉,《月旦法學教室》,42期,2006年4月,頁45-55。
廖福特,〈受教育權〉,收於:翁岳生教授祝壽論文編輯委員會主編,《當代公法新論(上):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台北:元照,2002年7月,頁221-250。
劉世閔/吳育瑋,〈家長教育選擇權:教育公平與績效的雙刃劍〉,《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2期,2004年,頁19-40。
劉春榮,〈我國國民教育議題與發展〉,收於:國家教育研究院主編,《我國百年教育回顧與展望》,台北:國家教育研究院,2011年5月,頁67- 80。
劉美慧,〈我國多元文化教育之發展與困境〉,收於:國家教育研究院主編,《我國百年教育回顧與展望》,台北:國家教育研究院,2011年5月,頁221- 236。
蔡如清,〈自由平等之教育選擇權探討〉,《學校行政》,14期,2001年7月,頁74-83。
蔡保田,《教育行政專題研究》,高雄:復文,1985年。
蔡珮夙,〈從教育法學觀點,淺談「12年國民教育計畫」法源依據問題〉,網路社會學通訊,http://www.nhu.edu.tw/~society/e-j/69/69-25.htm (最後瀏覽日期2012年12月30日)。
蔡維音,《社會國之法理基礎》,台南:正典,2001年7月。
鄭新輝,〈家長教育選擇權的可行性分析〉,《初等教育學報》,10期,1997年,頁389-415。
蕭文生,〈自程序與組織觀點論基本權利之保障〉,《憲政時代》,25卷3期,2000年1月,頁27-54。
蕭霖,〈推動12年國民基本教育相關財政問題〉,《教育研究月刊》,158期,2007年6月,頁39- 44。
謝文全,《教育行政學》,台北:高等教育,2004年,2版。
謝國清,〈12年國教免試入學超額比序大揭密〉,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16569(最後瀏覽日期2012年5月2日)。
───,〈成就每個孩子生命的12年國民基本教育〉,《教育研究月刊》,205期,2011年5月,頁25- 31。
───,〈免試入學是12年國教成敗之關鍵〉,《教育研究月刊》,223期,2012年11月,頁16-24。
───,〈破解阻礙12年國教的迷失〉,全國家長團體聯盟,http://www.napo.org.tw/(最後瀏覽日期2011年5月7日)。
謝敏玲,《台灣偏遠地區教育發展:從基層教師的觀點談起》,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鍾宜興,〈各國中等教育之比較:學校制度〉,收於:鍾宜興主編,《各國中等教育》,高雄:復文,2004年,頁465-504。
韓繼成,〈12年國教之探究〉,《學校行政》,44期,2006年7月,頁85-97。
───,〈12年國教政策方案對國中教育辦理的衝擊與因應:弱勢族群的觀點〉,《學校行政》,2012年7月,80期,頁156- 177。
───,〈高中職社區化之探究〉,《學校行政》,2007年1月,47期,頁284-298。
顏國樑,〈12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法制化內涵分析及制定策略〉,《教育研究月刊》,158期,2007年6月,頁101- 114。
顏厥安/周志宏/李建良,《教育法令之整理與檢討:法治國原則在我國教育法制中之理論與實踐》,台北: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年12月。
羅瑩雪,〈免試入學爭議大〉,聯合報報導,2011年8月2日。
蘇永明,〈12年基本教育與學生需求〉,收於:蘇永明/方永泉主編,《尋找國民教育的新方向:12年國民基本教育研究》,台北:學富文化,2007年11月,頁179- 195。
蘇鈺楠,〈12年國民教育免試入學問題初探〉,《教育研究月刊》,223期,2012年11月,頁25-34。
德文文獻
Bulmahn, Edelgard: Bildungspolitik zu Beginn des neuen Jahrtausends, RdJB 2000, S. 3-7.
Katz, Alfred: Staatsrecht: Grundkurs im öffentlichen Recht, 14. Auf., Heidelberg 1999.
Maurer, Hartmut: Staatsrecht I :Grundlagen, Verfassungsorgane, Staatsfunktionen, 6. Auf. , München 2010.
Neumann, Volker: Sozialstaatsprinzip und Grundrechtsdogmatik, DVBl 1997, S. 92-103.
Niehues, Norbert: Schul- und Prüfungsrecht I: Schulrecht, 4. Auf. , München 2006.
Schmidt- Lauff, Sabine: Chancen für individuelle Lernzeiten-Bildungsurlaubs und Freistellungsgesetze, RdJB 2005, S. 221-235.
Stefan, Koslowski: Vom Sozialen Staat zum Sozialstaat, Der Staat 1995, S. 221-238.
校內:2023-07-31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