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包昇平 Pao, Sheng-Ping |
|---|---|
| 論文名稱: |
都市防災避難據點適宜性評估之研究
-以嘉義市為例 A Suitability Assessment of Refuge Base in Urban Disaster Prevention Planning – A Case Study of Chia-yi city |
| 指導教授: |
張益三
Chang, Yih-San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規劃與設計學院 - 都市計劃學系 Department of Urban Planning |
| 論文出版年: | 2004 |
| 畢業學年度: | 92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11 |
| 中文關鍵詞: | 避難據點規劃 、適宜性評估 、災害潛勢 |
| 外文關鍵詞: | Refuge Base Planning, Suitability Assessment, Hazardous Areas |
| 相關次數: | 點閱:68 下載:11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都市地區是人口聚集,產經活動的主要場所。民眾之財產與生活所需設施多集中於此,一旦發生重大災害,影響將十分巨大,造成生命財產嚴重的損失。而災害的發生與所帶來的影響,在目前的科學中仍無法精確的預測。在這樣的時空環境之下,平時對於未來災害的準備與預防,便成為防災計畫的重要工作。
本研究針對避難據點的規劃整備,建立避難據點規劃準則與適宜性評估體系,並考量災害潛勢之影響,運用灰色關聯分析與熵值權重法,來幫助規劃者理性的評估避難據點的適宜性,改善目前避難據點規劃方式考量上的不足。
以嘉義市實證地區的評估結果,發現在嘉義市避難據點適宜性評估上,避難據點之服務能力仍然相當的重要,另外在災害潛勢影響中,震後火災的影響最大,因此在避難據點規劃整備中,應妥善的進行防範措施。
Urban areas are concentrated of dense population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People’s property and living facilities are in the urban area. Any disaster will cause tremendous loss of lives and property. Presently, we still can’t predict the hazard and its effect exactly by scientific technology. Under such circumstances, disaster prevention planning is important to prepare in order to reduce the disaster.
The principles and the suitability assessment system which considered the effects of hazardous areas are established for refuge base planning. We use the grey relation model and entropy weight method to help the planner assess suitability rationally, and improve the refuge base planning method.
From the result of the assessments of Chia-yi city, we find the service abilities of refuge bases are important for suitability. And both the effects of post-seismic fire is important in this assessment. So we must establish some prevention plan for the refuge bases to reduce the effects of hazardous areas.
1.古志生,2001,《CPT土壤分類與液化評估之研究》,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博士班,台南。
2.王素芬,2001,《森林生態系經營決策支援系統-以六龜試驗林為例》,台灣大學森林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
3.古志生,2001,《CPT土壤分類與液化評估之研究》,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南。
4.史開泉、吳國威、黃有評,1994,《灰色信息關係論》,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5.何明錦、黃定國,1997.6,《都市計畫防災規劃作業之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台北。
6.何明錦、室崎益輝、簡賢文、張淑慧,1999,《都市空間大量人群避難行為基礎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7.何明錦、簡賢文,2000,《都市空間大量人員避難行為模式之建構》,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第36頁。
8.何明錦、簡賢文,1999,《都市空間大量人員避難行為模式之建構》,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9.李佩瑜,2000,《由鄰里單元觀點探討震災時救災避難圈之規劃》,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
10.李威儀,1997.6,《台北市都市計劃防災系統之規劃》,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
11.李威儀、錢學陶,1999,《從都市防災系統檢討實質空間之防災功能-(二)學校、公園及大型公共設施等防救據點》,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台北。
12.李威儀、何明錦,2000,《都市計畫防災作業手冊》,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13.李威儀、何明錦,1999,《台北市實質環境防災機能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
14.李德河,2001,《嘉義市防災規劃示範計畫-液化組年度報告》,國家科學委員會。
15.李達志,2001,《震後火災起火危險度評估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消防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6.邱紹維,2002,《灰關聯分析於水庫水質綜合評判之研究—以翡翠及石門水庫為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碩士論文。
17.林峰田、陳亮全,1997,《都市災害危險度評估網路資訊系統之建立-避難空地配置評估方法》,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台北。
18.林承政,2001,《生活圈道路系統建設計劃補助評選模式之研究》,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周芳如,2003,《從都市型水災探討防救災避難圈規劃之研究》,中華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第94-97頁。
20.徐偉鈞,2001,《由環境及設施容受力探討山坡地總量管制之研究-以台北縣汐止市為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台南。
21.馬士元,2001,《整合性災害防救體系架構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
22.陳亮全,1998,《都市地震防災體系之基礎研究(一)有關台灣都市地震災害及成因之初步探討》,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都市計畫研究室,台北。
23.陳朝龍,2002,《山坡地生態土地利用適宜性規劃--以汐止市為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台北。
24.陳協勝,2002,《模糊多準則決策應用在都市公車民營化方案評估之研究》,P29-34,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研究所。
25.陳峻維,2000,《集集大地震中東勢、石岡、豐原之天然氣管線災損分析》,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土木與防災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26.陳奇平,2003,《灰決策與灰聚類應用模式之建立與研究-以公司信用風險衡量、縣市競爭力分析與招生評比為例》,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
27.陳湛勻,1999,《現代決策應用與方法分析》,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28.唐一凡,2000,《以防災觀點探討山坡地開發適宜規模及區位之研究》,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台南。
29.馮宗盛,2002,《GIS在土壤液化分析與查詢資訊化之應用》,海洋大學河海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第145-148頁。
30.張文侯,1997,《台北市防災避難場所之區位決策分析》,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31.張益三,1999,《都市防災規劃之研究》,台灣省政府住宅及都市發展處市鄉規劃局委託研究,南投。
32.張益三,2001,《嘉義市防災規劃示範計畫-體系組年度報告》,國家科學委員會。
33.張益三、陳詩蘋,2001,《以都市防災觀點探討危險據點設置之適宜性評估模式》,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
34.張益三、蕭江碧,2001,《都市計畫防災規劃標準及管理體系之建構-以嘉義市為例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台北。
35.張益三、蔡柏全,2003,建立都市防災規劃中基礎避難圈域之服務規模推估模式,2003國土規劃論壇研討會論文集。
36.張淑卿,2001,《多屬性決策方法之模擬分析比較》,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37.張淵鈞,2003,《類神經網路餘建物震害損毀度預測模式之建構及災害對應管理支援系統-【以嘉義市部分舊市區為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
38.黃定國,1998,《都市防災整體計畫架構系統建立之研究》,第31-1期,第13篇,台北科技大學學報。
39.黃旭男、張保隆、張德儀,2000,《以灰色多準則決策評估國際觀光旅館營運績效》,決策分析方法與應用研討會論文集,第265-279頁。
40.黃書禮,2000,《生態土地使用規劃》,詹氏書局,第241頁。
41.黃欣怡,2001,《模糊分析階層程序法結合灰色系統理論於洪水災損潛勢評等之研究》,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42.曾國雄、蕭再安、鄧振源,1988,《多評準決策方法之分析比較》,科學發展月刊,第十六卷,第七期,第1008-1017 頁。
43.曾致遠,2003,《淺談最大熵原理和統計物理學》,物理雙月刊,第二十五卷,第三期,第467-475頁。
44.溫坤禮、黃宜豐、張偉哲、張廷政、游美利、賴家瑞,2003,《灰關聯模型方法與應用》,高立圖書有限公司。
45.廖明川,1984,《火災時人類之心理與行為研究》,警學叢刊,第三期,第十四卷,第41-47頁。
46.蔡柏全,2002,《都市災害防救管理體系及避難圈域適宜規模之探究-以嘉義市為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台南。
47.蔡綽芳,2003.9,《從九二一震災探討都市防災避難據點之規劃建置》,都市防災及山坡地災害防制研討會論文集,第5-1~5-35頁。
48.歐秀玲,2000,《台中市都市災害敏感地之研究-以火災及地震災害為例》,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研究所,台中。
49.葉光毅、黃幹忠、李泳龍,2003,《計畫方法論進階》,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50.葉錦勳、謝旻諺、羅俊雄,2002.6,《土壤液化潛能分析》,國家地震工程中心簡訊,第42期,國家地震工程中心。
51.葉永田、許茂雄、羅俊雄,2003,《嘉義市防救災示範計畫成果報告》,國科會。
52.薩支平,2000,《淹水潛勢資料在土地使用規劃與管理之初步應用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53.蕭江碧、李泳龍、葉光毅,2002,《南投市都市防災空間系統規劃》,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54.蕭江碧、黃定國,1995,《都市與建築防災整體研究架構之規劃》,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籌備處。
55.蕭素月,2003,《地震災害避難疏散最適路徑之研究-以南投都市計畫區範圍為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56.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1997,《新竹市綜合發展計畫-公共安全部門計畫》,新竹市政府。
57.詹士樑、鄧慰先,2002,《都市洪災防治策略之整合型規劃研究(一)-子計畫二:應用區位分派模式探討都市行水災避難系統規劃之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58.熊光華,2001,《都會地區地震後火災防制策略規劃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第179頁。
59.熊光華、黃伯全,2002,《震後各類起火源與周遭環境間危險度評估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60.藍照鼎,2001,《以灰色關聯模式分析不同層級都市市中心商業區之特性》,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碩士論文。
61.高家富、葉耀先、劉志剛、陳壽梁、吳英健、鍾益村、梁發雲、韓精忠等,1995,《城鎮抗震防災規劃》,台灣復文興業股份有限公司,第147頁。
62.三船康道,1995,《地域、地區防災計畫》。
63.日本都市計畫學會 防災‧復興問題研究特別委員會,1999,《安全と再生の都市づくり-阪神・淡路大震災を超えて》,學藝出版社。
64.村上處直,1986,《都市防災計画論 : 時・空概念からみた都市論》,同文書院。
65.柏原士郎、上野 淳、森田孝夫編著,1997,《阪神・淡路大震災における避難所の研究》,日本大阪大學。
66.石井一郎等,1996,《防災工學》,森北出版株式會社。
67.室崎益輝,1993,《建築防災、安全》,東京,鹿島出版會,第42-44頁。
68.東京都都市防災會議編著,2001,《東京都地域防災計畫-震災篇》,東京都總務部災害對策部。
69.日本火災學會,1997,《火災便覽第三版》,共立出版株式會社,第545-554頁。
70.佐藤隆雄、山田美由紀,1995,《学校の避難所利用における立地安全評価手法に関する研究》,1995年日本建築學會大會學術演講概要集,第357-360頁。
71.Hwang Ching-Lai, K.Paul Yoon(1981),”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Springer-Verlag, New York.
72.Ivan Kojadinovic(2004)”Estimation of the weights of interacting criteria from the set of profiles by means of information-theoretic functional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Vol.155,pp.741-751.
73.Ronald R. Yager(1995),”An Apporach to Ordinal Decision Making”,Intrnational Journal of Approximate Reasoning Vol.12,pp.237-261.
74.Souheil El-Masri, Graham Tipple(2002),“Natural Disaster, Mitig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The Case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International Planning Studies ,Vol. 7, No. 2, pp.15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