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余憲睿
Yu, Hsien-Jui
論文名稱: 除役掩埋場土地開發再利用策略分析之研究
An Analysis of Reclamation Strategy for a Decommissioned Landfill
指導教授: 陳昭旭
Chen, Chao-Shi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工學院 - 資源工程學系
Department of Resources Engineering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77
中文關鍵詞: 除役掩埋場土地開發模糊德菲法層級分析法
外文關鍵詞: A decommissioned landfill, land reclamation, the Delphi fuzzy set,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ess(AHP)
相關次數: 點閱:135下載: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國外掩埋場於設置前即考慮未來除役後土地再使用與規劃方針。因臺灣的環境影響評估法令設立時間較晚,故早期設置之掩埋場均無考量除役後場址土地如何再利用,導致現今多數除役掩埋場皆成為閒置土地,進而浪費土地資源。然而,除役掩埋場具有鄰避設施的特性,該如何有效利用掩埋後之土地,以達到最適合的土地利用,成為迎毗設施來回饋社會,對寸土寸金的臺灣而言係極為重要之課題。
    有鑒於此,本研究以除役掩埋場土地開發再利用策略為題,運用文獻分析法歸納國際間各國對除役掩埋場土地開發再利用案例之成功關鍵,並且以層級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配合模糊德菲法(Fuzzy Delphi Method)建構除役掩埋場土地開發再利用策略評估之層級架構,參考環保署「已封閉掩埋場垃圾移除及土地再生復育計畫」中建議之除役掩埋場土地可開發之八大型式「非食用性農業用地」、「建築用地」、「掩埋用地」、「土地還原」、「休閒遊憩用地」、「交通功能設施用地」「環保生態教育用地」,並另增「綠色能源用地」等九項為層級架構之選擇方案。再擇一已除役掩埋場,為研究分析實證案例。最後,以AHP分析之土地開發最適方案進行SWOT優劣態勢交叉分析,並提出可行性建議。
    本研究特別以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 VBA)語言撰寫AHP專家問卷分析程式。其分析程式將資料數據共分為兩大部份,一為原始問卷資料(即各層面因子之自權重),將其宣告為私有(Private)變數,並配置儲存空間。此一變數將因模組產生而存在,釋放而消失,各原始資料將不因各式分析之變化而產生異動。第二部分為整體權重之運算,宣告為公有(Public)變數,可依各式分析整體權重值將隨之改變。針對需運算各層級之矩陣需求程式運算之主要模組為五大項,分別為二階、三階、四階、六階及九階矩陣等。並為回收之專家學者問卷設計各層級之填選資料輸入面版,可直接由核選面版清楚檢視該問卷是否符合遞移原則。
    依據群體決策層級分析之「綠色能源用地」為最適方案結果,對個案場址提出「風能」「太陽光電」及「生質能」三類土地開發產業,進行SWOT優劣勢交叉分析,其分析結果建議本研究除役掩埋場個案場址,以「太陽光電」之方向發展較為妥適。
    本研究提出兩項指標因子不等權之調整,(1)為忽視決策群之層面層級權重,直接以指標之數量律定整體權重。結果顯示,雖能完全凸顯指標因子之權重價值,但卻漠視群體決策群於層面權重之原有意志。(2)以各層面層級所屬之指標因子數量予以加成後,再進行標準化,其結果顯示,僅有小幅度的改善此問題。

    Considering that a decommissioned landfill cannot research the "land reclamation strategy" value deeply, on the basis of that, the study puts forward evaluating value system in the economical, social, environmental, potential, financial and political according to value contribution, applies Delphi fuzzy set an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to analyze weight of the indexes in consultation with the relevant experts (the land administration, the environmental planning, green energy, th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the public construction) and then exert clustering analysis to classify the index factors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value and potential value, provide the land reclamation strategies of the policy makers. Besides, landfill reclamation becomes a local evelopment opportunity as well, but the benefits will differ from location. Finally on the basis of the index factors, Wang-Tien landfill site is selected as the most suitable land reclamation type of the case study.

    目錄 摘 要 I SUMMARY III 誌 謝 XII 目錄 XIII 表目錄 XVII 圖目錄 XXI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2 1-3 論文架構 3 第二章 分析理論回顧及國際個案介紹 5 2-1 除役掩埋場文獻研究回顧 5 2-1-1 滲出水、邊坡穩定相關 5 2-1-2 爭議處理與民眾參與 6 2-1-3 移除與土地開發研究 6 2-1-4 文獻彙整 7 2-2 分析理論之文獻回顧 8 2-2-1 模糊理論回顧 8 2-2-2 層級分析法文獻回顧 11 2-2-3 各專業領域研究之應用 18 2-2-4 SWOT交叉分析法理論回顧 20 2-3 國際成功個案介紹 23 2-3-1 日本大阪鶴見綠地(Osaka Tsurumi Rhokuchi Park) 24 2-3-2 英國倫敦史托克利(Stockley)商業園區再造計畫 29 2-3-3 美國加洲洛杉磯南海岸植物園(South Coast Botanic Garden) 34 2-3-4 澳洲雪梨奧運會場(The Sydney Olympic Games 2000) 37 2-4 成功關鍵及土地開發原則之綜合討論 46 2-4-1 國際案例成功關鍵 4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8 3-1 模糊理論於問卷應用分析 48 3-2 層級分析法(AHP)進行程序與運算方式 55 3-2-1 問題描述 55 3-2-2 建立層級關係 55 3-2-3 建立各層級之對偶比較矩陣 57 3-2-4 計算特徵向量及特徵值,求取各層級因子間相對權重: 57 3-2-5 一致性檢定 59 3-2-6 最適方案評估 61 3-3 個案問卷層級架構之建立 62 3-3-1 評估層面及指標因子之初擬 62 3-3-2 評估體系建立 70 3-4 操作方式說明 80 3-4-1 幾何平均法串連各專家學者之層面、指標因子問卷選項 80 3-4-2 對偶比較矩陣及標準化 83 3-4-3 問卷資料之一致性檢定 85 3-4-4 整體層級架構之一致性檢定(Consistency Ratio of the Hierarchy) 88 第四章 研究個案場址調查 90 4-1 自然地理環境位置 90 4-2 地形地勢 92 4-3 地質環境情況 95 4-3-1 區域地質 95 4-3-2 斷層 97 4-3-3 地震 97 4-3-4 研究個案場址之地質鑽探 98 4-3-5 個案場址地層之水力傳導係數(Hydraulic conductivity) 106 4-4 地表水文環境狀態 108 4-4-1 地表水文-區域環境地表水系 110 4-4-2 地表水質 110 4-5 地下水系環境 115 4-5-1 地下水文 115 4-5-2 地下水質 117 4-6 災害歷史 120 4-7 相關污染防制措施 121 4-8 個案研究場址之優先移除評估 123 4-9 土地開發可行性 125 4-9-1 經濟面向 125 4-9-2 社會面向 131 4-9-3 環境面向 132 4-9-4 潛力面向 133 4-9-5 財務面向 137 4-9-6 政策面向 139 第五章 成果討論及可行性策略研擬 146 5-1 整合專家學者問卷之層級分析 146 5-1-1 層面因子整體偏好度成果(第二層) 146 5-1-2 指標因子整體權重成果(第三層) 153 5-1-3 指標因子自權重決策群偏好度分析 156 5-1-4 AHP選擇方案分析成果-研究個案 177 5-1-5 最適方案 208 5-2 整體層級架構探究 211 5-2-1 指標因子不等權 211 5-2-2 指標因子個數之重新定義「加成標準化層面權重」 217 5-3 個別專業領域之AHP分析 223 5-3-1 各專業領域之層面之權重配權結果 223 5-3-2 各專業領域之指標因子之權重配權結果 225 5-3-3 個別專業領域獨立AHP分析之選擇土地開發方案成果 230 5-3-4 各專業領域決策之最適方案分析 253 5-4 本研究個案場址土地開發再利用之最適方案定奪 254 5-5 研究個案場址綠色能源開發方式評估 255 5-5-1 綠色能源介紹 255 5-5-2 綠色能源開發方案分析 258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267 6-1 結論 267 6-2 建議 268 參考文獻 270 附錄A 第一階段模糊德菲法專家學者問卷 A-1 附錄B 第二階段層級分析法專家問卷 B-1 附錄C AHP各專家學者問卷填表原始資料 C-1 附錄D AHP各層級對偶比較矩陣運算過程 D-1 附錄E 研究個案場址優先移除評估 E-1 附錄F 環保署2003年委託中興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製訂八項除役掩埋場土地開發再利用之方案 F-1

    1.十山工程科技(股)公司(2013),「掩埋場一般垃圾採樣調查分析計畫」臺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委託之技術報告(編號:TNEPB-101-WT-31116)。
    2.中興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2003),「已封閉掩埋場垃圾移除及土地再性復育計畫」,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委託之專題研究報告(編號:EPA-92-Y101-02-105)。
    3.中興工程顧問有限公司(2006),「永康科技工業區開發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 定稿本」臺南縣政府委託之技術報告(編號:00047383)。
    4.王小璘(1997),「施工技術--植栽工程」,造園季刊,第二十五卷,頁65-73。
    5.王小璘&曾詠宜(2003),「都市公園綠地區位景觀生態評估之研究」,設計學報,第八卷,第三期,頁53-74。
    6.仇北屏(2010),「民眾為何不參與?以南港山豬窟垃圾掩埋場為例」,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7.內政部統計處(2016), 「內政部統計處內政統計月報」,http://www.moi.gov.tw/stat/month.aspx
    8.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13),「環境資源資料庫」,http://erdb.epa.go(5)tw/DataRepository/Facilities/Landfill.aspx?topic1=%E5%9C%B0&topic2=%E8%A8%AD%E6%96%BD&subject=%E5%BB%A2%E6%A3%84%E7%89%A9%E8%99%95%E7%90%86
    9.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15),「環境保護統計年報104年」,http://www.epa.go(5)tw/np.asp?ctNode=31054&mp=epa
    10.余國禎(2002),「應用模糊理論於居住環境品質評估之研究-以台中市高層集合住宅為例」,私立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1.汪荷清(1997),「一個景觀師參與垃圾山造公園之心得」,造園季刊,第二十五卷,頁12-19。
    12.李永展、張明馨、翁文惠(1993),「資源回收與資源再生區之規劃構想 - 以台北巿文山區為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委託之專題研究報告(編號:NSC82-0421-H004-036-Z)。
    13.李融昇(2007),「都市設計永續價值評估指標體系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管理系碩士論文。
    14.李俊錡(2008),「受污染土地估價之研究」,長榮大學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15.李政輝(2008),「滲出水淤積對掩埋場穩定及掩埋場變形之影響」,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16.何友錄&陳惠玲(2007),「都市健康住宅評估指標體系之研究」,建築學報,第六十卷,頁115-136。
    17.邱敬斌(2009),「囚犯困境賽局下互動策略的理論與實證比較研究-以台北市內湖垃圾掩埋場為例」,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博士論文。
    18.邱垂德(2011),「垃圾掩埋場址區域土地三維資訊系統建置及視覺化應用」,中華大學土土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19.林鑑澄(1997),「垃圾掩埋場土地利用之科際整合概念」,造園季刊,第二十五卷,頁36-41。
    20.林子翔(2012),「掩埋場水污染之廠害度評估」,淡江大學水資源及環境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21.柳雅瀞(2002),「模糊德菲層級分析法應用於岩體分類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學系碩士論文。
    22.胡志平(2008),「都市發展評估模式實證分析」,建築與規劃學報,第九卷,第一期,頁37-56。
    23.范佐憲(2007),「廢棄掩埋場現地試驗與三維穩定分析」,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24.陳柏廷(1993),「嫌惡性設施合併再利用之研究-以福德坑垃圾掩埋場及富德公墓合併再利用為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25.陳昭宏(2001),「亞太港埠競爭力與核心能力指標之研究」,運輸學刊,第十三卷,頁1-25。
    26.陳苑欽、吳美惠、陳維中&詹燿華譯(C. S. Fleisher & B. E. Bensoussan著)(2007),企業策略與競爭分析:工具與應用,臺北市:臺灣培生教育。
    27.陳宛君(2010),「環境影響評估之專家會議機制探討-以永揚掩埋場開發案為例」,國立臺南大學環境生態研究所碩士論文。
    28.陳冠彣(2012),「應用統計工具分析台南地區掩埋場對於地下水質之影響」,崑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29.陳怡安(2015),「垃圾掩埋場污染物於地下水枯豐季之傳輸行為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30.許佳娟(2006),「垃圾掩埋場復育工法與環境規劃模式之研究-以彰化縣垃圾掩埋場為例」,明道管理學院環境規劃暨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31.皓宇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1994),「高雄都會公園二期新建基地作為森林公園植栽技術研究」行政院內政部營建署委託之專題研究報告(編號:GPN:002214830250)。
    32.張有恆(1998),運輸計劃評估與決策-模糊理論之探討與應用,台北:華泰。
    33.張高華(2005),「應用水土保持於廢棄物掩埋場復育-以台中市廢棄物掩埋場為例」,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碩士論文。
    34.張保隆(2007),決策分析:方法與應用,台北:華泰文化。
    35.游以德&楊明德(1997),「封閉掩埋場之景觀規劃」,造園季刊,第二十五卷,頁28-35。
    36.曾國雄、蕭再安、鄧振源(1988),「多評準決策方法之分析比較」,科學發展月刊,第十六卷,第七期,頁1008-1017。
    37.塞蒙斯李顧問工程有限公司(1989),「舊有掩埋場再利用之研究」,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委託之專題研究報告(編號:H00098)。
    38.楊勝評(1989),「掩埋場關閉後土地再利用之研究-福德坑、八斗子掩埋場為例」,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39.楊盛行、林正芳、王繼國(1996),廢棄物處理與再利用,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40.楊蕉榕(1997),「醜小鴨變天鵝--封閉後垃圾掩埋場可以開發利用為高爾夫球場」,造園季刊,第二十五卷,頁20-27。
    41.楊宏達(2007),「道路養護工程預算分配模式之建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碩士論文。
    42.葉牧青(1989),「AHP 層級結構設定問題之探討」,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3.葉連祺(2004),「AHP和CPC之比較:以教育資料為例」,教育與心理研究,第二十七卷,第四期,頁751-774。
    44.舞鶴正治、椎葉貞治、多加久雄、宮浦優、塩崎義晴(1993),「花博記念公園鶴見緑地のサイン計画」,大阪市建設局業務論文報告集(第4分冊),頁951-955。
    45.臺南市經濟發展局(2014),「永康科技工業區土地出售手冊」,http://www.tainan.gov.tw/economic/warehouse/%7B308FEEA0-9E14-4EEA-88EF-3D38607D025D%7D/1040604%E6%B0%B8%E5%BA%B7%E7%A7%91%E6%8A%80%E5%B7%A5%E6%A5%AD-%E5%87%BA%E5%94%AE%E6%89%8B%E5%86%8A_%E7%AC%AC18%E6%AC%A1%E5%85%AC%E5%91%8A.doc
    46.廖偉成(2008),「以地理資訊系統篩選掩埋場整治移除場址之研究」,中華大學土木與工程資訊學系碩士論文。
    47.鄭滄濱(2001),「軟體組織提升人員能力之成熟度模糊評估模式」,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8.鄭顯榮(2004),環境設施規劃設計與操作管理,台北:高立圖書有限公司。
    49.鄭容宇(2008),「已封閉垃圾掩埋場環境特性對土地再利用用地類型影響之研究」,逢甲大學土地管理所碩士論文。
    50.鄧振源&曾國雄(1989a),「層級分析法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上)」,中國統計學報,第二十七卷,第六期,頁13707-13724。
    51.鄧振源&曾國雄(1989b),「層級分析法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下)」,中國統計學報,第二十七卷,第七期,頁13767-13870。
    52.蔡叡昕(2010),「都市生態社區選址評估指標體系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53.劉俊佑(2007),「鄰避設施政策規劃之公民參與研究-以花蓮縣北區區域性垃圾衛生掩埋場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54.劉師源(2008),「探討現今臺灣建築再生性能源應用之挑戰與對策」,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55.衛萬里&張文智(2005),「應用模糊德爾菲與分析網路程序選擇最佳產品設計方案之研究」,設計學報,第十卷,第三期,頁59-79。
    56.鍾政祐(2014),「民間參與公有垃圾掩埋場垃圾移除及土地再生復育之可行性研究-以臺南市掩埋場為例」,國立中山大學高階經營碩士論文。
    57.謝玲芬 (1989),「多目標(多準則)評估技術之探討及其在組織績效評估之應用」,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58.薛義誠(2008),策略規劃與管理,臺北:雙葉書廊。
    59.簡禎富(2005),決策分析與管理:全面決策品質提升之架構與方法,台北:雙葉書廊。
    60.Bell, R. (1998), "The Impact of Detrimental Condtions on Property Values," The Appraisal Journal. 66(4): 380-91.
    61.Bell, R. (1999) Real Estate Damages: An Analysis of Derimental Conditions. Chicago: Appraisal Institute.
    62.Canto, Maritza(2010), Cost benefit analysis between open dump and sanitary landfill: a model for sustainable waste management in Belize city, Master Dissertation,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Taiwan International Graduate Program of Sustainable.
    63.Department of Toxic Substances Control(2009), Palos Verdes Landfill Five-Year Review. Alameda, CA: Cypress.
    64.Guntermann, K.L. (1995), "Sanitary Landfills, Stigma and Industrial Land Values," Journal of Real Estate Research, 10(5): 531-42
    65.Hill, C.W.L. & G.R. Jones, (2008), Strategic management theory: An integrated approach (8th ed.). Boston, MA: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66.Ishikawa, A., M. Amagasa, T. Shiga, G. Tomizawa, R. Tatsuta & H. Mieno (1993), "The max–min Delphi method and fuzzy Delphi method via fuzzy integration," Fuzzy Sets and Systems, 55 pp. 241–253.
    67.Kirkwood, N. (2001), Manufactured Sites: Rethinking the Post-Industrial Landscape. London: Spon Press.
    68.Klute, A. (1986), Water retention: Laboratory methods. p. 635–662. In A. Klute (ed.). Methods of soil analysis. Part 1. 2nd ed. Agron. Monogr. 9. ASA and SSSA, Madison, WI.
    69.Marketing Teacher (2009), SWOT analysis: Lesson. Accessed January 28, 2016, from http://www.marketingteacher.com/Lessons/lesson_swot.htm
    70.Mike, Jermine(2014),Landfill minig and reclamation of the Conaree landfill site in Saint Christopher, Master Dissertation,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Taiwan International Graduate Program of Sustainable.
    71.Saaty, T.L. (1980),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New York: McGrawHill.
    72.Saaty, T.L. (1990), Decision Making For Leaders-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or decisions in a complex world. Pittsburgh, PA: RWS Publications.
    73.Suh, J. Y., G.F. Birch & K. Hughes (2004). "Hydrochemistry in reclaimed lands of the 2000 Olympic Games site, Sydney, Australia," 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 20(3) pp. 709-721.
    74.Tiwari, D.N., R. Loof & G.N. Paudyal (1999), "Environmental-Economic Decision-Making in Lowand Irrigated Agriculture Using Multi-Criteria Analysis Techniques," Agricultural Systems, 60(2) pp.99-112.
    75.Tutor2u (2009), Strategy-SWOT analysis. Accessed January 29, 2016, from http://www.tutor2u.net/business/strategy/SWOT_analysis.htm
    76.Weihrich, H. (1982), "The TOWS matrix--A tool for situational analysis," Long Rang Planning, 15(2) pp.52-64.
    77.Wei, C.C., C.F. Chien & M.J.J. Wang (2005), "An AHP-based approach to ERP system sele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96 pp.47-62.
    78.Zadeh, L.A. (1965), "Fuzzy sets,"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8 pp. 338-353.
    79.Zimmermann, H.J. (1991), Fuzzy set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s (second edition), Dordrecht: Kluwer.

    下載圖示 校內:2021-09-01公開
    校外:2021-09-01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