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朱文明 Chu, Wen-Ming |
|---|---|
| 論文名稱: |
連棟透天住宅面寬與平面規劃相互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地區為例 A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about Plan Width and Plan Scheme of Taiwan Rowhouse ─ The Case of Taiwan Rowhouse in Kaohsiung |
| 指導教授: |
張珩
Chang, Heng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規劃與設計學院 - 建築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on the job class) |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 畢業學年度: | 97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201 |
| 中文關鍵詞: | 連棟透天住宅 、平面規劃 、住宅面寬 、透天住宅 |
| 外文關鍵詞: | “open to sky” house, plan scheme, The “open to sky” rowhouse |
| 相關次數: | 點閱:148 下載:14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透天住宅是台灣城鄉常見的住宅類型,不但在各鄉鎮是住宅的主流,即便是大樓林立的台灣都會城市,也佔住宅總戶數的相當比例,可見透天住宅為台灣主要的主要型態,尤其受到南部民眾的普遍採用。
藉由從事建築設計實務工作近20年的經驗,希望能從設計實務的角度,對連棟透天住宅面寬與平面規劃的關係,做學術性嚴謹的探討;期望達到下列目的:
(一)彙整建築實務的設計成果,建立設計工作的資料庫。
(二)探討連棟透天住宅面寬與平面規劃的相互關係,進而了解連棟透天住宅的空間構成與設計演變。
(三)為高雄地區常民生活的居住環境做斷代的歷史紀錄。
(四)嘗試做實務建築設計的學術研究,期望成果做為實務設計的基礎,以提昇集合住宅的品質。
研究範圍以高雄縣市地區,在民國九十年至九十七年間實際被建造完成的連棟透天住宅為對象,廣泛進行案例搜集,採用統計學的歸納分析法,從統計數據上提出個人分析與見解,並藉由上述的統計分析,找出透天住宅面寬與平面規劃的相互關係,以及當代透天住宅平面規劃的趨勢;
最後綜合結論,並提出規劃上的建議:
一、找出理想配置方案
二、磨出優良的單元平面
三、嘗試創新單元平面
四、重視建築物理環境
五、新設計思惟導入
六、重視細部設計
七、適度考量民俗風水
八、用後評估的回饋檢討
The “open to sky” house is popular housing type in Taiwan’s cities and towns. Not only in country town, but also in Taiwan’s metropolitan cities. It owns a great proportion of total house. It is obvious that “open to sky” house is the main type of Taiwan’s house, especially popular in the south of Taiwan.
By way of my 20 years’ practical experiences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I hope that I can academically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bout plan width and plan scheme of “open to sky” rowhouse from the view of practical design. It is expected that I can achieve the following objectives:
1. Collecting the works of the architectnal practical designs and establish the database of these designs.
2.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ablut plan width and “open to sky” rowhous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space construction and design evolvement of “open to sky” rowhouse.
3. Recording the contemporary history of the civil housing environment of Kaohsiung areas.
4. Trying to research academically on the design of architectural practices and hoping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ousing on the basis of my work in practical design.
The range of research concentrates on the “open to sky” rowhouses built from 2001 to 2009. I collected on many cases as I can and adapted the method of statistics. I propose my individual analysis and opinion from these statistical data and found out the relationship about plan width and plan scheme of Taiwan rowhouse, and the trend of contemporary plan scheme of “open to sky” house; finally coming to my conclusion and propose my suggestions about planning:
1. Finding out the optimal site planning
2. Patiently searching for the excellent unit plan
3. Trying to innovate the unit plan
4. Emphasizing the architectural physic environment
5. Using the new thoughts of design
6. Emphasizing the detail design
7. Proper consideration of folklore “fong-suei”
8. Feed back discussion of the post occupation evaluation
【中文書籍及雜誌】
1.麥浩斯編輯部,豪宅專集,城邦(2008)。
2.內政部,建築技術規則,營建雜誌社(2007)。
3.陳聰亨,好宅─集合住宅設計與品質,詹氏書局(2007)。
4.林錚凱譯、中村好文著,住宅巡禮,左岸(2006)。
5.林錚凱譯、中村好文著,住宅讀本,左岸(2006)。
6.麥浩斯編輯部,客廳、餐廳、臥室、浴室規劃書,麥浩斯資訊(2003)。
7.李琬琬,室內環境設計,東大圖書(2001)。
8.彰國社,集合住宅實用設計指南,中國建築工業(2001)。
9.石正義譯,建築設計資料集成,詹氏書局(1998)。
10.內政部建研所,集合住宅住戶使用維護手冊範本,營建雜誌社(1997)。
11.黃世孟編著,基地規劃導論,中華民國建築學會(1995)。
12.崔征國譯,住宅廚房餐廳設計,詹氏書局(1994)。
13.程建軍、孔尚朴,風水與建築,淑馨(1994)。
14.顏堯山,建築規劃實務,基泰(1993)。
15.翁光輝、馮先勉,土地開發實務,基泰(1993)。
16.張曉師,現代風水住宅與隔間,三高(1993)。
17.崔征國譯,住宅衛浴設計,詹氏書局(1992)。
18.建築師公會,台灣的住宅建築,中華民國建築師公會全聯會(1991)。
19.張金鶚,房地產的世界,遠流(1990)。
20.龍天機,風生水起好運來─揭開風水的神秘面紗,華視文化(1985)。
21.午榮匯編、易金木譯注,魯班經─建築和木工營造經典指南,山岳(2008)。
【論文】
1.黃千豪,「影響一宗基地之住宅類型的選擇─以嘉義市為例」,成大都研碩論(2006)。
2.錢志強,「台南市透天厝二次施工類型及技術探討」,成大建研碩論(2006)。
3.謝瑩蕙,「因應高齡者身心狀況的終身住宅之可變性研究─以透天厝為例」,中原建研碩論(2005)。
4.陳榮富,「透天住宅社區停車規劃方式之研究」,朝陽建研碩論(2004)。
5.陳聰亨,「從使用者觀點探討集合住宅之規劃設計原則─以台北縣麗池樂章、綠如意、昇陽立都三社區為例」,台北科大建研碩論(2004)。
6.粘清昆,「台中市七期重劃區住一集合住宅平面空間構成之研究」,雲科大空設所碩論(2002)。
7.陳聰亨、黃定國,「從房地產景氣循環探討集合住宅發展過程」,建築學會(2002)。
8.林志明,「從建築經營觀點探討透天住宅未來的發展─以大台中地區為例」,淡江建研碩論(2001)。
9.徐天安,「使用行為調查研究與國內集合住宅規劃設計關係之研究」,台大碩論(2000)。
10.陳重宜,「連棟透天厝住宅平面空間構成特徵之研究」,逢甲建研碩論(1996)。
11.張哲凡,「光復後台灣集合住宅發展過程之研究」,成大建研碩論(1995)。
12.林一宏,「透天厝住宅型態影響因子之探討」,中原建研碩論(1994)。
13.卓培煙,「台灣連棟透天厝之研究」,淡江建研碩論(1992)。
14.黃世孟,「從居住履歷探討住宅類型之演變及規劃設計之課題」,中華民國建築師全聯會(1991)。
15.陳修兀,「台灣地區住宅的浴廁空間、設備、使用行為沿革及使用現況調查」,成大建研碩論(1990)。
16.林崇傑,「長形連棟式店舖住宅空間形式之個案研究─以家庭生活的觀點」,中原建研碩論(1988)。
17.王文安,「光復後台灣居住空間型態的演變與未來發展之研究」,淡江建研碩論(1987)。
18.台大城鄉所,「台灣傳統長形連棟式店舖住宅之研究」,台大城鄉所研究計畫(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