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周晨蕙
Chou, Chen-Hui
論文名稱: 檢視兒少色情之刑罰正當性
A Review of the legitimacy of punishment on child pornography
指導教授: 薛智仁
Hsueh, Chih-J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科學院 - 法律學系
Department of Law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7
中文關鍵詞: 兒童或少年色情兒童性虐待兒童性剝削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
外文關鍵詞: child phonography, child sexual abuse, child sexual exploitation, Child and Youth Sexual Transaction Prevention Act
相關次數: 點閱:152下載:1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自人類有歷史以來,便存在以未成年人為對象的色情物品,惟不同地區、時代對未成年人等概念的看法不同,對上述物品亦採取不同的態度,有時會嚴厲地加以禁止,有時則將其視為合法的產物,無法一概而論。

    二十世紀前半,以未成年人為對象的色情物品,成為全世界最熱門的商品之一。然而,隨著人們「發現」兒童虐待,上開物品不再被視為單純的色情物品,而是逐漸與兒童性虐待和性剝削劃上等號。最終,在媒體及社會運動的推波助瀾下,歐美諸國開始立法管制上述物品,掀開規制兒童或少年色情的序幕。

    受到國際間對於兒童性剝削議題的關注,以及國內反雛妓救援運動的影響,我國於一九九五年制定《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處罰製造、拍攝、散布、播送、販賣,甚至持有兒童或少年色情的行為,並於二零一五年將名稱更改為《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可惜的是,國內有關兒童或少年色情的研究,一直付之闕如,使相關規範的保護法益曖昧不明,而實務亦各自為政,衍生許多適用上的問題。有鑑於此,應重新檢視我國法上有關兒童或少年色情的規定,以補現有研究之不足,並提供實務作為參考。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文將整理兒童或少年色情的歷史,了解其內涵和立法背景,掌握制定兒童或少年色情規範的理由。在釐清上述問題後,本文將檢討我國法上相關規範之立法理由和體系架構,並逐條分析各條文之保護法益和構成要件。最後,本文將綜合上述討論,提出對於我國法上兒童或少年色情規範的建議。

    Taiwan had legislated against child phonography since 1995. The Legislative Yuan made “Child and Youth Sexual Transaction Prevention Act”, and the law prohibits people from shooting, producing, distributing, broadcasting, selling…child phonography.

    It is a pity that our country prohibited child phonography for twenty years, there were still few correlation studies about “Child and Youth Sexual Transaction Prevention Act”, and the legally protected interest of child phonography laws are still not clear. To examine if the legislation is proper, we need to clarify the legally protected interest of child phonography laws, and try to explain the requisite elements about relevant regulations.

    For clarifying the legally protected interest of child phonography laws in “Child and Youth Sexual Transaction Prevention Act”, this article will review the history of child phonography, and investigate the reason that legislators prohibited child phonography. After clarifying the legally protected interest, this article will also examine requisite elements about child phonography laws.

    摘要 i 誌謝 v 目錄 vi 第一章 緒論 9 第一節 研究動機和研究目的 9 第二節 研究方法和研究範圍 12 第三節 本文架構 13 第二章 兒童或少年色情的意義與歷史 14 第一節 所謂兒童或少年色情 14 第一項 Child Pornography與兒童或少年色情 14 第二項 什麼是兒童或少年色情 17 第三項 兒童或少年色情的相關概念 19 第一款 通常兒童或少年色情 19 第二款 虛擬兒童或少年色情 20 第三款 貌似兒童或少年色情 21 第四款 不雅之兒童或少年圖片 21 第四項 小結 23 第二節 兒童或少年色情的歷史 24 第一項 兒童或少年色情現象的演變 24 第一款 從社會現象到社會問題 24 第二款 兒童虐待與兒童權利運動 27 第二項 兒童或少年色情規範的制定與修正 31 第一款 法制化時代的來臨 31 第二款 時代的變動與不斷擴張的規範 34 第四節 我國的童年觀與《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的制定 41 第五節 結論 43 第三章 兒童或少年色情規範的保護法益 45 第一節 尋找規制兒童或少年色情的理由 46 第一項 兩種可能的方向 46 第二項 從立法目的出發 47 第三項 小結 48 第二節 我國法上兒童或少年色情之保護法益 49 第一項 兒童或少年色情規範之體系架構 50 第二項 製造、拍攝兒童或少年色情罪之保護法益 51 第一款 防制未成年人遭受性剝削? 51 第二款 保護未成年人之身心健全發展 53 第三項 使兒童或少年被拍攝、製造兒童或少年色情罪之保護法益 59 第四項 散布、播送、販賣、公然陳列或以他法供人觀覽、聽聞兒童或少年色情罪之保護法益 60 第五項 持有兒童或少年色情罪之保護法益 67 第六項 小結 74 第三節 將規制範圍擴張至虛擬及貌似兒童或少年色情? 76 第四節 結論 82 第四章 兒童或少年色情規範之構成要件 84 第一節 製造、拍攝兒童或少年色情罪之構成要件 84 第一項 行為主體 84 第二項 行為客體 85 第三項 行為方式 94 第四項 行為結果 95 第二節 使兒童或少年被拍攝、製造兒童或少年色情罪之構成要件 95 第三節 散布、播送、販賣、公然陳列或以他法供人聽聞、閱覽兒童或少年色情罪之構成要件 96 第一項 行為主體 96 第二項 行為客體 97 第三項 行為方式 98 第四項 行為結果 100 第三節 持有兒童或少年色情罪之構成要件 100 第一項 意圖散布、播送、販賣、公然陳列或以他法供人聽聞、閱覽而持有兒童或少年色情罪 101 第一款 行為主體 101 第二款 行為客體 102 第三款 行為方式 102 第四款 行為結果 103 第二項 無正當理由持有兒童或少年色情罪 103 第一款 行為主體 103 第二款 行為客體 103 第三款 行為方式 104 第四款 行為結果 106 第四節 結論 106 第五章 結論 107 第一節 研究成果 107 第一項 兒童或少年色情的法制化 107 第一款 從社會現象到社會問題 107 第二款 從社會問題變成犯罪 108 第三款 規制根據的轉移 108 第二項 檢討我國法上相關規範之保護法益 108 第一款 我國法上相關規範之立法經緯 108 第二款 保護法益之檢討─從立法目的出發 109 第三項 分析我國法上相關規範之構成要件 109 第四項 建議及未來研究方向 110 參考文獻 112

    壹、 外文文獻
    一、 西文文獻(依作者姓名首字順序排列)
    (一) 專書
    1. Max Taylor, Ethel Quayle, Child pornography: an Internet crime, Brunner-Routledge, 2003.
    2. O'Donnell Ian, Child Pornography: Crime, Computers and Society, Willan Publishing, 2007.10.
    3. Suzanne Ost, Child Pornography and Sexual Grooming: Legal and Societal Respons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05.
    4. Yaman Akdeniz, Internet child pornography and the law: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responses, Ashgate, 2008.05.
    (二) 網路資料
    1. Convention on Cybercrime, Chapter II-Article 9, Budapest 2011.11.23, http://conventions.coe.int/Treaty/EN/Treaties/Html/185.htm.
    2. Oxford Learner's Dictionaries, http://www.oxfordlearnersdictionaries.com/.
    二、 日文文獻(依作者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一) 論文集
    1. 園田寿‧曽我部真裕邊編『改正児童ポルノ禁止法を考える』(日本評論社2015年7月10日)。
    (二) 期刊
    1. 大林啓吾「所持規制をめぐる憲法問題 児童ポルノの単純所持規制を素材にして」『千葉大学法学論集』28巻3号(2014年1月)。
    2. 井上泰浩「インターネットの子供ポルノ――国際規制と摘発の可能性」『法学セミナー』5月号(2000年5月)。
    3. 井樋三枝子「スウェーデンにおける児童ポルノ処罰規定 ―児童ポルノ対象範囲の拡大と新たに処罰される行為」『月刊版外国の立法』248号(2011年6月)。
    4. 加藤隆之「児童ポルノの法理の新展開-仮想児童ポルノ規制に関する2002年Free Speech Coalition判決の考察を中心として-」『法学新報』111巻1/2号(2004年7月)。
    5. 加藤隆之「アメリカ合衆国における児童ポルノ規制の新たな取組み パンダリング規制の合憲性に関するWilliams判決を素材として」『亜細亜法学』45卷2号(2011年1月)。
    6. 永井善之「児童ポルノの刑事規制について(一):いわゆる「擬似的児童ポルノ」の規制の検討を中心に」『法学』67 巻3 号(2003年10月)。
    7. 永井善之「児童ポルノの刑事規制について(二•完):いわゆる「擬似的児童ポルノ」の規制の検討を中心に」『法学』67巻4号(2003年10月)。
    8. 西垣真知子「子どもの性的保護と刑事規制 : 児童ポルノ単純所持規制条例の意義と課題」『法学研究』15卷(2013年7月)。
    9. 坪井節子「子ども買春‧子どもポルノ禁止法」『法学セミナー』537号(1999年9月)。
    10. 後藤弘子「児童ポルノ規制をどう考えるが?」『法学セミナー』671号(2010年11月)。
    11. 間柴泰治「日米英における児童ポルノの定義規定」『調査と情報』681号(2010年)。
    12. 間柴泰治「諸外国における実在しない児童を描写した漫画等のポルノに対する法規制の例」『レファレンス』694 号(2008年11月)。
    13. 渡邊卓也「児童ポルノのURLをウェブページ上で明らかにした行為と児童ポルノ公然陳列罪にいう『公然と陳列した』の意義」『判例時報』第2202号(2014年7月)。
    14. 園田寿「児童ポルノ禁止法の問題点─「児童ポルノとは何か」」『法学セミナー』671号(2010年11月)。
    15. 園田寿「児童ポルノ禁止法を考える─Q&A児童ポルノ禁止法」」『法学セミナー」671号(2010年11月)。
    16. 園田壽「判例評釈 インターネット上に存在する児童ポルノ画像のURLを、文字列としてホームページ上に単純に記載する行為は、児童ポルノ禁止法第7条4項に該当するのか : 最三小決平成24年7月9日(判例集未登載) 」『甲南法務研究』9号(2013年3月)。
    17. 豊田兼彦「児童ポルノを受領する行為の可罰性について」『近畿大学法科大学院論集』第4号(2008年3月)。
    18. 藤崎葉子「児童ポルノと成人女性のポルノ規制をめぐる考察」『同志社法学』48巻3号(1996年9月)。
    (三) 網路資料
    1. 井樋三枝子「児童ポルノ犯罪に関する諸規定の改正」『外国の立法』 (2011年1月) http://www.ndl.go.jp/jp/diet/publicatio-n/legis/pdf/02460105.pdf參照。
    2. 「「極端な」児童ポルノ漫画は禁止を、国連報告者が日本に呼び掛け」『AFPBB News』(2015年10月26日)http://www.afpbb.com/articles/-/3064264參照。
    貳、 中文文獻(依作者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一) 專書
    1. Colin Heywood著,黃煜文譯,《孩子的歷史:從中世紀到現代的兒童與童年》,麥田,初版,2003年12月。
    2. John Oates著、邱維珍譯,《兒童發展導論》,五南,初版二刷,2000年8月。
    3. Neil Postman著,蕭昭君譯,《童年的消逝》,遠流,初版,2007年1月25日。
    4. 余漢儀,《兒童虐待:現象檢視與問題反思》,巨流,初版,2005年9月30日。
    5. 林東茂,《刑法綜覽》,一品,7版,2012年8月。
    6. 林山田,《刑法各罪論上冊》,作者自版,五版二刷,2006年10月。
    7. 林山田,《刑法各罪論下冊》,作者自版,五版二刷,2006年10月。
    8. 林芳枚,《色情研究:從言論自由到符號擬像》,臺灣商務,初版,2006 年11月。
    9. 陳敏,《行政法總論》,作者自版,第7版,2011年9月。
    10. 黃榮堅,《基礎刑法學》,元照,4版,2012年3月。
    11. 黃惠玲、郭明珠、王文秀,《兒童虐待︰如何發現與輔導「兒童虐待」家庭》,心理,初版,1994年。
    12. 游珮芸,《日治時期台灣的兒童文化》,玉山社,初版,2007年1月1日。
    13. 熊秉真,《童年憶往─中國孩子的歷史》,麥田,初版,2000年3月15日。
    14. 劉達臨,《世界古代性文化》, 上海三聯,初版,1998年1月。
    15. 劉達臨,《性的歷史》,臺灣商務,2001年11月,初版,頁424~437。
    (二) 論文集
    1. 李鴻禧等著,《台灣憲法縱剖橫切》,元照,初版,2002 年12 月。
    (三) 期刊
    1. 王效文,〈國際刑法轉換為我國內國法之必要性〉,《臺灣國際法季刊》,第6卷,第3期,2009年9月。
    2. 甘添貴,〈強吻與猥褻〉,《月旦法學教室》,第4期,2003年2月。
    3. 余漢儀〈婦運對兒童保護之影響〉,《婦女與兩性學刊》,第7期,1996年4月。
    4. 法思齊,〈網路兒童色情案件之搜索與扣押以美國法為中心〉,《軍法專刊》,第56卷第4期,2010年8月。
    5. 林東茂,〈猥褻的概念〉,《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2期,2003年1月。
    6. 林志潔,〈散布猥褻物品罪與性道德的刑事規制──簡評釋字第617號解釋〉,《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89期,2006年12月。
    7. 施慧玲,〈論我國兒童少年性剝削防治立法--以兒童少年福利保護為中心理念之法律社會學觀點〉,《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2期,2000年7月。
    8. 施慧玲,〈國際終止亞洲觀光業童妓運動簡介〉,《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第 35期,1995年6月。
    9. 高玉泉,〈網際網路上兒童色情資訊規範之回顧與檢討(1999-2002)-一個由兒童人權出發的觀點〉,《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11期,2003年4月。
    10. 高玉泉,〈論網際網路上兒童色情資訊之法律管制-兼評我國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之相關規定〉,《政大法學評論》,60期,1998年12月。
    11. 高玉泉,〈論虛擬兒童色情資訊之規範與言論自由-從國際兒童人權的立場評析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最近的一則判決〉,《律師雜誌》,第278期,2002年11月。
    12. 陳貞臻,〈西方兒童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阿利斯(Aries)及其批評者〉,《新史學》,第15卷第1期,2004年3月。
    16. 陳慧女,〈性剝削問題的本質與處遇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工作的省思〉,《社區發展季刊》,第91期,2001年10月。
    13. 張紹焱,〈兒童史、兒童觀與兒童教育觀(上)〉,《師友》,59卷,1971年5月。
    14. 許雅惠,〈漸趨模糊的界線--不幸少女身分建構與新型態色情交易對兒少性交易防制工作的挑戰〉,《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2002年12月。
    15. 許育典、郭兆軒,〈「兒童及少年保護」的憲法建構:兼論我國網路內容分級規範的合憲性〉,《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77期,2011年3月。
    16. 許育典,〈多元文化國下色情管制的憲法正當性─以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動物戀網頁案為例〉,《東吳法律學報》,第17卷,第2期,2005年12月。
    17. 許恒達,〈散布私密照加重刑責之研議〉,《月旦法學雜誌》,第241期,2015年6月。
    18. 陳清秀,《行政罰實務問題之研討(上)-以行政罰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157期,2008年6月。
    19. 黃榮堅,〈棄權又越權的大法官釋字第六一七號解釋〉,《台灣法學雜誌》,2006年12月。
    20. 蔡聖偉,〈論「對幼童性交罪」與「強制性交罪」的關係─評最高法院99 年第7 次刑事庭 決議〉,《月旦裁判時報》,第8期,2011年4月
    21. 鄭逸哲,〈「公然性交」未必有罪〉,《臺灣法學雜誌》,253期,2003年4月。
    22. 賴月蜜,〈兒童保護案件在司法上之運用與議題討論〉,《兒童福利期刊》,第4期,2003年。
    23. 盧美貴、黃月美,〈以民間童年意象為架構之幼兒核心素養研究〉,《幼兒教保研究期刊》,2012年3月。
    24. 盧映潔,〈由強吻案談起--論我國刑法第二二四條強制猥褻罪之猥褻行為的界定〉,《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2期,2003年1月。
    25. 謝煜偉,〈論虛擬兒童色情的刑事立法趨勢-誰的青春肉體不可褻瀆?〉,《月旦法學雜誌》,186期,2010年11月。
    26. 薛智仁,〈無故取得電磁紀錄罪之解釋及立法〉,《政大法學評論》,2014年3月。
    27. 蘇俊雄,《論刑罰與行政刑罰及行政罰之範疇界限-評最高法院八十九年度台非字第八七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73期,2001年6月。
    (四) 學位論文
    1. 沈寶瀠,《當代西方兒童與成人平權爭議之探討》,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6月。
    2. 林佳琪,《塑造好孩子:《豐年》雜誌「兒童版」之兒童形象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1月。
    3. 周政,《論虛擬兒童色情之刑事規制:對於「國際共識」的觀察與反思〉,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8月。
    4. 陳韻如,《網路兒童色情資訊之刑事規制》,私立東吳大學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0年8月。
    5. 梁雯晶,《成為新國民─近代中國兒童形象的建構(1895-1937)》,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7月。
    6. 葉子誠,《論網際網路上兒童色情言論之管制-以美國法之學說與裁判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7月。
    7. 鄭加極,《虛擬兒童色情規制之正當性》,國立臺北大學法律系碩士論文,2011年7月。
    8. 賴淑娟,《《龍陽逸史》之「小官」文化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5年6月。
    9. 蔡顯鑫,《子女權利與親權制度》,私立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7月。
    (五) 判例與法院判決(依照時間順序排列)
    1. 最高法院27年上字第558 號判例
    2. 74年台上字第3400號
    3. 84年台上字第6294號
    4. 臺北地方法院97年簡字第1857號
    5. 臺北地方法院98年簡字第4959號
    6. 臺北地方法院98年簡字第4959號
    7. 板橋地方法院98年速偵字第832號
    8. 臺北地方法院99年易字第2566號
    9. 臺北地方法院101年簡字第2712號
    10. 臺北地方法院102年審簡字第1527號
    11. 臺北地方法院102年度審訴字第725號
    12. 臺北地方法院102年易字第616號
    (六) 政府公報
    1. 《立法院公報》,第82卷,1993年10月21日,第57期。
    2. 《立法院公報》,第83卷,1994年9月22日,第62期。
    3. 《立法院公報》,第104卷,2014年12月11日,第1期。
    4. 《立法院公報》,第104卷,2015年1月20日,第9期。
    (七) 網路資料
    1. 〈8警所私灌P2P 偵查筆錄外洩〉,《自由時報》,2007年4月13,網址︰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25208。
    2. 《兒童權利公約關於買賣兒童、兒童賣淫和兒童色情製品問題的任擇議定書》,網址︰http://www.cylaw.org.tw/about/crc/27/128。
    3.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址︰http://dict.revised.moe.edu.tw/cbdic/search.htm。

    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立即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