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延隆
Lin, Yen-Lung
論文名稱: 雲林土庫順天宮1935年改築「設計書」及「仕樣書」中木作之研究
A Study of Timber Works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Yunlin Tuku Shun-Tian Temple Based on the 1935 Construction Procurement and Design Specification
指導教授: 徐明福
Hus, Min-F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規劃與設計學院 - 建築學系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4
中文關鍵詞: 土庫順天宮改築工事設計書仕樣書木作開料尺寸工料估算
外文關鍵詞: Tuku Shun-Tian Temple, the 1935 Re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Procurement, Design Specification, Timber works, Pre-cut size, Material plan
相關次數: 點閱:148下載:1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藉由建築工事的「設計書」或「仕樣書」來作為建築史研究的基礎史料,得以有較詳細且原始的客觀資料來形塑出當時代建築技術、材料、構造等。本文題旨在針對雲林縣定古蹟土庫順天宮於1935年改築時所作成的「設計書」及「仕樣書」,提出一個藉由「設計書」及「仕樣書」來解析漢式傳統建築在台灣日治時期的木作營建活動的研究探討。然而,涉及「兩書」實際上在改築工事中的製作與應用情況,由誰來負責編撰、編撰目的和實際施作的落實程度,為了解全貌必須輔以其他資料及實物的調查比對。
    研究發現,順天宮改築「設計書」及「仕樣書」的作成目的及人事時序關係,乃由類似代書的建築從業者鄭天送來負責兩書之製作,且起初也由其來代表參與設計草圖的討論,與廟方確認談妥後,才正式由大木司阜林火寅來設計定案與製圖,定案以後才依圖面來正式的編撰「設計書」及「仕樣書」。基本上「設計書」的調製主要用於「寄附金募集許可」的申請,類似於用料、造價計算的估算清單;「仕樣書」則應基於「設計書」之內容,添加相關的施作說明,以作為施工規範之用,如同施工說明書之意義。其中木作內容,「設計書」針對樹種、品名(構件名稱)、長、幅、厚、末口、單位、數量、單價和小計來記載,「仕樣書」則針對構件名稱、斷面尺寸、數量、做法。簡言之,「設計書」以設計尺寸為基準算出開料尺寸、數量;「仕樣書」則就開料尺寸加以說明用料之內含,即指出設計尺寸之應用情況。
    木作之工料分析上,各構件之開料尺寸具有群組關係,同一群組內的構件會以相同的尺寸或具規則的尺寸原則來開列構件尺寸,而其開料尺寸之依據,基本上是以設計圖面上繪製的尺度來進行,一般用料之斷面尺寸會直接以設計尺寸為之,而長度尺寸則針對該構件之搭接做法或施作經驗以增加長度來開列,基本上開列長度中含有入榫、預留餘料等施作所需的長度,而這些增加的長度會藉由「仕樣書」來進行補述,如中樑需「入壁內壱尺」、大樋需「前後出尖」等。用材多以扁柏、紅檜為主,木料單價隨著其斷面形狀而異,圓木一石為14円,方木一石則為21円,木料估價由開料尺寸所計算的材積決定,但圓木之材積計算別於方木,須視用材長度或尾徑來加寸或加分計之。此外,估價需包含木料、運費、工資、工寮費和雜費,木料費佔總造價的25%,木工資及雕刻工資約佔7.2%左右,假設工程費用及什費則分別佔0.7%及0.5%,其中運費則以載運車次來算,一趟可載5.6石,一趟為7.5円,至於雜費則以木料價額之2%來估算。

    Through “Construction Procurement” and “Design Specific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as basic historical materials for the study of architecture history, that have more detailed and original data to shape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aterials and structure.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Construction Procurement and 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Tuku Shun-Tian temple at Yunlin, which brings up a method that based on Construction Procurement and Design Specification to analyze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of main timber works under Japanese Rule in Taiwan. Actually, we unable to understand production process and application of Construction Procurement and Design Specification, therefore this study firstly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1935 to 1938 reconstruction. However, the actual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Procurement” and “Design Specification” in the 1935 reconstruction, who is responsible for the compilation, compilation purposes and actu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whole picture must be supplemented by other data and comparison analysis. In summary, through this research, I will answer the role of the Construction Procurement and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 in the 1935 reconstruction in Tuku Shun-Tian Temple, the composition concept of the Construction Procurement and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 methods of listing principle, calculation of pre-cut size, material and labor plan and valuation.
    According to the 1935 Construction Procurement and Design Specification discussed in this study, both had been compiled by Mr. Zheng (Tian-Song Zheng, 鄭天送) who was a scrivener-like construction worker, at the beginning he also represented to discuss rough drafting for design of Tuku Shun-Tian temple. After Mr. Zheng had finished the design discussion with reconstruction committee, the finalization and design drawing just by Master Lin (Huo-Yin Lin, 林火寅) who was carpenter of main timber. Finally, the Construction Procurement and Design Specification had been formally compiled according to the finalization and design drawing. The Construction Procurement was mainly used for fundraising license, which was similar to the estimated list of materials and cost calculations.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 should be based on the contents of the Construction Procurement and add relevant instructions, that meaning as a construction standard. Among the timber works contents, the construction procurement records the tree species, product name (component name), length, width, thickness, diameter, unit, quantity, unit price, and subtotal.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 refers to the component name, section size, quantity, and practice of component. In short, the construction procurement calculates the size and quantity of the material to be pre-cut based on the design size;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 describes how the material is used in terms of pre-cut size, which indicat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esign size.
    In discussion about the material and labor plan of timber works, the pre-cut size of each component have a group relationship, and the components in the same group had listed in the same size or regular size. Basically, the precut size was based on design drawing that by master carpenter of main timber, section size of the precut size had directly in the design size, and length size had listed for mortise, tenon or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Moreover, length size normally had supplemented to chiseling, slicing or installation method by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 The material mainly used Hinoki (cypress) and Benihi (red cypress). The unit price of timber material varied with the shape of the section, the round was fourteen Yen (円) per Ko-ku (石), and the square was twenty one Yen (円). The volume determined the evaluation of timber. But volume calculation method of the round wood was differently from the square wood, well then round wood need to add some extra Zun (寸) or Hun (分) according to its length or diameter of the timber material. In addition, the evaluation also included timber material fees, freight, wages, temporary structure cost and miscellaneous fees, timber material fees account for 25% of the total cost, wages account for 7.2%, temporary structure cost and miscellaneous fees were 0.7% and 0.5% respectively. Among these cost, the freight was calculated by the number of truck, one truck could carry 5.6 Ko-ku (石) and one way was 7.5 Yen (円). The miscellaneous fees had been estimated at 2% of the timber material fees.
    Finally, this study still has more than enough strengths. In fact , the “Construction Procurement” and “Design Specification” of the 1935 reconstruction contain the contents of wood, clay and stone, if can analyze and compare the records other than wood, it is sure to make a more comprehensive presentation and discussion about the reconstruction of Tuku Shun-Tian Temple in 1935. Furthermore, we can also be found in Digital collection query system that created by Taiwan Historical, there are also historical materials similar to the 1935 Construction Procurement and Design Specification of Shun-Tian Temple in other temples.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Construction Procurement or Design Specification of the various temples, there is an opportunity to shape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Taiwa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under Japanese Rule. Whether it is in the planning process, size experienc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aterial selection, etc., and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research and repair of Cultural heritage in Taiwan.

    摘要 目錄 i 表目錄 iii 圖目錄 vi 第一章 緒論 1-1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1-1 1-2 文獻回顧 1-3 1-2-1 建築仕樣書之歷史脈絡 1-3 1-2-2 建築仕樣書之相關研究 1-6 1-2-3 木作工料計畫之相關研究 1-9 1-3 研究對象及問題 1-14 1-4 研究架構與方法 1-21 1-4-1 架構 1-21 1-4-2 方法 1-22 1-5 行文用詞之原則 1-24 第二章 改築工事「設計書及仕樣書」之解析 2-1 2-1 改築工事之歷程 2-2 2-1-1 準備與計畫階段 2-2 2-1-2 工事實作階段 2-6 2-2 設計書及仕樣書之製作 2-12 2-2-1 設計書之編製 2-13 2-2-2 仕樣書之撰寫 2-15 2-3 設計書及仕樣書之書寫架構與邏輯 2-23 2-3-1 架構與體裁之建立 2-23 2-3-2 書寫與邏輯之構成 2-30 2-4 小結 2-37 第三章 木作之釋名 3-1 3-1 空間 3-6 3-1-1 建築空間名詞 3-6 3-1-2 木作空間名詞 3-8 3-2 構件 3-11 3-2-1 垂直構件 3-11 3-2-2 水平構件 3-14 3-3 鑿花 3-20 3-3-1 題材 3-21 3-3-2 技法 3-30 3-4 小結 3-39 第四章 木作之工料分析 4-1 4-1 開料尺寸 4-4 4-1-1 構件開料尺寸之關係 4-5 4-1-2 木料尺寸之開列與內容 4-31 4-1-3 施作必要之預留尺寸 4-33 4-2 算料與估價 4-53 4-2-1 材料費用之估算 4-53 4-2-2 其他費用之估算 4-57 4-3 小結 4-65 第五章 結論與後續研究 5-1 5-1 結論 5-1 5-2 後續研究 5-11 參考書目

    小國己一,1905年,《建築工事仕樣便覽》,東京:工業書店建築書院。
    互助營造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臺灣營造業百年史,遠流出版。
    日本建築學會,《近代日本建築学発達史 復刻版》,東京:株式會社文生書院,2001年。
    片岡巖,1921年,《台灣風俗誌》,臺北市:臺灣日日新報社。
    王泰升,2014年,《台灣日治時期的法律改革(修訂版)》,聯經出版公司。
    台灣建築會,1931年,<事務簡潔の為め仕樣書作成の籍易化>《建築雜報》,台北市:台灣建築會。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0年,《台灣之木材》,台北市:台灣銀行。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2年,《臺灣之木材採運》,台北市:台灣銀行。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7年,《台灣之木材問題》,台北市:台灣銀行。
    田中大作,2005年,《台灣島建築之研究》,台北市: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石耀祺、陳興洲,2010年,《雲林縣土庫順天宮沿革誌》,雲林縣:土庫順天宮管理委員會。
    寺井春夫,1933年,<說苑-設計の形態化>《臺灣建築會誌》。
    朱蘭德,1991年,<日據時期台商與旅日華商往復書檢特徵—以長崎「泰益號」商業書信為中心的觀察>《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
    江錦財,1992年,《金門傳統民宅營建計畫之研究—空間形式及其尺寸之計畫》,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佐々木理乃,1986年,《開拓使の建築仕様書に関する研究》碩士論文。
    吳俊螢,2010年,《台灣代書的歷史考察》,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李重耀、李學忠,1999年,《台灣傳統建築術語辭典》,台北:藍第國際。
    李乾朗,1979年,《臺灣建築史》,臺北市 : 北屋。
    李乾朗,1986年,《台灣的寺廟》,台中市:台灣省政府新聞處。
    李乾朗,1995年,《台灣傳統建築匠藝》,台北市:燕樓古建築。
    李乾朗,1999年,《台灣傳統建築匠藝二輯》,台北市:燕樓古建築。
    李乾朗,2000年,《台灣傳統建築匠藝三輯》,台北市:燕樓古建築。
    李乾朗,2001年,《台灣廟宇裝飾》,台北市:傳藝中心籌備處。
    李乾朗,2003年,《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台北:遠流出版。
    周川,1943年,《現代模範手紙文》,臺北市:和文堂書店。
    周錦宏,2005年,《苗栗木雕博物館典藏專輯研究圖錄:傳統建築與家具》,苗栗市:苗縣文化局。
    林進發,1932年,《臺灣官紳年鑑》,臺北:民眾公論社。
    林世超,2009年,<廟宇木雕裝飾對場作之研究—以屏東北勢寮保安宮為例>《文化資產保存學刊》,第八期。
    林世超,2014年,《台灣與閩東南歇山殿堂大木構架之研究》,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林志浩,2003年,《嘉義慈濟宮志》,嘉義市:嘉義慈濟宮管理委員會。
    林邦輝,1981年,《台灣傳統閩南式廟宇營建與施工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
    林宜君,2009年,《以數位方法再現台灣傳統大木構架丈篙之可行性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博士論文。
    林宜君,2012年,《傳統漢式大木作落篙–許漢珍疊斗式落篙技藝》,台中市: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林宜君,2017年,《厝落有致:廖枝德的大木作世界》,台中市: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林金面,2012年,《施工估價》,台北市:文笙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林會承,1995年,《傳統建築手冊:形式與作法篇》,台北市:藝術家圖書。
    社團法人營繕協會,《建築工事共通仕樣書 平成元年版》,東京:豐文堂,1989年。
    邱上嘉,1990年,《台灣一般傳統木構造民宅營造技術的多樣性研究:以嘉南平原地區匠師訪談為例》,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長尾充,1993年,《太政官公文録中の建築仕様書から見た明治初期の建築技術》博士論文。
    姚承祖,1986年,《營造法原》,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洪千惠,1992年,《金門傳統民宅營造法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晨軒,2014年,《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官舍建築標準圖」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系碩士論文。
    洪樹顯,2005年,《泉州溪底派大木匠師梁世智篙尺技藝之研究》,中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相良吉哉,1933年,《臺南州祠廟名鑑》,臺灣日日新報社臺南支局。
    徐明福,1993年,《臺灣傳統民宅及其地方性史料之研究》,台北市:胡氏圖書出版。
    徐明福、林宜君,2010年,《傳統大木司阜許漢珍技藝暨作品典藏計畫》,國立成功大學。
    徐新堯,2007年,《日治時期台灣官方請負制度之研究:以總督府專賣局營繕單位為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建築與古蹟保存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裕健,1980年,《臺灣傳統建築營建尺寸規制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
    財團法人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2017年,《雲林縣縣定古蹟土庫順天宮修復及再利用計畫期》,雲林縣政府。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2015年,《許漢珍保存者技藝生命史成果報告》,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2015年,《廖枝德保存者技藝生命史》,台中市: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馬炳堅,1993年,《中國古建築木作營造技術》,台北市:博遠出版有限公司。
    堀紫朗,1933年,《最新建築施工法》,東京:丸善株式會社。
    張宇彤,1991年,《澎湖地方傳統民宅營造法探微》,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思成,1983年,《營造法式註釋》,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
    陳仕賢,2015年,《惠馨傳藝-惠安石雕在台匠師與匠藝》,台中:鹿水文史工作室。
    陳玫杏,2007年,《台灣古蹟修復工程預算編列之研究-以台南市傳統寺廟類建築疊斗式木構架大木作為例(1990~2006)》,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陳信安,2004年,《台灣總督府官舍建築標準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博士論文。
    陳奕愷,2015年,《關渡宮文化叢書藝術篇(二):木雕藝術》,台北市:關渡宮。
    陳翠慧,2007年,《運用3D雷射掃描技術探討台灣日治時期祠廟建築疊斗式木構架之尺寸計畫》,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陳薏如,1990年,《清工部工程做法與梁氏清式營造算例及則例中大木做法之比較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稅務職員共慰會,1911年,<財務に關する時文>《臺灣稅務月報例規》,臺北:稅務職員共慰會。
    黃棟群,2006年,《大木匠師陳天平執篙傳統大木作修復程序之研究—以霧峰林宅宮保第修復為例》,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頌恩,1987年,《台灣傳統木構架之構成研究》,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萬煜瑤,2001年,《鹿港施鎮洋傳統木雕藝術》,台北市:傳藝中心籌備處。
    葉乃齊,2002年,《台灣傳統營造技術的變遷初探─清代至日本殖民時期》,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
    福岡庄一郎、幸勉共,1939年,《建築竝設備工事用語 : 日滿支對譯》,東京:吉田工務所。
    臺法月報發行所,1913年,<臺灣人の賬簿>《臺法月報》,台北:臺法月報發行所。
    臺灣總督府,1916年,《臺灣總督府法規提要》,第十輯,台北市:臺灣日日新報。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山林課,1934年,《台灣林業統計》,臺北市 :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山林課。
    齊藤兵次郎,1904年,《日本家屋構造》,信友堂書店。
    劉奇俊,1994年,《中國古木雕藝術》,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蔡侑樺,2009年,《由台灣總督府公文檔案探究日治時期西式木屋架構造之發展歷程》,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博士論文。
    蔡侑樺,2017年,《廟堂之巔:許漢珍的大木作世界》,台中市: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蔡侑樺,2017年,<台南市市定古蹟陳世興宅的尺度規劃研究>《人居與建築:首屆海峽兩岸人居環境與閩南古建築學術研討會論文選集》,北京市:九州出版社。
    蔡龍保,2008年,《殖民統治之基礎工程:日治時期台灣道路事業之研究(1895-1945)》,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閻亞寧,1991年,<台灣傳統建築大木作構材製作方式與組合程序(三之一)>《空間雜誌》,台北市:空間雜誌社。
    閻亞寧,1992年,<台灣傳統建築大木作構材製作方式與組合程序(三之二)>《空間雜誌》,台北市:空間雜誌社。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09年,《臺灣私法》。
    謝以士,2016年,《日治時期臺灣建築工程「仕樣書」之角色與功能探討--以公學校木構屋頂工程為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碩士論文。
    簡榮聰,2000年,《台灣傳統傢俱》,中壢市:桃縣文物協會。
    蘇明修,2009年,《日治時期建築仕樣書之研究成果報告(精簡版)》,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暨研究所。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府(官)報》:
    「縣、廳、辨務署事務室竝宿舍修繕工事委任」(1897年06月24日),〈府報第106號〉。
    「臺灣家屋建築規則」(1900年08月12日),〈府報第799號〉。
    「代書人取締規則」(1903年05月09日),〈府報第1339號〉。
    「營繕及土木工事施行規程」(1904年05月26日),〈府報第1532號〉。
    「國庫及地方稅經濟ニ對スル寄附及地方稅特別賦課ニ關スル取扱規程」(1905年11月25日),〈府報第1869號〉。
    「團體ノ費用徵收及寄附金品募集ニ關スル規則」(1905年11月25日),〈府報第1869號〉。
    「公共衛生費整理規則」(1910年09月29日),〈府報第3061號〉。
    「立木及木材ノ材積單位制定」(1919年07月17日),〈府報第1882號〉。
    「私立學校規則」(1922年06月27日),〈府報第2690號〉。
    「講會取締規則、信用告知業取締規則、印刻營業取締規則、荷車取締規則、自轉車取締規則、代書人取締規則、臺灣市場取締規則、周旋營業取締規則、料理屋飲食店取締規則、藝妓酌婦取締規則、臺灣私設軌道營業者及臺車後押人夫取締規則、臺灣理髪營業取締規則、臺灣獸肉營業取締規則、宿屋營業取締規則廢止」(1922年04月01日),〈府報第2620號〉。
    「司法代書人法ヲ臺灣ニ施行スル件(電報揭曉)」(1923年03月02日),〈府報第2883號〉。
    「民林獎勵監督事業費補助規則」(1925年06月21日),〈府報第3550號〉。
    「司法代書人法施行手續中改正」(1935年05月01日),〈府報第2377號〉號外。
    臺南州,《臺南州報》:
    <警察事項 寄附金募集許可>,第千八十八號,昭和10年8月31日。
    臺灣總督府,「判任官以下官舍計設標準各廳ヘ通牒ノ件」(1905年05月18日),〈明治四十年永久保存第五十九卷〉。
    臺灣日日新報社,《臺灣日日新報》:
    <本島の最近進步(十七)>,第1691號,1版,明治36年12月19日。
    《臺南新報》:
    <經費三萬圓て 土庫媽祖廟改築 來月上旬起工式>,昭和10年5月10日。

    下載圖示 校內:2020-01-01公開
    校外:2021-01-01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