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關口剛司 Sekiguchi, Takeshi |
|---|---|
| 論文名稱: |
三井財閥與日據時期臺灣之關係 |
| 指導教授: |
梁華璜
Liang, Hua-Huang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文學院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 論文出版年: | 2003 |
| 畢業學年度: | 91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36 |
| 中文關鍵詞: | 三井財閥 、日據時期臺灣 |
| 相關次數: | 點閱:144 下載:28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戰前日本最大的財閥三井,於明治二十九(1896)年,即日本據臺翌年,以其龐大資金力來到臺灣開始擴張勢力。三井財閥經辦砂糖、稻米、樟腦、煤炭等臺灣的重要物產之大量交易或輸出,也透過三井所設立的臺灣製糖株式會社、基隆炭礦株式會社等之經營,掌控生產方面,位於領導臺灣各種行業界之地位。日據時期50年間三井財閥在臺灣一直擁有龐大經濟勢力。
到了1930年代,隨著日本之中國侵略及南進政策,臺灣工業化之必要性也提高,昭和十四(1939)年臺灣總督府正式宣示臺灣工業化。隨著如此的潮流,三井也於臺灣設立工業公司。其實,此時期除了三井之外,三菱、古河、日產、日曹等的工業財閥也來至臺灣,積極展開事業活動,十幾年的時間中,建立在臺灣工業上的優勢地位。
雖然三井財閥在工業方面較落後於晚至臺灣的其他財閥,但三井在臺灣廣泛地展開事業,幾乎壟斷臺灣農產品與煤炭,擁有相當大的勢力。其實在臺灣糖業發展上,三井也許有些貢獻,另外透過各事業之展開,也或許提供臺灣人更多之勞動機會,在推進工業化時期,說不定亦為臺灣後來的工業發展留下一些基礎。雖然如此,其背後有更多的不當行為,如剝削、騙取、搶奪。另外,也利用各種手段排斥臺灣本土商人及外國商人,取得各行業的領導地位,再加上組織卡特爾、托拉斯等,操作價格與生產量,圖謀自己的利益。在日據末期,三井財閥也積極配合國家政策,強力協助戰爭。可說是,三井財閥在臺事業之豐碩成果是建立在臺灣老百姓之犧牲上。
本論文首先解釋三井財閥成立之過程,再分析三井財閥於日據時期臺灣的展開事業之情況,並探討三井與臺灣工業化之關係、及對太平洋戰爭之協助狀況,最後相較於其他在臺財閥,摸索三井財閥在臺之定位。
一、 檔案
(1)三井物產文書部編,《取締役會決議錄》,昭和十六(1941)年五月~昭和十七(1942)年一月(三井文庫所藏史料,編號2068)
(2)三井物產株式會社編,「事業報告書」(三井文庫所藏史料,物產614、615)
(3)三井物產株式會社編,《第五回支店長會議議事錄》,大正七(1918)年
(三井文庫所藏史料,物產198–5)
(4)三井物產株式會社編,《第七回支店長會議議事錄》,大正八(1919)年
(三井文庫所藏資料 物產198–7)
(5)三井物產株式會社編,《第十回支店長會議議事錄》,大正十二(1923)年(三井文庫所藏史料,物產198–10)
(6)三井物產臺北支店長編,《第八回支店長會議資料》,大正十(1921)年
(三井文庫所藏史料,編號物產352)
(7)三井物產臺北支店長編,《支店長會議參考資料》,大正十五(1926)年
(三井文庫所藏史料,編號物產383)
(8)三井物產總務部編,「本社投資會社(考課狀、總會決議)」,昭和二十~二十一(1945~1946)年(三井文庫所藏史料,編號物產2769)
(9)臺灣製糖、三井物產,「契約書」(昭和十八(1943)年六月一日)
(三井文庫所藏史料,編號2359–359)
二、 中文文獻
(一) 專書
(1)周憲文,《日據時代臺灣經濟史》(臺北:臺灣銀行,1957年)
(2)陳慈玉,《臺灣礦業史的第一家族–基隆顏家研究》(基隆:基隆市立文化中心,1999年)
(3)張宗漢,《光復前臺灣之工業化》(臺北:聯經出版,1980年)
(4)張繡文,《臺灣鹽業史》(臺北:臺灣銀行:1955年)
(5)楊選堂,《臺灣之燃料資源》(臺北:臺灣銀行,1951年)
(6)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經濟史二集》(臺北:臺灣銀行,1955年)
(7)臺灣礦業史編纂委員會,《臺灣礦業史》下冊(臺北:臺灣省礦業研究會、臺灣區煤礦業同業公會,1969年)
(二)期刊論文
(1)小林英夫(何義麟譯),〈1930年代後半期以後的臺灣「工業化」政策〉《臺灣史料研究》創刊1號(1993年2月,臺北市)
(2)吳季晏,〈日據前期台灣砂糖出口市場的轉變(1895~1915)〉(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3)林崇仁、楊三和,〈臺灣糖業的發展與演變〉《臺灣文獻》第48卷第2期(1997年6月,南投縣)
(4)陳慈玉,〈日據時期臺灣鹽業的發展〉,《中國現代化論文集》(1991年,臺北市)
(5)陳慈玉,〈顏國年與中日台煤礦業合作的構想,1924~1930〉,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中國歷史人物論文集》(1993年,臺北市)
(6)張麗芬,〈日本統治下的台灣樟腦業(1895~1919)〉(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7)梁華璜,〈日本併吞臺灣的醞釀及其動機〉《歷史學報》第1號(1974年7月,臺南市)
(8)梁華璜,〈竹林事件探討-日本帝國掠奪臺灣林地之一例-〉《歷史學報》第5號(1978年7月,臺南市)
(三)報紙
(1)《臺灣民報》第56號〔大正十四(1925)年六月一日〕
(2)《臺灣民報》第59號〔大正十四(1925)年七月一日〕
(3)《臺灣民報》第68號〔大正十四(1925)年八月三十一日〕
(4)《臺灣民報》第73號〔大正十四(1925)年十月四日〕
(5)《臺灣民報》第154號〔昭和二(1927)年四月二十四日〕
(6)《臺灣民報》第179號〔昭和二(1927)年十月二十三日〕
三、 日文文獻
(一) 專書
(1)Mark R. Peattie(淺野豐美譯),《20世紀の日本4 植民地》(東京:讀賣新聞社,1996年)
(2)三井文庫編,《三井事業史》本篇第一卷(東京:三井文庫,1980年)
(3)三井文庫編,《三井事業史》本篇第二卷(東京:三井文庫,1980年)
(4)三井文庫編,《三井事業史》本篇第三卷上(東京:三井文庫,1980年)
(5)三井文庫編,《三井事業史》本篇第三卷中(東京:三井文庫,1994年)
(6)三井文庫編,《三井事業史》本篇第三卷下(東京:三井文庫,2001年)
(7)三井物產株式會社編,《三井物產小史》(東京:三井物產株式會社,1965年)
(8)三日月直之,《台湾拓殖会社とその時代》(福岡:葦書房,1993年)
(9)三島康雄,《日本財閥經營史 三菱財閥》(東京:日本經濟新聞社,1981年)
(10)三島康雄等,《第二次大戦と三菱財閥》(東京:日本經濟新聞社,1987年)
(11)三菱商事編,《三菱商事社史》上卷(東京:三菱商事株式會社,1986年)
(12)上野雄次郎,《明治製糖株式會社三十年史》(東京:明治製糖株式會社東京事務所,1936年)
(13)久保文克,《植民地企業経営史論–「準国策会社」の実証的研究–》(東京:日本經濟新聞社,1997年)
(14)千島太郎,《台湾に於ける三井物産百年の歩み》(臺北:臺灣三井物產股份公司,1996年)
(15)土師清二,《赤司初太郎傳》(東京:赤司初太郎傳記編纂會,1948年)
(16)大石嘉一郎編,《日本帝國主義史1 第一次大戰期》(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85年)
(17)大石嘉一郎編,《日本帝國主義史2 世界大恐慌期》(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87年)
(18)大石嘉一郎編,《日本帝國主義史3 第二次大戰期》(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94年)
(19)大塚清賢編,《躍進臺灣大觀》(東京:中外每日新聞社,1937年)
(20)大塚清賢,《躍進臺灣大觀續篇》(東京:中外每日新聞社,1939年)
(21)大塚清賢,《躍進臺灣大觀續續篇》(東京:中外每日新聞社,1941年)
(22)大藏省管理局,《日本人の海外活動に関する歴史的調査》臺灣篇第二分冊(韓國漢城:高麗書林,1985年)
(23)小林正彬等編,《日本経営史を学ぶ》(東京:有斐閣,1987年)
(24)小林英夫,《「大東亞共榮圈」の形成と崩壊》(東京:御茶の水書房,1977年)
(25)小野文英,《製糖コンツエルン読本》(東京:春秋社,1938年)
(26)山路愛山,《現代金權史》(東京:社會思想社,1990年)(原版在1908年出版)
(27)井出季和太,《臺灣治績志》(臺北:臺灣日日報社,1937年)
(28)木村隆俊,《日本戰時國家獨占資本主義》(東京:御茶の水書房,1983年)
(29)毛利敏彥,《臺灣出兵》(東京:中央公論社,1996年)
(30)台糖90年通史編纂委員會,《台糖90年通史》(東京:台糖株式會社,1990年)
(31)玉城肇,《日本財閥史》(東京:社會思想社,1976年)
(32)矢內原忠雄,《帝国主義下の台灣》(東京:岩波書店,1929年)
(33)伊藤重郎,《臺灣製糖株式會社社史》(東京:臺灣製糖株式會社東京出張所,1939年)
(34)守屋典郎,《新版日本資本主義發達史》(東京:青木書店,1969年)
(35)安岡重明,《日本經營史講座》第3卷(東京:日本經濟新聞社,1976年)
(36)安岡重明,《日本財閥經營史 三井財閥》(東京:日本經濟新聞社,1982年)
(37)安岡重明,《財閥形成史の研究〔增補版〕》(東京:ミネルヴァ書房,1998年)
(38)佳山良正,《台北帝大生戦中の日々》(東京:築地書館,1995年)
(39)和田日出男,《三井コンツェルン読本》(東京:春秋社,1937年)
(40)岩井良太郎,《三菱コンツェルン読本》(東京:春秋社,1937年)
(41)松元宏,《三井財閥の研究》(東京:吉川弘文館,1979年)
(42)林進發,《臺灣發達史》(臺北:民報公論社,1936年)
(43)武田晴人,《財閥の時代》(東京:新曜社,1995年)
(44)宮川次郎,《鹽糖の槙哲》(東京:宮川次郎,1939年)
(45)持株會社整理委員會,《日本財閥とその解体》(1)(東京:原書房,1973年)(原版在1951年出刊)
(46)持株會社整理委員會,《日本財閥とその解体》(2)(東京:原書房,1974年)。(原版在1951年出刊)
(47)持株會社整理委員會,《日本財閥とその解体》別卷(東京:原書房,1977年)。(原版在1951年出刊)
(48)若林正丈編,《矢内原忠雄「帝国主義下の台湾」精読》(東京:岩波書店,2001年)
(49)栂井義雄,《三井物産会社の経営史的研究》(東京:東洋經濟新報社,1974年)
(50)栂井義雄,《戰爭.財閥.軍需工業》(東京:東洋經濟新報社,1937年)
(51)涂照彥,《日本帝国主義下の台湾》(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75年)
(52)陳慈玉,〈日本植民地時代の基隆炭鉱株式会社〉,西嶋定生博士追悼論文集編集委員會,《東アジア史の展開と日本》(東京:山川出版,2000年)
(53)陳逢源,《新臺灣經濟論》(臺北:臺灣新民報社,1937年)
(54)柴垣和夫,《日本金融資本分析》(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65年)
(55)高橋龜吉,《日本財閥の解剖》(東京:中央公論社,1930年)
(56)森川英正,《日本財閥史》(東京:教育社,1978年)
(57)森川英正,《財閥の經營史的研究》(東京:東洋經濟新報社,1980年)
(58)黑龍會本部,《西南記傳》上冊(東京:黑龍會,1908年)
(59)緒方武歲編,《臺灣大年表》(臺北:緒方武歲,1925年)
(60)筧武夫,《土と人と砂糖の一生》(上卷)(浦和:さきたま出版社,1989年)
(61)臺灣經濟年報刊行會,《臺灣經濟年報》第一輯(臺北:南天書局,1996年)。(原版在1941年出刊)
(62)臺灣經濟年報刊行會,《臺灣經濟年報》第二輯(臺北:南天書局,1996年)。(原版在1942年出刊)
(63)臺灣經濟年報刊行會,《臺灣經濟年報》第三輯(臺北:南天書局,1996年)。(原版在1943年出刊)
(64)臺灣經濟年報刊行會,《臺灣經濟年報》第四輯(臺北:南天書局,1996年)。(原版在1944年出刊)
(65)臺灣銀行史編纂室,《臺灣銀行史》(東京:臺灣銀行史編纂室,1964年)
(66)臺灣總督府,《臺灣事情》昭和十九年版(1944年3月28日)
(67)臺灣總督府,《臺灣現勢要覽》各年度版
(68)臺灣總督府,《臺灣統治概要》(東京:原書房,1973年)。(原版在1945年出刊)
(69)臺灣總督府史料編纂委員會,《臺灣樟腦專賣志》(臺北:臺灣總督府史料編纂委員會,1924年)
(70)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灣總督府專賣事業第三十年報》(1932年)
(71)樟腦專賣史編纂委員會,《樟腦專賣史》(東京:日本專賣公社,1956年)
(72)樋口弘,《糖業事典》(東京:樋口弘,1959年)
(73)謝春木,《編集復刻版 台灣人は斯く觀る‧臺灣人の要求‧日本主義的沒落》(東京:龍溪書舍,1974年)
(二) 期刊論文
(1)山村睦夫,〈第一次大戦以後における三井物産会社の展開〉,《三井文庫論叢》第15號(1981年12月,東京)
(2)杉山和雄,〈三井銀行株式の一部公開(大正八年)に関する覚え書〉《成蹊大學經濟學部論集》第10卷第2號(1980年,東京)
(3)春日豐,〈1930年代における三井物産会社の展開過程〉(下),《三井文庫叢書》第18號(1984年12月,東京)
(4)高橋泰隆,〈両大戦間における台湾糖業〉《社會經濟史學》第51卷第6號(1986年3月,東京)
(5)植村正治,〈台湾製糖の成立〉,《經營史學》,第34卷第3號(1999年12月,東京)
(三) 期刊雜誌
(1)大山綱武,〈日本アルミの解剖〉,《臺灣時報》第278號(1943年2月)
(2)大山綱武,〈古河財閥と臺灣(三)〉《臺灣時報》第279號(1943年3月)
(3)大山綱武,〈決戰會社論〉《臺灣時報》第287號(1943年11月)
(4)大山綱武,〈東臺灣電力興業〉,《臺灣時報》第280號(1943年4月)
(5)大山綱武,〈臺灣に於ける內地資本の動向(三)三井財閥の臺灣資本〉,《臺灣時報》第262號(1941年10月)
(6)大山綱武,〈臺灣に於ける內地資本の動向(四)三井財閥の臺灣資本〉,《臺灣時報》第263號(1941年11月)
(7)大山綱武,〈臺灣の事業と内地資本の動向-三菱財閥篇-〉,《臺灣時報》第243號(1940年3月)
(8)大山綱武,〈臺灣工業化と內地資本の動向〉,《臺灣時報》第268號(1942年4月)
(9)服部潛一,〈臺灣.電力一元統制論〉,《臺灣時報》280號(1943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