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王品茜 Wang, Pin-Chien |
|---|---|
| 論文名稱: |
台灣文化創意產業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 A Study of Key Success Factors for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in Taiwan |
| 指導教授: |
康信鴻
Kang, Hsin Hong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管理學院 - 經營管理碩士學位學程(AMBA) Advanced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MBA) |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 畢業學年度: | 102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59 |
| 中文關鍵詞: | 文創產業 、關鍵成功因素 、量化分析 、個案研究 、質性研究 |
| 外文關鍵詞: |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CCI), Key Success Factor (KSF), Quantitative Analysis, Case Study, Qualitative Research |
| 相關次數: | 點閱:152 下載:8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既有文獻在探討文創產業方面,多以質性研究為主。在討論時,在指出關鍵成功要素時,並無法以量化或影響程度來表示。因此,本研究除了進行個案訪談以了解關鍵成功要素之外,亦對文化創意產業業者進行一系列的調查。以量化的方式來呈現在各要素上應投入的資源數量進行程度上的討論。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調查文化創意產業的關鍵成功要素及其影響程度。除了討論組成的要素有那些之外,更對這些組成的要素應投入的程度進行量化調查。因此,本研究先比對現有文獻,利用內容分析法找出文獻所列關鍵成功因素,再以個案訪談方式,訪問了三位文創產業方面的專家。最後,依據文獻找出因素,設計問卷並邀請84家文創產業業者填寫問卷。依此分析找出量化關係。此結果可以幫助相關人員可以了解在從事文化創業產業時,可以知道應該著重在那些項目上。並且也了解應該投入多少資源。為政者亦可依此作為參考,在協助文化創意產業業者時,了解應如何才能提供適當的管道與資源。
在個案方面,本研究採訪了前台南縣長蘇煥智先生、雲門舞集行銷副理張完珠小姐,以及器研所創辦人張博翔先生。量化分析部份,本研究以問卷的方式,調查了台灣84家文化創意產業業者。
研究結果顯示,以量化分析的分析來看價格認知、價格因素、競爭對手多寡、及自身競爭力是最關鍵的成功要素。文獻部份,則指出專注、創造力、產品競爭力、行銷力、品牌知名度、通路、與政府支持等六點為關鍵成功要素。質性研究部份,更是林林總總找到十五項關鍵成功要素。
總而言之,價格因素與產品競爭力可以被認為是最重要的關鍵成功因素。
Most of surveyed paper in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CCI) is done by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y indicate which the key success factors (KSF) are but never discuss the relation between dependent factors with independent factors. Therefore, this study attempts understand the KSF by case study and does quantitative analysis by investigate employees in the CCI. The relations between input resources with KSF are discusse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KSF of CCI and their influencing degree. Besides, the level of input resources is measure, too. Therefore, this study compare exist literature to find out the KSF in the paper by content analysis. Then three experts were interviewed. A questionnaire is designed by the result. 84 CCI employees are asked to finish the questionnaire. Finally, the questionnaire is analyzed. The result will help the employees for understanding which key points have to focus and how many resources have to input. For government, the result also could be reference on police making. The government will know how to help the CCI.
In case study, this study interviews the ex-city mayor, vice market manager of Cloud Gate, and the owner of Gearlab.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is done by questionnaire which is distributed to 84 CCI compan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KSF in quantitative analysis are price perception, pricing, Competitor, and product. The six KSF in literature review are focus, creativity, product, marketing, branding, place and government support. And there are 15 KSF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summary, pricing and product are the most important KSF in CCI.
國內論文期刊
[1]. David Hesmondhalgh著,廖珮君譯:《文化產業》(The Cultural Industries),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
[2]. 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3]. 朱紀蓉(2012),重新審視博物館與文化產業,博物館學季刊,26(3): 101-109
[4]. 李仁芳等(2011),2011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5]. 李天譯編著,文化創意產業讀本:創意管理與文化經濟,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6]. 李孟訓,行銷管理,培生2006年
[7]. 林炎旦主編,文化創意產業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師大書院,2011年
[8]. 約翰.史瑞都(John Storey)著,李根芳、周素鳳譯:《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9]. 徐雨村譯,柯塔克(Conrand Phillip Keller)著,《文化人類學-文化多樣性的探索》(Cultural Anthropology lle),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10]. 高宣揚,《流行文化社會學》,揚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
[11]. 張正龍(2010),以文化價值觀點探討台灣博物館之服務創新,亞洲大學經營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12]. 張清溪等著,經濟學:理論與實際,翰盧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
[13]. 郭為藩,《全球視野的文化政策》,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14]. 陳一銘(2010),文創產業網路經營模式研析—以影像銷售授權網站個案為例,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管理學院經營管理EMBA專班碩士論文。
[15]. 陳俊忠(2011),文創產業品牌發展策略探討,國立台灣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國際企業管理組碩士論文。
[16]. 陳振煊,《信任與文化-人性化過程與文化產業發產》,台北:理德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
[17]. 陳珮如(2010),創意產業玻璃工藝人才工作職能之研究,國立宜蘭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8]. 陳寶鈴(2010),文化創意產業導入體驗行銷之研究,亞洲大學經營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19]. 彭興茂(2011),文化創意產業與城市發展之關聯性研究,長庚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0]. 彭懷恩著,《社會學導論》,風雲論壇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
[21]. 彭懷恩編著,《社會學Q&A》,風雲論壇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
[22]. 曾于倩(2009),消費心理向度與消費者滿意度對產業行銷策略影響之研究,環球科技大學中小企業經營策略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3]. 游郁芬(2011),台灣文化創意產業政策之研究--兼及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研究院之探討,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4]. 游雲銘(2011),台灣文化創意產業創業成功關鍵因素之研究—以微型企業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美術學系藝術行政暨管理班碩士論文。
[25]. 湯金生(2011),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26]. 黃美智(2010),文化創意產業行銷策略之研究,康寧大學運籌與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7]. 詹火生、陳小紅、陳東升、龐建國、吳淑瓊等著,《社會學概論》,匯華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
[28]. 廖世璋著,文化創意產業,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29]. 蔡晟權(2007),關係行銷結合方式、服務品質對顧客滿意度與忠誠度的影響,國立成功大學管理學院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30]. 鍾東容(2006),多社群「互動-共生」與閒置空間再利用之經營---以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南海藝廊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藝術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31]. 鍾欣蘭(2008),服務品質、企業形象與顧客滿意度之關聯性研究—以台灣銀行業為例,國立成功大學統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2]. 羅秀枝譯,露絲.溫斯樂(Ruth Rentschler)編:《文化新形象-藝術與娛樂管理》(Shaping Culture),台北:五觀藝術管理有限公司,2003年
[33]. 羅富君(2009),博物館文化創意產業應用整合行銷傳播之研究,中國科技大學運籌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中文譯著
[1]. Richard Caves(2003),文化創意產業:以契約達成藝術與商業的媒合(上)(第六版)(仲曉玲、徐子超譯)。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原著出版年2000)
[2]. 大前研一(1985),策略家的智慧(黃宏義譯)。台北市:長河。(原著出版年1982)
外文文獻
[1]. Asker, D.A.(1995),Strategic Market Management(Fourth Edition). New York: John Wiely & Sons Inc.
[2]. Cooper, C.A. and Arts, K.W.(1995),”Determinants of Satisfaction for Entrepreneurs.”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1(10), 439-457.
[3]. Daniel D.W.(1961),”Management Information Crisis.”Harvard Business Review, 39, 111-121.
[4]. Davis, F.D. 1989,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IS Quarterly, vol. 13, no. 3, pp. 319 – 340.
[5]. Kirchhoff, B.A.(1996),”Self-emplyment and dynamic capitalism.”Journal of Labor Research, 17(4), 627-643.
[6]. Sadler-Smith, E., Hampson, H. & Chaston, I.(2003),”Management behavior, entrepreneurship style and small firm performance.”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41(1). 47-67.
[7]. Venkataraman, N. & Ramanujam, V.(1986) ,”Measurement of business performance in strategy research: A comparison of approach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1(4), 801-814.
國內相關網站
[1]. 行政院主計處
[2].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3].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http://web.cca.gov.tw/creative
[4].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http://www.cepd.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