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郭彥宏
Kuo, Yan-Hung
論文名稱: 台商赴大陸直接投資對母公司成本結構之影響
指導教授: 邱正仁
Chiou, Jeng-R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管理學院 - 財務金融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Finance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8
中文關鍵詞: 關係人交易毛利率台商大陸投資成本結構
相關次數: 點閱:102下載: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乃在以台灣母公司公開之財務報表資訊探討台商赴大陸直接投資後對台灣母公司成本結構之影響,透過台灣母公司財務報表分析所揭露之兩岸三地關係人交易內容、兩岸三地交易之貿易型態資訊對母公司營業成本表中直接原料、直接人工、製造費用及製造成本四項重要元素之影響並透過台灣母公司投資大陸之子公司帳面價值、家數、經驗年數等大陸投資明細分析其對台灣母公司與大陸子公司關係人,並進一步分析兩岸關係人交易及投資大陸深入程度對母公司毛利及毛利率之影響。

    本研究係以1997年至2001年台灣上市上櫃製造業公司在樣本期間有轉投資大陸者為研究樣本。實證結果發現(一)成本科目金額與成本結構會隨著與大陸關係人有交易行為而產生顯著之影響。(二)而兩岸母子公司在不同的貿易型態交易下,其成本科目金額與結構也有明顯之差異。(三)而大陸子公司之總帳面價值、家數對台商向大陸關係人銷貨、委託加工有顯著正面之影響,而投資大陸之經驗年數則對關係人銷貨有顯著負面之影響。(四)而向大陸關係人進貨及委託加工的確能夠增加母公司毛利卻無法提升母公司毛利率;而向大陸關係人銷貨比例增加更對母公司之毛利率產生顯著負面的影響。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論文章節與研究架構 4 第二章 相關理論及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對外投資理論 6 第二節 國際產業分工理論 11 第三節 交易型態 14 第四節 產業網絡及中衛體系 16 第三章 台灣與大陸經貿交流現況20 第一節 台商大陸投資發展近況 20 第二節 兩岸生產成本比較 26 第三節 兩岸產業分工現況與規劃37 第四節 台商產業網絡及中衛體系在大陸之發展 40 第五節 兩岸貿易型態 45 第四章 研究設計 54 第一節 研究樣本及資料來源 54 第二節 研究變數定義 55 第三節 研究假說 56 第四節 研究方法 61 第五章 實證結果與分析 64 第一節 敘述統計量 64 第二節 實證結果分析 72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82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2 第二節 研究建議 83 參考文獻 84

    中文部分:
    台灣經濟研究院,2001,「大陸投資環境分析」,2001年九月
    入江豬太郎,1988,國際分工論證,收於中華民國多國籍企業研究學會編,第四屆多國籍企業國際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頁90-100。
    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統計司編印之「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統計年鑑」,民國90,91年。
    史惠慈,1997,「自貿易結論推論兩岸產業分工」,台北銀行月刊,第二十七卷第十二期,頁16-27。
    田君美,2002,「開放赴大陸直接投資之政策意涵」,兩岸經貿月刊,第一二八期,頁3-5。
    李順成,1989,計量經濟學—理論與應用,曉園出版社。
    李宗哲,1994,「從網路觀點探析中小企業之對外投資」,第一屆中小企業發展學術研討會
    李宗哲、傅豐誠與李志強,1996,「兩岸產業分工的理論與實際」,收於兩岸產業分工:理論與實際,中華經濟研究院編印,頁1-38。
    林尚平,2000,「不同分模式及生產型態下台灣企業派駐大陸子公司人員管理模式之個案研究」,科技學刊,第九卷第二期,頁97-107。
    林彩梅,1982,多國籍企業,五南圖書公司。
    邱正仁、吳志正與林怡盈,2001,「大陸投資兩岸三地財務績效之研究」,中國大陸研究,第四十四卷第九期,頁41-55。
    邱正仁、林坤霖與黃子評,2003,「大陸台商兩岸三地關係企業商業型態之實證研究」,中國大陸研究,第四十六卷第一期,頁23-46。
    吳思華,1996,策略九說:策略思考的本質,麥田出版社。
    吳萬益,1994,「台商赴大陸及東南亞投資策略與經營績效之關係研究」,輔仁管理評論,創刊號,頁51-75。
    胡哲生,2000,「兩岸產業協力體系對中心及衛星廠在大陸投資之影響」,輔仁管理評論,第七卷第一期,頁1-30
    胡哲生、王友民與陳美玉,2001,「中衛廠商對大陸投資之協力管理的移轉新建」,企業管理學報,第四十九卷,頁1-35
    高長,2002,「台灣電子產業兩岸分工與全球佈局」,經濟前瞻,九月號,頁74-81
    高長與陳威如,1998,「台商赴大陸投資所有權進入模式決定因素的分析」,管理學報,第十五卷第三期,頁393-418。
    高希均、李誠與林祖嘉,1992,台灣突破-兩岸經貿追蹤,天下文化出版社。
    夏其珂,1994,外商投資大陸績效之研究-以台商與日商為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添枝,1991,「台灣和大陸產業是競爭或互補」,經濟前瞻,第十九號。
    黃子評,2002,從關係人交易及財務報表項目等公開資訊探討台商進行大陸投資之財務資訊,國立成功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欣蕙,2001,從資金流動與產業差異探討我國企業對外投資之財務績效-以大陸及東南亞國家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麗瑛,2000,「根留台灣—大陸經貿政策評估」,台灣銀行季刊,第五十一卷第一期,頁121-138
    張德盛,2000,出口競爭力與台灣直接對外投資,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營碩士班碩士論文。
    曾紀幸,1996,「台商赴海外投資動機與資源基礎之探討」,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學報,第一期,頁37-55。
    曾建盛,1999,台商轉投資大陸子公司之投資策略與財務績效,國立成功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匡時,1994,「產業網路攸關中小企業的明天」,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十七期,頁24-27。
    蔡渭水、楊仲偉與徐壽慈,2002,「影響中小企業跨區域分工模式相關因素之研究—以赴大陸投資台商為例」,企業管理學報,第五十二期,頁27-57
    鍾琴,1996,兩岸產業分工:理論與實際,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編印。
    羅慶龍,1987,「三角貿易與相對貿易的發展關係」,台灣經濟金融月刊,第二十三卷第二期,頁49-58
    英文部分:
    Bergsman, J. and S. Xiaofang, 1995,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Progress And Problems, Finance and Development ,v32:6-8.
    Buckley, P. J. and M. Casson, 1976, The Future of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ise, London, UK:Macmillan.
    Caves, R. E., 1971,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s:The Industrial Ecomics of Foreign Investment, Economica,v38:1-27.
    Chen, T.J., 1992, Determinants of Taiwan’s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The Case of A Newly Industrializing Country,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v39:397-408.
    Davidson, W.H.J., 1982, Global Strategic Management, A Ronald Press Publication.
    Dunning, J. H., 1981,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London, UK:George Allen and Unwin.
    Ezaki, M., 1995, Growth and Structural in Asian Countries. Asian Economic Journal,v9:113-135.
    Hymer, S. H., 1960, The International Opertional of National Firms:A Study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Cambridge, MA:MIT Press.
    Janeba, E., 1996,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under Oligopoly: Profit Shifting or Profit Capturing?,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v60:423-445.
    Jones, R., R. E. King, and M. K., 1999 ,Economic Integration Between Hong Kong, Taiwan and the Coastal provinces of China, Economic Studies,v20:115-144.
    Knickerbocker, F. T., 1973, Oligopolistic Reaction and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Cambridge, MA:MIT Press.
    Kojima, K., 1978,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A Japanese Model of Multinational Business Operation, New York: Praeger Oress.
    Lee, C., 1997, For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Do State Polocies Matter? ISSUES & STUDIES,v33:40-61.
    Lee, W. Y., 1987,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in Korea: Pattern, Impacts, and Government policy, Korea Development Institute Working Paper No.8706.
    Miles, R. E. and C. C. Snow, 1992, Causes of Failure in Network Organizations,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v34:53-73.
    Naya, S., 1990,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and Trade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R.W. Jones and A.O. Krueger:288-312.
    Sevestre P. and László Mátyás, 1992, The Econometrics of Panel Data,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Robinson, R. D., 1985, Internationlization of Business:An Introduction. New York:Free Press.
    Stopford, J. M., and L. T. Well, 1972, Managing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Basic Books inc.:110-167.
    Tso, S.Y., 1998,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China’s Economic evelopment, ISSUES & STUDIES,v34 :.1-34.
    Vernon, R., 1966,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 Qua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80:190-207.
    Zhou, D., S. Li, and D. K. Tse, 2002, The Impact of FDI on the Productivity of Domestic Firms: the Case of China,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11:465-484.

    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2003-06-30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