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塗嘉欣
Tu, Chia-hsin
論文名稱: 桃園縣觀音鄉蓮花季休閒觀光事業之研究
A Case Study on Recreational Tourism Industry: Lotus Festival in Guanyin Township, Taoyuan County
指導教授: 王慶輝
Wang, Ching-fe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科學院 - 政治經濟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Economy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4
中文關鍵詞: 公私協力蓮花季休閒觀光地方經濟發展
外文關鍵詞: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Lotus Festival,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Recreational Tourism
相關次數: 點閱:166下載: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人們對於生活品質的要求也逐漸升高,再加上週休二日的實施帶動民眾休閒的風氣,休閒觀光活動已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休閒觀光產業亦被譽為21世紀的明星產業,不僅可以增加就業機會,更可以提高經濟收入,對於某些較落後的地區來說,休閒觀光產業更是提振地方經濟發展的絕佳策略。近年來,在政府大力的提倡之下,國內許多縣市也開始推廣地方特色產業,利用文化節慶活動來吸引人潮,想藉此來帶動地方的經濟發展,透過這樣的休閒風潮和節慶活動的舉辦,確實也為某些地方帶來極大的經濟效益,進而帶動地方的發展。然而,在這為數眾多的節慶活動中,真正長久經營的是少數,大多數只是一時的風潮,產生短時間內同質性活動大量複製的現象,如此之下,不但無法達到真正的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更是一種資源的浪費。除此之外,這些節慶活動的舉辦,往往涉及到公私部門間的合作,因此,公私部門間協調與溝通的過程亦為活動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
    本文以桃園蓮花季為個案,以公私協力的觀點來探討休閒觀光事業在地方經濟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對地方經濟發展所產生的影響,並且試圖找出蓮花季目前所面臨的困難點,以尋求改善之道,期盼能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得出的結論為,目前蓮花季活動的主導者仍是以公部門為主,由上而下的主導方式,但未來已有規劃要逐步改為由下而上的經營方式,此外,蓮花季確實為觀音鄉的發展帶來極大的影響,不論是知名度的提升或是經濟收入的增加皆有所助益,最後,蓮花季目前所面臨的問題,主要是來自經濟不景氣、同質性活動太多,以及季節性等因素等,有賴公私部門共同努力來改善,使觀音鄉能走向真正的休閒觀光產業。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our lives, the demands for the quality of the life rise gradually. Moreov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wo-day-off per week policy has led to a phenomenon of recreational tourism activities. The recreational tourism activity has already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in life, and it has become the most popular industry in the 21st century. Not only can it increase the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but also raises the economic income. To some undeveloped areas, the recreational tourism industry proposes excellent tactics to prompt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the governmental encouragement, a lot of local governments start to promote their unique local industry, and use cultural festival celebration activities to attract tourists. By doing this, hopefully it can as well improves local economics. The result turns well in some regions. However, in this numerous festival celebration activities, only a few industries managed to last for a long time, and most of them are just the fad for the moment and reduplication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This does not boost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moreover, it is a waste of resources. In addition, when holding festival celebration activities, the involvement of cooperation between official and private organizations is inevitable. Therefore, the coordination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official departments and private organizations becomes the key to success.
    This research takes Taoyuan Lotus Festival for example, and discusses the role official and private partnership plays in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how much influence it has on developing local economics. At the same time, there is an attempt to find out the problems of the Taoyuan Lotus Festival and find a way to reach the goal of long-term operation. The finding is that the official department is still predominating over Taoyuan Lotus Festival at present but it has already planned to change from a top-to bottom way into a bottom-to-top operation in the future. Besides, Taoyuan Lotus Festival really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Guanyin Township no matter the improvement of popularity or the increase of the economic income. Finally, the problem of Taoyuan Lotus Festival face at present is due to depressed economy, homogeneous activities and seasons. Official and private departments need to make concrete efforts to improve these problems, and make Guanyin township move towards the real recreational tourism industry.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 5. 第四節 研究方法 ………………………………………… 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10. 第六節 研究架構 ………………………………………… 12.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13. 第一節 地方經濟發展的內涵 …………………………… 13. 第二節 休閒觀光事業的內涵 …………………………… 17. 第三節 公私協力的意涵 ………………………………… 26. 第四節 相關研究的檢閱 ………………………………… 28. 第三章 觀音鄉的歷史演進過程 ……………………… 35. 第一節 觀音鄉發展背景與現況說明 …………………… 35. 第二節 蓮花季的發展背景與現況分析 ………………… 43. 第三節 小結 ……………………………………………… 55. 第四章 公私部門在蓮花季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 …… 57. 第一節 公部門 …………………………………………… 57. 第二節 私部門 …………………………………………… 62. 第三節 小結 ……………………………………………… 73. 第五章 蓮花季與地方經濟發展 ……………………… 75. 第一節 休閒觀光對地方經濟發展的影響 ……………… 75. 第二節 蓮花季對觀音鄉發展的影響 …………………… 78. 第三節 蓮花季面臨的困難點 …………………………… 84. 第四節 小結 ……………………………………………… 91.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 92. 第一節 結論 ……………………………………………… 92. 第二節 建議 ……………………………………………… 95. 參考資料 …………………………………………………… 97. 附錄一 桃園縣政府訪談記要 …………………………… 103. 附錄二 觀音鄉公所訪談記要 …………………………… 108. 附錄三 觀音鄉農會訪談記要 …………………………… 110. 附錄四 愛蓮協會訪談記要 ……………………………… 114. 附錄五 蓮園業者訪談記要(一) ………………………… 117. 附錄六 蓮園業者訪談記要(二)…………………………… 121. 表 目 錄 表1-1訪談名單 ………………………………………………… 8. 表2-1地方經濟發展論文文獻 ………………………………… 28. 表2-2地方經濟發展期刊文獻 ………………………………… 30. 表2-3公私協力相關論文 ……………………………………… 31. 表3-1民國95年12月底止觀音鄉各村人口統計表 …………… 36. 表3-2觀音鄉近10年人口成長率 ……………………………… 37. 表3-3桃園縣各鄉鎮市近10年人口成長率 …………………… 38. 表3-4觀音鄉人口年齡結構分佈表 …………………………… 39. 表3-5觀音鄉三階段年齡百分比及扶養率 …………………… 40. 表3-6桃園蓮花季活動簡表 …………………………………… 52. 表3-7觀音鄉歷屆蓮花季概況 ………………………………… 53. 表4-1觀音鄉農場種類分配表 ………………………………… 70. 表5-1休閒觀光的正負面影響對照表 ………………………… 77. 表5-2 2006桃園蓮花季收入估計表 ………………………… 79. 表5-3觀音鄉近幾年重大休閒觀光建設表 …………………… 83. 表5-4桃園蓮花季歷年遊客人次 ……………………………… 84. 表5-5國人旅遊調查狀況比較表 ……………………………… 87. 表5-6台北縣2007文化節慶活動 ……………………………… 88. 圖 目 錄 圖1-1研究架構圖 ……………………………………………… 12. 圖2-1休閒觀光地區發展理論循環週期圖 ……………………… 25. 圖3-1桃園縣各鄉鎮人口年平均成長率(86年-95年) ………… 38. 圖3-2觀音鄉人口結構金字塔(95年12月底) …………………… 40. 圖3-3觀音蓮園農場分布圖 ……………………………………… 42. 圖4-1桃園縣政府蓮花季活動組織架構圖 ……………………… 59. 圖4-2觀音鄉農會組織架構圖 …………………………………… 63. 圖4-3愛蓮協會組織架構圖 ……………………………………… 67. 圖4-4蓮花季活動公私部門關係圖 ……………………………… 74. 圖5-1休閒觀光發展與地方經濟發展關聯圖 …………………… 76. 圖5-2桃園蓮花季歷年遊客人數分布圖 ………………………… 85.

    一、中文部分
    (一)專書
    1.Allen, Johnny原著,譯者:陳希林、閻蕙群:《節慶與活動管
    理》,﹝Festival and Special Event Management Second
    Edition﹞﹝台北市,五觀藝術管理,初版,2004年﹞。
    2.Page, Stephen J.; Brunt, Paul; Busby, Graham; Connell, Jo
    原著,譯者:尹駿、章澤儀:《現代觀光:綜合論述與分析》,
    ﹝Tourism: A Modern Synthesis﹞﹝台北市,鼎茂圖書,初版,
    2004年﹞。
    3.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從傳統農村到觀光重鎮:桃園縣觀音
    鄉蓮花休閒產業輔導實例》,﹝臺北市 :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2004年﹞。
    4.江明修:《公共行政學:理論與社會實踐》,﹝台北:五南,初
    版,1997﹞。
    5.吳英明:《公私部門協力關係之研究─兼論公私部門聯合開發與
    都市發展》,﹝高雄:復文圖書,初版,1995﹞。
    6.吳永猛等編著:《台灣經濟發展》,﹝台北:國立空中大學,初
    版,2002年8月﹞。
    7.李貽鴻:《觀光學導論》,﹝台北:五南,二版,2003年10
    月﹞。
    8.陳思倫:《觀光學-從供需觀點解析產業》,﹝台北:前程文化,
    初版,2005年8月﹞。
    9.陳建和:《觀光研究方法》,﹝台北:五南,初版,2002年﹞。
    10.陳昭郎編著:《休閒農業概論》,﹝台北:全華,初版,2005
    年﹞。
    11.潘淑滿:《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初版,
    2003年﹞。
    12.盧雲亭:《現代旅遊地理學(上)》,﹝台北:地景,初版,1993
    年﹞。
    13.鍾溫清等編著:《觀光資源規劃與管理》,﹝台北:國立空中大
    學,二版,2004年﹞。
    14.觀音鄉公所:《觀音鄉誌》,﹝桃園,觀音鄉公所,初版,1986
    年﹞。
    (二)期刊
    1.李永展、藍逸之:〈全球化、地方經濟發展與永續性:一各地方
    資本重建的初論〉,《規劃學報》,﹝台南﹞,29期﹝2002
    年﹞,頁17-37。
    2.汪明生、馬群傑:〈地方經濟發展與地區行銷〉,《臺灣土地金
    融季刊》,﹝台北﹞,第35卷第3期﹝1998年9月﹞,頁97-109。
    3.吳濟華:〈推動民間參與都市發展─公私部門協力之探討〉,
    《台灣經濟》,﹝台北﹞,208期,頁1-16。
    4.莊翰華:〈台灣花卉博覽會地方經濟發展推動機制之探討〉,
    《農業金融論叢》,﹝台北﹞,53期﹝2005年7月﹞,頁285-313。
    5.夏學理:〈休閒事業對地方經濟發展影響之探討〉,《空大行政
    學報》,﹝台北﹞,3期﹝1995年5月﹞,頁341-352。
    6.張育哲:〈經濟誘因與地方發展─美國經驗及台灣的啟示〉,
    《行政暨政策學報》,﹝台北﹞,40期﹝2005年6月﹞,頁37-62。
    7.廖淑蓉、周志龍:〈台灣地方經濟發展制度架構之芻議—以北部
    沿海若干鄉鎮為例〉,《建築與規劃學報》,﹝台北﹞,﹝2000
    年6月﹞,頁13-34。
    8.薛銘卿:〈休閒及休閒活動定義之詮釋:非規範及規範性觀
    點〉,《北體學報》,﹝台北﹞,6期﹝1997年11月﹞,頁175-
    192。
    9.蔣玉嬋:〈知識經濟與社區終身學習—以桃園縣觀音鄉蓮花休閒
    產業輔導計畫為例〉,《社教雙月刊》,﹝台北﹞,﹝2003年2
    月﹞,頁30-34。
    (三)學位論文
    1.江彩禎:《地方經濟發展推動機制之探討-以推動觀光發展為
    例》,台灣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2.阮亞純:《以節慶活動振興地方產業之研究─以屏東縣黑鮪魚文
    化觀光季為例》,台灣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農企業管理系碩士論
    文,2004年。
    3.洪郁婷:《建構危機狀態下的公私協力關係─九二一緊急醫療與
    安置照顧在災難管理過程中的角色》,台灣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系
    碩士論文,2002年。
    4.施崇武:《桃園縣觀音與新屋地區的農業經營特色》,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2004年。
    5.徐文信:《農村產業變遷與農民適應過程之研究─以觀音鄉蓮花
    休閒產業為例》,台灣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6.徐茂炫:《生態旅遊與地方經濟發展之關聯性分析:七股地區的
    實證研究》,台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經濟學系碩士論文,2005
    年。
    7.陳佩君:《公私部門協力理論及應用之研究》,台灣國立政治大
    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8.陳姿瑾:《公私協力關係推動地方文化產業之研究─以陽明山竹
    子湖為例》,台灣文化大學市政暨環境規劃學系碩士論文,2006
    年。
    9.張怡平:《文化創意產業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策略之研究—以苗栗
    縣地方特色產業為例》,台灣逢甲大學土地管理所碩士論文,
    2004年。
    10.蔡秀惠:《台南市地方經濟發展指標之研究》,台灣立德管理學
    院地區發展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11.鄭心儀:《以鄉村旅遊活化地區發展之策略研究》,台灣國立中
    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12.羅盛國:《從公私協力觀點探討地方產業推動之研究─以桃園蓮
    花季為例》,台灣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7年4月。
    (四)網站
    1.2002石觀音文化季特別報導之一
    網址http://www.awker.com/hongshi/mag/58/58-4.htm
    2.2003桃園蓮花季
    網址:
    http://www.taiwanchambers.net/newslist/001200/1260.asp
    3.2004桃園蓮花季
    網址:http://www.ettoday.com/events/2004lotus/
    4.2006桃園蓮花季
    網址:http://www.waterlily.com.tw/
    5.2007桃園蓮花季
    網址:http://www.tycglotus.com.tw/
    6.台北縣文化局
    網址:http://www.culture.tpc.gov.tw/
    7.在地網
    網址http://www.localnet.org.tw/index.jsp
    8.阿倫的政績
    網址:http://www.llchu.org.tw/achievements/ach5.asp
    9.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
    網址:http://202.39.225.136/indexc.asp
    10.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網址:http://www.stat.gov.tw/mp.asp?mp=4
    11.蓮花總部
    網址http://104net.com.tw/lotus/left_0.html
    12.觀音鄉公所全球資訊網
    網址:http://www.guanyin.gov.tw
    13.桃園縣入口網站
    網址:http://www.tycg.gov.tw/main/main_index.aspx
    14.桃園縣綜合發展計畫
    網址:http://cpis.tainan.gov.tw/cprpts/taoyuan/index.htm
    15.桃園縣蓮花文化休閒網站
    網址:http://lotus.cmsa.org.tw/association.htm
    16.農業易遊網
    網址:http://ezfun.coa.gov.tw/town_list.php?
    town=328&city=H
    17.經濟部中小企業處:〈94年中小企業白皮書〉
    網址:http://www.moeasmea.gov.tw/ct.asp?xItem=1
    144&CtNode=392&mp=1

    二、西文部份
    (一)專書
    1.Blakely, E .J.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Strategies
    for Changing Economy, (Sage Publication, Inc., 1991).
    2.Blakely, E. J, Planning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Thousand Oaks: Sage, 2nd, 1994).
    3.Crossley, J.C., and Jamieson, L. M.: Introduction to
    Commercial And Entrepreneurial Recreation, (Champaign,
    IL: Sagamore Publishing, 2nd, 1993).
    4.Malizia , E.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A Guide to
    Practice, (New York:Praeger Publishers, 1st, 1985).
    (二)期刊
    1.Akis, S., Peristianis, N. and Warner, J., “Residents'
    Attitudes to Tourism Development-the Case of Cypru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Vol. 17, (1996), pp. 481-494.
    2.Butler, R. W. “The Concept of A Tourist Area Cycle of
    Evolution: 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 of Resources”,
    Canadian Geographer, Vol. 24, (1980), pp. 5-12.
    3.Haughton, G. and While, A. “From Corporate City to
    Citizens City?” Urban Affairs Review, Vol. 35 Issue 1,
    (1999.09), pp. 3-24.
    4.Milne, S. and Ateljevic, I. “Tourism,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Global-Local Nexus: Theory Embracing
    Complexity.” Tourism Geographies, Vol. 3, (2001), pp.
    369-393.
    5.Langton, S.,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Hope or
    Hoax?” ,National Civic Review,Vol.72, (1983), pp. 256-
    261.
    6.Long, V. and Wall, G., “Successful tourism in Nusa
    Lembongan, Indonesia?”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Vol.
    17, (1996), pp. 43-50.
    7.Rodenburg, E., “The effects of Scal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Tourism in Bali”,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Vol. 7, (1980), pp. 177-96.
    8.Rogerson, C. M. “Tourism-Led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South African Experience”, Urban
    Forum, Vol. 13 Issue 1, (2002.03), pp. 95-119.
    9.Wade, J. L. and Pulver, G. C. “Sharpening the Focus on
    Commun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Review, Vol. 9 Issue 3, (1991), pp. 23-26.

    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2008-01-23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