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李宗翰 Lee, Thoung-Han |
|---|---|
| 論文名稱: |
新營光電儲能廠鄰避策略之研究 Research on the NIMBY strategy of Xinying Optoelectronic Energy Storage Plant |
| 指導教授: |
蒙志成
Meng, Chih-Cheng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社會科學院 - 政治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Continuing graduate program in political economy |
| 論文出版年: | 2024 |
| 畢業學年度: | 112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53 |
| 中文關鍵詞: | 鄰避設施 、政治運作 、多元決策模型 、政策窗 、光電儲能廠 |
| 外文關鍵詞: | NIMBY facilities, political operation, multiple streams model, policy window, photovoltaic energy storage plant |
| 相關次數: | 點閱:45 下載:9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鄰避設施的業者分成政府或民間兩種,既稱為鄰避設施(即Not In My Back Yard,不要在我家後院)就涉及業者與當地民眾互動的過程。鄰避設施得以順利設置與否,很大程度取決於民眾的態度,若民眾積極反對,不只業者需要付出更多成本,民眾本身也需要付出相當的時間與資源投入反對行動。反之,若業者能夠與民眾妥善溝通,亦能順利完成建設,彷彿該設施根本沒有鄰避問題。
本研究以新營光電儲能廠為鄰避設施案例,除根據過去鄰避設施的相關文獻研究外,另參考多元決策模型提出研究架構。多元決策模型是以「問題流」、「政治流」、「政策流」及「政策窗」為基本架構討論議題決策之形成,本研究以鄰避設施於設置期間所面對的鄰避問題做為「問題流」,業者針對鄰避問題提出的解決方案為「政策流」,兩者各自將鄰避問題及解決方案進行的政治操作視為「政治流」,而最後鄰避設施定案能否設置及其時機點則為「政策窗」。
隨著相關文獻、個案分析及深入訪談整理相關資料,本研究提出「鄰避設施多元決策模型」,以呈現各流匯聚而對鄰避設施形成的「推力」及「拉力」。推力,是反對鄰避設施的反對方以鄰避問題進行政治操作的排斥力;拉力,是業者透過解決方案進行政治操作的吸引力,同時依照推拉力匯聚的狀況提出四種政策窗開啟的狀態為「全開、半開、關閉及消失」對應到實務上鄰避設施設置與否的狀態。
研究整理,鄰避問題與業者解決方案的評價,新營光電儲能廠的鄰避問題評價是4.05分,表示受訪對象普遍認為具有嚴重的鄰避問題,而業者針對鄰避問題的處理方案評價為1.75分,表示受訪對象普遍認為業者的解決方案並無法有效的處理問題。另外業者的政治操作評價為2.33分,低於民眾方的4.025分,表示出民眾方對於整體政治操作的程度亦高於業者。而新營光電儲能廠最後的設置狀態為撤案,亦即整體推力大於拉力的狀態下處與政治之窗消失的結果。最後透過鄰避設施多元決策模型,整理出新營光電儲能廠業者及民眾雙方對鄰避設施本身之策略方向。業者雖未想過因選址不當衍伸出後續嚴重的抗爭,曾嘗試針對里長等對象進行重點溝通,因後續無果於說明會後選擇中止申請,民眾方則因有效讓鄰避問題得以凸顯並配合積極的政治操作達到不讓鄰避設施落地的目標。
最後,本研究對各項鄰避設施不預設支持或反對立場,主要是筆者觀察到新營光電儲能廠在設置的過程中,因業者的選址不當,導致設置過程中投入比預期更多的成本,同時民眾亦耗費許多能夠用來投入工作或是陪伴家人的資源或時間。本研究期待能提供業者及民眾對鄰避設施的設置及陳抗皆能更具效率的方案,如使民眾面對鄰避設施及業者時,應如何提出有效方案,達到鄰避設施撤案或取得相關補償等目標,或亦提供業者決定設置鄰避設施地點前,應該盤點哪些相關工作的資訊參考,甚至期待使未來規劃鄰避設施相關政策方向更貼近社會大眾的規劃。
This thesis investigates the obstacles and intricacies involved in selecting suitable locations for contentious facilities, with a specific focus on the Xinying photovoltaic energy storage plant. The objective is to comprehend the dynamic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cility operators and local communities, with a specific emphasis on the impact of attitude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facilities.
The study utilizes a multiple streams framework that incorporates the "problem stream," "political stream," "policy stream," and "policy window" to examine the process of decision-making. The study incorporates a thorough examination of existing literature, analysis of specific cases, and in-depth interviews to construct a comprehensive framework.
The concept of "multiple streams mode for NIMBY facilities" exposes the contrasting influences that influence the selection of facility locations. Push forces refer to the opposition's utilization of the problem stream to apply political pressure, whereas pull forces are the tactics employed by operators to garner support. The study categorizes policy windows into four states: completely open, partially open, closed, and disappeared, which correspond to the eventual siting status of the facility.
The Xinying case demonstrates that the selection of an inappropriate site resulted in increased expenses and substantial resistance from the neighborhood. Proficient communication and strategic maneuvering were essential for both operators and nativ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gaining a deeper comprehension of these processes can result in more effective approaches for both establishing and opposing contentious facilities, offering significant perspectives for future policy formulation.
中文文獻
丁秋霞,1999年,〈鄰避設施外部性回饋原則之探討-以台北市之垃圾處理設施為例〉,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王文科,教育研究法,第19版,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20年9月。
王韋智,2023年,〈電池儲能系統容量規劃與投資效益評估分析〉,崑山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欽傳,2015年,〈外部性影響因子與屬性框架對鄰避設施民眾接受度之影響〉,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家慧,2003年,〈公民參與機制運用於政策規劃過程之研究:以雲林林內焚化廠設置過程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紀芳,1995年,〈都市服務設施鄰避效果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
吳釧瑜,2004年,〈鄰避情結與環境正義--以民營電廠興建為例〉,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李建華,2001年,〈環境政策民主化之研究--以嘉義縣鹿草焚化廠設置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邢淑伶,2021年,〈從鄰避到迎毗:以健康社會住宅居民與周遭社區居民對社會住宅之態度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以樂,2023年,〈儲能營運商於電業自由化之電力交易市場最佳報價決策〉,國立臺灣大學工業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俊夫,2003年,〈鄰避設施與社區發展互動關係之探討-以桃園長生電廠為例〉,銘傳大學公共管理與社區發展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林菁樺,2022,〈備轉容量率灌水?台電澄清〉,自由時報: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504169 (瀏覽日期:2023年12月5日)
邱泉勝,1999年,〈空氣污染之社會成本評估—以台中火力發電廠為例〉,國立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聖權,2023,〈台南民代與1600餘居民連署 反對盛群儲能進駐新營中營里〉,中華日報: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YaWKzlP (瀏覽日期:2023年12月5日)
國家發展委員會,電力系統與儲能關鍵戰略行動計畫,2022年。
莊東鋒,2004年,〈行動電話基地台抗爭處理模式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育誠,2023年,〈電池儲能站火災搶救策略之研究-以臺南某光能儲能站為例〉,吳鳳科技大學消防系碩士論文。
許邵涵,2023年,〈以熱力學法探討氫載體對於SOEC/SOFC系統於日間儲能及夜間發電之性能與效率分析〉,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陳秀鳳,2003年,〈從民眾的看法探討鄰避設施回饋金運用之問題—以高雄市小港、前鎮區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孟瑜,2002年,〈解構鄰避現象:反焚化爐運動中的科技與民主〉,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智動化雜誌編輯部編,2024年,〈Smart Auto 智動化 [第103期]:儲能系統 補強電網〉 ,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台北。
程韻舫,2005年,〈台灣第三部門政策倡導之研究--以國民年金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仲毅,1998年,〈居民對於鄰避設施認知與態度之研究---以垃圾資源回收焚化廠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德秀,2001年,〈補償對鄰避現象的影響─以烏坵低放射性廢料場址為例〉,國立臺北大學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麗玲,2020年,〈社會住宅政策的社會效益與政策創新〉,《政府審計季刊》,159: 10-20。
楊永年、徐仁輝、張昕作,公共組織行為,第1版,智勝文化出版,2005年1月。
楊金城,2022,〈台南學甲88槍槍擊案指向光電利益糾紛 楊展華稱策劃犯案並提供衝鋒槍〉,自由時報: 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4156981 (瀏覽日期:2024年6月12日)
葉名森,2002年,〈環境正義檢視鄰避設施選址決策之探討-以桃園縣南區焚化廠設置抗爭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進盛,2023,〈台南柳營綠能儲能廠說明會逾300人 藍綠民代齊反對〉,聯合報:https://udn.com/news/story/7326/7358221 (瀏覽日期:2023年12月5日)
韓婷婷,1999年,〈民眾參與環境影響評估的行為意向模式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紹松,2002年,〈道路工程施工期間社會成本之研究〉,中華大學營建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思云,2022,〈台電:11月夜尖峰備轉容量率達8% 多元措施穩定供電〉,中央社:https://www.cna.com.tw/news/afe/202209110159.aspx (瀏覽日期:2023年12月5日)
外文文獻
Bernard, H.R. 1988. Research Methods in Cultural Anthropology by H. Russell Bernard, Newbury Park,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Inc.
Birkland, T. A. 1998. Focusing Events, Mobilization, and Agenda Setting.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Cohen, D. G. March and Johan P. Olsen. 1972 A Garbage Can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Choice.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Sage Publications, Inc. Vol. 17, No. 1
Kingdon, J. W. 1984. Agendas, Alternatives, and Public Policies. Boston : Little, Brown.
Kingdon, J. W. 2011. Agendas, Alternatives, and Public Policies; with a new foreword by James A. Thurber. (Updated 2nd ed.). Boston, MA: Longman.
Kingdon, J. W. 2013. How Do Issues Get on Public Policy Agendas? In W. J. Wilson (Eds.), Sociology and the Public Agenda
Weiss, R. S. 1989. Reflections on the Present State of Loneliness Research.In M.Hojat & R.Crandall(Eds.). Loneliness:Theory,research,and applications. Newbury Park, CA: St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