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許慧芸
Hsu, Huei-Yun
論文名稱: 以ETC資料探討臺灣科學園區附近國道交流道之旅次型態影響都市土地遠距連接情形
Investigating the Influence of Urban Land Teleconnections of the Trip Patterns of Nearby Freeway Interchanges of Taiwan Science parks using ETC data
指導教授: 林峰田
Lin, Feng-Tyan
共同指導教授: 孔憲法
Kung, Shiann-Far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規劃與設計學院 - 都市計劃學系
Department of Urban Planning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7
中文關鍵詞: 大數據電子收費系統(ETC)旅次吸引距離科學園區視覺化
外文關鍵詞: Big Data, Electronic Toll System (ETC), Trip Patterns, Science Park, Visualization
相關次數: 點閱:201下載: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都市土地遠距連接(Urban Land Teleconnections)為近年新興都市理論,主張都市土地經由各種作用如經濟活動等造成遠距離土地利用的變遷,其理論緣起主因為交通建設快速發展所致,如高速公路與快速道路可以使兩地的連結更加緊密,該現象主要發生於建設等級較高的重大設施。本研究將基於此概念探討部分科學園區之國道旅次吸引距離,結合電子收費系統(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簡稱ETC)所偵測到的車流量資料分析,並比較旅次吸引距離在空間上的差異。
    旅次吸引距離其一為某建設吸引之交流道遠近程度,以南以北最遠分別延長至某一交流道;其二為各個受吸引之交流道有多少交通量。透過視覺化呈現旅次吸引距離,根據不同車型與特定時段,比較其空間差異。
    吾人經研究後得出科學園區之國道旅次吸引距離,並以總量1%以上吸引量占比界定旅次吸引距離。同時發現其在空間上具有差異性,不同的車型也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但相同車型會有相似的旅次吸引距離型態,且旅次吸引距離並不會隨著距離越遠交流道吸引量越呈遞減趨勢。除了日型分類,分析後發現也須將大型災害納入,如颱風放假影響上班日甚鉅。於都市規劃中證明在科學園區中可能具有都市土地遠距連接之效應,同時打破傳統都市理論如人口密度函數隨距離遞減之情形。
    本研究主要研究貢獻有二,第一為探討科學園區之旅次吸引距離並量化定義何謂旅次吸引距離,並建立台灣部分科學園區之旅次吸引距離資料庫,作為長期觀察之依據並提出相應的管理或營運策略,同時更深入研究平日日型的分析。其二為提出證據說明都市土地遠距連接存在於科學園區不同車種之間,重新檢視傳統都市理論。

    Urban Land Teleconnections is a new urban theory in recent years. It advocates the changes of urban land economy, such as economic activities. The theory caused b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raffic construction like freeway can make two places more closely, and the phenomenon mainly occurs in major constructions. This thesis will investigate the trip patterns of nearby freeway interchanges of some Taiwan science parks based on this concept, analyze the traffic volume data detected by the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system (ETC), and compare the spatial differences.
    In this study, the trip patterns has two parts: (1) How extent of the interchanges influenced by a science park, (2) How much traffic volume each influenced interchange has.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time of different categories, we compared to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ces and visualized them.
    After the study, the trip patterns of nearby freeway interchanges of Taiwan science parks were obtained, and the trip patterns is defined by the proportion of the total amount of more than 1% traffic volume. But also found that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parks, and the trip patterns will not follow the rule: The farther away, the less traffic volume with decreasing trend.
    The main research contributions is that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trip patterns by using big data, and defined the trip patterns by quantitative method. The most important, it is proved that urban land teleconnections exists in the scientific parks with the different types of vehicle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提問 2 第四節 研究流程 2 第五節 名詞解釋 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4 第一節 巨量資料(Big Data) 4 第二節 都市土地遠距連接(Urban Land Teleconnections) 4 第三節 高速公路與都市計劃 5 第四節 電子收費系統(ETC) 8 第五節 科學園區 10 第三章 研究設計 12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12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對象 13 第三節 研究限制 17 第四章 研究成果 18 第一節 新竹科學園區 18 第二節 竹南科學園區 26 第三節 台中科學園區 33 第四節 台南科學園區 41 第五節 高雄科學園區 48 第五章 討論 55 第一節 界定旅次吸引距離 55 第二節 綜合分析 61 第三節 第5期整體運輸規劃研究系列城際旅次特性調查及初步分析 64 第四節 與周邊影響因子探討 67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72 第一節 結論 72 第二節 建議 73 參考文獻 77 附錄 79

    白仁德、岳裕智、林建元。中山高速公路對台灣西部走廊製造業發展之空間影響。都市與計畫,27,No.22,211-232,2000。
    白仁德、黃如偵。北二高沿線地區人口成長及空間分布型態變遷之研究,台灣人口學會2004年年會暨人口、家庭與國民健康政策回顧與展望研討會,台北市,2004。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台灣地區西部走廊高速運輸系統對區域發展影響之研究。交通部運輸研究所,1994。
    交通部運輸研究。路側設施即時交通資訊發布標準格式v1.1。臺北市:交通部運輸研究所,2011。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第5期整體運輸規劃研究系列-城際旅次特性調查及初步分析。交通部運輸研究所,2015。
    李威勳、王景弘、李肇浩。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科學發展,468,26-31,2011。
    林志鴻、林筱玲、洪佩君。服務科學園區之物流業車輛路線問題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2007。
    林俊宏(譯)。大數據(原作者:Viktor Mayer-Schonberger、Kenneth Cukier)。臺北市:天下文化,2007。(原著出版年:2013)
    胡太山、解鴻年與王俊堯。新竹科學園區周邊地區社經發展變遷之調查研究。都市與計劃,29,No.1,37-65,2002。
    胡守任、楊慧華。時間序列與收費站模擬模式應用於電子收費車道使用需求預測與車道配置:以泰山收費站為例。運輸學刊,21,No. 2,145-178,2009。
    國立交通大學。高速公路中長程旅行時間預測模式之建立與應用。交通部臺灣區國道高速公路局,2013。
    淡江大學。高速公路按里程電子收費通行費率之研究。新北市:交通部臺灣區國道高速公路局委託研究案,2010。
    陳學祥。台灣地區高速公路系統建設對人口及產業空間分布之影響。 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系碩士論文,2012。
    彭松村。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ETC)之我見。經濟前瞻,109,30-34,2007。
    葉怡君。高速公路電子計程收費系統下小汽車駕駛人旅運行為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2011。
    葉昱宏。以電子收費資訊推估高速公路依時性旅次起迄表之研究。 淡江大學運輸管理學系運輸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解鴻年與胡太山共同主持。高科技城市之實質與內涵-新竹與台南科學園區/周邊之比較研究成果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2007。
    鼎漢國際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經北宜運輸走廊至宜蘭地區旅次之起迄特性研究。臺北市:交通部運輸研究所委託研究案,2010。
    賴宜弘。影響高速公路使用者使用ETC行為因素之探討。育達科大學報,32,51-64,2012。
    羅孝賢、王中允、宋奕緯、洪瀚、黃俊良。eTag 技術衍生應用之策略研究。都市交通半年刊,30,No.1,87-102,2015。
    Kim, J., Kurauchi, F., Uno, N., Hagihara T., and Daito, T. (2014).Using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Data To Understand Traffic Demand. Journal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18,190–203.
    Seto K. C., Reenberg A., Boone C. G., Fragkias M., Haase D., Langanke T., Marcotullio P., Munroe D. K., Olahi B. and Simon D. (2012). Urban Land Teleconnections And Sustainability.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9, no.20, 7687-7692.
    Weng, J., Yuan, R., Wang, R., and Wang, C. (2014).Freeway Travel Speed Calculation Model Based On ETC Transaction Data.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Neuroscience, 2014.
    Yang, S., Liu, X., Wua, Y. J., Woolschlager, J. and Coffin, S. L. (2015).Can Freeway Traffic Volume Information Facilitate Urban Accessibility Assessment? Case Study Of The City Of St. Louis.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44, 65-75.
    Zhao, N., Qi, T., Yu, L., Zhang, J. and Jiang, P. (2014).A Practical Method For Estimating Traffic Flow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Tolled Expressway Using Toll Dat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138,632–640.
    Zhao, N., Qi, T., Yu, L. and Jiang, P.(2013a).Analysis on Traffic Characteristics of Passenger Cars with More Than 7 Seats on Megacity’s Freeway Network Using ETC Data.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779,831-835.
    Zhao, N., Qi, T., Jiang, P., Wang, D. and Yao, B.(2013b).Traffic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n Freeway During Holiday In Tianjin Using ETC Data. 20th ITS World Congress, Tokyo.

    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立即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