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春藤
Lee, Chun-teng
論文名稱: 傳統大木匠師許漢珍RC仿木構造作品之研究
The Study on the R.C. Works of Imitating Traditional Wooden Structure Done by Hsu,Hen-jen - Traditional Master Carpenter in Tainan
指導教授: 徐明福
Hsu, Min-f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規劃與設計學院 - 建築學系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7
中文關鍵詞: RC仿木構造設計原則許漢珍結構行為配筋檢討
外文關鍵詞: Hsu Han-jen, RC works of imitating traditional wooden structu, Principles of design, Structural behavior, Review of steel bar
相關次數: 點閱:90下載:1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主要內容為傳統大木匠師與其經驗法則下所設計的RC仿木構造作品研究,研究對象為大木匠師許漢珍、其廟宇作品以及所繪製之設計圖。關注焦點為瞭解像他這樣一位處在新舊轉換之際的傳統匠師,面臨建築環境劇烈轉變下設計思維的改變,以及反映在實際作品上的表現。RC仿木構是一種過渡型的廟宇構造型態,亦是許漢珍匠師最初完全使用RC材料來構築傳統廟宇意象的嘗試。透過訪談與設計圖面的分析,可瞭解他是如何學習現代RC構造的配筋與施工流程,並對現代廟宇之傳統形貌建構過程與方法有所認識。

    本論文從三個方向切入探討許漢珍經驗法則下所設計的RC仿木構造作品,一是許漢珍應用於RC仿木構造之結構系統與施工方式;二是整理許漢珍之RC柱、梁設計尺寸與配筋;三是透過現行規範檢視其作品,並以目前國內常用之結構分析軟體(SAP2000)作結構行為分析與配筋檢討。透過這三個方向來瞭解匠師經驗法則下的RC仿木構造作品,以期歸納出許漢珍的RC構件設計原則,並對匠師經驗法則下的RC結構是否禁得起現代工程技術的檢驗有所了解。

    This study tries to probe into the RC works of imitating traditional wooden structure designed by the traditional master carpenter. From the study of temple works done by Hsu,Han-jen, it offers a clue for us to tell the whole change of principles of design in temples. RC work of imitating wooden structure is a transitional structural system, it is also the first type that Hsu,Han-jen tried to use fully RC material to construct traditional temples. From interview and design analysis, we obtain how he learned modern RC structure, the configuration of steel bar and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We can also interpret the constructional process and method of traditional type of modern templ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structural syste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C works of imitating traditional wooden structure. Furthermore, in this thesis will arrange the measurement of columns, beams and steel bars. From review of the works by standards and structure analysis of the frame system by computer program(SAP2000), we can obtain the principles of Hsu,Han-jen.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動機與目標 1-1 1-1-1 研究動機 1-2 1-1-2 研究目標 1-2 1-2 研究範圍 1-4 1-2-1 研究作品界定 1-4 1-2-2 設計圖研究 1-7 1-3 文獻回顧 1-8 1-3-1 廟宇相關研究 1-8 1-3-2 傳統匠師研究 1-9 1-3-3 廟宇現代化研究 1-9 1-3-4 廟宇構造類型研究 1-10 1-3-5 其它 1-10 第二章 研究方法及步驟 2-1 研究方法 2-1 2-2 研究流程 2-3 2-3 案例調查 2-4 2-3-1 構造類型調查整理 2-4 2-3-2 構造類型發展歷程 2-20 第三章 RC仿木構造之廟宇作品分析 3-1 結構系統探討 3-1 3-1-1 建築整體構造關係 3-2 3-1-2 結構系統型態 3-4 3-2 構造材料配置與施作 3-11 3-2-1 屋身構造 3-11 3-2-2 屋頂構造 3-18 3-2-3 構造配置與施作 3-22 3-3 設計原則分析 3-27 3-3-1 構件比例原則 3-27 3-3-2 結構合理性檢核 3-42 3-4 小結 3-48 第四章 RC仿木構造之結構行為探討 4-1 案例介紹 4-1 4-1-1 水上璿宿上天宮正殿 4-2 4-1-2 東嶽殿後殿、配殿 4-8 4-2 垂直載重下之構件行為分析 4-17 4-2-1 水上璿宿上天宮正殿分析 4-17 4-2-2 東嶽殿後殿、配殿分析 4-28 4-3 地震力下之構件行為分析 4-42 4-3-1 水上璿宿上天宮正殿分析 4-42 4-3-2 東嶽殿後殿、配殿分析 4-48 4-4 配筋結果檢討 4-55 4-4-1 水上璿宿上天宮正殿檢討 4-57 4-4-2 東嶽殿後殿、配殿檢討 4-59 4-5 小結 4-61 第五章 結論 5-1 研究結論 5-1 5-2 後續研究 5-4 參考書目 附錄一 許漢珍作品構造調查表 附錄二 RC仿木構造作品構件尺寸表 附錄三 地震力計算過程 附錄四 許漢珍設計圖 附錄五 訪談紀錄

    內政部營建署
    2006,《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及解說》
    李森枏
    2002,《SAP2000入門與工程上之應用》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常啟才
    1992,《已竣工鋼筋混凝土柱梁結構教堂-以新規範檢驗其抗震抗風強度》成大建築碩論
    蒲金山
    2004,《低層鋼筋混凝土構架的耐震能力評估》成大土木碩論
    王貞富
    1994,《含磚牆鋼筋混凝土空間結構之非線性歷時分析研究》成大建築碩論
    蔡益超
    1993,《含磚牆鋼筋混凝土建築物耐震能力評估》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張文德
    1991,《含磚牆鋼筋混凝土建築結構之動態耐震診斷》成大建築碩論
    陳清泉、吳明學
    1988,《含磚牆鋼筋混凝土構架之受震行為研究》行政院國科會
    李威璁
    2001,《含牆鋼筋混凝土構架試驗研究》成大土木碩論
    蔡益超、邱昌平
    1996,《既有鋼筋混凝土建築物耐震能力評估手冊》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蔡益超、邱昌平
    1991,《現有鋼筋混凝土建築物耐震能力評估手冊》營建雜誌社
    高健章
    1986,《磚牆加強之鋼筋混凝土構架耐震能力試驗研究》行政院國科會
    賴宗吾
    1993,《含剪力牆鋼筋混凝土構架地震反應分析》成大建築碩論
    陳俊宏
    1991,《含RC牆鋼筋混凝土建築結構之動態耐震診斷》成大建築碩論
    邱浩然
    2007,《配置低鋼筋量之鋼筋混凝土梁受扭力、剪力與彎矩組合載重作用之研究》成大土木碩論
    葉祥海
    2004,《鋼筋混凝土建築結構桿件補強準則之研擬》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侯邦義
    1981,《小型鋼筋混凝土建築物之耐震設計》臺北巿 :徐氏基金會
    閻嘉義
    1993,《以試驗法研究鋼筋混凝土雙向柱細長效應》中興大學土木研究所
    鄭乃綱
    1992,《考慮土壤互制作用之鋼筋混凝土房屋構架耐震行為》成大建築碩論
    蔡仁卓
    1999,《含鋼筋混凝土剪力牆構架非線性行為分析》成大土木碩論
    楊欽富
    1991,《含邊界柱開口鋼筋混凝土剪力牆之耐震行為》成大建築碩論
    羅俊雄
    2003,《依耐震規範設計下鋼筋混凝土建築物極限耐震力之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張嘉祥
    1994,《建築結構耐震診斷-中小學鋼筋混凝土校舍結構系統耐震研究》行政院國科會
    許茂雄
    1994,《既有鋼筋混凝土校舍建築之耐震診斷補強研究》行政院國科會
    蔡益超
    1989,《現有鋼筋混凝土建築物耐震能力評估準則之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陳純森
    2006,《鋼筋混凝土工程實務》科技圖書
    林金面
    1997,《鋼筋混凝土工程》文笙
    陳春杏
    1992,《鋼筋混凝土立體構架之耐震行為》成大建築碩論
    李宏堅
    1994,《台灣日據時期鋼筋混凝土建築技術與樣式發展間之關係探討》中原建築碩論
    閻嘉義
    1993,《傳統建築木構架力學系統初步研究》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徐明福
    1988,《宋清傳統建築-斗栱結構行為定量分析之初殊》成功大學建築學系
    劉致平
    1984,《中國建築類型及結構》尚林出版社
    蕭嵐
    1981,《試談中國古代建築的抗震措施》人民出版社
    王天
    1992,《古代大木作靜力初探》文物出版社
    哈重福
    1987,《木材的結構與設計》明文書局
    林會承
    1987,《台灣傳統建築手冊-形式與作法篇》藝術家出版社
    馬炳堅
    1993,《中國古建築木作營造技術》博遠出版有限公司
    陳明達
    1981,《營造法式大木作研究》文物出版社
    文毓義
    1985,《台灣傳統式廟宇的空間系統及其轉變之研究》東海碩論
    王增榮
    1983,《光復後台灣建築之研究》成大建築碩論
    吳光庭、王增榮、丁榮生訪談
    1990,〈蓋廟建築師-李重耀〉雅砌雜誌
    李怡來
    1982,〈金門民間傳統建築漫談(附:名木匠王益順傳略)〉《臺灣文獻》(33-2):121-123
    李重耀
    1991,〈台灣寺廟建築概況〉建築師雜誌194:P44、195
    李乾朗
    1979,《台灣建築史》台北:北屋
    1980,〈傳統建築-一代名匠陳應彬〉《房屋市場》(81):ll4-121
    1981,〈廟宇設計名師廖石成先生〉(房屋市場)(97):80-85
    1981,〈台灣廟宇建築屋頂型態之類型發展及結構〉建築師(10)
    1982,〈十九世紀中葉以後臺灣廟宇建築之轉變及特質(1860-1930)〉《建築師》(8-6):18-22
    1983,〈王益順匠師在台灣之廟宇建築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2-1):87-121
    1986,《台灣的寺廟》台中:台灣省政府新聞處
    1989,《傳統營造匠師派別之調查研究》文建會委託
    1995,《台灣傳統建築匠藝》台北:燕樓古建築出版社
    李沐盛
    1995,《台灣閩南傳統建築營建設計程序之研究》碩士論文
    林邦輝
    1981,《台灣傳統閩南式廟宇營建與施工之研究》成大建築碩論
    林經國
    1997,《台南市媽祖廟建築變遷之研究》成大建築碩論
    林衡道
    1976,〈台灣寺廟的過去與現在〉《台灣文獻》27-4
    洪百耀、盧友義、吳坤良
    1980,〈訪謝自南司傅〉《建築師雜誌》1980.10:11-14
    邱上嘉
    1990,《台灣一般傳統木構造民宅技術的多樣性研究-以嘉南平原地區匠師訪談為例》東海碩論
    邱博舜
    1997,《大木匠師施坤玉技藝保存與傳習計畫研究報告》文建會委託
    1998,《大木匠師施坤玉技藝保存傳習計劃(第二期)成果報告》
    徐明福、徐福全
    1997,《台南市媽祖廟變遷》台南:台南縣政府
    徐裕健
    1980,《台灣傳統建築營建尺寸規制之研究》成大建築碩論
    1983,〈台灣傳統建築架構設計原則之探討〉《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2(1):71-86
    1998,〈大木匠師陳專琳技藝調查暨保存計畫》文建會委託
    馬以工
    1976,〈歷史建築探討:台灣廟宇的命運〉房屋市場36:131
    莊芳榮
    1987《台灣地區寺廟發展之研究》文化史研博論
    許智強
    1999,《傳統小木工匠變遷轉型之研究-以台南地區為例》雲科碩論
    梁思成
    1984,《營造法式注釋》明文書局
    曾憲修
    1985,《中國傳統建築裝飾之研究》淡江建築碩論
    葉乃齊
    1996,《營造資本主義城市-台灣傳統營造生產方式之變遷》台灣大學博士論文
    廖國雄
    1976,〈唐山師傅的建築法〉《房屋市場》38
    劉寧顏
    1988,〈試探影響臺灣廟宇建築之諸因素〉《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成立四十週年紀念論文專輯》
    鄭博謂
    1998,《一座地方廟宇重建過程之社會觀察:以台南市關帝廳為例》成大建築碩論
    閻亞寧
    1992a,〈台灣傳統大木作構材製做方式與組合程序(三之一)〉《空間》建築技術l:157-167
    1992b,〈台灣傳統大木作構材製做方式與組合程序(三之二)〉《空間》建築技術2:90-104
    1992c,〈台灣傳統大木作構材製做方式與組合程序(三之三)〉《空間》建築技術3:95-109

    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2008-08-15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