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耀立
Wang, Yao-LI
論文名稱: 物流業的機會點:在中國的經濟區域的發展模式探討區位選擇因素相互關係
The Potential of Logistics in China: Analysis of interactions among location factors through regional economic pattern
指導教授: 林正章
Lin, Cheng-Ch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管理學院 - 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
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EMBA)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0
中文關鍵詞: 經濟區域產業聚集基礎建設物流需求
外文關鍵詞: economic regions, industry gathering, infrastructure, logistics requirement
相關次數: 點閱:75下載: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國從1979年提出了改革開放,吸引全世界的資金進入。40年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更成為全世界經濟的發展動能。由於大陸幅員遼闊,政府採用以經濟區域發展模式,以帶動整體大陸的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初期時,政府尚未找出經濟區域發展的模式,而僅從港澳臺商投資中帶動珠三角的發展。政府認為經濟發展必須藉由開發經濟區域才有機會,因此自90年起提出長三角經濟區域發展計劃,10年造就長三角的空前發展。更在十五計劃中,提出京津冀、東北、成渝等地區的發展。
    外資直接投資(FDI)的考量包含市場條件、基礎建設、產業聚集等因子,但因子表述僅供外商投資分析之構面,對於正確投入時間點無法精準掌握,因此本研究藉由中國大陸的統計年鑒數據,分析五大經濟區域的投資因子的順序,以提供外商投資進入並探討物流產業投入與發展的時間。

    Since its opening up and reforming policy 40 years ago, China has attracted investment funds from around the world, which has promoted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urned it into the engine of the global economic development . Due to its huge territory, China adopts regional development model to promote the prosperity of the whole country.

    In the early period of opening up and reforming, the Chinese government didn’t find a proper regional development model, so it drew on the investment of businessmen from Hong Kong, Macau and Taiwan to help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earl River Delta. The government strongly believes that Chinese economy can grow only by developing regional economy. As a result, in the 1990s, the government used this experience and spent 10 years to create great success in Yangtze River Delta. Furthermore, in the tenth five-year plan, it proposed to develop regions in Beijing, Chengdu Chongqing and the North East.

    The determinants of FDI contain the conditions of market, infrastructure, and industry gathering. Foreign investors use these determinants to analyze but they can’t precisely catch the perfect timing to make investments. By analyzing the data of China Statistic Yearbooks, this research tries to find the top five economic regions’ investment determinants in time sequence, hoping to help explore the perfect timing of investment for foreign investors and logistic industries.

    目   錄 摘要 ………………………………………………………………………Ⅰ Abstract ………………………………………………………………………………………Ⅱ 誌謝 ……………………………………………………Ⅲ 目錄 ………………………………………………………………………Ⅳ 表目錄 ………………………………………………………………………Ⅵ 圖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5 第四節 研究流程 ……………………………………………………… 6 第二章 相關理論探討與文獻回顧 …………………………………… 8 第一節 區位選擇理論 ……………………………………………… 8 第二節 區域經濟發展理論 ………………………………………… 10 第三節 產業聚集 ………………………………………………… 12 第四節 基礎設施與物流 …………………………………………… 15 第五節 小結 ………………………………………………………1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19 第一節 節研究架構 ………………………………………………… 19 第二節 研究假設 …………………………………………………… 20 第三節 研究方法……………………………………………………… 21 第四章 中國大陸之區域經濟與產業現況分析 ……………………… 25 第一節 五大經濟區域形成與沿革 …………………………………… 25 第二節 中國大陸產業分類方式 …………………………………………30 第五章 中國大陸各經濟區域之分析 …………………………………… 33 第一節 珠江三角洲經濟區域分析………………………………………… 33 第二節 長江三角洲經濟區域分析 ………………………………………… 43 第三節 京、津、冀經濟區域分析…………………………………………… 52 第四節 東北經濟區域分析………………………………………………… 60 第五節 成渝經濟區域分析……………………….....………….....… 68 第六節 各經濟區域下之物流產業的機會點分析……………………… 77 第七節 本章總結………………………………….………..……...… 79 第六章 結論與後續研究建議 …………………………..……...……………… 81 第一節 結論 ……………………..………………….……….…….… 81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 .………………………………….………...… 85 參考文獻 ………………………………………………………..…..…………… 87 附錄: 附錄(一) …………………………….………………….……………… 91 附錄(二) …………………………………..…………………………… 92 附錄(三) …………………………….…………….…………………… 93 附錄(四) …………………………….…………………….…………… 94 附錄(五) …………………………….………………….……………… 95 附錄(六) …………………………….………………….……………… 97 附錄(七) …………………………….…………………….…………… 99 附錄(八) …………………………….………………….……………… 100 表 目 錄 表1-1. 台商 2011年對外投資表……………………………….………….…… 4 表2-1. 影響區位選擇之重要因素…….. ………………………………….……. 9 表2-2. 國內外有關產業聚集定義之研究……………………………….…..…. 13 表 2-3. 物流定義整理表 ..................................................................................... 16 表 2-4. 本章節探討之理論關聯性…………………………………….…..…… 17 表 4-1. 經濟發展策略向東部沿海地區的主要戰略與戰術 ………….……… 27 表 4-2. 台商重要產業投資件數與投資分析表…………………………...….... 31 表 5-1. 五大經濟區域人均GDP比較表……………………………………… 34 表 5-2. 五大經濟區域出口總額比較表 ……………………………………… 34 表 5-3. 五大經濟區域進口總額比較表 ……………………………………… 35 表 5-4. 珠三角經濟指標 ………………………………………….………...… 35 表 5-5. 珠三角產業固定資產投入占全國比值 …………………………….… 37 表 5-6. 珠三角產業之工業總產值占全國比值 …………………………….….. 38 表 5-7. 珠三角產業工業銷售之占全國比值....................................................... 38 表 5-8. 年各經濟特區的公路里程比較表………………………………...…… 40 表 5-9. 各經濟特區的高速公路里程比較表 …………………………….…… 40 表 5-10. 珠三角基礎交通建設與物流活動匯總 ………………………..…..... 40 表 5-11. 珠三角經濟區經濟基礎、交通基礎、物流活動趨勢關係…….…… 42 表 5-12. 珠三角經濟區產業聚趨勢關係 ……………………………..…....…. 42 表 5-13. 長三角1999年-2008年之經濟指標 ………………………..…..….. 44 表 5-14. 長三角經濟區固定資產投入占全國比值 …………...………….….. 45 表 5-15. 長三角經濟區的主要產業說明 …………………..………………… 46 表 5-16. 長三角經濟區產業之工業總產值投入占全國趨勢………………… 47 表 5-17. 長三角經濟區產業之工業總產值投入占全國趨勢 …………….….. 48 表 5-18. 長三角經濟區交通建設與物流活動 ……………………………..… 49 表 5-19. 長三角經濟數據、交通設備、物流活動趨勢關係 …………..…… 50 表 5-20. 長三角產業聚集與流動趨勢關係 ……………………………..…… 50 表 5-21. 京津冀經濟指標 ………………………………………….…….…… 53 表 5-22. 京津冀固定資產投入匯總表 ……………………….…………….… 54 表 5-23. 京津冀經濟區工業總產值匯總表 …………………………………...…. 56 表 5-24. 京津冀經濟區工業總產值匯總表 ....................................................... 56 表 5-25. 京津冀經濟區交通基礎建設與物流活動之匯總表 …………..…… 57 表 5-26. 京津冀經濟數據、交通設備、物流活動趨勢關係 ………….…… 59 表 5-27. 京津冀產業業投入產出指標趨勢關係 ………………………..….... 59 表 5-28. 東北地區之經濟指標 ………………………..……………………… 61 表 5-29. 東北地區之經濟指標成長率 ………………………………....….…. 61 表 5-30. 東北經濟區域固定資產投入對全國占比匯總表 …………….……. 63 表 5-31. 東北經濟區域產業工業總產值匯總表 ……………………........…. 64 表 5-32. 東北經濟區域產業工業銷售匯總表 ………………………..……... 65 表 5-33. 東北經濟區交通基礎建設與物流活動之匯總表 ………………..… 66 表 5-34. 東北區域經濟數據、交通設備、物流活動趨勢關係 …………….. 67 表 5-35. 東北區域產業業投入產出指標趨勢關係 ………………………..… 68 表 5-36. 成渝經濟區經濟指標 …………………………………………..…… 69 表 5-37. 成渝經濟區之經濟指標成長率 ………………………………..…… 70 表 5-38. 成渝經濟區域固定資產投入對全國占比匯總表 …………..……… 71 表 5-39. 成渝經濟區工業總產值產出對全國占比匯總表………………….… 72 表 5-40. 成渝經濟區工業總產值產出對全國占比匯總表……………..….…… 73 表 5-41. 成渝經濟區交通基礎建設與物流活動之匯總表................................ 75 表 5-42. 成渝區域經濟數據、交通設備、物流活動趨勢關係 ....................... 76 表 5-43. 成渝經濟區域各產業投入產出指標趨勢關係........................................... 77 表 5-44. 五大區域發展匯總表.............................................. ............................ 79 圖 目 錄 圖 1-1. 研究架構圖………………………………………………………… 7 圖 2-1. 波特的鑽石模型………………………………...………………….. 14 圖 3-1. 研究架構圖……………………………………………… 19 圖 3-2. 研究假設模型圖 …………………………………..………21 圖 4-1. 中國大陸五大經濟區域 …………………………………..………. 25 圖 5-1. 珠三角固定資產投入占比趨勢圖 …………………………..………. 36 圖 5-2. 珠三角產業工業總產值占全國趨勢 ………….…………..………. 37 圖 5-3. 珠三角產業工業總銷值占全國趨勢………………………… 38 圖 5-4. 五大經濟區域之公路里程數趨勢圖………...………………….. 39 圖 5-5. 珠三角區位選擇因子關聯模型圖 …………………………………… 41 圖 5-6. 長三角經濟區固定資產投入占全國趨勢 …………………..………. 45 圖 5-7. 長三角經濟區產業之工業總產值投入趨勢…………………..………. 47 圖 5-8. 長三角經濟區產業之工業總產值投入趨勢 ………………..………. 47 圖 5-9. 長三角的區位選擇因子關聯模型 …………….…………..………. 40 圖 5-9. 長三角的區位選擇因子關聯模型………………………………… 49 圖 5-10. 京津冀經濟區固定資產的投入占全國比例.………………….. 54 圖 5-11. 京津冀經濟區工業總產值占全國比例……………………… 55 圖 5-12. 京津冀經濟區工業總銷售占全國比例………………..………. 56 圖 5-13. 京津冀的區位選擇因子關聨模型 ……………………..………. 58 圖 5-14. 東北經濟區域固定資產投入趨勢…………………..………. 63 圖 5-15. 東北經濟區域產業工業總產值趨勢………….…………..………. 64 圖 5-16. 東北經濟區域產業工業銷售趨勢…………………… 64 圖 5-17. 東北的區位選擇因子模型…………...………………….. 66 圖 5-18. 成渝經濟區域固定資產投入趨勢……………………………… 71 圖 5-19. 成渝經濟區域總產值投入趨勢 ………………………..………. 72 圖 5-20. 成渝經濟區域工業銷售產出趨勢…………………..………. 73 圖 5-21. 成渝的區位選擇因子關聯模型 ……………. 75

    一、 中文文獻
    1. 田書華(2011),〈中國區域經濟的發展歷程及發展趨勢〉,北京,中國銀河證劵研究所。
    2. 朱毓涵(2007),「外資的技術外溢與中國經濟發展」,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3. 李宜萍 (2007),〈第三波西進台商成功學〉,《管理雜誌》,第398期,頁28-34。
    4、李曉超主編(1999-2011),〈中國統計年鑒〉,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5. 金家禾、周志龍(2007),〈台灣產業群聚區域差異及中國效應衝擊〉,地理學報第49期,p.55~79
    6. 林雅惠、林震岩(2010),〈台、日、韓、美在環渤海經濟區投資佈局之研究〉,台北,中華管理評論,Vol. 13, No. 3, August 2010
    7. 林育諄、金家禾 (2006) 產業之群聚吸納能力與學習-以臺灣自行車業為例,地理學報,45: 21-50。
    8. 吳金土(2007),〈大陸台商經濟理論與實務〉,台北:捷帅出版社,頁79-82。
    9. 吳亞平(2009),「中國投資30 年」,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
    10. 吳麗生 (2001),「影響台商投資大陸西部之發展策略及區位因素分析」,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11. 高長(1995)《台商與外商在大陸經驗之調查研究——以製造業為例(第二年)》,中華經濟研究院。
    12. 高長著(2009),〈大陸經改與兩岸經貿〉,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3. 段樵(2000),《香港與珠江三角洲:政策與都會經濟區的塑造》,台北:台灣綜合研究院。
    14. 段樵、伍鳳儀(2001),〈從跨境加工到都會經濟體部門分工〉,《紀念邢慕寰院士-經濟發展論文集》,台北 :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頁167-201。
    15. 段樵、伍鳳儀(2007),〈有中國特色的外資與經濟發展:長珠三角外向型經濟區的成長〉,台北,中華管理評論,Vol. 10, No. 1, Feb. 2007。
    16、華而誠(2005),〈振興東北經濟〉,台北市,遠見雜誌2005年9月份第231期
    17. 陳伯榮 (2004),「台灣製造業赴大陸直接投資之決定因素」,台北大學合作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18. 康信鴻、廖婉孜 (2006),「影響台商赴大陸投資額與投資區位因素之實證研究」,《交大管理期刊》,26 (1),15~38。
    19. 國家統計局工業統計司(1999-2011),〈中國工業經濟統計年鑒〉,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20. 經濟部商業司 (2001) ,〈物流經營管理實務〉,台北:中國生產力中心。
    21. 黃智聰、歐陽宏 (2006),「世界各國對中國大陸直接投資決定因素之研究」,《遠景基金會季刊》,7 (2),139~178。
    22. 曾春滿(2006),〈中國大陸「西部大開發」政策分析〉,台北,復興崗學報,88 期,181-206
    23. 曾盛杰、施進忠(2008),〈產業群聚創新:台灣交趾陶群聚案例探討〉,創業管理研究第三卷第四期, p.25-37。
    24. 鄧玉英(2005),〈從產業群聚看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台北,台灣國際研究季刊,p 1-21。
    25. 鐘憲瑞(2008),產業分析精論:多元觀點與策略思維,台北,前程文化,p293-p358。
    26. 竇宗軍、宋輝、李彥彪(2006),〈京津冀區域及環京津地帶產業現狀及發展〉,中國統計,第9卷,頁54~55。
    27. 閻永祺 (2004),〈產業群聚與區域產業發展關係之研究─以南部區域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碩士論文。
    二、英文文獻
    1. Alfaro, L., Chanda, A., Kalemli-Ozcan, S. & Sayek, S. (2004). FDI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role of local financial market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64(1), 89-112.
    2. Altomonte, C. and C. Guagliano (2003), “Comparative study of FDI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and the Mediterranean,” Economic Systems, 27 (2), 223~246.
    3. Ang, J. B. (2008), “Determinant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Malaysia,”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 30(1), 185~189.
    4. Basu, P., Chakraborty, C. & Reagle, D. (2003). Liberalization, FDI, and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 panel cointegration approach. Eco27、nomic inquiry, 41(3), 510-516.
    5. Bengo, M. & Robles, B (2003).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economic freedom and growth: new evidence from Latin America,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September, 529-545.
    6. Bera, S., Gupta, S., (2009). South–South FDI vs North–south FDI: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 the context of India. Working paper no. 238. Icrier, New Delhi.
    7. Cheung, K.Y., and P. Lin., “Spillover Effects of FDI on innovation in China: evidence from the provincial data,” China economic review, no.1(2004), pp.25~44.
    8. Cheng, L. K. and Y. K. Kwan (2000), “What are the determinants of the location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he Chinese experienc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51, 379~400.
    9. David Dollar(2007), “Poverty, inequality and social disparities during China's economic reform ”,World Bank,
    10. Daniele, V., Marani, U., 2011. Organized crime, the quality of local institutions and FDI in Italy: a panel data analysis.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7, 132–142.
    11. Li and Fung Research Centre (May 2006). Overview of the industrial clusters in China, (1-3). Hong Kong. Liu, X. B. & Sinclair, P. J. N. (2002).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trade: Evidence
    12. Ng, L. F. Y. & Tuan, C. (2006). Spatial agglomeration, FDI, and regional growth in China: locality of local and foreign manufacturing investments.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forthcoming.
    13. Quer, D. and E. Claver (2007), “Determinants of Spanish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Morocco,” 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43, 19~32.
    14. Russ, K. N. (2007), “The endogeneity of the exchange rate as a determinant of
    FDI: a model of entry and multinational firm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71, 344~372.
    15. Rui, H., & Yip, G. S. (2008). Foreign acquisitions by Chinese firms: A strategic intent perspective.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43(2): 213–227.
    16. Yehoue, E. B. (2009), “Clusters as a driving engine for FDI,” Economic Modeling,26, 934~945.
    17. Yamin, Mo and Rudolf R. Sinkovics, “Infrastructure or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 examination of the implications of mine strategy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Vol. 44, No. 2(2009), pp. 144~157.

    下載圖示 校內:2018-02-08公開
    校外:2018-02-08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