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莊志剛
Chuang, Chih-Kang
論文名稱: 事業之拒絕交易行為於競爭法下之規範
A Study of Regulations of Refusal to Deal under the Competition Law
指導教授: 林易典
Lin, Yi-Ti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科學院 - 法律學系
Department of Law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55
中文關鍵詞: 獨占事業拒絕交易支配地位之濫用消費者福利特別責任客觀上正當理由供貨義務強制授權樞紐設施不可欠缺性新產品
外文關鍵詞: dominant undertakings, refusals to supply, refusals to deal, an abuse of dominance, consumer welfare, special responsibility, objective justification, duty to supply, refusals to licence, essential facility, indispensability, new product
相關次數: 點閱:140下載: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獨占事業為擴大或維護其商業利益,或為達成其他目的,例如,為了懲罰顧客或獨家交易,通常會進行或威脅以拒絕交易之行為。其可能直接侵害競爭,達到阻礙濫用之效果,而損害消費者之利益。

    本論文將首先介紹並探討有關拒絕交易行為之相關概念,與歐盟案例法之發展。歐盟實務自一九七四年抗結核藥案Commercial Solvents以來,一系列的執委會處分及歐洲法院判決,已建經立了當具備支配地位的事業拒絕與在第二產品市場競爭的顧客交易,目的是在於淘汰該競爭者,以強化自己在第二產品市場的支配地位,就會形成一種濫用,而違反現行歐盟運作條約第一○二條。換言之,在市場上具備支配地位之事業不能運用該地位從他方獲取競爭上之利益。

    此外,歐盟實務認為獨占事業負有不損害市場上名副其實,且未被扭曲的競爭之特別責任,而為避免獨占事業濫用支配地位,並導出獨占事業在欠缺客觀上正當理由時,應負有供貨之義務。在二○○八年的Sot. Lélos / GlaxoSmithKling案中,歐洲法院延續一九七八年的香蕉案United Brands之重要見解,認為具有支配地位的事業為了銷售產品之目的,不得拒絕符合通常商業實務之既存顧客,當該訂單並非屬於不正常時,即負有供貨之義務。然而,此乃抵觸契約自由原則中選擇交易對象之自由,並且干預了獨占事業對其財產權自由處分之權利。對此,歐洲法院認為對於所有會員國所承認的財產權活動,應受公共利益之限制;而執委會認為只有在例外的情況下,拒絕授權始會構成濫用。歐洲第一審法院在二○○七年的微軟案Microsoft中亦認為,當智慧財產權本身會構成拒絕授權之正當理由時,由案例法所建立之例外情況,即無適用之機會。

    當面對契約自由原則之爭議時,歐盟實務首先將拒絕交易之對象區分為既存顧客與新顧客,認為對於新顧客之拒絕,須獨占事業所拒絕的生產要素,對於被拒絕者具有「不可欠缺性」,獨占事業始具有締約義務,歐盟實務並在關於樞紐設施原則之案例中,發展「不可欠缺性」之內涵。不僅如此,歐盟實務自一九九五年的Magill以來,更以現行歐盟運作條約第一○二條第二項(b)款,作為強制授權的獨立評價標準,認為若獨占事業拒絕授權,造成妨礙具有創造潛在消費者需求之「新產品」出現時,即會形成一種濫用。

    最後,本論文會對於在我國公平法下,公平會針對此類拒絕交易行為案件,進行分析。而對於實務上具有爭議之案件,本論文將會提出適當的建議。

    Dominant undertakings usually refuse to supply or threat of refusals to supply for extending or protecting commercial interests. Examples include halting supplies in order to punish buyers for dealing with competitors and refusing to supply buyers that do not agree to exclusive dealing. It may have a direct effect on the competition, and the undertaking is either driven out of the market, marginalised or prevented from entering the market. In addition, it may harm consumer welfare.

    This thesis will first introduce and discuss the concepts of refusals to deal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U case-law. From Case Commercial Solvents(1974), the first case in which a refusal to supply was held to be capable of infringing Art. 102 TFEU, a series of case-law in ECJ established that a dominant undertaking’s refusal to supply a customer with whom it competed in a secondary market was an abuse aimed at eliminating its competitor , thereby strengthening its dominant position in the secondary market. In other words, the undertakings dominant on one market should not use their position to gain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n others(leverage).

    Moreover, the ECJ and Commission upheld that a dominant undertaking has a special responsibility not to allow its conduct to impair genuine undistorted competition on the common market. Preventing dominant firms from constituting an abuse of dominance, the ECJ and Commission upheld that they have a duty to supply in the absence of objective justification. Sustaining the important opinion in Case United Brands(1978), the ECJ said in Case Sot. Lélos / GlaxoSmithKling(2008)that an undertaking in a dominant position for the purpose of marketing a product can not stop supplying a long-standing customer who abides by regular commercial practice, if the orders placed by that customer are in no way out of the ordinary. However, the idea that a dominant undertaking has a duty to supply is contrary to freedom of contract which decree that one should be free to deal with whom one chooses and contrary to freedom of disposing of its property. In this context, the ECJ found that in the constitutions of all Member States it is recognized that the exercise of the right to property may be restricted in the general interest. The Commssion held only under exceptional circumstances can the refusal to licens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be considered an abuse.The CFI said in Case Microsoft(2007)that hold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could in itself constitute objective justification for the refusal to grant a licence, the exception established by the case-law could never apply.

    When facing freedom of contract , the ECJ distinguished types of refusal to deal between existing customers and new customers. To be an abuse the refusal to start supplying must concern an input, which is indispensable to carry on normal economic activity in the downstream market. Furthermore, the meaning of indispensability developed in the case-law of essential facility doctrine.Besides, since Case Magill(1995), the ECJ implied in practice that Art. 102(2)(b)of the TFEU could be an independent yardstick for refusals to licence. The judgment of the ECJ held that refusal to provide basic information could be an abuse if this prevented the appearance of a new product and for which there was a potential consumer demand.

    Finally, this thesis analyzes cases of refusals to deal in the practice of the Fair Trade Commission under the Act of the Fair Trade in Taiwan. To controversial cases in practice, this thesis will suggest an appropriate respond to them.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2 第一項 文獻回顧法 3 第二項 案例分析法 3 第三項 比較法分析 3 第三節 研究架構 3 第二章 獨占事業關於拒絕交易行為的概念 6 第一節 獨占事業濫用行為之概念 6 第一項 獨占事業之定義 6 第二項 市場力量之界定 9 第一款 市場力量界定之概述 9 第二款 相關市場之界定方法 10 第一目 產品相關市場 10 壹、產品相關市場之概述 10 貳、產品相關市場之界定 11 一、需求替代可能性(demand substitutability) 12 (一)SSNIP測試法(small but significant non-transitory increase in price test) 12 (二)交叉彈性需求(cross elasticities of demand;the cellophane fallacy) 13 (三)物理特性(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14 (四)使用目的(intended use) 15 (五)價格(price) 16 (六)供給需求之結構(structure of supply and demend) 16 (七)企業內部文件(internal document) 16 二、供給替代可能性(supply substitutability) 17 三、潛在競爭(potential competition) 17 第二目 相關地理市場之界定 18 第三目 相關時間市場 19 第三款 支配地位之判斷標準 20 第一目 市場占有率 21 第二目 進入或擴張障礙 22 第三目 買方力量 24 第四款 小結 25 第三項 濫用行為(abuse)之意義 25 第一款 現行歐盟運作條約第一○二條之目的 25 第二款 濫用行為之定義 26 第一目 具備支配地位事業的行為已經明顯的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 27 第二目 不可將濫用解釋的目的設定在保護競爭者 28 第三目 對於濫用的認定不應該純以短期(short term)的眼光進行衡量 28 第三款 對於濫用行為所造成影響(effects)的分析 28 第四款 歐盟實務所承認的阻礙濫用類型 30 第五款 小結 31 第二節 事業拒絕交易行為之內涵及相關概念 31 第一項 關於拒絕交易行為之概說 31 第一款 拒絕交易行為之規範主體 32 第二款 拒絕交易行為之涵蓋範圍 35 第二項 事業進行拒絕交易行為經濟上之源由及特性 38 第一款 事業進行拒絕交易行為經濟上之源由 38 第一目 商業利益之擴大與維持 38 第二目 避免搭便車行為與投資意願之維持 39 第二款 事業所進行拒絕交易行為之特性 40 第一目 拒絕交易行為不須以支配地位為其原因關係(causal link) 40 第二目 拒絕交易行為不須考量主觀問題及實際行動 41 第三目 拒絕交易行為構成後無除外規定之適用 42 第三項 拒絕交易之行為形式 43 第一款 全面的拒絕(outright refusals to supply.) 43 第二款 擬制拒絕(constructive refusals to supply) 43 第三款 利潤擠壓 46 第一目 利潤擠壓之意義 46 第二目 利潤擠壓之惡性 46 第三目 利潤擠壓之衡量方式 47 第四目 利潤擠壓之案例-Napier Brown / British Sugar案 48 第四項 拒絕交易行為與契約自由原則的關係 50 第一款 規制拒絕交易行為與契約自由原則的衝突 50 第二款 規制拒絕交易行為與契約自由原則的調和 51 第三款 拒絕交易行為於歐盟實務的發展 53 第六項 小結 54 第三章 獨占事業拒絕交易行為作為濫用市場地位之一種態樣 56 第一節 獨占事業拒絕交易行為之惡性 56 第一項 拒絕交易行為與阻礙濫用 56 第二項 歐盟實務對於拒絕交易構成濫用之見解及發展 59 第三項 支配地位事業特別責任之建立及締約義務之導出 61 第一款 支配地位事業之特別責任之形成 61 第二款 締約義務之導出 63 第三款 對締約義務的質疑 66 第一目 強制締約抵觸憲法上所保護的權利 66 第二目 強制締約可能會妨礙創新 67 第三目 強制締約可能不利於促進競爭 69 第四目 強制締約會破壞競爭所產生之內在平衡 70 第五目 締約強制並非創造消費者福利的最佳手段 71 第六目 締約強制並非價格競爭的積極手段 71 第七目 對締約強制中可否複製判定之質疑 72 第四項 締約義務之範圍 73 第一款 締約義務範圍之重要性探討 73 第二款 後續締約義務契約之成立理由 74 第一目 嚴格不得差別待遇之義務 75 第二目 不負同意更多契約的義務 76 第三目 締約義務的範圍僅止於拒絕會傷害競爭的程度 76 第三款 對所有競爭者負有不得差別待遇義務之情況 77 第一目 集體的拒絕交易 78 第二目 互通性資訊之提供義務 80 第五項 小結 81 第二節 獨占事業拒絕交易之基本類型 81 第一項 拒絕對既存顧客供給產品或服務 81 第一款 拒絕供給既存顧客之內涵 81 第二款 拒絕既存顧客時支配地位之型態 82 第三款 拒絕既存顧客違反現行歐盟運作條約第一○二條之態樣 83 第一目 以拒絕作為限制生產之手段 83 第二目 以拒絕作為限制銷售之手段 84 第三目 以拒絕作為限制技術發展之手段 86 第四目 以拒絕作為影響市場結構之手段 87 第四款 拒絕既存顧客對競爭之負面影響 88 第一目 不須將所有競爭排除 88 第二目 須關注於對競爭之傷害與對消費者者的福利 90 第三目 被排除者特性對競爭的影響 90 第五款 學說對於早期拒絕既存顧客案例之評論 91 第一目 一九七四年的抗結核藥案Commercial Solvents 91 壹、歐洲法院之觀點 91 貳、學者對於抗結核藥案Commercial Solvents之評論 92 第二目 一九七九年的收銀機Hugin案 92 壹、執委會及歐洲第一審法院之觀點 93 貳、學者對於收銀機Hugin案之評論 94 第六款 近期拒絕既存顧客之特殊案例 — Sot. Lélos / GlaxoSmithKling案 94 第一目 Sot. Lélos / GlaxoSmithKling案之形成原因 94 第二目 歐盟實務管制以拒絕供貨阻礙平行輸入之目的 95 壹、阻礙平行輸入將限制品牌內的競爭 96 貳、阻礙平行輸入將限制歐盟單一市場之整合 97 參、保護平行輸入之貿易商 97 第三目 二○○八年Sot. Lélos / GlaxoSmithKling案之審理過程 98 壹、本案事實經過 98 貳、內國競爭主管機關與法院之審理 100 一、希臘競爭委員會提請歐洲法院為先決裁定 100 二、雅典上訴法院提請歐洲法院為先決裁定 101 第四目 歐洲法院對於Sot. Lélos/ GlaxoSmithKling案之見解 101 一、為阻礙平行輸出而拒絕供貨係構成濫用支配地位之行為 102 (一)拒絕供貨構成濫用行為 102 (二)現行歐盟運作條約第一○二條均禁止阻礙平行輸出之行為 103 (三)阻礙平行輸出構成濫用行為 103 (四)為阻礙平行輸出而拒絕供貨足以排除競爭 103 (五)倘具正當事由仍將不構成濫用 104 二、拒絕非屬「不正常」訂購將構成濫用行為 104 三、拒絕供貨須於合理限度內維護商業上利益方能具適法性 105 (一)不將產品銷售至價格水準較低國家,並非保護商業利益的唯一手段 105 (二)如批發商主要係為平行出口而大量發訂,藥品公司仍得拒絕供貨 105 (三)不得僅因有平行輸出之情事即拒絕供貨 106 四、受專利保障之藥品仍須面對經銷商或平行貿易商之競爭 106 五、藥品產業之平行貿易對於消費者有正面效果 107 第二項 拒絕對新顧客供給產品及服務 108 第一款 拒絕新顧客違法性之推論 108 第一目 問題之提出 108 第二目 拒絕新顧客違法性之確認 108 第二款 拒絕新顧客違法性之特殊考量 109 第一目 拒絕新顧客時之市場 109 第二目 對於拒絕既存顧客與新顧客要求之區別 109 第三目 不可欠缺性(indispensability)之發生時點 111 壹、市場上不存在替代物 111 貳、現實上無法複製之考量 111 參、經濟上無法實行之考量 112 第三款 拒絕新顧客對競爭之負面影響 112 第四款 關於拒絕新顧客之案例 114 第一目 一九八九年的建築材料案 114 第二目 二○○九年涉及金融業的Clearstream案 115 壹、案例事實及執委會、歐洲第一審法院之見解 115 貳、關於Clearstream案之評論 118 第三項 拒絕提供樞紐設施 119 第一款 樞紐設施原則之概論 119 第一目 樞紐設施原則之源起 119 第二目 樞紐設施原則於歐盟發展之內涵 120 第三目 樞紐設施原則之範圍 121 第四目 樞紐設施原則之要件 122 第五目 對樞紐設施原則之質疑 122 第二款 樞紐設施原則於歐盟實務之發展過程 123 第一目 涉及機場及航空基礎設施之案例 123 第二目 分享義務的擴張:關於港口的案例 124 第三目 限縮締約義務範圍的Bronner案 127 第四項 拒絕授權提供智慧財產權 130 第一款 智慧財產權之概論 130 第一目 智慧財產權之定義 130 第二目 智慧財產權之目的與功能 131 第二款 競爭法與智慧財產權之關係 132 第一目 智慧財產的保護與商品自由流通原則之互動 132 第二目 智慧財產的保護與商品自由流通原則之調和 134 壹、特殊客體(specific subject-matter)原則 134 貳、權利耗盡(exhaustion of rights)原則 135 參、智慧財產權的存在(existence)與行使(exercise)區別原則 135 第四目 競爭法得介入智慧財產權之領域 136 第三款 智慧財產權於拒絕交易案件之市場特殊性 137 第四款 對於智慧財產權應否強制授權之爭論 138 第一目 否定強制授權之見解 138 第二目 執委會認為符合強制授權的例外情況 139 第五款 強制授權於歐盟實務之演進過程 141 第一目 一九八八年的Volvo案與Renault拒絕汽車車體零組件設計案 141 壹、案例事實及歐洲法院之見解 142 貳、學說之評論 143 第二目 一九九五年的Magill案 144 壹、案例事實及歐洲法院之見解 144 貳、學說之評論 146 一、學說對於一九九五年的Magill案之評論 146 二、學說對於一九九五年中Magill案「新產品」之評論 147 三、學說對於一九九五年的Magill案「不可欠缺性」之評論 150 第三目 一九九七年的Ladbroke案 150 第四目 一九九八年的Bronner案 152 第五目 二○○四年的IMS Health案 153 壹、案例事實及歐洲法院之見解 153 貳、學說之評論 155 一、學說對於二○○四年的IMS Health案之評論 155 二、學說對於二○○四年的IMS Health案「新產品」之評論 157 三、學說對於二○○四年的IMS Health案「不可欠缺性」之評論 158 第六目 二○○九年執委會對於「不可欠缺性」之見解 159 第七目 二○○七年的微軟案Microsoft 160 壹、二○○七年的微軟案Microsoft之背景介紹 160 貳、二○○七年微軟案Microsoft之案例事實 161 參、執委會、歐洲第一審法院對於拒絕授權行為之見解 162 肆、執委會與歐洲第一審法院對於不可欠缺性之見解 163 伍、執委會與歐洲第一審法院對於新產品之見解 164 陸、學說對於二○○七年微軟案Microsoft之評論 165 第五項 小結 166 第四章 拒絕交易行為之客觀上正當理由 169 第一節 客觀上正當理由之概論 169 第一項 對財產權之限制與法律保護之抗辯 171 第二項 客觀上正當理由之內涵 172 第一款 客觀必要性之抗辯 173 第二款 面對競爭之抗辯 174 第三款 效率抗辯 176 第三項 客觀上正當理由之舉證責任歸屬 178 第二節 執委會對於拒絕交易行為之客觀正當事由之分類及說明 180 第一項 具備支配地位事業拒絕既存顧客可能之抗辯 180 第二項 具備支配地位事業拒絕新顧客可能之抗辯 180 第三節 其他具體之客觀上正當事由 182 第一項 維護商業利益之抗辯 182 第一款 保證品質之抗辯 185 第二款 消弭獨占之抗辯 186 第三款 回收成本之抗辯 187 第四款 合法行為之抗辯 187 第五款 合理注意期間預告之抗辯 189 第六款 平行輸入之抗辯 191 第一目 二○○五年歐洲第一審法院總辯論官Jacobs於Sot. Lélos / GlaxoSmithKling案之見解 191 第二目 二○○八年歐洲法院對於Sot. Lélos / GlaxoSmithKling案之見解 192 第三目 關於二○○八年歐洲法院Sot. Lélos / GlaxoSmithKling案之評論 194 第二項 不合適伙伴之抗辯 195 第三項 產量抗辯 198 第四項 公益抗辯 202 第五項 創新抗辯 204 第四節 小結 209 第五章 我國公平交易法對獨占事業拒絕交易行為之規範 212 第一節 獨占事業濫用行為之概念 212 第一項 獨占事業之定義 212 第二項 獨占事業於我國公平法下之構成 213 第一款 特定市場之認定 213 第一目 相關產品市場 213 第二目 地理市場 215 第二款 獨占事業之認定 216 第一目 雙重門檻之負面推定 216 第二目 獨占狀態之正面認定 217 第三目 我國公平會對於獨占事業認定之案例 218 壹、中油公司拒絕提供國內航空燃油報價案 218 貳、中油公司無正當理由拒絕經銷商續約案 219 參、關貿公司忠誠折扣限制競爭案 219 第三項 獨占事業之禁止行為 220 第一款 濫用行為之概念 221 第二款 我國公平法規定濫用之態樣 221 第二節 我國公平法關於獨占事業拒絕交易行為之管制 223 第一項 拒絕交易行為構成濫用獨占地位之要件 223 第一款 具有拒絕交易行為 223 第二款 以不公平之方法為之 224 第三款 影響市場競爭機能 225 第二項 我國實務關於拒絕供給產品或服務之案例 226 第一款 中油公司拒絕文久公司提供國內航空燃油報價案 226 第一目 事實部份 226 第二目 理由部分 226 壹、公平會認為中油公司具有拒絕交易之情事 226 貳、公平會認為中油公司已妨礙文久公司之競爭 226 參、公平會認為中油公司之抗辯無正當理由 227 一、中油公司之抗辯 227 二、公平會認為中油公司之抗辯不具有正當理由 227 肆、公平會之結論 228 第三目 本案評釋 228 壹、公平會未區分文久公司為既存顧客或新顧客而異其要件 228 第二款 中油公司無正當理由拒絕經銷商續約案 230 第一目 本案事實 230 第二目 理由部分 231 壹、當事人間有拒絕續約之可能性 231 貳、中油公司拒絕合興公司之行為無正當理由 231 第二目 本案評釋 232 壹、公平會對於締約自由原則之維護應屬正確 232 貳、中油公司維護其商業利益應在合比例之範圍內為之 232 參、公平會對於不合適伙伴抗辯之審酌係屬正確 233 肆、本案適用公平法第十條第四款之合理性似有疑問 233 伍、對於合興公司之拒絕提氣僅得在超過合理訂單外之部分 234 第三項 獨占事業拒絕交易行為之遁逃案例 234 第一款 台灣再生工業為足以影響廢寶特瓶回收市場之差別待遇行為案 235 第一目 事實部分 235 第二目 理由部分 235 壹、再生公司拖延收貨之行為,係屬不正當 235 貳、再生公司拖延收貨之行為,妨礙市場上之公平競爭 235 第三目 本案評釋 236 壹、公平會未論及本案適用獨占事業濫用與否之可能 236 貳、再生公司之拖延行為仍屬拒絕提供服務之行為 237 參、再生公司不需具有將東嬴公司逐出市場之意圖或過失仍屬濫用 237 肆、再生公司提出保證品質抗辯具有成功之可能性 237 第二款 中油公司限制民營連鎖加油業者販賣潤滑油脂案 237 第一目 事實部分 237 壹、中油公司之動機在於達到獨家販售之目的 237 貳、中油公司提出不合理之交易條件 238 第二目 理由部分 238 壹、中油公司在潤滑油市場亦顯具影響力 238 貳、中油公司之濫用行為構成對潤滑油脂市場公平競爭之妨礙 239 第三目 本案評析 239 壹、即使中油公司於潤滑油市場不具影響力,亦不妨礙獨占濫用行為之認定 239 貳、中油公司所施之不公平條件亦構成拒絕行為 240 參、本案應構成公平法第十條第一款,而非第十九條第六款規定 240 第三項 我國關於樞紐設施原則之繼受 240 第一款 我國繼受樞紐設施原則之概況 240 第二款 公平會關於樞紐設施之見解 — (94)公處字017號處分書 243 第一目 樞紐設施之複製須同時具備技術可行性及商業可行性 243 第二目 關貿公司尚未構成拒絕提供之行為 244 第三款 本案評釋 245 第一目 本案同時涉及強制授權之問題 245 第二目 公平會對於拒絕行為認定之範圍有過狹之虞 245 第三節 小結 24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248 第一節 結論 248 第一項 對於獨占事業濫用行為之規制應著重對於消費者之保護 248 第二項 獨占事業之拒絕交易行為與契約自由原則之調和 248 第三項 拒絕交易行為類型化與區分締約義務要件之必要 249 第一款 拒絕對既存顧客供給產品或服務之類型 249 第二款 拒絕對新顧客供給產品或服務之類型 250 第三款 拒絕提供給樞紐設施之類型 250 第四款 拒絕授權之類型 251 第四項 以客觀上正當理由作為逃脫濫用之抗辯事由 253 第二節 省思與建議 255 第一項 對我國實務關於拒絕交易行為案例之觀察 255 第一款 關於獨占案例之分析 255 第一目 公平會見解對於締約自由原則之維護應屬正確 255 第二目 公平會之見解未區分既存顧客與新顧客之差異 255 第三目 公平會對於拒絕交易行為影響競爭之論證過於簡略 256 第二款 對於遁逃案例之分析 256 第一目 拒絕交易行為之濫用及其影響不須發生於同一市場 256 第二目 公平會對於擬制拒絕行為之認識有所不足 256 第三款 對於樞紐設施原則案例之分析 257 第二項 對我國實務關於拒絕交易行為案例之建議 257 第一款 對於拒絕交易行為態樣應再擴充 257 第二款 對於樞紐設施原則引進之再思考 258 第三款 公平會對於拒絕交易行為之正當理由應予以類型化 258 第四款 締約義務之範圍應以合理訂單為範圍 258 參考文獻 260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文獻
    (一)專書與論文集
    王澤鑑,《民法總則》(台北:自版,1997年3月)
    王澤鑑,《債法原理(一)》(台北:自版,2001年11月)
    王泰銓,《歐洲事業法(二)─ 歐洲競爭規範》(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6月)
    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認識公平交易法 — 增訂第十二版》(台北:自版,2009年8月)
    何之邁,《企業經濟力集中的法律問題》(台北:黎明事業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12月)
    何之邁,《歐洲共同體競爭法論》(台北:自版,1999年5月)
    何之邁,《公平交易法實論》(台北:自版,2002年)
    何之邁,《公平交易法專論》(台北:自版,1993年10月)
    吳秀明,〈十年來公平法上之獨占管制〉,收於吳秀明,《競爭法的發韌與展開》(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11月),頁307 – 384。
    周忠海、李居遷、官立云/譯,海因‧克玆/著,《歐洲合同法(上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4月)
    陳自強,《契約之成立與生效》(台北: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3月)
    陳麗娟,《里斯本條約後歐洲聯盟新面貌》(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9月)
    許忠信,《WTO與貿易有關智慧財產權協定之研究》(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5月)
    許忠信,《國際金融法之研究》(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11月)
    黃茂榮,《公平交易法理論與實務》(台北:自版,1993年10月)
    程衛東、李靖堃,《歐洲聯盟基礎條約:經〈里斯本條約〉修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2月)
    廖義男等,《公平交易法之註釋研究系列(一)》(台北: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2003年12月)。
    劉孔中,《公平交易法》(台北:自版,2005年1月)
    劉孔中,《智慧財產權法制的關鍵革新》(台北:自版,2007年6月)
    劉華美,《競爭法與能源法》(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7月)
    賴源河編審,《公平交易法新論》(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3月)

    (二)學位論文
    林易典,〈中小企業聯合於公平交易法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6月
    洪葦瀅,〈競爭法濫用獨占地位規範對行使智慧財產權之限制 ─ 以歐盟法規範為中心〉,世新大學智慧財產權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7月
    陳彥任,〈歐體競爭法對公營事業之規範〉,國立台北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7月
    陳建妤,〈從獨占事業濫用優勢地位論過高價格之管制─以歐盟為例〉,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陳逸如,〈歐體條約第八十二條之研究 — 以微軟作業系統搭售案為中心〉,國立中興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7月
    張長樹,〈樞紐設施原則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4月
    黃雪鳳,〈歐美競爭法對航空電腦訂位系統之規範〉,國立台北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楊宏暉,〈競爭法對於搭售行為之規範〉,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12月

    (三)期刊論文
    林易典,〈以拒絕供貨來阻礙平行輸入作為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態樣:歐洲法院2008年9月16日Sot. Lélos / GlaxoSmithKline 案判決,關於歐體條約第八十二條禁止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規範之解釋的啟發〉,國立成功大學 2009年智慧財產權發展論壇,國立成功大學智慧財產權推廣研究小組主辦,台南(2009)
    林易典/譯,Prof. Dr. Michael Kling/著,〈競爭法下之專利強制授權〉,國立成功大學 2010年智慧財產權發展論壇,國立成功大學智慧財產權推廣研究小組主辦,台南(2010)
    陳櫻琴,〈電信產業與四C事業之競爭規範 — 以競爭政策及案例發展觀察為中心〉,《公平交易法季刊》,第十一卷第三期(2003年7月),頁133 - 172。
    詹森林,〈私法自治原則之理論與實務 — 台灣法制發展之情形〉,收於詹森林,《民事法理與判決研究第七冊》,(台北:自版,2001年8月),頁1 – 35。
    楊宏暉,〈創新誘因的維護與競爭法規範 — 以專利拒絕授權為例〉,《公平交易法季刊》,第十二卷第二期(2004年4月),頁67 - 112。
    楊宏暉,〈新經濟時代的反托拉斯法挑戰 — 網路效應與微軟案之初探〉,《政大法學評論》,第七十七期(2004年2月),頁207 - 284。
    劉孔中、簡維克,〈CD – R 案之解析與評釋 — 以公平法及專利強制授權為中心〉,《公平交易法季刊》,第十七卷第一期(2009年1月),頁1 - 38。
    劉孔中,〈析論獨占事業濫用市場地位之禁止〉,《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八卷第一期(1996年3月),頁227 - 263。

    二、英文文獻
    Faull, Jonathan/ Nikpay, Ali, The EC Law of Competition, 2nd ed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Furse, Mark, Competition Law of the EC and UK, 6th ed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Goyder D.G., EC Competition Law, 5th ed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Hirsch, Günter /Montag, Frank/ Säcker, Franz Jürgen, Competition Law: European Community Practice and Procedure, 1st edn., London: Sweet and Maxwell, 2008
    Jones, Alison/ Sufrin, Brenda, EC Competition Law, 3rd ed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Jones, Alison/ Sufrin, Brenda, EC Competition Law, 4th ed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Korah, Valentine, An Introductory Guide to EC Competition Law and Practice, 9th edn., Oxford: Hart Publishing, 2007
    O’Donoghue, Robert/ Padilla, A. Jorge, The Law and Economics of Article 82 EC, 1st edn., Oxford: Hart Publishing, 2006
    Ritter, Lennart/ Braun, W. David, European Competition Law: A Practitioner’s Guide, 3rd edn., The Hague: Kluwer, 2005
    Roth, Peter/ Rose, Vivien, European community law of competition, 6th ed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Van Bael, Ivo/Van Bellis Jean-François, Competition Law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y, 4th edn., The Hague: Kluwer, 2005
    Van Bael, Ivo/Van Bellis Jean-François, Competition Law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y, 5th edn., The Hague: Kluwer, 2010
    Whish, Richard, Competition Law, 6th ed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三、網路資源
    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http://www.ftc.gov.tw/
    歐盟執委會:http://eur-lex.europa.eu/en/index.htm
    歐盟官方公報(EU-Lex Official Journal)網站:http://eur-lex.europa.eu/JOIndex.do? ihmlang=en
    歐洲法院(ECJ)網站:http://eur-lex.europa.eu/en/index.htm
    歐體執委會將歐體條約第82條適用於具優勢地位之事業 ( Dominant Undertakings ) 之濫用排除行為 ( Abusive Exclusionary Conduct ) 時關於執行優先性( Enforcement Priorities ) 的指導說明
    http://www.ftc.gov.tw/internet/main/doc/docDetail.aspx?uid=1069&docid=11201
    Commission Notice on the definition of the relevant market for the purpose of Community competition law
    http://eur-lex.europa.eu/LexUriServ/LexUriServ.do?uri=CELEX:31997Y1209%2801%29:EN:HTML
    Communication from the Commission — Guidelines on the Commission’s enforcement priorities in applying Article 82 of EC Treaty to abusive exclusionary conduct by dominant undertaking , OJ 2009/C 45/02 , 24 February 2009
    http://eur-lex.europa.eu/LexUriServ/LexUriServ.do?uri=OJ:C:2009:045:0007:0020:EN:PDF
    DG Competition discussion paper on the application of Article 82 of EC Treaty to
    exclusionary abuses , December 2005
    http://ec.europa.eu/competition/antitrust/art82/discpaper2005.pdf
    Lexis網站http://www.lexisnexis.com/ap/auth/

    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立即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