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勁伃 Chen, Chin-Yu |
---|---|
論文名稱: |
日本觀光政策發展之分析─以觀光立國政策為例 An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Policy in Japan ─ A Case Study on “Visit Japan Campaign(VJC)” |
指導教授: |
周志杰
Chou, Chih-Chieh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科學院 - 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Economy(on the job class)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畢業學年度: | 10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49 |
中文關鍵詞: | 觀光立國 、觀光政策 、日本 、觀光業 |
外文關鍵詞: | VJC, tourism policy, Japan, the tourism industry |
相關次數: | 點閱:131 下載:2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1990年代,日本經濟泡沫化以來,傳統「工業立國」、「貿易立國」的發展方式,始終無法將其帶離經濟緊縮的「失落的十年」,因此「國際入境觀光」在此時成為日本政府帶動地方經濟、創造就業機會、又可增加外匯收入、行銷自我文化的最佳選擇。因而,日本政府於2003年正式提出「觀光立國宣言」,宣示其將傾國家之力推展國際入境觀光、以作為21世紀支柱性產業的決心。
本研究從日本觀光的資源環境、文化背景切入,論述其觀光產業與政策的發展歷程,而後針對「觀光立國政策」的實施內容與政策成效進行深入探討,使用文獻分析、輔以深入訪談之研究方法,了解其觀光產業現有的優勢與劣勢、探究其未來可能擁有的發展機會與潛在威脅,進而以「SWOT分析法」作為政策評析的總結。研究發現,日本「觀光立國政策」確實帶動日本近年國際觀光的興盛,其產業優勢在於豐富多樣的自然資源、保存完善的文化特色,以及政府與民間產業「公私協力」模式運作的成功,不僅創造了高旅遊滿意度、也提升了其國家的軟實力與形象;然而,其產業現存的劣勢也展現在國內觀光的低迷、國際旅客客源單一化、且旅遊旺季與景點集中,導致相關設施供應不足、區域觀光發展不均的問題。
放眼未來,日本政府的觀光政策也面臨著諸多的威脅,在國際上,亞洲其他國家的觀光崛起速度更快、日本當地高昂的物價也降低了國際旅客的旅日意願,在國內,發展觀光對於景區的破壞、「少子高齡化」的不良影響等,皆考驗著日本政府的智慧。因此,如何利用日圓貶值創造入境觀光優勢、並且在積極拓展國際觀光客源市場、開發多元的旅遊商品與路線後,把握住觀光產業未來的發展機會,即是本研究針對「觀光立國政策」的建議與反饋。
Ever since the burst of economic bubble in the 1990s, Japan had fallen into a long-term economic austerity. It was not until in 2003 when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proposed a tourism policy named“Visit Japan Campaign (VJC)” that things began to reverse from the huge trade deficit caused by the thriving out-bound tourism in the past. Japan decided to develop “in-bound tourism “to attract foreign exchange inflows to increase consumption with an eye to stimulating local economy. It was a major turning point for Japan to make tourism the national pillar industry. Thus, the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d for an in-depth discussion on “VJC “policy, and to explore its background, content, target and effectiveness with a view to learning about the development and future direction of the Japanese tourism policy. In the result of the policy analysis on “VJC ", the present study analyzed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Japanese tourism industry, and then explored opportunities for its future development and the potential threat it may have as th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nd feedback.
壹、中文資料:
一、專書:
1. 石之瑜,2013,《社會科學方法新論》,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
2. 邱錦添、邱筠惠,2008,《兩岸觀光旅遊政策與法規》,國立編譯館主編。
3. 馬英九、連戰等,2009,《贏在軟實力─華人企業領袖的二十堂課》,台北市:天下遠見出版。
4. 陳嘉男發行,Peter Hadfield、Kim Schuefftan and John Carroll等著,1993,《日本》,台灣英文雜誌社出版。
5. 紀俊臣、楊正寬、林連聰,2009,《觀光行政與法規》,新北市:前程文化出版,頁84-85。
6. 楊正寬,2007,《觀光行政與法規》,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出版。
7. 葉至誠,2000,《社會科學概論》,新北市:揚智文化出版。
8. 劉修祥、許逸萍著,2011,《觀光導論》,新北市:揚智文化出版。
二、翻譯文獻:
1. 李政賢、廖志恒、林靜如譯,Uwe Flick原著,2012,《質性研究導論》,台北市:五南圖書文化。
2. 胡龍騰、黃瑋瑩、潘中道譯,Ranjit Kumar原著,2000,《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台北市:學富文化出版。
3. 陳文俊譯,Earl Babbiem原著,2005,《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市:新加坡商湯姆生亞洲私人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4. 郭乃文、楊岱容譯,Andrew Holden原著,2005,《觀光與環境》,台北市:五南圖書文化。
5. 楊日青、李培元等譯,Andrew Heywood著,2002,《政治學新論》,台北市:韋伯文化事業出版。
6. 劉以德譯,McKercher, B. & Cros, H. D.原著,2010,《文化觀光:觀光與文化遺產管理》,台北市:桂魯出版。
三、期刊:
1. 王明元、鄭志富,2011,〈台灣觀光發展現況與未來展望〉,《journal of Commercial Modernization》6(1):209-213。
2. 王歐,2011,〈日本旅遊業文化的特點探析〉,《渤海大學外國語學院人資社科Human Resources & Social Sciences》,頁292。
3. 王紹旬,2011,〈日本觀光產業發展中公部門的角色扮演〉,《北台灣學報》,第34期,2011年6月,頁17-20。
4. 王潤、劉家明,2012,〈旅游產業集群研究綜述〉,《地理科學進展Progress in Geography》,31(10):1408-1410。
5. 文祖湘,2009,〈我國觀光政策分析與檢討〉,《台灣經濟研究月刊─觀光產業趨勢與展望系列》,32(8):25-27。
6. 毛治國交通部部長,2009,〈觀光政策之規劃與推動〉,《研考雙月刊》,33(2):97。
7. 包淳亮,2007,〈論大國權力分配的趨勢與後霸權時代的來臨〉,《展望與探索期刊》,5(3):69-87。
8. 沈姍姍、蘇勤,2008,〈中國旅游政策研究綜述〉,《資源開發與市場Resource Development &Market》,24(8):765-767。
9. 吳文傑、李雨師等,2012,〈國外旅遊服務價值鏈與服務品質-樂遊旅行社帛琉團〉,《Journal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9(4):205-208。
10.李榮謙、高超洋、黃麗倫、楊淑雯,2010年6月,〈日本失落十年的經驗與啟示〉,《中央銀行季刊》,32(2):47-49。
11.金春梅、凌強,2014,〈日本發展可持續旅遊的政策措施及其啟示〉,《大連大學學報》,35(2):111-114。
12. ------,2014,〈文化軟實力視角下的日本觀光立國戰略〉,《世界地理研究》,23(3):110-111。
13. ------,2014,〈當前日本實施觀光立國戰略的研究〉,《經濟研究─日本問題研究》,2(28):1-4。
14.林錫銓、楊惠婷、張琬青,2009,〈少了邵族文化的日月潭觀光─文化觀光的危機與永續〉,《鄉村旅遊研究》,3(1):72-74。
15.洪惠娟等,2012,〈日本傳統祭典與日本文化特色應用於現代髮型之研究〉,《美容科技學刊》9(4):27。
16.胡稹,2007,〈關於日本神社原初功能的考察〉,《日本學論壇》第3期,頁43-45。
17.柴亞林,2008,〈日本觀光立國戰略評析〉,《西北師範大學旅遊學院》,第6期,頁56-57。
18.凌強,2007,〈發展國際旅遊業:日本的經驗及借鑑〉,《東北財經大學旅遊與酒店管理學院日本研究》第3期,頁47。
19. ------,2008,〈日本觀光立國戰略的新發展及其問題〉,《東北財經大學旅遊與酒店管理學院》,總第162期,頁53-54。
20. ------,2011,〈日本觀光立國戰略的新內容及其新特點〉,《東北財經大學旅遊與酒店管理學院》,第25卷(總第159期),頁23-26。
21.許然、盧莉,2009,〈日本觀光立國策略的由來與發展〉,《安陽師範學院學報》,第三期,頁44-45。
22.陳家瑜、郭昱瑩、王淑美,2011,〈我國觀光發展政策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頁17-18。
23.陳仲偉,2012,〈日本動漫造鎮書介系列(一)〉,《庶民文化研究》,第六期─書介,頁90-94。
24.張立生,2010,〈日本國民在其過內過夜觀光行為研究〉,《洛陽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5(5):47-50。
25.黃淑芬,2006,〈日本白川鄉合掌造文化觀光與文化資產之研究〉,《提昇觀光餐旅休憩人力及行銷競爭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75-76。
26.程錦、陸林、朱付彪,2011,〈旅游產業融合研究進展及啟示〉,《旅游学刊》,卷(4):14-20。
27.馮祥勇、劉鳳錦,2014,〈文化觀光的內涵與發展趨勢〉,《聯大學報》,11(1):3-6。
28.曾宇良、曾慈惠,2006年,〈日本產業觀光與造鎮計畫結合對台灣觀光發展之研究〉,《生物與休閒事業研究》,4(1):23-24。
29.葛燕,2014,〈觀光立國戰略讓日本”立”起來了嗎─日本觀光立國戰略的實施及評價〉,《城市旅遊規劃》,9月下半月刊,頁199-120。
30.董珮真,2010,〈無煙囪工業,各國爭逐亮點〉,《trade magazine》,no.234:10-11。
31.楊正寬,1995,〈觀光政策、行政與法規之互動調適論─以我國為案例分析〉,《觀光研究學報》1(1):40-48。
32.鄒蔚菲,2009年,〈經濟危機中日本旅遊業的市場拓展與政策扶植〉,《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總第166期,頁60-61。
33.趙華,2014,〈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運作模式研究〉,《蘭州教育學院學報》,30(12):40-41。
34.劉人懷、袁國宏,2007,〈我國旅遊價值鏈管理探討〉,《產業觀察學報》,頁102-104。
35.劉一郎,2012,〈日本經濟願景與產業發展政策〉,《經濟部技術處ITTS計畫成果─產業評析》,頁2-5。
36.蘇杭,2004,〈日本的新發展戰略:觀光立國〉,《當代亞太─經濟‧區域合作》,第6卷:頁23。
四、碩博士論文:
1. 林亦杰,2009,〈地方文化產業治理機制評估研究:以貓空茶文化產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2. 馬梅,2004,〈E時代旅遊產業縱向交易關係研究〉,復旦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3. 馬豫芳,2008,〈台灣觀光發展策略規劃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4. 陳佳伶,2014,〈古蹟再利用與文化觀光─以旗山生活文化園區為中心的研究〉,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系(所)碩士論文。
5. 張建民,2012,〈日本旅遊產業發展研究〉,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博士學位論文。
6. 張愛聆,2013,〈新世紀日本酷文化之內涵及其軟實力應用〉,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頁77-79。
五、網路資源:
1. 吳孟道,2010,〈日圓升值背景及其影響之評析〉,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分析網址:http://www.npf.org.tw/post/3/8183,檢索日期:2015年5月9日。
2. 李沃牆,2013,〈尾牙經濟學 v.s. 安倍經濟學〉,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分析網址:http://www.npf.org.tw/post/1/11876,檢索日期:2015年5月9日。
3. 呂雲,2010,〈日本動漫産業 打造日本全球文化影響力〉,文化中國網網站:http://big5.china.com.cn/culture/2010-07/14/content_20497958.htm,檢索日期:2015年3月30日。
4. 黃心華,2012,〈由世界經濟論壇「觀光旅遊競爭力報告」之評鑑指標反思我國提升競爭力排名之策略〉,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分析網站:http://www.npf.org.tw/post/3/10180,檢索日期:2015年5月2日。
5. 劉戈、陳建軍,2015,《旅游業能幫日本經濟多少?》,人民網網址:http://japan.people.com.cn/BIG5/n/2015/0429/c368549-26923205.html,檢索日期:2015年5月4日。
6. 劉大和、黃富娟,2003,〈文化觀光的型態及其探討〉,http://tw.myblog.yahoo.com/jw!RVJHH9iGHwIRRM6szmu4JT1fNg--/article?mid=2070,檢索日期:2015年5月12日。
7. 鄭琪芳,2004,〈日本觀光立國 扳回經濟劣勢〉,自由財經新聞─專題報導,網址: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4/new/mar/21/today-stock1.htm,檢索日期:2015年03月11日。
8. 蔡增家,〈日本財經政策動向對台灣之影響〉,《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亞太所長研究報告》,網址:http://www.tri.org.tw/trinews/doc/1020325_3.pdf,檢索日期:2015年4月18日。
9. 日本漫遊,〈旅遊資訊─日本節假日〉,網址:http://www.e-japannavi.com/info/info5.shtml,檢索日期:2015年04月13日。
10.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2014,〈觀光統計圖表〉,網址:http://admin.taiwan.net.tw/public/public.aspx?no=315,檢索日期:2015年5月2日。
11.行政院文化部:文化創意產業推動服務網,〈日本動漫產業概述〉,網址:http://www.cci.org.tw/cci/cci/market_detail.php?c=196&sn=4298,檢索日期:2015年4月19日。
12.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2006,〈價值鏈、價值系統、產業鏈與微笑曲線〉,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網頁:http://cdnet.stpi.org.tw/techroom/analysis/pat_A030.htm,檢索日期:2015年2月21日。
13.走進日本(Nippon. Com),2014,《訪日外國人數創新高,首次超千萬》,網址: http://www.nippon.com/hk/features/h00046/,檢索日期:2015年5月10日。
貳、英文資料:
1. Austin Uzama. 2014.“Yokoso! Japan: Classifying Foreign Tourists to Japan for Market Segmentation.”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rketing & Management. 04 Nov:132-140.
2. Chau Vu, Jo and Turner, Lindsay. 2009.“The Economic Structure of World Tourism.”Tourism Economics 15(1):5-7。
3. Ian Rowley. 2007.“Land Of Rising Tourism Hopes”. Business Week September 3:57.
4. Lordache Carmen , Ciochină, Iuliana and Asandei. 2010.“Clusters - Tourism Activity Increase Competitiveness Support.”Theoretical & Applied Economics 17(5):p99-112.
5. Lisa Hiwasaki, 2003, “Tourism in Japan’s Parks and Protected Areas: Challenges and Potentia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Environmental Strategies 4(1):107-110.
6. Noriko Ishikawa and Mototsugu Fukushige. 2009.“Impacts of tourism and fiscal expenditure on remote islands in Japan : a panel data analysis”. Applied Economics 41:921-928.
7. Peter J. Buckley, Hafiz Mirza and Stephen F.“Witt. Japan's International Tourism in the Contextof its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s.”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 357-383.
8. Seongseop Kim and Bruce Prideaux. 2011.“A Post‐Colonial Analysis of Bilateral Tourism Flows: the Case of Korea and Japa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14:586–600.
9. Taçgey Debeş. 2011.“Cultural tourism: a neglected dimension of tourism industry.”Anatolia –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Research 22(2):244–251.
10.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UNWTO). 2014.“UNWTO Tourism Highlights 2014 dition.” http://dtxtq4w60xqpw.cloudfront.net/sites/all/files/pdf/unwto_highlights14_en.pdf. (accessed February 5, 2015).
11.Yuzbasioglu and Nedim. 2011.“Antalya Region Tourism Cluster: To Measure the Impact of Tourism Cluster on Regional Development.”Middle Eastern Finance and Economics (issue 11):p89-94.
參、日文資料:
一、專書與期刊論文:
1. 三好健太郎,2011,〈地方における観光消費に対応した産業クラスター形成に関する考察-大分県における観光消費に伴う波及効果と流通実態を中心事例として〉,《平成23年度観光庁長官賞受賞論文集》,頁1-15。
2. 片岡美喜,2009,〈日本の観光政策における自然観光資源の位置づけとその現状~草津町の事例より~〉,《地域政策研究》,11(4):59-60。
3. 斉藤莉菜,2013,〈国内観光における情報ビジネスの可能性〉,頁2-6。
4. 松井浩一郎,2003,〈日本の外国人観光客誘致の現状と展望-観光立国“ニッポン”をめざして-〉,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
5. 松波利明,2008,〈日本の国際観光発展のために〉,論文編號17040177,頁2-3。
6. 神林博史,2012,〈「総中流」と不平等をめぐる言説: 戦後日本における階層帰属意識に関するノート(3)〉,日本東北學院大學教養學部論文集第161號,頁65-68。
7. 髙松正人,2012,〈外国人観光客を増やすには〉,《自治体国際化フォーラム》,Mar 2012,頁1-2。
8. 盛山正仁,2012,《観光政策と観光立国推進基本法》(第三版),東京都:ぎょうせい株氏会社,頁14-23。
9. 鈴木健二,2014,〈人口減少、少子高齢化の現状と課題〉,《厚生労働省第2回北陸地域連携プラットフォーム》,頁3-9。
二、網路資源:
1. 山本哲也,2012,〈祭りには日本の「生きる力」が詰まっている〉,網址:http://www.nippon.com/ja/views/b01201/,檢索日期:2015年3月16日。
2. 山帰会 勉強部屋,網址:http://image.search.yahoo.co.jp/search?p=%E6%97%A5%E6%9C%AC%E5%9C%B0%E5%9B%B3&aq=0&oq=%E6%97%A5%E6%9C%AC&ei=UTF-8#mode%3Ddetail%26index%3D84%26st%3D3074,檢索日期:2015年3月15日。
3. 日本環境省,〈日本の世界自然遺産〉,網址:http://www.env.go.jp/nature/isan/worldheritage/,檢索日期:2015年3月15日。
4. 日本政府農林水產省,2013,〈ユネスコ無形文化遺産に登録された「和食;日本人の伝統的な食文化」とは〉,網址:http://www.maff.go.jp/j/keikaku/syokubunka/ich/,檢索日期:2015年3月16日。
5. 日本國家旅遊局,〈日本世界遺産〉,網址:http://www.welcome2japan.hk/location/regional/yamanashi/fuji.html,檢索日期:2015年3月16日。
6. 日本國土交通省,2007,〈平成18年度観光の状況及び平成19年度観光施策〉,《平成19年觀光政策白皮書》,頁18-20。
7. 日本國土交通省,2010,〈平成22年度観光の状況〉,《平成22年度觀光政策白皮書》。
8. 日本國土交通省,2012,〈国内外から選好される魅力ある観光地域づくり〉,《平成24年度に講じた施策-第Ⅱ部》,頁85-87。
9. 日本國土交通省,2013,〈「平成24年度観光の状況」及び「平成25年度観光施策」(観光白書)について〉─観光の状況(2章),日本觀光廳網站,http://www.mlit.go.jp/kankocho/news02_000183.html,檢索日期:2015年03月01日。
10.日本國土交通省,〈第2節 新ウェルカムプラン21による総合施策の展開〉,網址:http://www.mlit.go.jp/hakusyo/kankou-hakusyo/h13/016_.html,檢索日期:2015年3月7日。
11.日本國土交通省観光庁ホーム,〈統計情報・白書─旅行業者取扱額〉,網址:http://www.mlit.go.jp/kankocho/siryou/toukei/toriatsukai.html,檢索日期:2015年3月7日。
12.日本國土交通省觀光廳,〈統計資訊.政策白皮書─出入境人數〉,網址:http://www.mlit.go.jp/kankocho/zh-tw/siryou/toukei/in_out.html,檢索日期:2015年3月7日。
13.日本國土交通省觀光廳,〈組織與體制〉, http://www.mlit.go.jp/kankocho/zh-tw/about/soshiki.html,檢索日期:2015年3月30日。
14.國土交通省觀光廳,2014,〈訪日外国人消費動向調査結果及び分析〉,《平成26年 年次報告書》,頁2-5。
15.日本商工會議所,2014,〈「観光立国実現に向けたアクション・プログラム2014」を公表─観光立国推進閣僚会議〉,http://www.jcci.or.jp/news/trend-box/2014/0624105714.html,檢索日期:2015年5月10日。
16.日本旅行業協會,2010,〈7-1.訪日前後の日本の肯定的なイメージの比較〉,網址:https://www.jata-net.or.jp/data/inbound/07.html,檢索日期:2015年4月10日。
17.平和が一番,〈日本の世界遺產〉,網址:http://heiwa-ga-ichiban.jp/sekai/index.html,檢索日期:2015年3月16日。
18.走進日本,2014,〈「和食」,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網址:http://www.nippon.com/hk/genre/culture/l00052/,檢索日期:2015年3月16日。
19.中央SUNDAY,2013,〈日本、円安で観光特需…日米で景気回復に期待感〉,網址:http://japanese.joins.com/article/785/171785.html,檢索日期:2015年4月18日。
20.ニッポンの国際観光統計,2013,〈世界の旅行・観光競争力ランキング〉,網址:http://www.geocities.co.jp/nezimaki_tokyo/kankou/competitive.html,檢索日期:2015年4月18日。
21.ニューストップ,2014,〈外国人観光客の約8割が"日本食目当て"! 一番人気は寿司ではなくあのグルメ〉,網址:http://news.mynavi.jp/news/2014/12/19/010/.,檢索日期:2015年4月10日。
22. Hospital News Checker,網址:http://hospital-black-checker.info/tag-日本/picture/,檢索日期:2015年3月15日。
23. Recruit lifestyle,2014,〈日本の世界遺産を訪ねて〉,網址:http://www.jalan.net/theme/isan/,檢索日期:2015年3月15日。
24. Travel Vision,2010,〈菅内閣、観光立国に「具体的な指示」−前原大臣、JL再生や休暇分散に意欲〉,網址:http://www.travelvision.jp/news/detail.php?id=45100,檢索日期:2015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