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欣彥
Wu, Hsin-Yen
論文名稱: 公司併購之防禦措施研究-以毒藥丸為中心
A Study of Defensive Tactics Against Takeover:Focusing on Poison Pills
指導教授: 陳俊仁
Chen, Chun-J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科學院 - 法律學系
Department of Law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1
中文關鍵詞: 企業併購公開收購股東權利計畫股東平等原則新股認購權公司法第268條之1證券交易法第43條之6
外文關鍵詞: takeover, tender offer, shareholder rights plain, equal treatment of shareholders, Warrant, Corporate Law of Clause 268-1, Securities Exchange Act of 43-6
相關次數: 點閱:222下載: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將介紹在國外已行之有年之敵意併購以及其相對應之防禦手段,並說明防禦手段中最廣為使用之毒藥丸,以此為主軸分別就美日二國之實務見解加以說明,而後將該國使用之毒藥丸是否可直接適用於我國現行法制之部分進行說明,此外並介紹我國近年來所發生之敵意併購案例,最後並就現行法制提出建議之修正,以期待我國未來企業併購之風潮可加速熱絡經濟發展。
    本文第一章為緒論,重在說明研究動機、研究範圍以及研究方法並簡單介紹論文整體架構。第二章為我國與外國企業併購手段之介紹說明,本文以最廣為使用之公開收購作為主軸並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說明我國現行公開收購制度之進行流程。第二部分則說明美國法之公開收購制度,說明該國之聯邦法規以及州法之演進。第三部分則是日本法之公開收購,說明該國與我國公開收購之不同之處。第三章為美國法之敵意併購防禦措施之運作,該國企業併購活動相當熱絡,是以所衍生之防禦措施也自然千變萬化,本文以毒藥丸作為主軸,說明毒藥丸之發展過程以及毒藥丸之種類,並說明美國之實務判決對於毒藥丸之合法性以及如何運作之問題。第四章為日本法之敵意併購防禦措施之運作,該國積極引入歐美等國之企業併購法制以求生存,本文將介紹日本企業併購之發展,並說明現行日本法中可能使用之防禦手段,也將說明該國毒藥丸之運作與美國法之不同,並介紹日本歷年來有關敵意併購之法院判決,以求理解該國實務見解對於毒藥丸之使用是否合法以及如何運作。第五章為我國法制下毒藥丸之運用可能之探討,該章可大致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為介紹我國現行與毒藥丸有可能關連性之法規。第二部分則為毒藥丸在我國現行法制適用可能之涵攝。第三部分則是介紹近年來我國敵意併購之案例。第四部分則為我國現行法制之探討與建議。第六章為本文之結論。

    This research paper presents an introduction and an explanation of defensive tactics against takeover in United Stated and Japan.It focuses on Poison Pills(shareholder right plains).

    The paper begins by introducing and explaining methods of takeover in Taiwan.Then it explains the use of Poison pills and judgements in United Stated and Japan and discusses the possibility of Poison Pills in Taiwan.Finally the paper formulates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

    The conclusion of the possibility of Poison Pills in Taiwan is affirmative but not all types can be used.The suggestion of the paper is that Taiwan government could learn Corporate Law of Japan to amend Corporate Law and Securities Exchange Act.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限制以及研究方法 2 第三節 論文架構 4 第二章 我國與外國法之企業併購手段 7 第一節 前言 7 第二節 我國法之公開收購 8 第一項 立法沿革 8 第二項 公開收購之定義 9 第一款 定義 9 第二款 收購範圍 9 第三款 優點與特性 10 第三項 一般公開收購 11 第一款 公開收購之程序 11 第二款 公開收購之原則 15 第三款 應賣人之保護 17 第四款 小結 18 第四項 強制公開收購 19 第五項 小結 21 第三節 外國法之公開收購 22 第一項 美國法 22 第二項 日本法 25 第一款 立法沿革 25 第二款 現行規定 26 第四節 小結 28 第三章 美國法之併購防禦措施的運作 31 第一節 防禦手段之適法性 31 第二節 防禦手段之種類 33 第一項 毒藥丸(Poison Pills) 33 第一款 毒藥丸之定義 33 第二款 毒藥丸之種類 34 第一目 前言 34 第二目 基本型毒藥丸 39 第三目 經濟型毒藥丸 40 第四目 變種型毒藥丸 43 第五目 小結 45 第二項 其他防禦手段 46 第三項 小結 48 第三節 美國實務對於毒藥丸之司法審查 49 第一項 防禦措施之適法性 49 第一款 Unocal案 49 第一目 案例事實 49 第二目 法院見解 50 第三目 評析 52 第二款 Revlon案 52 第一目 案例事實 52 第二目 法院見解 55 第三目 評析 56 第二項 毒藥丸之適法性 56 第一款 Telvest案 57 第二款 Moran v. Household International,Inc案 58 第一目 案例事實 58 第二目 法院見解 59 第三目 評析 60 第三款 Carmody v. Toll Brothers案 60 第一目 案例事實 61 第二目 法院見解 62 第三目 評析 65 第四款 Quickturn案 65 第一目 案例事實 65 第二目 法院見解 67 第三目 評析 68 第四節 小結 69 第四章 日本法之敵意併購防禦措施 73 第一節 日本對於敵意併購之態度 73 第一項 日本企業併購之發展 73 第一款 從消極到積極 73 第二款 防禦措施所應遵守之原則 74 第三款 小結 76 第二項 日本的防禦措施 77 第三項 小結 83 第二節 日本有關敵意併購之司法判決 85 第一項 高橋產業集團案 85 第一款 案例事實 85 第二款 法院見解 87 第三款 評析 88 第二項 Livedoor案 89 第一款 案例事實 89 第一目 富士電視公司與Livedoor公司之競爭 89 第二目 新股預約權之發行 91 第二款 東京地方法院見解 92 第一目 有關有利發行之認定 92 第二目 顯然不公正之認定 94 第三款 東京高等法院見解 97 第四款 評析 101 第三項 鬥牛犬醬汁公司案 104 第一款 案例事實 104 第二款 日本最高法院見解 107 第一目 股東平等原則之違反 107 第二目 顯然不公平之方法 109 第三款 評析 110 第三節 小結 112 第五章 我國法制下毒藥丸措施採行之可能 117 第一節 前言 117 第二節 我國法與毒藥丸有關之規定 117 第一項 公司法 117 第一款 防禦措施之決定 117 第二款 股份之發行 120 第二項 證券交易法 124 第三項 企業併購法 125 第四項 評析 127 第三節 毒藥丸於我國之適用 127 第一項 基本型之適用 127 第一款 是否得以股息發行特別股 128 第二款 直接發行特別股 128 第三款 評析 130 第二項 經濟型之適用 131 第一款 可轉換特別股型 132 第二款 flip-over型與flip-in型 132 第一目 認股權憑證 133 第二目 附認股權特別股 134 第三目 附認股權公司債 135 第四目 可轉換公司債 136 第五目 員工認股權憑證 137 第三款 back-end型 138 第四款 債型毒藥丸 139 第五款 評析 139 第三項 變種型之適用 140 第四項 小結 140 第四節 開發金控併購金鼎證券案 141 第一項 案例事實 141 第二項 防禦手段分析 144 第三項 評析 145 第五節 我國法制之探討 146 第一項 董事會與股東會之權限 146 第一款 權限劃分之問題 146 第二款 本文見解 148 第二項 毒藥丸之重新定義 149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51 參考文獻 157

    (一)中文專書
    1.王文宇,公司法論,元照出版公司,2008年4版。
    2.王志誠、邵慶平、洪秀芬、陳俊仁四人合著,實用證券交易法,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10月初版。
    3.李開遠,證券交易法理論與實務,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9月。
    4.林國全,證券交易法研究,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初版。
    5.林進富、蘇聰儒、莊國偉、金文悅,公司併購法律實戰守則,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8年8月初版。
    6.易建明,美國、日本與我國「公開收購法制」之比較研究,翰蘆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8月。
    7.陳春山,證券交易法論,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11版。
    8.陳春山,企業併購及控股公司法實務問題,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11月2版。
    9.曾宛如,證券交易法原理,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6版。
    10.黃玉珍,企業併購法解析,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2年6月初版。
    11.黃銘傑,公司治理與資本市場法制之落實與革新—邁向理論與實務融合之法制發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12月。
    12.劉連煜 現代公司法,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9版。
    13.劉連煜,新證券交易法實例研習,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11版。
    14.賴英照,最新證券交易法解析:股市遊戲規則,作者自版,2009年10月。
    (二)中文期刊
    1.王文宇,非合意併購的政策與法制—以強制收購與防禦措施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第125期,2005年10月。
    2.布井千博著、朱大明譯,日本主權財富基金與敵意收購防衛策,法學新論第17期,2009年12月。
    3.李智仁,敵意併購防禦課題之探析—從日本Livedoor vs. NBS一案談起,,全國律師12月號,2006年12月。
    4.李智仁,日本近來敵意併購案例之發展及其對我國法制之啟示,建華金融季刊第31期,2005年12月。
    5.林國彬,敵意併購防禦措施之研究——以財務性防禦措施中之毒藥丸為主要範圍,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71期,2009年9月。
    6.林國彬,董事忠誠義務與司法審查標準之研究—以美國德拉瓦州公司法為主要範圍,政大法學評論第100期,2007年12月。
    7.陳文智,日本敵意併購防禦策略之最新動向—以日本Livedoor敵意併購日本放送事件為例,萬國法律第142期,2005年8月。
    8.陳彥良,反併購措施法制之研析(上) -德國法啟示兼論金鼎案之實證,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86期,2006年9月。
    9.陳彥良,反併購措施法制之研析(下) -德國法啟示兼論金鼎案之實證,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87期,2006年10月。
    10.陳麗娟,美國企業併購法防禦收購措施之研究:以德拉瓦州公司法為例,東海大學法學研究第25期,2006年12月。
    11.陳俊仁,公司治理與股東權利維護-論股東會章訂專屬決議權限之規範缺失,月旦法學雜誌第184期,2010年9月。
    12.陳俊仁,董事之積極作為義務-論我國公司法第一百九十三條之規範缺失,成大法學第13期,2007年6月。
    13.陳俊仁,論股東於公司之地位-股東於公開發行公司腳色與功能之檢視,成大法學第12期,2006年12月。
    14.郭大維,我國公開收購制度之探討—兼論英美相關立法例,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65期,2008年3月。
    15.張心悌,從企業併購論我國公開收購法制,月旦法學教室第60期,2007年10月。
    16.許家銘,敵意併購在我國法制之問題與攻防策略實例,康寧學報第9期,民國
    96年6月。
    17.黃銘傑,我國公司法制關於敵意併購與防衛措施規範之現狀與未來,月旦法學雜誌第129期,2006年2月。
    18.劉連煜,敵意併購下目標董事的受任人(受託)義務-以開發金控敵意併購金鼎證券為例,政大法學評論第125期,2012年2月。
    19.Kevin F. Brady及Zhun Lu著,張少騰譯,Delaware Court of Chancery Upholds Airgas’s Use of Position Pill Airgas,Airgas 啟用毒藥丸策略獲德拉瓦州衡平法院支持,社團法人中華公司治理協會第15期會刊。
    (三)學位論文
    1.何佳駿,毒藥丸防衛策略之法律規範,國立中正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7年11月。
    2.吳佩桂,敵意併購防禦措施之研究—以毒藥丸之種類及適法性為研究中心,國立台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8年7月。
    3.林昱瑩,日本公開收購法制之研究—兼論我國法規範—,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7年7月。
    4.廖威智,敵意公開收購之防禦手段,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8年7月。
    5.劉彥皇 公司敵意併購防禦措施之研究,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6年7月。
    (四)外文文獻
    1. BAINBRIDGE, STEPHEN M. CORPORATE LAW (Foundation Press 2d. ed. 2009).
    2. BAINBRIDGE, STEPHEN M. CORPORATE LAW AND ECONOMICS (Foundation Press 2002).
    3. CARNEY, WILLIAM J.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CASES AND MATERIALS (Foundation Press 2d ed.2007).
    4. Gruener, Douglas G. Chilled To The Pill: The Japanese Judiciary's Cool Reception Of The Poison Pill And Potential Repercussion,67 U. PITT. L. REV. 871 (2006).
    5. Hamilton, Robert W. CORPORATIONS (West Publishing 1997).
    6. LETSOU, PETER V. CASE AND MATERIALS ON CORPORATE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spen Publishers 2006).
    7. Lipton, Martin, Pills, Polls and Professor Redux, 69 U. CHI. L. REV. 1037 (2002).
    8.大塚章男,会社法改革で変わるM&A防衛法:新株予約権.種類株式の活用と取締役の責任,(株)中央経済社,平成14年。
    9.戸田裕之,敵対的企業買収と防衛策―新株予約権を用いたポイズン・ピル―,立命館法政論集 第3号,2005年。
    10.田中亘,企業買収と防衛策,商事法務株式会社,2012年12月。
    11.田邊光政,企業買収の防衛策について,立命館法学 2005年6号(304号)。
    12.田中庸介,〔商事判例研究〕66新株予約権を用いた平時の企業防衛策が不公正発行に当たるとされた事例 -「ニレコ新株予約権発行差止仮処分命令申立事件抗告審決定」,早稲田法学82卷3号,2007年7月。
    13.村松司叙編著,M&A21世紀.1 企業評価の理論と技法,中央経済社,平成13年初版。
    14.池野千白,ポイズンピル設計における会社法の考え方・判例の考え方に関する一考察,CHUKYO LAWYER第13号,2010年9月。
    15.松尾直彥,金融商品取引法,商事法務株式会社,平成25年2版。
    16.境新一,第三者割当増資の意義とその変遷-経営と法律の視点から-,東北公益文科大学総合研究論集 No.8,2004年12月。
    17.德本穰,敵対的企業買収の法理論,九州大学出版会,2000年11月初版。
    18.横山淳,会社法で可能となる新型ポイズン・ピル,大和総研グループ制度調査部情報,2005年9月。

    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2019-08-29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