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傅聖凱
Fu, Sheng-Kai
論文名稱: 從家屋到會堂─談真耶穌教會的會堂空間之形成與變遷
From home to Gathering space─A Study on the Modernization of True Jesus Church Architecture in Taiwan
指導教授: 傅朝卿
Fu, Chao-Ch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規劃與設計學院 - 建築學系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1
中文關鍵詞: 真耶穌教會五旬節運動自由傳統宗教個人化
外文關鍵詞: True Jesus Church, Pentecostal Movement, Pentecostal convention, personalization of religion
相關次數: 點閱:94下載:1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將從台灣真耶穌教會的角度出發,依其自身的發展脈絡討論日治時期到戰後今日的教會空間演變,並輔以當代宗教個人化、各基督宗派之敬拜傳統的觀點,論述台灣真耶穌教會的教會空間在不同時期的空間意涵。1917年真耶穌教會在基督教本土化與靈恩(五旬節)運動的浪潮下建立,1926年再透過台灣長老會的教友引入台灣,並打著改革的旗幟,成為和西方差會對抗的本土教派。雖然真耶穌教會以復興世紀初的使徒教會做立會宗旨,但她源自美國五旬節派的神學觀點,和雜揉當代民主思想與基督新教之傳統觀念的做法,讓她成為折衷各方經驗的二十世紀新興宗教。因台灣真耶穌教會早期信徒多來自長老會,而複製了相關經驗造就類似的教會體制和組織型態;禮拜傳統上,則是基督新教的秩序傳統和五旬節派的自由傳統的折衷,而呈現釋經講道和祈求聖靈恩賜兼具的禮拜模式,進而產生相應的禮拜空間。但在真耶穌教會奉聖經為唯一經典進行神學論述的語境下,獨獨忽略了宗教建築相關議題,使之擁有特出的神學立場和高度排他的教會特質,卻未出現詳實的會堂建築設計規範,而在現代基督教建築的發展洪流中隨波逐流。其中雖然幾度出現發展獨特空間的契機,卻在苦無專才助力的情況下淡然消逝。

    Summary

    This study will discuss the evolution of the gathering space of the True Jesus Church (TJC) in Taiwan based on the TJC’s development since her establishment, elaborating the TJC chapels’ spatial connotations through time based on the contemporary personalization of religion and the conventional notion of Christian services. In 1917, the TJC was founded thanks to the localization of Christianity and the Charismatic Movement. In 1926, she was then introduced by the members from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in Taiwan to revolutionarily rise against the Mission as an indigenous church. Though the TJC aimed to rebuild the church in the 1st century, her theological point of view originating from the Pentecostalism, her embrace of contemporary democracy, and the conventions from the Protestantism made her one of the New Religions blended with essences from multiple denominations in the 20th century. Because the early members of the TJC mostly came from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the TJC duplicated their experience and thus had a similar organization structure to that of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As to the ways to hold church services, the TJC moderately combined the Protestantism’s rigid order- and organization-oriented traditions with the Pentecostalism’s open-mindedness. Consequently, the TJC’s worship services manifested both the exegetical preaching and the pursuit of the Holy Spirit, and the corresponding worship spaces were developed. Nonetheless, because TJC elevates the Bible as the only standard, the issues related to religious architectures were neglected. This resulted in the lack of detailed design specifications of the TJC’s gathering space despite her distinctive theological perspective and exclusivity. Quite a few opportunities to develop a unique gathering space surfaced but soon disappeared eventually.

    Key words: True Jesus Church, Pentecostal Movement, Pentecostal convention, personalization of religion.

    第一章 10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0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範圍 11 第三節 研究架構 11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3 第一節 關於真耶穌教會起源與神學觀點的文獻 13 第二節 關於基督新教空間之禮儀研究的文獻 16 第三節 台灣基督教堂研究之文獻 17 第四節 小結 19 第三章 真耶穌教會的歷史與特色 20 第一節 真耶穌教會的成立 20 3-1-1 五旬節運動與真耶穌教會 20 3-1-2 對西方差會的批判 21 3-1-3 治會規章 23 第二節 真耶穌教會創立時的宗教環境 28 3-2-1 本色運動興起 28 3-2-2 當代中國的本色教會 29 第三節 台灣真耶穌教會 30 3-3-1 日治時期的引介者 30 3-3-2 民族主義的隱喻 30 3-3-3 五大教義與十大信條 31 第四章 台灣真耶穌教會聚會空間變遷與內涵 33 第一節 台灣真耶穌教會的聚會空間原型 33 4-1-1 合院會堂的啟示 33 4-1-2 信徒住宅與分布區位 38 4-1-3 住宅空間中的身分表明 38 4-1-4 信徒住宅中的教會生活體現 41 4-1-5 小結:常民化的教會空間模型 42 第二節 台灣真耶穌教會聚會空間緣起 43 4-2-1 佈道空間與臨時聚會所 43 4-2-2 草創時期的空間意涵 45 第三節 日治時期的教會建築 47 4-3-1 教會規章與禮儀空間 47 4-3-2 當代教會建築形式與內涵 50 4-3-3 小結-模仿與探索 53 第四節 戰後的教會建築 53 4-4-1 教會發展與聚會空間變革 54 4-4-2 當代教會建築形式與內涵 57 第五章 台灣真耶穌教會今日的教會模式 71 第一節 禮拜與生活傳統的延續和轉化 71 5-1-1 因應安息日禮拜的會堂與特別聚會的空間使用 71 5-1-2 宗教教育的空間使用模式 78 第二節 1990到2000年代的教會建築發展 82 5-2-1 1990到 2000年代的教會建築形式發展 82 5-2-2 2000年代之後的教會建築空間改變 89 5-2-3 小結 98 第三節 今日教會建築的設計原則 100 5-3-1 教會空間中的生活性主張 100 5-3-2 語彙與象徵物的運用原則 104 5-3-3 小結 106 第六章 總結 108 第一節 從宗教信仰到生活信仰───教會模式的變遷 108 第二節 從秩序傳統到生活傳統───教會建築與會堂空間的變遷 109 第三節 研究建議 111 參考文獻 112 一、中文專書 112 二、英文專書 112 三、史料 112 四、期刊論文 113 五、教會出版物與周年紀念刊物 114 附錄 116 附錄一 論文案例一覽表 116 附錄二 台灣真耶穌教會發展年表 118 附錄三 台灣真耶穌教會會堂空間發展年表 119 附錄四 彰濱教區信徒住宅堂號照片集 121 彰化縣線西鄉 121 彰化縣鹿港鎮 126 彰化縣福興鄉 133

    一、中文專書
    1.于力工,《西方宣教運動與中國教會之興起》,加州:于力工出版,2006
    2.王維潔,《方舟之石:基督教堂千禧之演》,田園出版,臺北,2009
    3.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會禮拜與聖禮典手冊暨解說》,台灣教會公報社,台南市,2013
    4.李熾昌,《基督教會禮拜的重探》,李熾昌等著,香港基督徒學會,香港,1999
    5.吳光庭,《意外的現代性──台灣現代建築論述文集》,田園出版,臺北, 2015
    6.林柏維,《台灣文化協會滄桑》,臺原出版,臺北市,1997
    7.張石頭,《真耶穌教會歷史》,不明,1987
    8.黃應貴,《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宗教個人化的關係倖存有》,黃應貴等作;黃應貴主編,群學,新北市,2015
    9.楊森富,《中華基督教本色化論文集》,基督教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出版,臺北市2006
    二、英文專書
    10.Daniel Bays,A New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in China,Chicester:John Wiley and Sons Ltd,2011
    11.Keenth Scott Latourette,A history of Christian missions in China,Gorgias Press LLC,1929
    12.Nicolas Standaert,Handbook of Christianity in China,edited by Nicolas Standaert., Boston : Brill,2001
    三、史料
    13.李明真,〈台灣聖教會創始人── 高進元牧師如何在逼迫患難中 忠心牧養羊群〉,from: http://tnhchistory.blogspot.tw/2016/04/blog-post.html,2016年10月
    14.真耶穌教會,《真耶穌教會讚美詩》,真耶穌教會總部編著,聖靈報社,上海, 1941
    15.黃劍如,〈見證──由懷疑到信仰〉聖靈報一卷一號,P19-23,1926
    16.黃以利沙,〈各地消息──台灣傳道記〉聖靈報一卷一號,P23-26,1926
    17.黃以利沙,〈台灣傳道記續〉聖靈報一卷二號,P14-16,1926
    18.黃以利沙,〈經解──歌林多前書十四章的略解〉聖靈報三卷一號,P16-19,1928
    19.黃呈聰,〈基督教的革新運動(下)〉,台灣民報第295號,1931
    20.黃呈聰,〈基督教的革新運動(上)〉,台灣民報第294號,1931
    21.創意力文化事業,《島國顯影》,創意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策劃,臺北市:財團法人台美文化交流基金會,1993
    22.臺灣總督府警務局,《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戴國煇解題,東京都:綠蔭書房,1986
    23.蔣約翰,《真耶穌教會十周年紀念專刊》,真耶穌教會總部,上海,1937
    24.魏以撒,《真耶穌教會卅周年紀念專刊》,魏以撒主編,中國南京:真耶穌教會總會,1947
    四、期刊論文
    25.王昭文,《日治時期台灣基督徒知識分子與社會運動》,成功大學博論,2008
    26.李桓崴,《真耶穌教會與大林鎮郭家之宗教及社會參與》,台南大學碩論,2009
    27.李清志,〈從宣教士到建築師──台灣地區教堂建築的變遷與發展〉,《建築師》,1996-12,P127-130
    28.李清志,〈都市型教會建築的形式困境與未來發展──從本期都市教堂的評析談起〉,《建築師》,1996-12,P104-105
    29.建築師,〈世俗與超越──台灣當代基督教建築的困境(上)〉,《建築師》,1996-12,P120-126
    30.建築師,〈世俗與超越──台灣當代基督教建築的困境(下)〉,《建築師》,1997-01,P107-109
    31.陳珍成,〈宗教建築為時代精神的指標──試評台北的三棟教堂建築〉,《建築師》,1996-12,P106-107
    32.陳淳頎,《現世化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建築影響之研究》,逢甲大學碩論,1986
    33.梁慧如,《戰後台南地區基督長老教會建築之現代化歷程研究》,成功大學碩論,2006
    34.黃德銘,〈日治時期台灣南部基督教長老教會「牽羊」問題研究〉,《通識教育學刊》,2007,第6期,P113-139
    35.傅朝卿,〈神人接觸之禮儀聖殿──評介府城三棟基督長老教會教堂〉,《建築師》,1996-12,P108-113
    36.張欽烽,《南台灣基督教堂建築研究》,成功大學碩論,1997
    37.葉先秦〈台灣五旬節/靈恩運動現況的神學反思〉《台灣神學論刊》第三十四期,2012
    38.楊森富,吳道源醫生事略,《聖靈》,2002-12,303期
    39.鄧惠恩,《日治時期台灣知識份子對於「世界主義」的實踐》,成功大學博論,2001
    40.羅真聲,〈濁水溪以南第一粒福音種子──吳道源長老(一)〉,《聖靈》,2015-08,445期,P80-87
    五、教會出版物與周年紀念刊物
    41.大林教會,《真耶穌教會大林教會成立70周年紀念特刊》,大林教會發行,1999
    42.台中教會,《台中教會八十周年》,編輯小組編輯,真耶穌教會台中教會發行,2006
    43.台南教會,《真耶穌教會台南教會成立80周年紀念特刊》,特刊編委編輯,2007
    44.台南長老大會,《南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設教七十周年紀念》台南長老大會編,臺南市,教會公報出版:新樓發行,2004
    45.東昇教會,《真耶穌教會東昇教會成立十周年紀念特刊》,東昇教會發行,奇雅設計,1991
    46.和美教會,《真耶穌教會和美教會七十周年紀念》,特刊編輯小組,1999
    47.東昇教會,《真耶穌教會東昇教會成立十周年紀念特刊》,東昇教會發行,1991
    48.真耶穌教會,《真耶穌教會台灣總會規章細則(第三版)》,真耶穌教會台灣總會發行,1994
    49.真耶穌教會,《南區分段式青教組教員講習會(講義)》,真耶穌教會編輯,P69、P71-81
    50.黃靈琛,《真耶穌教會台灣總會獻堂特刊》,特刊編輯小組,1992
    51.麻豆教會,《真耶穌教會麻豆教會成立三十年紀念專刊》,麻豆教會發行,1987
    52.清水教會,《清水教會八十周年紀念特刊》,真耶穌教會清水教會發行,2006
    53.梅山教會,《真耶穌教會梅山教會七十周年紀念刊》,梅山教會發行,1999
    54.鹿港教會,《真耶穌教會鹿港教會70周年紀念刊》,真耶穌教會鹿港教會發行,2011
    55.塭仔教會,《真耶穌教會塭仔蒙恩六十六周週年既塭仔教會成立三十五年紀念特刊》,塭仔教會發行,1992
    56.新竹教會,《壹甲子的恩典──新竹教會六十周年紀念特刊》,特刊編輯委員會編輯,版面構成:杰狄設計,1990
    57.新港教會,《真耶穌教會新港教會六十周年紀念專輯》,特刊編輯小組,1989
    58.嘉義教會,《真耶穌教會嘉義教會成立六十周年紀念特刊》,嘉義教會職務會,1999

    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立即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