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袁一如 Yuan, I-Lu |
|---|---|
| 論文名稱: |
兒童補教產業之市場區隔與購買行為 |
| 指導教授: |
陳正男
Chen, Cheng-Nan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管理學院 - 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on the job class) |
| 論文出版年: | 2003 |
| 畢業學年度: | 91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147 |
| 中文關鍵詞: | 兒童補教產業 、市場區隔 、購買行為 、行銷策略 |
| 相關次數: | 點閱:132 下載:19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之主題為「兒童補教產業之市場區隔與購買行為」,目的在暸解家長為子女選擇兒童才藝補習班之購買行為,並探討不同區隔市埸間是否有顯著差異,更進一步提供兒童補教業者制定行銷策略之參考。
全文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緒論,探討國內兒童補教產業之背景與本研究動機。第二章相關理論與文獻探討,第三章研究方法與問卷設計,主要說明採行之研究工具與資料分析方法,第四章資料分析與結果,焦點在分析本研究之問卷調查資料。第五章結論與建議,在呈現本研究之發現與結論,並提出建議供參考。
本研究以大台南地區兒童才藝補習班學生家長為調查對象,主要研究工具為問卷調查法。共發出800份問卷,回收654份,剔除填答不全之無效問卷82份,共有572份有效問卷,有效問卷率為71.50%。經SPSS套裝軟體進行資料分析,得到以下結論:
一、以生活型態因素進行集群分析,得到最佳分群為4群,分別為熱心時髦群、保守生活群、旅遊休閒群、強調家庭群。
二、不同生活型態與不同區域的學生家長在訊息來源、評估準則、滿意度、忠誠度及人口統計變項上皆具顯著差異。
三、訊息來源:
整體而言,學生家長獲得訊息的主要來源,前3項依序為:親友鄰居介紹、招生簡章或海報或宣傳單、補習班就在附近。就分群而言:具顯著差異的補習班就在附近、招生簡章或海報或宣傳單及由親友鄰居介紹,皆以「熱心時髦群」最重視;而老師或名人推薦,則以「強調家庭群」比例最高。就分區而言:補習班就在附近,以永康區比例最高;招生簡章、海報、宣傳單,以永康區比例最高;而老師或名人推薦,以東區比例最高。
四、評估準則
整體而言,家長在為子女選擇補習班時,評估準則的重視程度,前3項依序為:教學服務、環境安全、行政服務。就分群而言:在各因素上,皆以「強調家庭群」最重視,而在制度背景及行政服務因素上,以「熱心時髦群」較不重視;在環境安全因素及教學服務因素上,以「保守生活群」較不重視;在課程安排因素上,則以「保守生活群」及「熱心時髦群」較不重視。就分區而言:中區、東區、南區及北區皆較重視教學服務,較不重視制度背景,而永康區則較重視制度背景,較不重視課程安排。
五、滿意度
整體而言,學生家長對目前子女就讀補習班的滿意度,以形象管理得分最高,其次是交通便利,而專業師資則最低。就分群分言:「熱心時髦群」與「保守生活群」在形象管理上較為滿意,而對專業師資上較為不滿意;「旅遊休閒群」與「強調家庭群」在形象管理上較為滿意,而對行政態度上較不滿意。就分區而言:各區皆在形象管理較為滿意,而中區及北區對專業師資較不滿意,東區、南區及永康區則對行政態度較不滿意。
六、忠誠度
整體而言,兒童才藝補習班的學生家長忠誠性偏高。就分群而言:「強調家庭群」忠誠度偏高,而「熱心時髦群」忠誠度偏低。就分區而言:永康區的家長忠誠度偏高,而中區家長則較不具忠誠度。
一、中文部份
1.丁虹(1983),「民營企業經理人員價值觀與生活型態之研究」,政大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中華民國連鎖店協會(2001),「兒童補教產業動態分析」,2000連鎖店年鑑。
3.中國時報(2000),「小孩學才藝,多由家長決定」,6月28日,第19版。
4.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編輯部(1993),服務業經營錦囊,初版,第3頁。
5.方世榮譯(2000),行銷學原理(Philip Kotler & Gary Arnstrong 原著),東華書局。
6.王文科(2000),教育研究法,五南圖書。
7.王志剛、謝文雀編譯(1995),消費者行為學(J. F. Engel, R. D.Blackwell, & P. W. Miniard 原著,1995 年出版),華泰書局。
8.王克先(1975),發展心理學新論,正中書局。
9.王碧媜(1999),「消費者動機、服務品質與購後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0.內政部統計處(2001),「90年兒童生活狀況調查報告」。
11.內政部統計處(1997),「84年兒童生活狀況調查報告」。
12.台北市政府教育局(2000),「中、小學生學習及生活概況調查研究」。
13.台灣省政府社會處(1999),台灣省校外課後安親班輔導管理要點。
14.台灣省政府社會處(1999),臺灣省國小學童課後才藝中心輔導管理要點。
15.台南市政府(2003),台南市2002年統計要覽。
16.台南縣政府(2003),台南縣2002年統計要覽。
17.民生報(2003),「安親班良莠不齊,政府將立法規範」,3月5日,第30版。
18.民生報(1997),「不上才藝型的兒童愈來愈少」,4月1日,第21版。
19.民生報(1986),「兒童才藝型意見調查」。
20.司徒達賢(1997),策略管理,遠流出版社。
21.行政院主計處(2002),中華民國統計月報,6月30日,第51頁。
22.自由時報(2001),「連鎖門市成長率去年達13%」,4月15日,第17版。
23.呂長民(2001),行銷研究,前程企管。
24.呂惠萍(1995),顧客滿意,管理雜誌,第24期,第42頁。
25.李家明(1989),「台北市成人美語補習班消費者行為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6.何明誠(1994),「以關鍵成功因素探討服務傳送系統之內涵」,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7.余朝權(1995),現代行銷管理學,五南圖書出版,第265-269、760、765頁。
28.汪詠黛(1995),「兒童才藝班現況與思考」,文訊月刊,第114期,第25-28頁。
29.吳思華(2000),策略九說:策略思考的本質,臉譜出版社。
30.吳萬益、林清河(2001),企業研究方法,華泰書局。
31.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分析,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32.林建山(1988),「服務業業際界限及定義之探討」,76年服務業管理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第2-3頁。
33.林靈宏(1994),消費者行為學,五南圖書。
34.林敬(2000),補教老師教學錦囊,稻田出版社。
35.林新富(2000),「轉換成本在顧客滿意度與顧客忠誠度關係之干涉效果-以台北市私立幼教產業為例」,實踐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6.林朝鳳、伍振鷟(1993),「我國國民補習教育實施狀況調查研究」,教育研究資訊,1卷6期,第12-27頁。
37.林麗雪(1997),「不上才藝班的兒童,愈來愈少」,民生報,1997年4月1日第21版。
38.林陽助(1996),「顧客滿意度決定模型與效果之研究-臺灣自用小客車之實證」,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第73-74頁。
39.周文賢(1999),行銷管理-市場分析與策略預測,智勝文化。
40.周惠鈴(2001),錢雜誌第174期,第149-154頁。
41.邱宏仁譯(1997),行銷學:創造顧客價值(G. A. JR. Churchill & P.Peter 原著,1996 年出版),華泰書局。
42.邱健華(2002),「兒童才藝補習班設點準則」,經濟日報,2002年12月30日第12版。
43.邱宇民(2002),「以消費者觀點探討電子郵件廣告之適用性」,國立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4.邱定雄(2001),「國小學生課後安親班服務市場消費行為之研究」,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45.紀紈紳(2001),「感覺真好-教育的行銷藝術」,蒙特梭利雙月刊,第36期,第26-30頁。
46.洪櫻文(2003),「學校、補教和網路教學的人才趨勢」,就業情報雜誌,第321期。
47.高熏芳(1997),中等學校教師在職進修需求評估之研究計畫。
48.莊雅萌(2002),「兒童才藝前景看好」,工商時報,2002年1月3日第34版。
49.莊文萍(1994),「大專生參加升研究所補習班之決策行為研究」,東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50.財團法人金車教育基金會(1985),都市兒童的休閒活動調查分析報告。
51.許惠欣(1991),「決定幼兒學校品質之因素及其影響幼兒學習效果之研究」,台南師院學報第24期,第184頁。
52.黃佩婷(1999),「顧客滿意度與顧客忠誠度之關係-交易成本理論」,政治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53.黃俊英(1999),「行銷環境鉅變的挑戰與對策」,經濟情勢暨評論,第5卷第2期。
54.黃怡瑾(2000),「台南市國小學齡兒童課後托育情形之初探」,台南師院學報,第33期,第233-262頁。
55.陳雅玟(2002),「大台北地區家長對其學齡子女才藝班消費決策取向之探討」,國立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56.陳沅易(1999),「服務品質與關係行銷對顧客信任與滿意度的影響-以投信機構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國際貿易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57.陳耀茂(1997),服務品質管理手冊,實戰智慧叢書,第6頁。
58.陳振袁、陳振田編譯(1990),行銷管理-分析、規劃與控制(Philip Kotler 原著),五南圖書。
59.陳錦瑤(2001),「兒童英語教師專業能力與專業訓練之研究-以台中市兒童英語補習班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60.陳學綿(2001),「舞蹈才藝班消費者之行為研究-以臺中市綿綿舞蹈班為例」,國立台灣體育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61.陳慶得(2001),「連鎖式經營關鍵成功因素之探討-以美語補習業為例」,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62.陳順宇(1998),多變量分析,華泰書局。
63.陳憲志(1993),「影響連鎖體系經營策略選擇因素之實證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64.教育部(2003),台南市(縣)補習班資訊管理系統,(線上查詢網址)http://ap4.kh.edu.tw/。
65.教育部社會教育司(2002),補習及進修教育法(2002年7月10日修正)。
66.教育部(1999),中華民國教育統計資料-台灣地區各類短期補習班概況統計調查分析。
67.教育部(1999),國小學生課後活動調查,聯合晚報,1999年4月5日,第4版。
68.教育部國民教育司(1999),國民教育法。
69.郭巧俐(1993),「幼教服務市場與行銷策略之實證研究-以大台南地區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70.游恆山譯(1996),消費者行為心理學(B. Mullen, & C. Johnson 原著),五南圖書。
71.游銀泉(1996),「彰化地區幼教服務市場消費行為之實證研究」,國立雲林技術學院企業管理技術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72.楊深坑(1994),「我國實習教師制度之規畫研究」,教育資訊研究,第2卷第4期。
73.楊智強(2002),「國小學童對舞蹈運動之消費行為研究—以高雄市為例」,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74.彭幸林(1995),「短期技能、藝文補習班之消費者行為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75.張為理(2002),「商業友誼對服務品質、顧客滿意與顧客忠誠度影響之研究- 以學校教育與健身中心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76.張福壽(1995),「兒童參加珠心算補習班家長決策行為之研究-以屏東縣為例」,東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77.張志雄(2001),「國民教育學生參加課外補習之消費者行為研究-以外語補習班為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78.張春興(1994),現代心理學,東華書局。
79.詹文男(1987),「大台北地區兒童夏令營消費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80.劉桓(2002),「臺灣數位相機市場消費者行為研究」,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81.劉憲忠(2000),「顧客對於ADSL上網服務滿意度之研究-以中華電信北區分公司客戶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82.劉育菁(1998)「加盟創業必問十大問題」,錢雜誌,11月份,第118-130頁。
83.劉正嗚(1986),「生活型態、偏好態度與兒童讀物購買行為關係之研究-以國小高年級學童及其家庭為對象」,淡江管理科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84.蔡瑞宇(1996),顧客行為學,天一圖書。
85.蔡南芳(1998),「兒童才藝班價格研究」,錢雜誌,4月份,第138-139頁。
86.蔡南芳(1997),「兒童才藝班要以多樣化和服務爭取市場」,錢雜誌,8月份,第99-101頁。
87.聯合晚報(2002),「國小學童課後照顧現況調查」,9月12日,第2版。
88.聯合晚報(2002),「兒童上才藝班情形」,4月4日,第2版。
89.穆錦雯(1982),「台北市兒童兒童生活現況之調查研究」,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90.謝三寶(2002),「國中小補習班學生家長之市場區隔差異分析」,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所之碩士論文。
91.謝效昭(1987),「大臺北地區兒童才藝班之消費行為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92.蘇晏健(1996),「從服務行銷觀點談社會教育行銷活動」,社教雙月刊,第71卷,頁17-26。
93.簡貞玉譯(1996),消費者行為(D. I. Hawkins, R. J. Best,&K. A.Coney 原著,1992 年出版),五南圖書。
94.鍾華(1998),「放學後的ABC-兒童英語補習班發展現況」,師說116期,第11-13頁。
95.戴照煜(1990),「連鎖經營成功之道」,突破雜誌,第57期。
96.鄭望琤(1988),「都市兒童課後托育服務之研究」,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97.盧兆麟(1995),家教、補習班經營大全,創意力文化。
98.盧兆麟(1991),家教、補習班經營法,創意力文化。
二、英文部份
1.Anderson, R. E., Folnell, C., & Lehmann, D. R. (1994). Customer satisfaction, market share, and profitability: Findings fromsweden. Journal of Marketing, 58(7), p.53-66.
2.Bitner, M. J. (1990). Evaluating service encounters: The effects of physical surroundings and employee responses. Journal of Marketing, 54(4), p.69-82.
3.Churchill, G. A. Jr., & Surprenant, C. (1982).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peterminants of consumer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9(11), p.491-504.
4.Locke, E. A. (1969). What is job satisfactio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4(11), p.309-336.
5.Oliver, R. L. (1981). What is customer satisfaction. Wharton Magzine,5(1), p.36-41.
6.Oliver, R. L. (1993). Cognitive, affective, and attribute base of thesatisfaction response.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0(12), p.418-430.
7.Oliver, R. L., & Desarbo, W. S. (1988). Response determinants in satisfaction judgement.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4(3), p.495-507.
8.Regan, W. J. (1963). The service revolu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27, p.32-36.
9.Tes, D. K., & Wilton, P. C. (1988). Models of consumer satisfaction for mation: An extens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25(5), p.204-212.
10.Tse, David K. & Peter C. Wilton(1988), Models of Consumer SatisfactionFormation: An Extens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5(May),p.204-212.
11.Westbrook, R. A. (1980) . A rating scale for measuring product /service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44(3), p.68-72.
12.Wind, Yoram & Paul E. Green(1974). Some Conceptual Measurement and Analytical Problem in Life Style Research, in William D. Wells ed., Life Style and Psychograpgics, Chicago,AMA, pp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