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大超
Lin, Ta-Tsao
論文名稱: 台灣與美國兩地景氣循環指標關聯性之研究
A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 of Business Cycle Indicators Between Taiwan and the United State of America
指導教授: 康信鴻
Kang, Hsin-Ho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管理學院 - 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
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EMBA)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75
中文關鍵詞: 台灣同時指標台灣領先指標景氣循環美國同時指標美國領先指標總體經濟變數
外文關鍵詞: U.S. coincide index, business cycle, U.S. leading index, Taiwan coincide index, Taiwan leading index, macroeconomic variable
相關次數: 點閱:94下載:1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探討台灣與美國兩地景氣指標之關聯性,主要目的在於探索指標間的關係及驗證指標內容的有效性。研究內容主要區分為三部份,第一部份探討景氣循環理論與相關總體經濟數據的關係;第二部分探討台灣領先及同時指標指標內容變數的有效性研究;第三部份探討台灣與美國兩地景氣指標關聯性之研究。

    在研究方法的採用上,第一部份利用質性研究的模式,歸納與整理過去相關景氣循環的文獻為一般性原則,探討總體經濟變數在整個景氣循環過程的相對位置及時間順序。第二部分利用相關性分析、因素分析、集群分析、與回歸分析對於現行公佈的台灣領先與同時指標內容變數進行實證研究。第三部份採用時間序列方法,如單根檢定、共整合分析、與Granger Causality Test 針對台灣股價指數、台灣及美國領先指標、與台灣及美國同時指標彼此間,領先或落後情形進行關聯性研究。

    研究範圍自民國79年8月到89年8月之間,以經建會所公佈之領先與同時指數,及其組成內容之總體經濟變數為準。其中包括兩次經建會所認定的景氣循環週期。而美國領先及同時指標亦是來自正式官方資料。本研究的重要結論如下:
    結論一、在景氣循環理論與相關總體經濟數據的探討中,本研究認為應有系統性地分類及歸納在不同景氣階段的總體經濟變數,以反映不同景氣循環階段的特色,才較能清楚地瞭解兩者之間的關聯。
    結論二、台灣領先指標中之製造業新接訂單指數、房地產建築申請面積、與製造業員工每月工作數,經統計實証分析發現,已失去其領先指標之經濟意涵,應自領先指標內容中剔除。
    結論三、台灣同時指標中之製造業及工業生產指數已能充分反應景氣循環中製造業的同步狀態,但同時指標應反應全面性的經濟情況,故該指標有修正之必要。
    結論四、由於台灣領先及同時指標無法有效地反應景氣狀況,且有修正的必要。因此,對於以台灣股價指數為景氣循環指標的關聯性反而不及美國領先與同時指標。在Granger Causality Test的結果顯示,美國領先指標可以領先台灣領先指標,而台灣領先指標與台灣股價指數則互有領先的情形。

    目 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錄----------------------------------------------------------------------I 表目錄--------------------------------------------------------------------II 圖目錄--------------------------------------------------------------------II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期間-----------------------------------------------3 第三節 預期研究結果-----------------------------------------------------6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檢討 第一節 文獻回顧---------------------------------------------------------7 第二節 文獻檢討---------------------------------------------------------18 第三節 本文之研究流程與研究問題-----------------------------------------2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因素分析---------------------------------------------------------31 第二節 集群分析---------------------------------------------------------33 第三節 廻歸分析---------------------------------------------------------34 第四節 時間序列分析-----------------------------------------------------36 第五節 實證資料來源-----------------------------------------------------42 第四章 實證研究分析 第一節 因素分析結果-----------------------------------------------------43 第二節 集群分析結果-----------------------------------------------------52 第三節 迴歸分析結果-----------------------------------------------------54 第四節 時間序列分析結果-------------------------------------------------58 第五章 結論與後續研究建議 第一節 結論-------------------------------------------------------------65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70

    參考資料
    1.王偉祥(2001),「股價報酬和相關總體經濟變數關係」,國立台北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2.王君如(2001),「台灣景氣循環轉折點之預測研究」,國立台北大學統計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2001)。
    3.王麗梅(1992),「總體經濟對股票報酬之影響-台灣上市公司之實證研究」,交大管科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4.石博仁(1993),「台灣地區市場因素與股價波動之實證研究」,中央財管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5.古耀文(1996),「臺灣股價與總體經濟因素之研究」,中興企研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6.白元宏(2002),「台灣證券市場股價指數與總體經濟變數之關聯性實證探」,南華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7.台灣經濟新報資料庫(2003),網址http://www.tej.com.tw/。
    8.江珊 (2001),「用模糊預測系統預測領先指標綜合指數」,淡江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9.林文輝(2002),「台灣股市變動行為關鍵影響因素之研究-從市場實務之觀點解析」,銘傳大學金融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未出版碩士論文。
    10.林財印(1998),「應用時間數列在台灣加權股票指數的預測」,義守大學管科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1.林向愷、黃裕列、管中閔(1998),「景氣循環轉折點認定與經濟成長率預測」,經濟論文叢刊第二十六卷第四期,第431-435頁。
    12.邱仕敏(1997),「總體經濟與財務指標於投資台灣股市之應用」,台大財經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3.邱柏霖(1998),「臺灣股價之預測」,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14.吳萬益、林清河(2001),「企業研究方法」,華泰出版社。
    15.周資輔(2002),「台灣地區高科技產業股票報酬率之特性試探」,國立交通大學高階主管管理學碩士班未出版碩士論文。
    16.胡光華(1998),「股價指數與總體經濟變數之因果關係」,東吳經濟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7.黃勁豪(2001),「台灣股票市場波動性與總體經濟波動性關係之研究」,東海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18.黃嘉斌,陳儀譯(2001),「透析經濟、聰明投資---不受景氣影響的致富之道」,麥格羅‧希爾國際出版公司。
    19.黃文輝(1997),「臺灣地區總體經濟指標公佈與股市關係之研究」,台大商研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0.高崇傑(2000),「台灣股價與景氣循環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1.陳怡靜(2001),「台灣地區總體經濟因素與股票和債券報酬關係之實証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學系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2.陳俊宏(1996),「總體經濟因素與股價指數關聯性之分析」,台大商研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3.陳俊良(1997),「臺灣股市股價領先指標之研究」,東海企研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4.陳俊傑(1992),「股價與總體經濟變數關聯性之實證研究-向量自我迴歸模型(VAR)之應用」,淡江金融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5.陳宗益(2001) ,「利用總經變數掌握台股趨勢」,國立台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6.陳翠玲(1990),「總體經濟因素與股價關係之研究─以台灣股票市場為例」,中山管理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7.陳裴紋(2000),「資產價格與貨幣政策」,中央銀行季刊第二十二卷第二期,第45-63頁。
    28.彭建文、張金鶚、林恩從(1998),「房地產景氣對生產時間落差之影響」,經濟論文叢刊第二十六卷第四期,第408-426頁。
    29.葉懷仁(1990),「股價與經濟統計變數之關係模型」,台大商研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30.鄧之昌(1999),「台灣股價指數之研究與預測」,政大統計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31.鄧勝元(1999),「總體經濟因素對電子類及金融類股價指數相關性之研究」,中興企研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32.蔡永順(2000),「股價與重要經濟變數共積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際貿易學系位出版碩士論文。
    33.蔡森源(1995),「股價與總體經濟因素關係之一研究」,淡江管理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34.鄭虹真(1996),「總體經濟變數對類股報酬率影響之實證研究-TFARMA 模式之應用」,中興企研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35.鄭麗玲(1998),「台灣地區通貨膨脹率領先指標之建立」,中央銀行季刊第二十二卷第二期,第57-75頁。
    36.鄭瑞美(2001),「股票報酬與財務比率關係之研究---總體經濟因素與 產業別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會計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37.劉文祺、張淑怡、詹麗錦(2000),「不同景氣循環階段最佳投資工具之選擇」,產業金融第一0八期,第39-58頁。
    38.劉美琦(2000),「台灣股票市場股價預測模式之研究」,淡江管科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39.邊秀梅(1997),「股價報酬率與總體經濟因素關係之探討」,東華國經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1.Brooks Chris, Sotiris Tsolacos, Stephen Lee(2000), “The cyclical relations between traded property stock prices and aggregate time-series”, Journal of Property Investment and Finance, 18(6), pp540-564.
    2.Diacogiamnis G.P., E.D.Tsiritakis, G.A. Manolas(2001), ’’Macroeconomic factors and stocks in a changing economic framework:the case of Athens stock exchange’’, Managerial Finance, 27(6), pp23-41
    3.Joseph Sinkey F. (1986), ’’Commercial Bank Financial Management In The Financial Services Industry’’。
    4.Kunhong Kim, Yong-Yil Choi(1997), ’’Business cycle in Korea Is there any stylized feature?’’, Journal of Economics Studies, 24(5), pp275-293.
    5.Lipsey Richard G, Peter O. Steiner, Douglas D. Purvis(1985),’’ Economics’’。
    6.Martinez, Isabelle(1999), ’’Fundamental and macroeconomic information for the security prices valuation:the France case’’, Managerial Finance, 25(12), pp17-30.
    7.Magee John (1948), ’’ Technical Analysis Of Stock Trends’’ 。
    8.Mayer Thomas, James S. Duesenberry, Hobert Z. Aliber (1985), ’’Money, Banking, And The Economy’’ 。
    9.Mcgough Tony, Sotiris Tsolacos(1995),’’Property cycles in the UK: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stylized facts’’, Journal of Property Finance, me 6 (4), pp45-62.
    10.Pyhrr Stephen A., James R. Cooper (1982), ’’Real Estate Investment Strategy, Analysis, Decision’’ 。
    11.Walter Enders, Harvey E. Lapan(1989), ’’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ory and Police’’。
    12.Wachtel Paul (1989), ’’ Macro Economics From Thoery To Practice’’。

    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2003-06-10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