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 |
陳建言 Chen, Chien-Yen |
|---|---|
| 論文名稱: |
台灣戰後流行文化研究(1958-2014):以偉士牌(Vespa)為中心 The Studies on Postwar Popular Culture in Taiwan(1958-2014):Focus on Vespa |
| 指導教授: |
陳梅卿
Chen, Mei-Chien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 系所名稱: |
文學院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 畢業學年度: | 103 |
| 語文別: | 中文 |
| 論文頁數: | 94 |
| 中文關鍵詞: | 偉士牌 、台灣機車史 、服裝 、次文化 、大眾流行文化 |
| 外文關鍵詞: | Vespa, The motorbike history in Taiwan, Clothes, Sub-culture, Popular culture |
| 相關次數: | 點閱:140 下載:20 |
| 分享至: |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1945年Vespa於義大利問世後,開始其獨特的發展,隨著《羅馬假期》 (Roman Holidays)等電影的上映,Vespa成為一種浪漫優雅的象徵,這樣的行銷策略使得Vespa成為一個暢銷知名的品牌。在這之後Vespa傳播到其他國家,也產生了特別的發展:1960年代英國出現了一個特色的鮮明的次文化──摩斯次文化(Mods),Vespa作為這個次文化當中展現炫耀的一項物件,因為摩斯次文化的流行與擴張,Vespa與其服裝風格結合而成一種時尚樣貌,影響之後的流行文化。
1958年,Vespa輸入台灣後,與台灣偉士伯公司合作,開始生產Vespa。最初Vespa這一類的速克達被稱為「文車」,以別於摩托車為主的「武車」,暗示台灣大眾對於職業工作的高低評判之價值。隨著Vespa的發展,在台灣也有與流行文化結合的趨勢,從1960年代到1980年代的報刊雜誌或是私人蒐藏老照片,常常見到車主與其合照,透露當時大眾流行品味。
然而1985年後,Vespa市場銷售逐漸下降,在大環境的限制與日系速克達崛起之下,Vespa最終於2003年退出台灣市場。2005年再度由漢順企業取得代理權,經營Vespa在台灣的進口業務,然而銷售成績並不出色,於2011年由太古運通公司取得經營權。太古運通極力運作Vespa之行銷,因而有了較好的銷售成績,並且與流行文化結合,形塑Vespa一種雅痞的形象。
本文除了敘述Vespa在台灣的發展史以外,也期望透過Vespa的研究,理解台灣自1950年代以來大眾流行文化的樣貌,並梳理各時代的政治、經濟與社會背景,理解流行文化之內涵。
1945, the first Vespa was presented to the public in Italy, began the unique development. With “Roman Holidays” was broadcast in the world, Vespa became a symbol of romantic affections and elegance. And Piaggio’s marketing strategy made Vespa be a famous brand in the world. Soon Vespa sell overseas, and made a special development: a sub-culture appeared in London in 1960’ s, called Mods. In this sub-culture, Vespa was an article to show off. With Mods the sub-culture expanded, the style became a fashionable feature, which had enormous vogue.
1958, Piggio cooperated with Taiwan Vespa Company to produce scooters. Scooters in Taiwan called “Wen Che” , which had distinct from motorbikes called “Wu Che”. The different name meant people how to estimate the value of occupation. When Vespa was gradually widespread, also like other country, there was a trend that Vespa linked to fashion.
But after 1985, the sale volume of Vespa in Taiwan slowly descended, because of the environment limited its development and the rise of Japanese scooters. 2003. Taiwan Vespa Company announced that Vespa dropped out of Taiwan. 2011, John Swire& Sons Ltd. got the authority agency, it adjusted the strategy, and began to get good selling amount.
The text expect to comb out the political, economic background from 1950’ s to 2014 to comprehend the meaning of popular culture.
一、工具書
外文
1. Elizabeth Knowles,Oxford Dictionary Of Phrase and Fabl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2. Merriam-Webster, Merriam-webster's Essential Learner's English Dictionary,
Massachusetts:Merriam-Webster Incorporated, 2010.
中文
1. 莊西昌主編,《外國歷史名人辭典》,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9年。
2. 彼得‧布魯克著,王志弘等譯,《文化理論詞彙》,台北:巨流出版社,2003年。
3. 申泰海編,《旺文日漢現代雙解辭典》,台北:旺文社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二、專書
外文
1. Dick Hebdige, Hiding in the light: on image and things,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1988
2. David Mazzanti,Vespa:Style in Motion , San Francisco:Chronicle Books LLC,2004
中文
1. 王志剛著,《台灣區機車工業基本結構之研究》,台北:經濟部金屬工業研究所,1971年。
2. 徐謀賢編著,《汽車原理》,台北:正文書局,1979年。
3. 顏錫銘著,《台灣機車工業技術移轉之研究》,台北:工業技術研究院工業經濟研究中心,1983年。
4. 葉啟政著,〈台灣「中產階級」的文化迷思〉,收入蕭新煌編《變遷中台灣社會的中產階級》,台北:巨流出版社,1990年,頁103-125。
5. 葉啟政著,《台灣社會的人文迷思》,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6. 張勝彥等著,《台灣開發史》,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6年。
7. 陳佳芬著,《解讀流行時尚:文化心‧流行眼‧說時尚》,台北:遠流出版社,1997年。
8. 林淑真著,《台灣機車史》,台北:中華民國機車研究發展安全促進協會,1998年。
9. 台灣省政府交通處編,《台灣交通回顧與展望》,南投:台灣省政府交通處,1998年。
10. Kritin Thompson& David Bordwell著,廖金鳳譯,《電影百年發展史:後半世紀》,台北:麥格羅希爾出版社,1999年。
11. 徐啟堂著,《2000年機車產業綜論》,新竹:工研院IEK系統能源組,2000年。
12. 大衛‧布魯克斯著,徐子超譯,《BOBO族:新社會菁英的崛起》,台北:遠流出版社,2001年。
13. 尼爾遜‧喬治著,何穎怡譯,《嘻哈美國》,台北:商周出版,2001年。
14. 葉立誠著,《台灣服裝史》,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2001年。
15. 莫里斯‧哈布瓦赫著,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16. 杭特‧戴維斯著,林東翰譯,《披頭四:唯一正式授權傳記》,台北:商周出版社,2003年。
17. 廖炳惠編著,《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詞彙編》,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
18. 陳坤宏著,《消費文化理論》,台北:揚智文化出版社,2005年。
19. 迪克‧何柏第(Dick Hebdige)著,蔡宜剛譯,《次文化:風格的意義》,台北:巨流出版社,2005年。
20. 許正和、邱創勳著,《躍上峰頂的臺灣鐵馬:台灣自行車產業發展史》,高雄:科工館,2007年。
21. 吳淑華主編,《騎過半世紀:機車特展專刊》,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2008年。
22. 陳正茂著,《臺灣經濟史》,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2010年。
23. 姜元御等著,《青少年心理學》,台北:三民書局,2011年。
24. 徐宗懋著,《三四五年級的台灣》,台北:台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
25. Dorling Kindersley Publishing, Inc著,華裔數位股份有限公司譯,《Fashion:服裝與時尚風格演進》,新北:華藝學術出版,2013年。
26. Paul Hodkinson著,黃元鵬等譯,《媒介、文化與社會》,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社,2013年。
27. 經濟部工業局編,《中華民國74年工業發展年報》,台北:經濟部工業局,1986年。
28. 經濟部工業局編,《中華民國75年工業發展年報》,台北:經濟部工業局,1987年。
29. 經濟部工業局編,《中華民國76年工業發展年報》,台北:經濟部工業局,1988年。
30. 經濟部工業局編,《中華民國77年工業發展年報》,台北:經濟部工業局,1989年。
31. 經濟部工業局編,《中華民國78年工業發展年報》,台北:經濟部工業局,1990年。
32. 經濟部工業局編,《中華民國79年工業發展年報》,台北:經濟部工業局,1991年。
33. 經濟部工業局編,《中華民國80年工業發展年報》,台北:經濟部工業局,1992年。
34. 經濟部工業局編,《中華民國89年工業發展年報》,台北:經濟部工業局,2001年。
35. 經濟部工業局編,《中華民國92年工業發展年鑑》,台北:經濟部工業局,2003年。
36. 經濟部工業局編,《中華民國93年工業發展年鑑》,台北:經濟部工業局,2004年。
三、論文
學位論文
1. 李靜怡著,〈台灣青少年嘻哈文化的認同與實踐〉,台南: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2. 蔡賜婷著,〈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與消費態度、消費行為關係之研究〉,台東: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3. 駱冠宏著,〈騎過半世紀:台灣機車性別文化史,1930s-2007〉,高雄: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4. 江篤勳,〈Vespa在台灣的興衰(1958~2002)〉,台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所碩士論文,2010年。
期刊論文
1. 蕭新煌著,〈從美國的「雅痞」看台灣的「雅迷」──台灣中產階級的風貌〉,《中國論壇》,台北:中國論壇社,1985年,第230期,頁51-54。
2. 李依倩著,〈歷史記憶的回復、延續與斷裂:媒介懷舊所建構的「古早台灣」圖像〉,《新聞學研究》,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2006年4月,第87期,頁51-96。
3. 杜偉誌著,〈台灣自行車發展軌跡──以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蒐藏品為例〉,《歷史台灣: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館刊》,2012年4月,第3期,頁51-85。
四、報紙
1.《聯合報》:1955年-2014年
2.《中國時報》(1968年以前為《徵信新聞》):1956年-2014年。
3. 《經濟日報》:1975年-2011年
4.《中央日報》:1976年
5.《民生報》:1986年-2005年
6.《聯合晚報》:1990年
7.《自由時報》:2005年
五、雜誌
1.《國際電影》,香港:國際電影畫報社,1964年6月,第103期,台灣歷史博物館館藏,登錄號2004.028.3548。
2.《南國電影》,香港:南國電影畫報社,1967年1月,第107期,台灣歷史博物館館藏,登錄號2004.028.3620。
3. 《真善美電影畫報》,1973年8月,第3期,台灣歷史博物館典藏,登錄號:2003.009.0056。
4. 《真善美電影畫報》,香港:真善美電影畫報社,1973年12月,第7期,,台灣歷史博物館館藏,登錄號:2003.009.0057。
5. 《COOL》雜誌,台北:尖端出版社,2006年7月,107期。
六、電影
1. Vittorio De Sica, The Bicycle Thief, Ente Nazionale Industrie Cinematografiche,1948.
2. William Wyler, Roman Holidays, Paramount Pictures Corporation,1953.
3. Franc Rodam, Quadrophnia, The Who Films,1979.
4. Richard Lester, A Hard Day's Night, United Artists,1964.
5. Charles Shyer , Alfie, Paramount Pictures,2004.
七、網站資料
外文
1. Lambretta官方網站:http://www.lambretta.com/
2. BBCWorldWide網路視頻,〈Fashion: The mod suit - British Style Genius - BBC〉: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DetjCfwnWw
3. The Who 官方網頁:http://thewho.com/history/
中文
1. 「老機車‧老報導‧老廣告」:http://blog.xuite.net/ranbon3/twblog
2. 台灣偉士牌官方網站: http://tw.vespa.com/legend.html
3.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E9%A6%96%E9%A1%B5
4.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http://ebas1.ebas.gov.tw/pxweb/Dialog/NI.asp
5. 中華民國汽車安全協會:http://www.carsafety.org.tw/about_car02.aspx
6. 裕隆汽車官方網站:http://www.yulon-motor.com.tw/about/history.asp
7. SUZUKI scooter機車迷:http://blog.xuite.net/tsai.kevin36/scooter/40329765
8.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
9. 潮流COOL官方網站:http://www.cool-style.com.tw/wd/
10. 台灣偉士牌官方網站(漢順企業):http://www.thescooter.com.tw/vespa/mai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