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思吟
Lin, Sih-Yin
論文名稱: 五月天是什麼天? 論其樂團形象及音樂作品傳達的憨人精神
What does “Mayday” represent? The study of Mayday’s band image and their “fool” concept in music
指導教授: 蔡玫姿
Tsai, Mei-Tz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8
中文關鍵詞: 流行歌詞原真性陌生化五月天
外文關鍵詞: pop lyrics, authenticity, defamiliarization, Mayday
相關次數: 點閱:202下載: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國內知名搖滾樂團──五月天於1999年出道,以實踐夢想、永不放棄的「憨人」形象走跳歌壇。從僅有一人觀眾的無名樂團,一步一步耕耘,到場場門票秒殺的「演唱會之王」,更於近年踏上被視為樂團聖地的麥迪遜廣場進行巡迴演唱,都是其憨人精神的實踐。主唱阿信將這份五月天的憨人精神寫入歌詞,引發眾多閱聽者共鳴,影響甚遠。本文試以五月天為研究對象,以文獻蒐集及文本分析為研究方法,五月天創作之音樂作品為研究文本,試論其憨人精神及樂團形象。
    本文共分五章。首先爬梳臺灣流行音樂史,整理五月天之樂團史,瞭解五月天崛起的前因後果。接著分析五月天之音樂作品,包含歌詞、音樂錄影帶,搭配五月天的生命經驗勾勒三者結合之樂團形象。再觀察五月天於什麼樣的社會氛圍下,創作具有憨人精神之歌詞。最後發現五月天透過「夢想」號召群眾,以憨人精神的四種特質:青春、熱血、堅持、樂觀吸引群眾,以演唱會為鞏固、強化憨人精神的管道,形成五月天獨特的憨人信仰。

    This essay focus on what’s the Mayday’s band image and the concept of “fool” in music. The research materials includes Mayday’s lyrics, music videos and videos of their live concerts. The research methods are document collection, textual analysis and induction approach. There are five chapters in this essay. Chapter one is introduction which discuss the motivation, research goals. The studies which are related of pop music also include. Chapter two traces how the Taiwan’s pop music develops and how it inflences Mayday. Chapter three generalizes the songs created by Mayday, music video, and members of Mayday’s personality traits to define Mayday’s band image. Chapter four discusses the social phenomenon which makes mayday’s concept of “fool” be believed. Also discusses concert’s themes, scenes, gestures which can strengthen the concept of “fool”. Final chapter is conclusion about the research result.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名詞釋義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對象 4 第四節 文獻回顧 6   第五節 研究方法 12 第二章 五月天的崛起 13 第一節 臺灣國語流行音樂發展簡史 13 第二節 臺灣流行音樂中的搖滾創作 18   第三節 五月天樂團史 26 第三章 五月天的樂團形象和作品探討 31 第一節 樂團形象:憨人 31 第二節 創作理念 36 第三節 五月天音樂作品之特色 40 第四章 憨人精神的建立及強化 54    第一節 提出憨人精神的背景 55   第二節 五月天憨人精神的浮現與建構 59   第三節 現場演出的強化 67 第五章 結論 80 參考文獻 81 附錄 90 附錄一 五月天專輯列表 90 附錄二 Hit Fm年度百大單曲(節錄五月天上榜部份) 97 附錄三 五月天搖滾詩運用之修辭陌生化手法 98 附錄四 五月天舉辦之主題式巡迴演唱會 100 附錄五 〈憨人〉、〈鹹魚〉歌詞 101 附錄六 憨人精神歌曲分類 103 表目錄 表3-1 32 表3-2 搖滾詩之陌生化分類 48 表3-3 修辭陌生化 50 A.譬喻(表3-4) 50 B.形象化(表3-5) 51 C.擬人化(表3-6) 51 D.語意誇飾(表3-7) 51 E.層遞(表3-8) 52 G.對比(表3-9) 52 表3-11:加工化的陌生化 53 表4-1大學聯招錄取率、歷年學齡人口數、大學程度失業率統計 56 表4-2對教育反動的歌詞作品 56 表4-3實質薪資與經濟成長率 59 表4-4 71 圖目錄 圖3-1、圖3-2 33 圖3-3、圖3-4 34 圖3-5 34 圖3-6五月天音樂創作流程 37 圖4-1消費者物價指數 58 圖4-2薪資趨勢變化 59 圖4-4憨人精神組成圖 63 圖4-5、4-6 66 圖4-7、4-8、4-9 66 圖4-10、4-11五人於表演時密謀討論 68 圖4-12 2001年石頭求婚、圖4-13 2005年冠佑求婚 69 圖4-13「永遠」的五個憨人、圖4-14 「永遠」的憨人歌迷 69 圖4-15 70 圖4-16 第168場演唱會、圖4-17 十萬青年站出來演唱會 72 圖4-18 D.N.A創造世界巡迴演唱會、圖4-19諾亞方舟世界巡迴演唱會 73 圖4-20 73 圖4-21 諾亞方舟台中場、圖4-22 2014年12月營火晚會 74 圖4-23 手機星光海,2014年12月31日,高雄世運,JRI演唱會 75 圖4-24 倔強彩虹紙、圖4-25 2011年12月31日 76 圖4-26倔強彩虹-燈光版、圖4-27 阿信手拿歌迷自置之彩虹紙 76 圖4-28招牌手掌五、圖4-29主唱阿信高舉五月天的代表手勢 77 圖4-30團員的手掌五、圖4-31觀眾以「五」回敬五月天 77 圖4-32、圖4-33、圖4-34手勢「OK啦」 78 圖4-35、4-36JUMP! 78 圖4-37、4-38、4-39乾杯手勢 79

    一、五月天的音樂作品(依出版時間排序)

    (一) 錄音室專輯、精選輯
    五月天:《第一張創作專輯》(臺北:滾石,1999)。
    五月天:《愛情萬歲》(臺北:滾石,2000)。
    五月天:《人生海海》(臺北:滾石,2001)。
    五月天:《時光機》(臺北:滾石,2003)。
    五月天:《神的孩子都在跳舞》(臺北:滾石,2004)。
    五月天:《知足just my pride最真傑作選:大陸版》(臺北:滾石,2005)。
    五月天:《為愛而生》(臺北:相信音樂,2007)。
    五月天:《後青春期的詩》(臺北,相信音樂,2008)。
    五月天:〈諾亞方舟〉,《第二人生》(臺北:相信音樂:2011)。

    (二)影音紀實
    五月天:《十萬青年站出來LIVE巡迴演唱會全紀錄》(臺北:滾石,2000)。
    五月天:《你要去哪裡臺灣巡迴演唱會live全紀錄》(臺北:滾石,2001)。
    五月天:《搖滾本事:自傳式紀錄電影》(臺北:滾石,2002)。
    五月天:《天空之城復出演唱會40000人創歷史現場全紀錄DVD》(臺北:滾石,2004)。
    五月天:《Final Home「讓我們永遠混在一起」五月天Final Home2004-2006Tour Live世界巡迴全紀錄》(臺北:滾石,2006)。
    五月天:《Jump!Live DVD五月天離開地球表面》(臺北:相信音樂,2008)。
    五月天:《第168場演唱會──五月天臺北市立體育場LIVE全紀錄》(臺北:滾石,2009,DVD重新壓製)。
    五月天:《D.N.A五月天【創造】演唱會影音全紀錄》(臺北:相信音樂,2010)。
    五月天:《5月天諾亞方舟DVD》(臺北:相信音樂,2014)。

    (三)書籍
    五月天:《創作/演奏原形樂譜書》(臺北:滾石,1999)。
    五月天:《五月天的素人自拍》(臺北:時報文化,2001年)。
    五月天:《搖滾本事》(臺北:滾石,2002)。
    五月天:《下課後,怪獸家點名》(臺北:臺灣角川,2005)。
    陳信宏:《happy.BIRTH.day搖滾詩的誕生與轉生》(臺北:平雲,2006)。
    五月天:《五月天離開地球表面2007-2008│JUMP!THE BOOK離開地球全指南》(臺北:相信音樂,2009)。

    二、專書

    (一)中文書目(依姓名筆劃排序)
    二月、馬欣著:《流行音樂.魅力.男》(臺北:商周,2000,初版)。
    杜文靖:《臺灣歌謠歌詞呈顯的臺灣意識》(臺北: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5)。陳樂融:《我,作詞家──陳樂融與14位詞人的創意叛逆》(台北:天下雜誌,2010)。
    翁嘉銘:《迷迷之音──蛻變中的臺灣流行歌曲》(臺北:萬象圖書,1996)。
    翁嘉銘:《搖滾夢土.青春海岸-海洋音樂季回想曲》(臺北:滾石,2004)。
    陶曉清、馬世芳、葉雲平編輯統籌:《臺灣流行音樂200最佳專輯1975-1993》(臺北:時報文化,2009)。
    張小紅:《後現代/女人:全力、慾望與性別表演》(臺北:時報文化,1993)。
    張釗維:《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臺灣民歌運動史》(臺北:滾石,2003,再版)。
    張鐵志:《時代的噪音,從狄倫到U2的抗議之聲》(台北:印刻文學,2010)。
    郭麗娟:《寶島歌聲(之貳)》(臺北:玉山社,2005)。曾慧佳:《從流行歌曲看臺灣社會》(臺北:桂冠,1998)。
    葉龍彥:《臺灣唱片思想起》(臺北:博揚文化,2001)。

    (二) 外文書及翻譯書目(依出版時間排序)

    什克洛夫斯基著,方珊、張惠軍等譯:〈作為手法的藝術〉,《俄國形式主義文論選》(北京:三聯書店,1989年)。
    Simon Firth著,彭倩文譯:《搖滾樂社會學》(臺北:萬象,1993年,初版)。
    Marshall, David:《Celebrity and Power: Fame in Contemporary Culture》(London: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7)。
    Peter Wicke著,郭政倫譯:《搖滾樂的再思考》(臺北:揚智文化,2000年,初版)。
    Matt Hills著、朱華瑄譯:《迷文化》(台北:韋伯文化國際,2005)。
    Simon Firth, Will Straw, John Street編,蔡佩君、張志宇譯:《劍橋大學與流行音樂讀本》(臺北:商周,2005)。
    Philip Smith著,林宗德譯:《文化理論面貌導論》(台北:韋伯文化國際,2008)。

    三、學位論文、期刊雜誌(依姓名筆劃排序)

    (一)期刊雜誌

    李秀美、陶曉清:〈唱過一個世紀──流行歌曲時代篇〉,《臺北畫刊》1999年11月,382期,頁25-29。
    李劍虹:〈臺灣近年薪資成長停滯原因探討及改善對策〉,《國家發展委員會經濟研究》,13期,(2013.04),頁109-140。
    李取中、潘采萱採訪:〈封面故事:五月天──給愚人世代的一句話〉《The Big Issue Taiwan》,第21期,(2011.12),頁49-55。
    康白情:〈新詩底我見〉,《少年中國》,9期1卷,(1920.03),頁1-14。
    高玉娟:〈社會運動為甚麼要唱Beyond的歌?── Beyond所體現的搖滾原真性及社群力量〉《文化研究@嶺南》,21期,(2010.11)。
    張育瑞:〈青澀的歲月最純粹的感動——校園民歌〉,《東吳中國文學系系刊:墨瀾》,29期,(2003.06),頁21-22。
    駱仁威:〈阿信:在我看來,我們這一帶最大的敵人是自己!〉《Gigs搖滾誌》,第3期,(2012.07),頁22-30。
    陸香如撰文:〈五月天唱響世界.特輯〉,《TVBS週刊》,865期,2014年6月,頁1-35。
    蕭蘋、蘇振昇:〈揭開風花雪月的迷霧:解讀臺灣流行音樂中的愛情世界(1989-1998)〉,《新聞學研究》,70期,(2002.01),頁167-195。
    蕭蘋、蘇振昇:〈流行音樂與社會文化的價值:五種理論觀點的詮釋〉,《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3期,(1999)。網址:【http://goo.gl/ZMZ0DX】【2015年5月5號檢視】。
    簡妙如:〈臺灣創作音樂的意義軌跡〉,《傳媒透視》,2005 年5月號,頁10-12。
    蘇稚蘋:〈陳明章與蔡振南臺語歌曲創作中之臺灣意識手法比較〉,《遠東學報》,(2010.12),27卷4期,頁409-420。

    (三) 學位論文

    于佳玉:《流行音樂海外歌迷對台灣意象及到訪意願研究---以五月天樂團為例》(臺北:世新大學觀光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朱夢慈:《台北創作樂團之音樂實踐與美學-以「閃靈」樂團為例》(臺北:國立台灣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周智芬:《解讀偶像崇拜的社會現象──以小虎隊為例》(臺北:輔仁大學傳播廣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周昀萱:《國語流行歌詞語義的性別分析》(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邱彥霖:《身體使用說明書-從台語流行音樂中檢視男性氣概之流變》(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洪嘉鴻:《從搖滾樂看台灣在地青少年次文化—以五月天為例》(嘉義:南華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2008)。
    陳慧玲:《青少女流行音樂團體之研究:形象、身體文化與情慾流動》(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張雯禎:《台灣流行歌詞中的隱喻:以愛情為主題(1990-2008)》(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張維真:《吳青峰華語詞作主題研究》(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語文教師碩士在職專班,2014)。
    傅舒汶:《從〈鹿港小鎮〉到〈東方之珠〉-論羅大佑的音樂創作與其在兩岸三地所引發的文化效應》(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傅如慧:《搖滾本事:流行樂團品牌建構與經營模式之研究》(臺北: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2010)。
    黃昭容:《從國語流行情歌看現代性之下的愛情》(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詹珮甄:《「周杰倫」現象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鄭淑儀:《台灣流行音樂與大眾文化(1982~1992)》(私立輔仁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鄭君仲:《我迷,故我在-流行音樂樂迷和流行音樂文本互動關係之探索》(臺北: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鄭嘉揚:《愛情流行歌曲對歌迷愛情態度之影響關聯-以五月天之愛情歌曲與歌迷為例》(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謝櫻子:《方文山華語詞作主題研究》(新竹:國立新竹大學人力資源處,教師在職進修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0)。
    簡妙如:《流行文化,美學,現代性:以八、九○年代台灣流行音樂的歷史重構為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
    鐘傑聲:《後殖民之歌:臺灣流行音樂的中國風》(嘉義:南華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四、網路資料(按字母、筆劃排序)

    Andrew Vanughan:〈Monster Guitar!〉,2014年5月29號。網站:【http://goo.gl/xnIime】【2015年6月11號檢視】。
    Guiter譜:〈五月天石頭獲Fender代言訂製琴〉,2013年12月2號。網站:【http://goo.gl/mKRNRj】【2015年6月11號檢視】。
    Iris:〈One the way to Dreams阿信的逐夢人生〉,《一克拉的夢想》(臺北:麥浩斯,2011)。網址:【http://goo.gl/DBl3xG】【2015年6月11號檢視】。
    BELLAISA:〈1/3螢會talking〉,2015年1月4號。網址:【https://goo.gl/WtuIpB】【2015.6月8號檢視】。
    earanne:〈分享在藍區拍的彩虹〉,2012年1月3號。網址:【https://goo.gl/YDixkF】【2015年6月8號檢視】。
    MTV我愛偶像:《五月天JUST RUCK IT無限放大版》,2014年11月16號。網址:【http://goo.gl/146u3W】,【2014年11月10號檢視】。
    TOM娛樂樂評:〈蘇打綠──在快樂的小宇宙裡唱情歌〉,2006年10月30號。網址:【http://goo.gl/BcXXZR】【2015年5月13號檢視】。
    五月天:〈憨人〉Office Music Video。網址:【https://goo.gl/KpWD7d】【2015年5月7號檢視】。
    五月天:〈後青春期的詩,專輯詞曲賞析:青春之後,後悔之前,我依然用力的活著!〉,2008年10月27號。網址:【http://hailtothequiff.com/?p=1782】,【2015年5月23號檢視】。
    五月天:《2015Light Up The Hope營火晚會跨年演唱會》。網址:【https://goo.gl/O3MlOM】【2015年5月31號檢視】。
    五月天:〈諾亞方舟演唱會〉,2011年12月31號。網址:【https://goo.gl/hz6CDm】【2015年6月8號檢視】。
    五月天:〈ok啦〉音樂錄影帶,網址:【https://goo.gl/71uu7M】【2015年6月8號】。
    今日新聞:〈歌的故事/五月天常唱勵志歌,憨人鼓勵大家勇於追夢〉,2008年11月1號。網址:【http://goo.gl/8RN0v4】【2015年6月7號檢視】。
    石頭:〈表演時間〉,1998年6月29號。網址:【https://goo.gl/tSmRlL】【2015年6月6號檢視】。
    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2005年9-12月份推薦〉,網址:【https://goo.gl/4ZH5SH】【2015年5月13號檢視】。
    《中天青年論壇──我相信:陳文茜語五月天阿信、奶茶劉若英精彩對談》:【http://goo.gl/3SRQsz】,【2014年11月10號檢視】。
    王祖壽:〈蘇打綠,下一個市場新天團〉,《民生報樂評》,2006年11月3號。網址:【https://goo.gl/S2zgjI】【2015年5月13號檢視】。
    王祖壽:〈蘇打綠,只緣身在此秋中〉,《聯合好評》,2013年10月28號。網址:【http://goo.gl/dwnC9a】【2015年5月13號檢視】。
    內政部:〈全國姓名統計分析〉,網址:【http://tinyw.in/4L9C】【2014年2月17號檢視】。
    江芷稜:〈如果再當一次新鮮人/青峰:選擇所愛,老二哲學終不悔〉《聯合報》,2009年9月7號。網址:【http://goo.gl/8b1crf》】【2015年4月26號檢視】。
    行政院主計處:〈消費者物價指數〉,2015年5月。網址:【http://goo.gl/gIuvST】【2015年6月9號檢視】。
    吳怡銘、PMP:〈五月天演唱會的專案管理系列三:一生一定要看一次五月天〉,《專案經理雜誌》(臺北:全能專案出版,2013年)。網址:【http://goo.gl/4TMzDC】(2015年5月27號檢視)。
    李小克:〈萬人為他們寫詩的五月天〉,2008年2月22號。網址:【http://goo.gl/8oNQQl】【2014年10月23號】。
    李金霓:〈金曲慶功〉,《今日新聞》,2013年7月8號。網址:【http://goo.gl/qWszSR】【2015年6月10號檢視】。
    南方壺:〈從一本建中青年談起〉(高雄:高雄大學統計學研究所,2013),網址:【http://goo.gl/QoKZQP】2015年6月6號檢視】。
    相信音樂:〈五月天「諾亞方舟」《北京鳥巢旗艦版》3分鐘完售奇蹟〉,2012年3月11號。網址:【http://goo.gl/ED1zqp】【2015年6月10號檢視】。
    相信音樂:〈RIT/IFPI正式認證五月天「第二人生」專輯發行一年破十白金〉,2012年12月24號。網址:【http://goo.gl/wvlbE5】【2015年6月10號檢視】。
    相信音樂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ibinmusic?fref=ts】【2014年10月8號檢視。】
    相信音樂Youtobe官方頻道:〈五月天【變形DNA】無限放大版演唱會終極大結局IN台中-憨人版〉。網址:【https://goo.gl/UhDVlh】【2015年6月8號檢視】。
    紀淑芳:〈伍佰:臺灣的容量超乎你想像! 〉,《財訊》,300期,2007年3月2號。網址:【https://goo.gl/MlbMqn】【2015年4月16號檢視】。
    馬來魔:〈用音樂寫歷史:五月天的搖滾傳奇〉《PlayMusic音樂雜誌》,第六期,(2013.01)。網址:【http://goo.gl/5Xc1UZ】【2015年5月29號檢視】。
    財團法人臺灣唱片出版事業基金會:〈臺灣音樂市場銷售統計〉。網址:【http://goo.gl/qYvEdK】【2015年6月12號檢視】。
    徐開塵:〈無非是抱著一個夢──伍佰、豬頭皮、林暐哲談「第二勢力」〉,2005年8月26號。網址:【http://tinyw.in/oPUu】【2015年4月16號檢視】。
    唐崢:〈五月天阿信:別說五月天假搖滾〉《北京娛樂信報》,2006年6月24號。網址:【http://goo.gl/xmhnqV】【2014年10月25號檢視】
    教育部統計處:〈台灣地區教育程度別失業率〉,網址:【http://goo.gl/5Dx6ZL】【2015年6月6號檢視】。
    教育部統計處:〈大學聯招(指考)錄取率〉,網址:【http://tinyw.in/uxE9】【2015年6月6號檢視】。
    教育部統計處:〈歷年學齡人口數〉,網址:【http://tinyw.in/xjgm】【2015年6月6號檢視】。
    陳清芳:〈臺灣樂團五月天天空之城演唱會四萬歌迷駭翻天〉,《大紀元》,2003年8月16號。網址:【http://goo.gl/y25Cst】【2015年6月10號檢視】。
    陳慧玲:〈陳奕迅得獎王,逼阿信快交歌〉,2009年6月17號。網址:【 http://goo.gl/h3g3nM】【2014年10月24號檢視】。
    陳晰宜:〈我是遊魂而你是聞到我的人──伍佰訪談〉,《壹詩歌創刊號》,2003年07月11日。【http://goo.gl/KLxlBk】【2015年4月16號檢視】。
    陳文生、楊建民:《臺灣網際網路發展史編撰研究計畫》,2005年12月19號,網址:【http://www.twnic.net.tw/download/ip-94-1.pdf】【2015年5月7號檢視】。
    電視節目:〈綜藝這個禮拜六最好笑:五月天〉,(2004.07)。網址:【https://goo.gl/wVVWUI】【2015年6月11號檢視】。
    樂評人柚子:〈《為愛而生》樂評〉,2007年2月1號。網址:【https://goo.gl/8jqy6J】【2015年5月5號檢視】。
    臺大批踢踢實業坊,網址:【http://iamchucky.github.io/PttChrome/】【2015年6月8號檢視】。
    瑪莎:〈【後青春期的詩】的使用方法〉,2008年10月23號。網址:【https://goo.gl/KTUHvi】【2015年5月23號檢視】。
    魔境歌詞網。網址:【http://goo.gl/SZzqj】【2015年6月10號檢視】。

    五、音樂專輯(依姓名筆劃排序)
    伍佰:《愛上別人是快樂的事》(臺北:魔岩,1992)。
    伍佰:《浪人情歌》(臺北:魔岩唱片,1994)。
    伍佰:《伍佰的Live-枉費青春》(臺北:魔岩,1995)。
    伍佰:《單程車票》(臺北:環球,2011)。
    合輯:《完全走調》(臺北:水晶,1990)。
    合輯:《辦桌》(臺北:寶麗金,1991)。
    合輯:《ㄞ國歌曲》(臺北:角頭音樂,1998)
    羅大佑:《之乎者也》(臺北:滾石,1982)。
    羅大佑:《羅大佑自選輯》(臺北:滾石,1995)。

    下載圖示 校內:立即公開
    校外:2016-07-28公開
    QR CODE